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的传感器监测在金属激光增材制造中的应用
1
作者 田根 朱甫宏 +5 位作者 王文宇 王晓明 赵阳 韩国峰 任智强 朱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90,共16页
金属增材制造是一种通过逐层沉积金属材料实现成形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过程中,由于物理环境、设备状态以及工艺参数的综合影响,成形件可能会出现各种缺陷。通过传感器对成形过程中的信号进行监测,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不仅可以识别成... 金属增材制造是一种通过逐层沉积金属材料实现成形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过程中,由于物理环境、设备状态以及工艺参数的综合影响,成形件可能会出现各种缺陷。通过传感器对成形过程中的信号进行监测,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不仅可以识别成形件的缺陷,还能对其质量和性能进行评估。本文综述了声音传感器、热传感器、可见光相机、光谱传感器以及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增材制造原位监测、特征提取、数据融合及机器学习算法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当前机器学习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探讨了基于物理信息驱动的机器学习研究现状。最后,对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机器学习 传感器监测 特征提取 数据融合 物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表面污染测量仪 被引量:3
2
作者 任智强 杜向阳 +3 位作者 程昶 张一兵 韩淑萍 饶贤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3-595,共3页
介绍了PC-01型表面α、β、γ污染测量仪的工作原理、构成、表面污染测量方法及部分标定数据。
关键词 表面污染测量仪 Γ射线 探测器 Α射线 Β射线 放射性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庚醛与桉叶油醇组合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燕 谢冬生 +3 位作者 熊焰 王春娅 任智强 肖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9-103,共5页
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是世界上为害马铃薯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本研究利用桉叶油醇与庚醛驱避-引诱组合对其产卵行为进行调控,以探究最佳驱避-引诱组合规律及影响因素。在室内条件(27±1℃,L∥D=14h∥10h,RH:50%~... 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是世界上为害马铃薯最严重的害虫之一,本研究利用桉叶油醇与庚醛驱避-引诱组合对其产卵行为进行调控,以探究最佳驱避-引诱组合规律及影响因素。在室内条件(27±1℃,L∥D=14h∥10h,RH:50%~70%)测定了桉叶油醇与庚醛单组分及两种组分驱避-引诱组合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选择的影响。桉叶油醇在6~12mg/L浓度范围内对马铃薯块茎蛾表现为产卵引诱作用,在18~30mg/L浓度范围内则表现为产卵驱避作用;庚醛在6~30mg/L浓度范围内对马铃薯块茎蛾表现为产卵驱避效果。将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行为引诱效果较好的桉叶油醇(3,6,12 mg/L)与驱避效果较好的庚醛(12,18,24mg/L)进行引诱-驱避组合,12mg/L庚醛与3mg/L桉叶油醇push-pull组合效果最好,push-pull效应达36.6%。对马铃薯块茎蛾产卵行为调控最佳的驱避-引诱组合为最低驱避浓度(12mg/L庚醛)与最低引诱(3mg/L桉叶油醇)浓度组合。产卵选择指数和push-pull效应与交配率、单雌产卵量不具有相关性,但是浓度变化可以导致交配率和单雌产卵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块茎蛾 桉叶油醇 庚醛 驱避-引诱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稀土涂层在海洋防腐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毅 魏世丞 +2 位作者 王玉江 任智强 徐滨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59-62,共4页
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了铝稀土涂层在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中的腐蚀行为,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并分析了相关电化学参数随时间的演变规律。结合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了涂层腐蚀后的形貌及成分,阐释了电化学参数的演变规律。结果表... 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了铝稀土涂层在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中的腐蚀行为,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并分析了相关电化学参数随时间的演变规律。结合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了涂层腐蚀后的形貌及成分,阐释了电化学参数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盐雾试验第一阶段,铝稀土涂层由2个容抗弧组成,高频段对应致密层阻抗,低频段对应铝稀土涂层电化学反应阻抗;盐雾试验第二阶段,多孔层开始影响铝稀土涂层的电化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稀土 盐雾试验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风险评价浅论 被引量:26
5
作者 胡二邦 姚仁太 +1 位作者 任智强 辛存田 《辐射防护通讯》 2004年第1期20-26,共7页
叙述了环境风险评价的国内外进展概况、环境风险的定义、研究重点、内容与评价程序 ,分析了环境风险评价 (ERA)和环境影响评价 (EIA)的主要区别 ,讨论了环境风险评价的指标 ,介绍了估算致癌化学污染物、非致癌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 叙述了环境风险评价的国内外进展概况、环境风险的定义、研究重点、内容与评价程序 ,分析了环境风险评价 (ERA)和环境影响评价 (EIA)的主要区别 ,讨论了环境风险评价的指标 ,介绍了估算致癌化学污染物、非致癌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导致的健康风险的计算模式 ,并实例估算了上海石化“九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评价 ERA 环境影响评价 EIA 健康风险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成形件中位错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田根 王文宇 +4 位作者 王晓明 赵阳 韩国峰 任智强 朱胜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70,共11页
增材制造是通过逐层堆积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一种革命性技术,其成形性能受成形工艺、微观结构、沉积路径等影响,其中,位错作为晶体微观结构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线缺陷,是决定金属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深层次理解增材制造性能影响的本质... 增材制造是通过逐层堆积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一种革命性技术,其成形性能受成形工艺、微观结构、沉积路径等影响,其中,位错作为晶体微观结构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线缺陷,是决定金属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深层次理解增材制造性能影响的本质机制,需进一步了解增材制造成形件中的位错特点。本文基于近年来增材制造成形件中位错的研究成果,梳理了位错的起源、特征和密度,分析了位错对强度等性能的影响。与传统制造相比,增材制造成形过程中因固有的循环加热-冷却而造成的压缩-拉伸应力循环使得增材制造成形件中的位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在塑性变形中,位错随应变变化明显,不同的初始位错影响成形件对应变的响应;增材制造成形件中测量的位错密度高于锻件或铸件,不同位置、不同形状的位错密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位错强化是增材制造成形件中的主要强化作用,与此同时,在钢的成形件中,位错还可诱发马氏体相变,促使再结晶,另外还影响成形件的腐蚀、蠕变和氢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位错结构 位错特性 位错密度 位错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元掺杂对NiCoCrAlY氩气雾化粉末1200℃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7
作者 任智强 尹轶川 +3 位作者 王晓明 王文宇 朱胜 韩国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9-67,共9页
通过Nb,Hf和Ta元素复合添加改性,利用氩气雾化法制备NiCoCrAlYNbHfTa粉末,并与商用NiCoCrAlY粉末进行1200℃下24,48 h和72 h的氧化性能对比。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粉末物相、微观结构和元素... 通过Nb,Hf和Ta元素复合添加改性,利用氩气雾化法制备NiCoCrAlYNbHfTa粉末,并与商用NiCoCrAlY粉末进行1200℃下24,48 h和72 h的氧化性能对比。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粉末物相、微观结构和元素分布进行分析,通过等温氧化实验对比研究两种粉末的高温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粉末具有较好的球形度,球体中元素分布均匀。NiCoCrAlYNbHfTa粉末主要由β相和γ/γ′相组成,商用NiCoCrAlY粉末由γ/γ′相组成。NiCoCrAlYNbHfTa粉末能够快速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膜,并且有效延缓Al的扩散与消耗,而商用NiCoCrAlY粉末在等温氧化后,Al消耗较快。两种粉末氧化增重曲线总体变化趋势较为接近,但商用NiCoCrAlY粉末经历的氧化初期时间较长,Al元素快速消耗殆尽。NiCoCrAlYNbHfTa粉末比商用粉末表现出更优的高温抗氧化性和抗高温烧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CrAlY粉末 Nb Hf和Ta掺杂改性 1200℃高温氧化 氧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 被引量:8
8
作者 任智强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2期146-147,共2页
本论文旨在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历史起源、理论依据和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及数据调查等多种形式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任务型教学的构成、意义、实施方法等,从而得出结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把学生从一个语言的学习... 本论文旨在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历史起源、理论依据和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及数据调查等多种形式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任务型教学的构成、意义、实施方法等,从而得出结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把学生从一个语言的学习者指向一个语言的使用者的角色转变,这正是任务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任务型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腐蚀防护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3
9
作者 梁广 朱胜 +3 位作者 王文宇 王晓明 韩国峰 任智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429-436,共8页
铝合金因为具有低密度、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以及优良的加工性能等特点,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舰船等领域,其用量成为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金属。然而,铝合金氧化膜较薄,腐蚀介质易侵入氧化膜对铝合金基体造成腐蚀,每年铝合金腐蚀都... 铝合金因为具有低密度、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以及优良的加工性能等特点,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舰船等领域,其用量成为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金属。然而,铝合金氧化膜较薄,腐蚀介质易侵入氧化膜对铝合金基体造成腐蚀,每年铝合金腐蚀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限制了铝合金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通过表面工程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制备耐腐蚀薄膜、涂层,可进一步提升铝合金表面的耐腐蚀性能,更加充分地实现其价值。本文综述了阳极氧化、化学氧化、微弧氧化、稀土转化膜、电镀、喷涂、激光熔覆,以及纳米涂层技术等铝合金表面耐腐蚀强化方法,并阐述了铝合金防腐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表面强化技术 涂层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及其合金表面涂层技术与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荣城 王文宇 +4 位作者 殷凤仕 任智强 常青 赵阳 秦智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9142-19152,共11页
铜及其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腐蚀、导电导热性能及机械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等领域。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优化,为同时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人们期望获得综合性能更加优良或某一性能特别突出的零部件,但传统制造加工方法工... 铜及其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腐蚀、导电导热性能及机械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等领域。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优化,为同时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人们期望获得综合性能更加优良或某一性能特别突出的零部件,但传统制造加工方法工艺复杂,且生产过程中材料利用率较低,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为实现零件表面合金化,改善零件表面性能缺陷,表面涂层技术被开发并广泛应用;为实现复杂结构零件的成形,人们开发了增材制造技术。铜合金增材制造技术通过逐层累积的方法,可以高效快速地制造出各类精密零部件,不仅使合金材料利用率高,还能够满足各种结构复杂零部件的成形需求,是当下铜合金应用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利用铜合金涂层改善零件表面性能的主要技术有沉积、热喷涂、冷喷涂等,对铜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从工艺优化到组织性能分析,都对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理论依据,但对电子束增材、电弧增材等其他增材制造技术的关注比较少,对于铜合金增材制造过程中成分均匀化的热处理工艺及增材后具备优良的导电、导热、致密度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归纳了铜合金表面涂层以及增材制造技术的工艺原理及研究现状,通过对比各类不同增材制造方法,分析了各增材制造技术工艺参数对成形件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各技术所获得成形件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并对未来铜合金增材制造重点关注方向进行展望,为制备性能更优良的铜合金成形件以及工艺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工艺优化 热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载能束增材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瑞鑫 牛宗伟 +6 位作者 史程程 任智强 韩国峰 杨保伟 王文宇 杨善林 陈贺连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84-195,共12页
镍基高温合金在高温下具有较强的抗蠕变、耐氧化和防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和工业燃气轮机等热端部件。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热端部件受到磨损、冲击、高温侵蚀和交变应力的作用易产生烧蚀、热裂纹、断裂等损伤,直接影响... 镍基高温合金在高温下具有较强的抗蠕变、耐氧化和防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和工业燃气轮机等热端部件。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热端部件受到磨损、冲击、高温侵蚀和交变应力的作用易产生烧蚀、热裂纹、断裂等损伤,直接影响装备的服役安全。因此,如何恢复镍基高温合金损伤件的使役性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载能束具有能量集中、穿透性强、热输入低等特点,可用于快速恢复镍基合金受损零件的尺寸和性能,且修复区与基体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为镍基高温合金的优质、高效修复提供了可行途径。本文介绍了激光、电子束、电弧和等离子等载能束增材修复工艺的技术原理,归纳了镍基高温合金修复的瓶颈难题,综述了当前针对镍基合金修复难点所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指出了载能束增材修复镍基高温合金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载能束修复 增材修复 后处理 工艺优化 设备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4
12
作者 田根 王文宇 +3 位作者 常青 任智强 王晓明 朱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3131-23141,共11页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以其成形速度快、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汽车工业等领域已取得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弧增材制造在质量调控方面的发展现状,包括工艺参数、基板和层间温度以及保护气体;其次,结合...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以其成形速度快、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优势,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汽车工业等领域已取得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弧增材制造在质量调控方面的发展现状,包括工艺参数、基板和层间温度以及保护气体;其次,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论述了沉积路径的发展情况,并对成形件的力学、疲劳、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在大型化、整体化零部件制造中的典型应用;最后总结了电弧增材制造面临参数动态监测技术尚不成熟,成形工艺优化不够系统,标准制定不足,疲劳和腐蚀机理研究不够等主要挑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给出了相关建议,即建立参数控制数据库、开发新型材料、建立工艺流程库、完善软硬件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质量调控 沉积路径 性能评价 典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