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跨度结构后浇带支护技术 |
任超平
张学锋
彭国平
汪仲琦
|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2
|
徐州琴书音乐研究 |
任超平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3
|
审美语境中的音乐鉴赏——音乐内容三层次与审美过程三层次的对应关系浅析 |
任超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4
|
关于美声唱法的气息与“打哈欠状态”的技术分析 |
任超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5
|
略论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以音乐教育为切入点 |
任超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6
|
礼乐之道——欧阳修早期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
任超平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0 |
2
|
|
7
|
“务头”新释 |
任超平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8
|
浅论“掩盖”的生理机制 |
任超平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9
|
淡和之美——欧阳修中期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
任超平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0
|
浅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 |
任超平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1
|
喉头的稳定——美声唱法的最佳状态之一 |
任超平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2 |
4
|
|
12
|
歌唱的共鸣——美声唱法的核心技巧之一 |
任超平
|
《剧影月报》
|
2007 |
0 |
|
13
|
头腔共鸣刍议 |
任超平
|
《黄河之声》
|
2022 |
0 |
|
14
|
《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深度耕犁——后现代与音乐学的交互关系透析 |
谢婉洋
任超平
|
《电影评介》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