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V及潮气双重固化硅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蔡亮 金晨 +7 位作者 夏远乾 呼雪 陈昱 许银根 李冰林 瞿志荣 董红 伍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1-138,共8页
以含氢MQ硅树脂(HMQ)和1,2-环氧-4-乙烯基环己烷(VCHO)为原料,2,6-二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BHT)为抗氧化剂,无水甲苯为溶剂,在铂的乙烯基络合物催化作用下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备得到含有脂环族环氧官能团和硅羟基的有机硅树脂,通过核磁共... 以含氢MQ硅树脂(HMQ)和1,2-环氧-4-乙烯基环己烷(VCHO)为原料,2,6-二叔丁基-4-甲氧基苯酚(BHT)为抗氧化剂,无水甲苯为溶剂,在铂的乙烯基络合物催化作用下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备得到含有脂环族环氧官能团和硅羟基的有机硅树脂,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手段对树脂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合成的脂环族环氧官能化硅树脂进行UV及潮气双重固化实验,探究了UV光照时间、脂环族环氧基含量以及Si-OH含量等因素对硅树脂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UV光照时间为20s时,制备得到的双固化树脂材料的综合性能良好,凝胶率大于80%、吸水率小于2.4%、水接触角大于111.2°、氮气中5%失重温度大于370℃、空气中5%失重温度大于340℃、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大于17℃、铅笔硬度大于4H(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固化 潮气固化 有机硅树脂 环氧树脂 硅氢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冰输电线路脱冰跳跃高度理论算法 被引量:7
2
作者 伍川 严波 +2 位作者 张亮 张博 李清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建立连续档线路脱冰理论分析简化模型,基于导线脱冰跳跃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应力弧垂关系、变形关系和平衡关系,给出求解导线最大脱冰跳跃高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利用算例与数值模拟方法和Morgan理论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进而... 建立连续档线路脱冰理论分析简化模型,基于导线脱冰跳跃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应力弧垂关系、变形关系和平衡关系,给出求解导线最大脱冰跳跃高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利用算例与数值模拟方法和Morgan理论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进而针对典型输电线路的脱冰跳跃问题,利用获得的理论算法、数值模拟方法与现行输电线路设计规程中的脱冰跳跃高度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了该理论算法的实用性.采用所获得的冰跳高度理论算法,可在冰区输电线路的设计中快速确定导线冰跳时的绝缘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线路 脱冰 跳跃高度 理论算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橡胶原位增强新工艺 被引量:2
3
作者 伍川 蒋剑雄 +1 位作者 邱化玉 来国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7-151,共5页
本文介绍了基于溶胶凝胶原理的有机硅橡胶原位增强新方法,按照生成的增强填料种类的不同,将原位增强体系划分为SiO2、TiO2、ZrO2等五类,并详细介绍了各种原位增强方法、增强机理以及由此获得的增强材料的热性能及机械性能。
关键词 硅橡胶 原位增强 机理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原位增强方法、机理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伍川 蒋剑雄 +1 位作者 邱化玉 来国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51,共5页
基于溶胶-凝胶原理的有机硅橡胶原位增强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和团聚问题,可得到具有更好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的有机硅材料。根据填料性质的不同,详细介绍了各种原位增强方法、增强机理及表征手段,比较了25℃时未... 基于溶胶-凝胶原理的有机硅橡胶原位增强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和团聚问题,可得到具有更好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的有机硅材料。根据填料性质的不同,详细介绍了各种原位增强方法、增强机理及表征手段,比较了25℃时未增强及不同浓度填料原位增强聚合物材料的应力-应变等温线,并简要描述了原位增强工艺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原位增强 机理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封装用液体交联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雄发 伍川 +3 位作者 董红 来国桥 邱化玉 蒋剑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133,137,共4页
报道了一种功率型发光二极管(LED)封装用液体高分子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将甲基氢环硅氧烷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甲基苯基混合环体等环硅氧烷,在甲苯溶剂中,40℃~80℃,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其开环共聚,并以适量四甲基二氢硅氧烷封端。产物... 报道了一种功率型发光二极管(LED)封装用液体高分子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将甲基氢环硅氧烷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甲基苯基混合环体等环硅氧烷,在甲苯溶剂中,40℃~80℃,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其开环共聚,并以适量四甲基二氢硅氧烷封端。产物为澄清透明的甲基苯基含氢硅油,其苯基含量(Ph/Si,molar ratio)为0.30~0.60,活泼氢(Si-H)含量为0~0.5%,折光指数为1.39~1.51(25℃),动力黏度为100 mPa.s^550 mPa.s(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基含氢硅油 发光二极管 有机硅 封装材料 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分裂导线尾流诱发振荡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何小宝 严波 +2 位作者 伍川 张博 杨晓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65,98,共8页
利用Fluent流体动力学软件模拟双分裂导线绕流场,计算两根子导线的空气动力系数,得到背风侧子导线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随其与迎风侧子导线相对位置的变化规律。进而利用ABAQUS软件模拟典型双分裂线路段的尾流诱发振荡过程,获得两根子... 利用Fluent流体动力学软件模拟双分裂导线绕流场,计算两根子导线的空气动力系数,得到背风侧子导线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随其与迎风侧子导线相对位置的变化规律。进而利用ABAQUS软件模拟典型双分裂线路段的尾流诱发振荡过程,获得两根子导线的运动轨迹、振动幅值和频率特征。结果表明,两子导线的位移相位相反,运动轨迹近似为水平椭圆,与现场观测一致。模拟分析了间隔棒等间距和非等间距排布方式下双分裂导线尾流诱发振荡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分裂导线 空气动力系数 尾流诱发振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型LED封装材料基础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9
7
作者 徐晓秋 杨雄发 +2 位作者 伍川 来国桥 蒋剑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通过开环聚合制备了透明的聚(二甲基-甲基苯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考察了聚合条件对产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以该共聚物为基础聚合物,含氢硅油为交联剂,在Karstedt催化剂作用下硅氢加成硫化成型,获得折射率n2D5>1.5000,透光率大... 通过开环聚合制备了透明的聚(二甲基-甲基苯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考察了聚合条件对产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以该共聚物为基础聚合物,含氢硅油为交联剂,在Karstedt催化剂作用下硅氢加成硫化成型,获得折射率n2D5>1.5000,透光率大于90%(400 nm^800 nm,10 mm)的凝胶型发光二级管(LED)封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甲基苯基-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共聚物 有机硅凝胶 发光二级管封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热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金晶 徐晓秋 +2 位作者 杨雄发 蒋剑雄 伍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19,43,共4页
综述了聚硅氧烷热老化机理和提高热稳定性的途径。聚硅氧烷的老化机理主要来源于热解聚和热氧化降解过程。提高聚硅氧烷耐热性的途径主要是改变端基、主链的分子结构,也可以在聚硅氧烷体系中添加耐热添加剂。
关键词 聚硅氧烷 热稳定性 热解聚 热氧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MTQ硅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宝华 伍川 +2 位作者 董红 程大海 杨科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7-142,共6页
通过共水解缩聚方法制备得到由单官能度Si-O链节(M链节)、三官能度Si-O链节(T链节)和四官能度Si-O链节(Q链节)构成且有不同M∶T∶Q链节比值、不同分子量及不同苯基含量的改性有机硅树脂。随苯基含量增加,树脂折射率增大,当苯基含量为0.3... 通过共水解缩聚方法制备得到由单官能度Si-O链节(M链节)、三官能度Si-O链节(T链节)和四官能度Si-O链节(Q链节)构成且有不同M∶T∶Q链节比值、不同分子量及不同苯基含量的改性有机硅树脂。随苯基含量增加,树脂折射率增大,当苯基含量为0.39时,树脂折射率达到1.5117。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树脂进行了表征,计算得到M∶T∶Q比值;采用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及热重红外联用仪(TGA-IR)对惰性气氛中硅树脂的热稳定性、热降解过程及热降解产物结构进行了研究,MTQ硅树脂降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随苯基含量增加,热稳定性提高;经高温处理后,MTQ硅树脂完全转变为无定型的S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Q硅树脂 1 1 3 3-四甲基-1 3-二乙烯基二硅氧烷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性能 热重红外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Q树脂的制备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晓秋 杨雄发 +2 位作者 董红 伍川 蒋剑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7,共3页
分别介绍了以正硅酸乙酯和水玻璃为原料制备MQ树脂的方法,并讨论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MQ树脂在补强剂、增粘剂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及影响MQ树脂性能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MQ树脂 正硅酸乙酯 水玻璃 补强剂 增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档覆冰四分裂导线舞动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莉 严波 +1 位作者 蔡萌琦 伍川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7-497,共11页
利用ABAQUS软件建立覆冰四分裂导线线路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线路在不同风速下的舞动过程.基于线路动力特性和舞动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不同档距和档数连续档线路在不同风速下的舞动模式、频率特性和振动幅值,并与孤立档线路的舞动特征进... 利用ABAQUS软件建立覆冰四分裂导线线路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线路在不同风速下的舞动过程.基于线路动力特性和舞动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不同档距和档数连续档线路在不同风速下的舞动模式、频率特性和振动幅值,并与孤立档线路的舞动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连续档线路两边档的舞动模式和频率特性可能与中间各档不同,连续档线路的舞动特征与孤立档差别明显,在进行舞动防治技术研究时应考虑这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四分裂导线 连续档线路 舞动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法的覆冰四分裂导线诱发脱冰算法研究
12
作者 鲁佳帛 王家林 +4 位作者 吕中宾 黄瞻 范理 伍川 刘小会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6-1123,共8页
为了更真实快速地模拟覆冰分裂导线的诱发脱冰过程,本文基于Co-rotational理论法开发了梁单元有限元计算程序,从而快速准确地模拟间隔棒的大位移几何非线性问题;将梁单元退化为杆单元,该单元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覆冰导线空间大范围的运动... 为了更真实快速地模拟覆冰分裂导线的诱发脱冰过程,本文基于Co-rotational理论法开发了梁单元有限元计算程序,从而快速准确地模拟间隔棒的大位移几何非线性问题;将梁单元退化为杆单元,该单元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覆冰导线空间大范围的运动,通过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最后定义了覆冰脱落加速度判定准则,建立了覆冰四分裂导线的诱发脱冰有限元模型。针对该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子导线在不同覆冰厚度、初始脱冰位置和临界加速度时各子导线的脱冰跳跃高度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子导线初始脱冰产生的诱发脱冰效应会产生不同的冰跳效应,接近非诱发脱冰模式的1.25倍;下子导线引起的诱发效应远大于上子导线;覆冰厚度越厚,初始脱冰位置越靠近中点,临界加速度越小,引起的诱发效应越大。本文模拟结果可为重冰区输电线路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提出的模拟方法可为分裂导线脱冰、除冰的仿真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分裂导线 诱发脱冰 子导线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端含活泼氢聚硅氧烷流体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荣瑞 邵方君 +3 位作者 瞿志荣 栾文耕 董红 伍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21,共8页
将浓硫酸催化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开环聚合产物与甲基二苯基硅醇钠反应后,再与二甲基氯硅烷反应制备得到单端含活泼氢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聚合物及中间体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 将浓硫酸催化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开环聚合产物与甲基二苯基硅醇钠反应后,再与二甲基氯硅烷反应制备得到单端含活泼氢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聚合物及中间体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单端含活泼氢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结构,其与多乙烯基硅油反应产物的折射率较多乙烯基硅油提高了0.0215,氮气气氛中其与多乙烯基硅油反应产物的5%质量损失温度达到405℃,10%质量损失温度达到422.7℃,合成的单端含活泼氢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可用作硅油折射率和热性能改进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含氢硅油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甲基二苯基硅醇钠 二甲基氯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活性官能团封端的聚硅氧烷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旸 伍川 +6 位作者 董红 瞿志荣 石鹏春 陈炜 甘方树 陈峰兵 张涛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24-634,共11页
在硅化学领域中,聚硅氧烷的半无机特性使其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满足聚硅氧烷在基材应用中的特殊需求,单活性官能团封端的聚硅氧烷在常见双封端聚硅氧烷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应用。与双封端聚硅... 在硅化学领域中,聚硅氧烷的半无机特性使其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满足聚硅氧烷在基材应用中的特殊需求,单活性官能团封端的聚硅氧烷在常见双封端聚硅氧烷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应用。与双封端聚硅氧烷相比,单活性官能团封端的聚硅氧烷的一个链端为具有化学惰性的官能团,另一链端为可参与化学反应的活性官能团,该活性官能团的活性位点可与其他单体或者含有活性基团的有机聚合物、无机物或硅系化合物进行接枝或者共聚反应,形成嵌段或者接枝改性的硅氧烷共聚物,此类反应不仅可以提高聚硅氧烷的力学性能,而且还可以将聚硅氧烷的优异特性与其他聚合物的特性结合,使得单封端聚硅氧烷在涂料、与其他物质复配等方面拥有更好的优势。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单活性官能团封端的聚硅氧烷进行了分类,综述了单活性官能团封端聚硅氧烷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领域,并对单活性官能团封端的聚硅氧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材料 单活性官能团封端的聚硅氧烷 制备方法 分类 应用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扬超 苏腾 +2 位作者 瞿志荣 董红 伍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0,共5页
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是脱醇型密封硅橡胶的基础聚合物,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链端的羟基采用烷氧基官能团进行取代后得到烷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降低了与催化剂之间的反应速度,避免了体系黏度突然增加对胶料配制过程的影响,同时... 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是脱醇型密封硅橡胶的基础聚合物,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链端的羟基采用烷氧基官能团进行取代后得到烷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降低了与催化剂之间的反应速度,避免了体系黏度突然增加对胶料配制过程的影响,同时也增强了硅橡胶与基材的粘结强度。综述了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各种制备方法及性能检测方面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采用缩合反应、硅氢加成反应及烷氧基甲硅烷基化反应制备烷氧基封端聚硅氧烷的方法,介绍了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封端程度的判别方法和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用途及其对硅橡胶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硅羟基与烷氧基硅烷之间的缩合反应构建活性和惰性聚硅氧烷的发展方向,并对烷氧基封端聚硅氧烷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 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 缩合反应 硅氢加成反应 烷氧基甲硅烷基化反应 硅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构造深度分区域平面拟合算法
16
作者 朱峰 冯兴乐 +1 位作者 伍川 林小勇 《中外公路》 2024年第2期61-67,共7页
针对现有沥青路面构造深度计算方法易受外界和人为因素影响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线激光三维数据的构造深度分区域平面拟合算法。该算法对采集的路面三维高度数据矩阵进行预处理,并提出一种基于斜率的点云数据自适应滤波算法。然后进行分... 针对现有沥青路面构造深度计算方法易受外界和人为因素影响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线激光三维数据的构造深度分区域平面拟合算法。该算法对采集的路面三维高度数据矩阵进行预处理,并提出一种基于斜率的点云数据自适应滤波算法。然后进行分块、确定中心点的局部极值,最后以三点一面的平面拟合算法为核心,计算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电动铺砂法的相关性超过94%,计算复杂度为立体拟合法的1/3,并实现了采集样本由点到面的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构造深度 平面拟合 三维数据 线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类外给电子体在聚烯烃中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蒋攀 董红 +3 位作者 陈道伟 郑云峰 瞿志荣 伍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54,共6页
综述了硅烷类化合物作为外给电子体在Ziegler-Natta催化体系中的应用及其对聚烯烃性能的影响,讨论了硅烷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取代基空间位阻对聚烯烃立体规整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在总结近期硅烷类外给电子体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 综述了硅烷类化合物作为外给电子体在Ziegler-Natta催化体系中的应用及其对聚烯烃性能的影响,讨论了硅烷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取代基空间位阻对聚烯烃立体规整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在总结近期硅烷类外给电子体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未来硅烷类外给电子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给电子体 硅烷类化合物 ZIEGLER-NATTA催化剂 聚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导线偏心覆冰对四分裂导线舞动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伍川 叶中飞 +3 位作者 严波 杨晓辉 张博 吕中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6,共8页
采用风洞试验获得典型新月形覆冰四分裂导线的升力、阻力和扭矩系数随风攻角的变化规律。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提出一种考虑偏心覆冰作用的导线数值模拟方法,并利用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ABAQUS用户自定义子程序UE... 采用风洞试验获得典型新月形覆冰四分裂导线的升力、阻力和扭矩系数随风攻角的变化规律。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提出一种考虑偏心覆冰作用的导线数值模拟方法,并利用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ABAQUS用户自定义子程序UEL编写气动载荷单元,实现考虑偏心覆冰作用的导线舞动数值模拟方法。采用该方法与传统数值模拟方法对典型新月形覆冰四分裂导线的舞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反映覆冰导线运动过程的扭转特性。考虑偏心覆冰作用后,覆冰四分裂导线的位移和扭转角幅值明显增大,振动形态更为复杂。因此,在研究覆冰导线舞动时,有必要考虑偏心覆冰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覆冰 舞动 四分裂导线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法与间接法对拉索耦合内共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小会 闵光云 +3 位作者 孙测世 伍川 叶中飞 张博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88-1098,I0012,I0013,共13页
首先基于哈密顿变分原理推导了考虑抗弯刚度影响的拉索二自由度控制微分方程,然后分别采用直接法与间接法处理动张力,结合MATLAB软件对比这两种计算方法对控制微分方程中系数的影响。采用多尺度法分析了拉索可能存在的内共振模式,结合... 首先基于哈密顿变分原理推导了考虑抗弯刚度影响的拉索二自由度控制微分方程,然后分别采用直接法与间接法处理动张力,结合MATLAB软件对比这两种计算方法对控制微分方程中系数的影响。采用多尺度法分析了拉索可能存在的内共振模式,结合数值法分析了直接法与间接法对拉索振幅的影响,最后对比了两种计算方法下抗弯刚度对拉索幅值造成的影响。针对某座桥梁的斜拉索进行参数分析,其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计算方法下控制微分方程中系数的大小都随着拉索跨径的增加而减小,其中系数b5、b5’、b6、b6’、c5、c5’的值在跨径到达30m时趋于稳定不再变化,系数b4、b4’、b8、b8’、b9、b9’、c6、c6’、c7、c7’的值在跨径到达10m时趋于稳定不再变化,且两种计算方法所得系数的比值接近1.5。内共振分析表明,直接法与间接法不会影响拉索耦合共振的幅值,抗弯刚度对拉索幅值的影响仅为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索 直接法 间接法 多尺度法 内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大截面导线冰跳高度及横向摆幅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伍川 叶中飞 +3 位作者 陶亚光 张博 吕中宾 严波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13-2020,I0013,共9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档距、档数、高差、导线型号等常规参数条件下大截面导线脱冰动力响应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温度对脱冰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获得大截面导线冰跳高度及横向摆幅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应力范围下(15MPa^60MPa...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档距、档数、高差、导线型号等常规参数条件下大截面导线脱冰动力响应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温度对脱冰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获得大截面导线冰跳高度及横向摆幅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应力范围下(15MPa^60MPa)导线脱冰后最大冰跳高度与脱冰前后导线静止状态下的弧垂差存在线性关系;最大横向摆幅与脱冰前后静止状态下风偏改变量之间分别在15MPa^25MPa和25MPa^60MPa应力范围内呈非线性和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拟合方法给出大截面导线最大冰跳高度和横向摆幅的工程实用简化计算公式,为重冰区线路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大截面导线 冰跳高度 横向摆幅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