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艺术教育,如何以艺术化育人心——《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杏林(策划) 王赛(策划) +10 位作者 侯京华(策划) 郑晓玮 曹京蓉 方业菊 李纯旭 康建华 吴天书 王善刚 肖节长 索曼莉 万菁 《教育家》 2022年第14期58-64,共7页
学校艺术教育对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推行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艺术教育对于学生培养审美观、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创新意识、形成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艺... 学校艺术教育对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推行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艺术教育对于学生培养审美观、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创新意识、形成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艺术教育仍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对艺术教育认知不足、艺术教育体系不健全、教育实践流于表面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学校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束缚着艺术教育育人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艺术教育 立德树人 素质教育 教育认知 健全人格 教育育人 道德情操 不可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如何确保落地实施不走样——《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杏林(策划) 左艳如(策划) +16 位作者 王喜凤(策划) 曹春梅(策划) 王晓宇(策划) 李海容 苏学博 赵骎 周环香 郭娟 蒲坚 刘檩 马睿 陈宗荣 郑建洪 徐学芳 程倩 何良 彭英 《教育家》 2022年第14期70-77,共8页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压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的要求,并就学生作业的布置、课后服务的要求、校外培训的整治...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压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的要求,并就学生作业的布置、课后服务的要求、校外培训的整治、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做出指示。“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于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外培训 教育公平 中共中央办公厅 作业负担 教学质量的提高 《意见》 学生作业 不走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育有法可依,教育生态融合共生——家校共育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10)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杏林(策划) 王喜凤(策划) +5 位作者 齐爱丽 吴大钊 李娟萍 张志兵 陈利芳 朱志权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70-73,共4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世界的一切认知几乎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的道德、习惯、品性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的。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从法律上确立了家长(尤其是父母)在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世界的一切认知几乎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的道德、习惯、品性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的。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从法律上确立了家长(尤其是父母)在教育中的角色地位。中国历来重视家风、家教,此次《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从法律层面上确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校共育 家庭教育 法律层面 促进法 角色地位 融合共生 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任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脱艺术教育桎梏,切实以美育人——《教育三人谈》系列直播实录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杏林(策划) 杨路云(策划) +3 位作者 邵秀敏(策划) 余玉红 胡少明 章广华 《教育家》 2022年第39期42-44,共3页
作为“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培养审美反思能力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完善、生命和谐的重要手段,其着眼于实现人的精神自由和生命美好。然而,在教育过程中,美育很大程度上被等同于艺术教育,艺术技能的... 作为“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培养审美反思能力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完善、生命和谐的重要手段,其着眼于实现人的精神自由和生命美好。然而,在教育过程中,美育很大程度上被等同于艺术教育,艺术技能的提高掩盖了审美精神培养的需要,遮蔽了美育本应承载的价值内蕴。当前,相关文件相继出台,美育愈发受到关注,学校应当从哪些方面着手,切实利用好人文、自然环境,整合美育教育资源,避免美育囿于艺术教育范畴,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外在形式的同时,感受美的内核,洞觉美的由来,形成美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技能 教育范畴 美育教育 五育 以美育人 审美反思 鉴赏能力 自然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推行以来,课后服务成效如何?——“双减”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1)
5
作者 于杏林(策划) 王晓宇(策划) +8 位作者 闫苗弟(策划) 周华选 田国英 侯彬 石庆宇 金春来 赵国强 宋昌伟 权友慧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6-10,共5页
“双减”政策施行以来,课后服务作为落实这一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少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了课后服务活动的相关规划,相继展开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工作。当前,课后服务工作的成效如何,是否达到了学校的发展预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双减”政策施行以来,课后服务作为落实这一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少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了课后服务活动的相关规划,相继展开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工作。当前,课后服务工作的成效如何,是否达到了学校的发展预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校是否有效克服了发展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 服务成效 丰富多样 圆桌论坛 学校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家校共育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6
作者 于杏林(策划) 李冬梅(策划) +10 位作者 田杨洋(策划) 肖广艳 文素芳 董彩霞 王志刚 张有林 江涛 叶永松 唐婷莉 曾东槐 张莉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28-33,共6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世界的一切认知几乎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的道德、习惯、品性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之下形成的。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从法律上确立了家长(尤其是父母)在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世界的一切认知几乎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的道德、习惯、品性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之下形成的。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从法律上确立了家长(尤其是父母)在教育中的角色地位。中国历来重视家风、家教,此次《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从法律层面上确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校共育 角色地位 教育的重要性 家风 促进法 第一任老师 法律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之后,“双增”如何落地——《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7
作者 于杏林(策划) 惠依琳(策划) 《教育家》 2022年第16期39-41,共3页
2021年10月27日,教育部就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为确保“双减”政策落地,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应着力做好“双增”工作。“双增”一是增加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 2021年10月27日,教育部就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为确保“双减”政策落地,有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应着力做好“双增”工作。“双增”一是增加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二是将体育和美育培训列为非学科类培训,增加学生接受体育和美育培训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类 体育锻炼 青少年近视 户外活动 有效防控 政策落地 教育家 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教有方,给孩子快乐童年——家校共育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2)
8
作者 于杏林(策划) 李冬梅(策划) +6 位作者 宋艳红(策划) 边国玺 王玉萍 钟小思 苏元庆 郑蕙 邢桂伶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34-37,共4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世界的一切认知几乎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的道德、习惯、品性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之下形成的。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从法律上确立了家长(尤其是父母)在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世界的一切认知几乎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的道德、习惯、品性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之下形成的。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从法律上确立了家长(尤其是父母)在教育中的角色地位。中国历来重视家风、家教,此次《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从法律层面上确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促进法》对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确立了全社会支持家庭教育的义务。此外,该法与“双减”政策形成呼应,共同致力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具体具有哪些层面的亮点,该法的实施会对哪些教育主体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教育领域会有哪些改善?现围绕这一主题,邀请教育专家、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工作者 家校共育 社会协同 家庭责任 角色地位 促进法 家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家事”到“国事”,家庭教育如何依法而行?——家校共育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3)
9
作者 于杏林(策划) 赵建贞(策划) +6 位作者 常振强 张颖 贺国惠 皮柯沁 左荣 张宏 陈虹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38-41,共4页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世界的一切认知几乎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的道德、习惯、品性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之下形成的。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从法律上确立了家长(尤其是父母)在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对世界的一切认知几乎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的道德、习惯、品性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之下形成的。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从法律上确立了家长(尤其是父母)在教育中的角色地位。中国历来重视家风、家教,此次《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从法律层面上确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家校共育 角色地位 教育的重要性 家风 促进法 法律层面 圆桌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艺术教育,如何以艺术化育人心——《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
10
作者 于杏林(策划) 左艳如(策划) +6 位作者 赵建贞(策划) 蔡芳 徐猛 熊科琴 晏莉 肖冲 景福兴 《教育家》 2021年第52期13-16,共4页
学校艺术教育对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推行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艺术教育对于学生培养审美观、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创新意识、形成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艺... 学校艺术教育对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推行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艺术教育对于学生培养审美观、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强创新意识、形成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艺术教育仍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对艺术教育认知不足、艺术教育体系不健全、教育实践流于表面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学校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束缚着艺术教育育人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艺术教育 立德树人 素质教育 教育认知 健全人格 教育育人 道德情操 不可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课后服务,助力“双减”落地——“双减”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3)
11
作者 于杏林(策划) 曹春梅(策划) +7 位作者 王立欣(策划) 李英菁 钟焕斌 徐瑛 于麾 陈跃红 廖红 杨国华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15-18,共4页
“双减”政策施行以来,课后服务作为落实这一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少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了课后服务活动的相关规划,相继展开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工作。当前,课后服务工作的成效如何,是否达到了学校的发展预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关键词 课后 助力 丰富多样 圆桌论坛 落地 服务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找准课后服务落地的关键点——“双减”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5)
12
作者 于杏林(策划) 左艳如(策划) +5 位作者 姜锡红 孔德勇 蒋芳 班向红 杨国华 江均斌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23-26,共4页
“双减”政策施行以来,课后服务作为落实这一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少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了课后服务活动的相关规划,相继展开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工作。当前,课后服务工作的成效如何,是否达到了学校的发展预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双减”政策施行以来,课后服务作为落实这一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少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了课后服务活动的相关规划,相继展开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工作。当前,课后服务工作的成效如何,是否达到了学校的发展预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校是否有效克服了发展困境,有没有遇到预料之外的发展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校接下来有何应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方案 课后 关键点 丰富多样 圆桌论坛 落地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落地,课后服务“达标”了吗?——“双减”系列线上圆桌论坛实录(4)
13
作者 于杏林(策划) 赵建贞(策划) +5 位作者 陈冠夫 史良静 林伟贞 刘红梅 李彩芳 张云 《教育家》 2022年第S01期19-22,共4页
“双减”政策施行以来,课后服务作为落实这一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少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了课后服务活动的相关规划,相继展开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工作。当前,课后服务工作的成效如何,是否达到了学校的发展预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双减”政策施行以来,课后服务作为落实这一政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少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了课后服务活动的相关规划,相继展开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工作。当前,课后服务工作的成效如何,是否达到了学校的发展预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校是否有效克服了发展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 丰富多样 圆桌论坛 落地 服务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