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毒素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病情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程亚颖 田溢卿 +2 位作者 帖彦清 尹建英 井丽娟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测定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患儿血内毒素、可溶性脂多糖受体(soluble lipopolysaccharide receptor CD14,sCD1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C反应蛋白(C re... 目的测定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患儿血内毒素、可溶性脂多糖受体(soluble lipopolysaccharide receptor CD14,sCD1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并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危重症患儿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可靠实验室指标。方法分别采用鲎试剂动态比浊定量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免疫比浊法进行血内毒素s、CD14、TNF-α及CRP的定量测定,并对部分患儿进行动态观察。结果SIRS组内毒素、sCD14、TNF-α及CRP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12.0±235.0)EU/L vs(44.0±17.0)EU/L,(11.5±5.8)mg/L vs(2.5±0.8)mg/L,(40.3±19.4)ng/L vs(12.9±3.9)ng/L,(47.3±18.4)mg/L vs(6.1±2.0)mg/L(均P<0.01);危重症组上述各项指标的水平亦均明显高于非危重症组(均P<0.01);且SIRS组和危重症组内毒素与sCD14、TNF-α及CRP之间均呈良好的正相关(SIRS组r值分别为0.820、0.502和0.782;危重症组r值分别为0.420、0.790和0.839,均P<0.05);在部分革兰阳性菌及病毒感染的患儿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且此部分患儿中合并胃肠功能障碍者较无合并胃肠功能障碍者血内毒素明显升高(P<0.01);动态研究发现,病情恶化后内毒素s、CD14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恶化前,分别为(802.0±114.0)EU/L vs(520.0±136.0)EU/L,(21.1±4.5)mg/L vs(9.5±3.5)mg/L,(84.4±9.5)ng/L vs(25.2±5.0)ng/L(均P<0.01)。结论内毒素s、CD14、TNF-α、CRP均参与了SIRS的全过程;危重症患者血内毒素监测对于协助了解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综合征 内毒素类 抗原CD14 肿瘤坏死因子Α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改变的机制与治疗方法的探讨
2
作者 张锦巍 张军 +4 位作者 李聪 井丽娟 孙亚平 高健 董贵成 《无线互联科技》 2012年第9期227-228,231,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目前广泛存在并流行的一种疾病,因此迫切需要更好的诊断工具和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老年斑的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突触缺失和神经退行性改变,根据对这项疾病机制的研究,目前有以下几种治... 阿尔茨海默病是目前广泛存在并流行的一种疾病,因此迫切需要更好的诊断工具和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老年斑的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和突触缺失和神经退行性改变,根据对这项疾病机制的研究,目前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非胆碱酯酶抑制剂疗法和中医中药疗法。本文主要讨论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标志突触减少及已有的治疗药物,以期能为进一步探测该病的机制和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病理改变的机制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
3
作者 陆云莺 张辉 井丽娟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3年第3期50-51,53,共3页
在论述知识经济对会计假设、会计基本原则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源会计和财务报告新需求的要求。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会计 人力资源会计 财务报告 影响 会计假设 会计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菌落总数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5
4
作者 井丽娟 王云霞 +2 位作者 李翠枝 吕志勇 刘丽君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1年第2期21-25,共5页
对牛乳样品菌落总数的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为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依据GB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检测牛乳样品的菌落总数,按照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 对牛乳样品菌落总数的测定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为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依据GB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检测牛乳样品的菌落总数,按照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该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分别对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最终合成菌落总数测定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牛乳样品菌落总数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43 4,结果对数值取值区间为[3.924,4.010],该样品的菌落总数为8 395~10 233 CFU/mL。本方法能够有效评定牛乳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菌落总数 不确定度 微生物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凭证保管期限应适当延长 被引量:1
5
作者 井丽娟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6年第12期118-118,共1页
原始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内容和完成情况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文件,从档案的保管期限和档案的利用角度,应延长财会档案中原始凭证的保管期限。
关键词 会计凭证 保管期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财务制度改革的若干特点 被引量:2
6
作者 井丽娟 《中国科技财富》 2008年第9期153-153,共1页
我国的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现在回过头来看,它既具有时代的特点,又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深化。
关键词 财务制度 改革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7
作者 井丽娟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7年第12期118-118,共1页
当前会计的改革已逐步与国际接轨,在改革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会计工作者已认识到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化管理对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事实上,要把传统的事后记账、算账、报账转变为有效的事先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依... 当前会计的改革已逐步与国际接轨,在改革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会计工作者已认识到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化管理对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事实上,要把传统的事后记账、算账、报账转变为有效的事先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依靠原来的手工记账是非常困难的,尽快地将先进的管理手段——计算机及数据库管理技术普及于会计中变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处理 账户管理 会计电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做法及体会
8
作者 井丽娟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7年第11期127-128,共2页
为加速资金周转,节约资金成本,保护公司利益,任何公司都十分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对多年来在加强应收款管理方面存在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并对加强应收款管理办法及体会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应收账款 管理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明胶的牛、猪源性成分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云霞 井丽娟 +2 位作者 李翠枝 吕志勇 刘丽君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2-107,共6页
为了快速准确鉴别明胶的动物源性,根据线粒体DNA基因COX I(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I)的种间多态性差异合成特异性引物及探针,通过实时荧光PCR技术扩增与识别特异性基因片段。运用明胶牛、猪源性成分的荧光PCR检测方法并进行特异... 为了快速准确鉴别明胶的动物源性,根据线粒体DNA基因COX I(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I)的种间多态性差异合成特异性引物及探针,通过实时荧光PCR技术扩增与识别特异性基因片段。运用明胶牛、猪源性成分的荧光PCR检测方法并进行特异性、检出限、重复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检测明胶的动物源性,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对掺杂的牛源性或猪源性成分的检出限均为0.1%,克服了明胶黏度高、不易溶解,多重加工工艺对检测结果干扰严重的难点。实时荧光PCR法为检测明胶的动物源性成分提供了有效手段,保障食品添加剂的质量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食品添加剂 动物源性成分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和建议
10
作者 井丽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11期51-53,共3页
本文从农村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发,引出对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解决农村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农村高中生 问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粉中发酵乳杆菌CECT5716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云霞 侯霞霞 +3 位作者 赵淑环 井丽娟 刘丽君 李翠枝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0年第3期23-26,共4页
近年来乳粉中添加益生菌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为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建立乳粉中发酵乳杆菌CECT5716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以缓冲蛋白胨水为稀释液进行10倍系列稀释后,采用MRS平板涂布法,(36±1)℃厌氧培养(48±2)h后,... 近年来乳粉中添加益生菌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为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建立乳粉中发酵乳杆菌CECT5716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以缓冲蛋白胨水为稀释液进行10倍系列稀释后,采用MRS平板涂布法,(36±1)℃厌氧培养(48±2)h后,乳粉中发酵乳杆菌可准确计数,且能与乳粉中添加的双歧杆菌属细菌明显区分;该方法较GB 4789.3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酸菌检验》方法更适合发酵乳杆菌计数,具有区分度高、培养时间短、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的优点;该方法增加了菌株16S rDNA序列测定,以进一步对发酵乳杆菌进行分子鉴定;通过对20份自制样品进行检测评价,表明所建立的方法与国标方法的准确性无显著性差异(P=0.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杆菌 检测方法 16S rDNA序列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明胶的牛、猪源性成分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云霞 井丽娟 +2 位作者 李翠枝 吕志勇 刘丽君 《饮料工业》 2021年第6期21-24,共4页
为了快速准确鉴别明胶的动物源性,根据线粒体DNA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X I)基因的种间多态性差异合成特异性引物及探针,运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扩增与识别特异性基因片段,建立明胶牛、猪源性成分的荧光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 为了快速准确鉴别明胶的动物源性,根据线粒体DNA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X I)基因的种间多态性差异合成特异性引物及探针,运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扩增与识别特异性基因片段,建立明胶牛、猪源性成分的荧光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较好,且操作简便,对掺杂牛源性或猪源性成分的检出限可达到0.1%,克服了明胶黏度高、不易溶解,多重工艺对检测结果干扰严重的难点,为明胶的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提供了有效手段,保障食品添加剂的品质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食品添加剂 动物源性成分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