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什旦牦牛MEF2A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大伟 任稳稳 +4 位作者 喇永富 马晓明 秦玉峰 扎西塔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88,共5页
为探究MEF2A基因拷贝数变异对阿什旦牦牛生长性状的影响,测定了92头阿什旦牦牛6月龄、12月龄、18月龄、30月龄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采用qPCR检测了MEF2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MEF2A基因拷贝数... 为探究MEF2A基因拷贝数变异对阿什旦牦牛生长性状的影响,测定了92头阿什旦牦牛6月龄、12月龄、18月龄、30月龄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采用qPCR检测了MEF2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MEF2A基因拷贝数变异与阿什旦牦牛的18月龄胸围、6月龄体长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18月龄体高呈显著相关(P<0.05);6月龄体长正常型极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类型(P<0.01),18月龄体高正常型显著低于增加型(P<0.05)、胸围缺失型和正常型极显著高于增加型(P<0.01);MEF2A基因在阿什旦牦牛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综上,MEF2A基因拷贝数变异可影响阿什旦牦牛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什旦牦牛 MEF2A基因 拷贝数变异 生长性状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牛TLR2基因SNPs的快速筛查及等位基因频率的估算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永江 吴恩芸 +8 位作者 任稳稳 马博妍 高成宏 李宏旭 刘丽霞 曹忻 臧荣鑫 杨具田 张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21-1327,共7页
为了快速筛查Toll样受体2基因的SNPs,采用DNA池和直接测序法确定了荷斯坦牛TLR2基因的多个SNP突变方式,估算了各SNP的等位基因频率,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突变对TLR2 m RNA和蛋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荷斯坦牛TLR2基因内共发现6个核... 为了快速筛查Toll样受体2基因的SNPs,采用DNA池和直接测序法确定了荷斯坦牛TLR2基因的多个SNP突变方式,估算了各SNP的等位基因频率,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突变对TLR2 m RNA和蛋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荷斯坦牛TLR2基因内共发现6个核苷酸突变位点,分别为T602A、G10900C、G11047C、A11076T、C12077T、T10634G,其中T10634G为错义突变,导致第64位氨基酸由原来的谷氨酸(Gly)替换为天冬氨酸(Asp)。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荷斯坦牛的抗病育种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 TLR2基因 DNA池 等位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仁牦牛ILK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任稳稳 马海梅 +7 位作者 马晓明 吴晓云 喇永福 郭宪 褚敏 包鹏甲 阎萍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为探究美仁牦牛ILK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利用PCR技术克隆了美仁牦牛背最长肌ILK基因CDS区序列,并利用在线软件预测和分析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特征。结果表明,美仁牦牛ILK基因编码区长度1 359 bp,共编码452个氨基酸,是一种主要在... 为探究美仁牦牛ILK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利用PCR技术克隆了美仁牦牛背最长肌ILK基因CDS区序列,并利用在线软件预测和分析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特征。结果表明,美仁牦牛ILK基因编码区长度1 359 bp,共编码452个氨基酸,是一种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生物学功能的亲水性蛋白;美仁牦牛ILK基因编码蛋白分子式C2276H3580N656O647S30,分子量51 447.27 Da,原子总数7 189,理论等电点8.30,不稳定性指数41.47,共有27个磷酸化位点;同时,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美仁牦牛ILK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系统进化树表明,美仁牦牛与野牦牛和普通牛亲缘关系最近,与非洲爪蟾亲缘关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ILK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牛TLR_2基因SNPs快速筛查及...等位基因频率估算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永江 吴恩芸 +5 位作者 任稳稳 马博妍 李宏旭 高成宏 刘丽霞 张丽 《中国奶牛》 2018年第5期20-23,共4页
为了探讨Toll样受体2基因与荷斯坦牛乳腺炎抗性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对象构建DNA池,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并结合克隆测序法对中国荷斯坦牛TLR_2基因编码区进行多态性筛查。结果显示,荷斯坦牛TLR_2基因编码区有6个核苷酸... 为了探讨Toll样受体2基因与荷斯坦牛乳腺炎抗性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对象构建DNA池,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并结合克隆测序法对中国荷斯坦牛TLR_2基因编码区进行多态性筛查。结果显示,荷斯坦牛TLR_2基因编码区有6个核苷酸突变位点,分别为T602A-Intron2、G10900C-Exon2、G11047C-Exon2、A11076T-Exon2、C12077T-Exon2、T10634G-Exon2,其中T10634G-Exon2为错义突变,其余均为同义突变,SNPs突变前后等位基因频率有明显差异。6个SNP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由0.8067、0.7843、0.7959、0.7647、0.6897、0.8413突变为0.1933、0.2157、0.2041、0.2353、0.3103、0.1587。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荷斯坦牛的分子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 TLR2基因 DNA池 多态性 等位基因频率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FGF21基因编码区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任稳稳 张苗爽 +4 位作者 李委奇 李雅婧 王瑞 刘丽霞 张丽 《现代畜牧兽医》 2020年第7期5-9,共5页
FGF21基因属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s)。试验对草鱼FGF21基因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理化性质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草鱼FGF21基因编码蛋白质属于不稳定亲水蛋白质,蛋白质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58.29%)为主... FGF21基因属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s)。试验对草鱼FGF21基因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理化性质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草鱼FGF21基因编码蛋白质属于不稳定亲水蛋白质,蛋白质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58.29%)为主,含有187个氨基酸,β-折叠的数值是21.39%,α-螺旋的数值是20.32%,不含β-转角;磷酸化位点有24个,无跨膜结构以及N-糖基化位点和信号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草鱼FGF21基因的功能奠定分子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FGF21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牛TLR1基因SNPs快速筛查及蛋白功能预测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恩芸 任稳稳 +3 位作者 李耀东 刘丽霞 曹忻 张丽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40-1948,共9页
为探究中国荷斯坦牛Toll样受体1(TLR1)基因与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抗性的关联性,以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对象,构建DNA混合池,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对中国荷斯坦牛TLR1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从而筛选出对中国荷斯坦牛免疫方面... 为探究中国荷斯坦牛Toll样受体1(TLR1)基因与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抗性的关联性,以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对象,构建DNA混合池,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对中国荷斯坦牛TLR1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从而筛选出对中国荷斯坦牛免疫方面有显著影响的SNPs位点,同时应用在线软件对中国荷斯坦牛TLR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TLR1基因编码727个氨基酸,组成了一种不稳定的水溶性蛋白,蛋白质二、三级结构均以α-螺旋为主;PCR扩增后,在扩增片段处共发现8个SNPs位点,分别为A61T-TLR1、C632A-TLR1、C1408T-TLR1、C1451T-TLR1、A1461G-TLR1、A1475C-TLR1、G1550A-TLR1、G1596A-TLR1,其中A61T-TLR1、C632A-TLR1、C1408T-TLR1、A1461G-TLR1、G1596A-TLR1属错义突变,分别由原来的赖氨酸(Lys)、苯丙氨酸(Phe)、丙氨酸(Ala)、异亮氨酸(Ile)、缬氨酸(Val)突变为甲硫氨酸(Met)、亮氨酸(Leu)、缬氨酸(Val)、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SNPs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突变前后均存在差异。DNA池结合直接测序技术检测到TLR1基因8个SNPs位点,可作为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的遗传标记进行深入研究;蛋白质功能预测结果表明,有多种与免疫相关的因子几率较高。本研究结果为中国荷斯坦牛在分子领域的抗病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 TLR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蛋白质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耳白兔MSTN基因SNPs位点筛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任卫合 任稳稳 +5 位作者 马博妍 高成宏 李宏旭 刘丽霞 曹忻 张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18-2023,共6页
为探明大耳白兔MSTN基因与生长发育及肉质性状的关联性,以大耳白兔为试验对象,构建DNA混合池,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技术对该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筛查,从而筛选出对大耳白兔肉质性状有显著影响的SNP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 为探明大耳白兔MSTN基因与生长发育及肉质性状的关联性,以大耳白兔为试验对象,构建DNA混合池,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技术对该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筛查,从而筛选出对大耳白兔肉质性状有显著影响的SNP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分子水平对大耳白兔MSTN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功能预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耳白兔MSTN基因编码区序列全长1 128 bp,编码375个氨基酸,是一种不稳定的水溶性蛋白;蛋白质分子量42. 8 ku,理论等电点为6. 97;蛋白质二、三级结构均为混合型,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最高。在扩增区域的非编码区发现1个SNP位点,该突变不影响编码氨基酸的改变。同源性分析表明,大耳白兔MSTN基因与普通家兔相似度为100%,与家猫相似度较高,亲缘关系很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耳白兔 MSTN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BMP2基因生物信息学与表达调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郑青波 廖月姣 +4 位作者 王福彬 任稳稳 马兰花 阎萍 潘和平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1年第5期1-7,共7页
旨在对牦牛BMP2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编码蛋白功能特征预测,探索其对毛囊发育调控机制。利用ProtParam、ProtScale、SwissModel等在线软件探索BMP2基因编码蛋白的性质与功能,利用MEGA 5.1软件对牦牛和其他物种的BMP2基因... 旨在对牦牛BMP2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编码蛋白功能特征预测,探索其对毛囊发育调控机制。利用ProtParam、ProtScale、SwissModel等在线软件探索BMP2基因编码蛋白的性质与功能,利用MEGA 5.1软件对牦牛和其他物种的BMP2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牦牛BMP2基因编码区长度1188 bp,编码氨基酸395个;牦牛BMP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式C1973H3095N581O568S16,相对分子质量44555.79 Da,理论等电点数值8.96;编码蛋白的二三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46.33%)和α-螺旋(31.9%)组成,同时包含5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和10个相互作用的蛋白,其中多个蛋白参与BMP2基因在毛囊发育周期的调控;序列分析发现,牦牛与黄牛、水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原鸡的亲缘关系最远。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探讨BMP2基因在牦牛毛囊发育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2基因 牦牛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吾拉牦牛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强 任稳稳 +5 位作者 次旦央吉 达瓦央拉 巴桑旺堆 陈晓英 平措占堆 姜辉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25-28,共4页
为了解查吾拉牦牛(Bos grunniens)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构,对查吾拉牦牛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PCR扩增并测序、组装及注释。结果表明,查吾拉牦牛完整的线粒体DNA为环状分子,全长16 323 bp,其核苷酸组成分别为:A占33.71%,T占27.30%,C占25.78%,G... 为了解查吾拉牦牛(Bos grunniens)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构,对查吾拉牦牛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PCR扩增并测序、组装及注释。结果表明,查吾拉牦牛完整的线粒体DNA为环状分子,全长16 323 bp,其核苷酸组成分别为:A占33.71%,T占27.30%,C占25.78%,G占13.21%,A+T含量为61.01%。总体组成包括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13个蛋白编码基因(ND1~ND6、ND4L、COX1~COX3、ATP6、ATP8和CYTB),以及1个非编码控制区(D-loop)。ND6和8个tRNA基因(tRNA-Ser、tRNA-Pro、t RNA-Glu、t RNA-Tyr、tRNA-Cys、tRNA-Asn、tRNA-Ala和tRNAGln)均编码在轻链上,其余基因编码在重链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查吾拉牦牛与娘亚牦牛亲缘关系较近。综上所述,查吾拉牦牛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其起源进化和育种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吾拉牦牛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祝白牦牛退行期毛囊细胞亚群鉴定以及特征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10
作者 郑青波 叶娜 +6 位作者 张哓兰 包鹏甲 王福彬 任稳稳 廖月姣 阎萍 潘和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62-272,共11页
从单细胞水平解析天祝白牦牛退行期毛囊发育过程主要细胞类型,旨在对主要细胞类群特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功能预测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退行期毛囊发育调控机制。采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对退行期毛囊进行异质性分析,利用已知标记分子对细... 从单细胞水平解析天祝白牦牛退行期毛囊发育过程主要细胞类型,旨在对主要细胞类群特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功能预测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退行期毛囊发育调控机制。采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对退行期毛囊进行异质性分析,利用已知标记分子对细胞类群进行筛选鉴定,并对鉴定得到的主要细胞类群进行GO和KEGG分析,同时对毛囊形态发生过程中涉及的关键分子进行免疫组织分析。结果表明,天祝白牦牛退行期涉及IFE-DC细胞、表皮细胞系、黑色素细胞、INFU细胞等细胞类群。其特征基因主要参与表皮发育、上皮细胞分化、超纤维组织发育、组织形态发生以及细胞形态学发生等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发现,特征基因主要富集在黏附连接、细胞周期、RNA转运等与毛囊发育相关的通路中。涉及的不同细胞类型拥有GJA1、FKBP4、KRT1、KRT80、FGFR2等28个共同基因。该研究成功鉴定出天祝白牦牛退行期主要细胞类群,获得了特征基因富集通路,揭示了退行期毛囊发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祝白牦牛 退行期 毛囊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TLR4基因编码区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作者 高成宏 文亮 +5 位作者 马博妍 任稳稳 李宏旭 彭帅 刘丽霞 张丽 《中国奶牛》 2020年第8期13-15,共3页
TLR4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表面有较高的表达量,在抗击感染性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奶牛TLR4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表明,奶牛TLR4基因编码区长度为3738bp,共1246个氨基酸残基,编码20种不同的氨基酸,α-螺旋(Hh)为329... TLR4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表面有较高的表达量,在抗击感染性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奶牛TLR4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表明,奶牛TLR4基因编码区长度为3738bp,共1246个氨基酸残基,编码20种不同的氨基酸,α-螺旋(Hh)为329bp,延伸链(Ee)为30bp,自由卷曲(Cc)为378bp;编码蛋白原子数为13521个,其中H原子较多,分数正残数为0.09,等电点为6.74;分子体积为115841.00V/M,脂肪族指数105.75,其疏水性残基只有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基因 编码蛋白质 奶牛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牦牛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分析
12
作者 任稳稳 梁春年 +5 位作者 张振宇 丁考仁青 姜辉 阎萍 潘和平 张强 《中国牛业科学》 2021年第1期10-12,60,共4页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主体畜种,牦牛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机体的健康状况及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目的]为了解西藏高山牦牛和娘亚牦牛之间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西藏高山牦牛和娘亚牦牛14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主体畜种,牦牛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机体的健康状况及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目的]为了解西藏高山牦牛和娘亚牦牛之间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西藏高山牦牛和娘亚牦牛14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娘亚牦牛ALP、Glu、TG、CK指标极显著高于西藏高山牦牛(P<0.01),而其他指标在2个牦牛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皖东黄牛AST指标低于3个牦牛品种指标,ALB指标大于3个牦牛指标。阿什旦牦牛的UA指标明显低于皖东黄牛和西藏高山牦牛与娘亚牦牛。西藏高山牦牛和娘亚牦牛CRE指标低于皖东黄牛和阿什旦牦牛,UREA指标高于阿什旦牦牛。娘亚牦牛母牦牛TCHO、ALT、ALP、Glu、CK指标显著高于公牦牛(P<0.05),而娘亚牦牛母牦牛ALB指标极显著高于公牦牛(P<0.01),西藏高山牦牛母牦牛Glu指标显著高于公牦牛(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品种、性别、自然环境等均会导致血液生化指标产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山牦牛 娘亚牦牛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犏牛、黄牛和娟姗牛瘤胃菌群结构比较及功能预测研究
13
作者 马小勇 谭义洲 +7 位作者 任稳稳 马晓明 吴晓云 喇永福 褚敏 郭宪 阎萍 梁春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0,28,共11页
【目的】分析犏牛、黄牛和娟姗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并对菌群功能进行预测。【方法】选取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同一牧场放养的生理状态正常、年龄相近(1.5岁左右)的犏牛、黄牛和娟姗牛各6头,抽取瘤胃液于冻存管,放入液氮保存。基于... 【目的】分析犏牛、黄牛和娟姗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并对菌群功能进行预测。【方法】选取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同一牧场放养的生理状态正常、年龄相近(1.5岁左右)的犏牛、黄牛和娟姗牛各6头,抽取瘤胃液于冻存管,放入液氮保存。基于16S rRNA测序技术,对供试牛瘤胃液样本基因组DNA进行V3~V4区扩增及测序,对所得序列处理后进行OTU聚类分析和物种分类,并利用Tax4Fun对菌落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KEGG功能注释。【结果】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犏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高于黄牛和娟姗牛(P<0.05)。门分类水平上,犏牛瘤胃液中厚壁菌门、脱硫杆菌门、疣微菌门、髌骨细菌门和纤维菌门显著高于黄牛(P<0.05),脱硫杆菌门和疣微菌门显著高于娟姗牛(P<0.05)。属分类水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所属的各菌群中,犏牛瘤胃液中普雷沃菌属、瘤胃球菌属和解琥珀酸菌属丰度显著低于黄牛(P<0.05);理研菌科_RC9菌群丰度显著高于黄牛(P<0.05);犏牛和娟姗牛瘤胃中克里斯氏菌科_R-7菌群、瘤胃菌科_NK4A214菌群、g_norank_f_UCG-011和未分类毛螺菌科显著高于黄牛(P<0.05)。瘤胃菌群功能预测发现,犏牛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核苷酸代谢和翻译二级通路上的功能丰度显著高于黄牛(P<0.05),但与娟姗牛差异不显著(P>0.05);黄牛二级通路中辅助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功能丰度显著高于犏牛和娟姗牛(P<0.05)。【结论】犏牛和黄牛间瘤胃菌群组成差异较大,娟姗牛菌群组成介于犏牛和黄牛之间;犏牛瘤胃菌群发酵最具优势,可能为其适应高原地区严酷的生存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微生物 16S rRNA 菌群结构 犏牛 黄牛 娟姗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桑牦牛乳品质特性分析
14
作者 张梦帆 洛桑顿珠 +7 位作者 喇永福 任稳稳 马晓明 张强 卓玛次仁 尼玛加措 平措占堆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桑桑牦牛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的特色牛种,已被列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为深入开发利用桑桑牦牛乳产品,2023年8月份采集了10头桑桑牦牛的乳样,依据国家标准对其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同时与奶牛乳及不同品种... 桑桑牦牛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的特色牛种,已被列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为深入开发利用桑桑牦牛乳产品,2023年8月份采集了10头桑桑牦牛的乳样,依据国家标准对其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同时与奶牛乳及不同品种的牦牛乳进行了营养成分对比。结果表明,桑桑牦牛乳的蛋白质含量为4.78%,脂肪含量为5.20%,非乳脂固体含量为11.71%,乳糖含量为5.17%,其营养成分含量远高于奶牛乳。与其他牦牛品种相比,桑桑牦牛乳的蛋白质及乳糖含量也比较高。桑桑牦牛乳的氨基酸总量(TAA)为4.88 g/100 g,谷氨酸的含量最高,为1.21 g/100 g,半胱氨酸的含量最少,为0.05 g/100 g。其中必需氨基酸(EAA)为1.90 g/100 g,非必需氨基酸(NEAA)为2.98 g/100 g,EAA/TAA为38.93%,EAA/NEAA为63.76%。与奶牛及其他品种牦牛相比,桑桑牦牛乳是氨基酸含量最高的牛乳。桑桑牦牛乳中共检出14种脂肪酸,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89.6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反亚油酸和γ-亚油酸,分别为0.84%和1.03%。综上说明,桑桑牦牛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着极高的开发利用潜力以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桑牦牛 乳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FABP4和FABP5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和组织表达分析
15
作者 张梦帆 洛桑顿珠 +7 位作者 喇永福 任稳稳 马晓明 张强 卓玛次仁 尼玛加措 平措占堆 梁春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7期9-17,共9页
【目的】探究FABP4和FABP5基因对牦牛脂肪酸的调控机制,提升牦牛肉品质。【方法】采用RT-PCR扩增牦牛FABP4和FABP5基因CDS序列,利用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MEGA7.0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其同源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A... 【目的】探究FABP4和FABP5基因对牦牛脂肪酸的调控机制,提升牦牛肉品质。【方法】采用RT-PCR扩增牦牛FABP4和FABP5基因CDS序列,利用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MEGA7.0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其同源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ABP4和FABP5基因在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脂肪、肌肉和十二指肠中的表达水平,探究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牦牛FABP4、FABP5基因CDS序列全长分别为393和408 bp,分别编码130和135个氨基酸,基于FABP4和FABP5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均显示,牦牛与美洲野牛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牛,与鸡的亲缘关系较远。FABP4和FABP5蛋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为主,无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推测其不是分泌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牦牛FABP4、FABP5氨基酸序列分别存在16和17个磷酸化位点,均以苏氨酸磷酸化位点为主;牦牛FABP4和FABP5蛋白均与PPARG、GOT2间存在互作关系,且其相互间存在互作关系。KEGG富集结果发现,FABP4和FABP5共同富集在PPAR信号通路上。FABP4和FABP5基因在牦牛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脂肪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结论】克隆了牦牛FABP4和FABP5基因,明确了其分子特征。牦牛FABP4和FABP5基因在脂肪组织中高表达,与脂肪的沉积和代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FABP4基因 FABP5基因 肉品质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