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木耳菌渣栽培长根菇配方筛选与效益分析
1
作者 王月 任梓铭 +6 位作者 王宇微 陆珠 于延申 王子豪 宫庆瑞 李彦军 见德宝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筛选用于栽培长根菇的玉木耳菌渣适宜添加量。方法:设计6个添加玉木耳菌渣的配方,考察供试配方对长根菇菌丝生长、子实体经济性状、营养成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添加20%玉木耳菌渣栽培长根菇菌丝长速最快,生物学效率最高,袋均... 目的:筛选用于栽培长根菇的玉木耳菌渣适宜添加量。方法:设计6个添加玉木耳菌渣的配方,考察供试配方对长根菇菌丝生长、子实体经济性状、营养成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添加20%玉木耳菌渣栽培长根菇菌丝长速最快,生物学效率最高,袋均利润提高6.3%,子实体形态及营养成分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木耳 菌渣 长根菇 生长发育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瘿螨的为害习性及防治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有权 齐心 +1 位作者 于延申 李佳宁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大蒜 瘿螨 害虫 为害习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冬茬黄瓜高产配套技术
3
作者 赵凡 于延申 《农村科学实验》 1998年第12期16-17,共2页
一、增施基肥黄瓜根系弱,吸收能力差,具有喜肥而不耐肥和选择性吸肥的特点。特别是日光温室,由于黄瓜连作,土壤生态失去平衡,残留病菌多,黄瓜发病率高,而导致产量下降。增施有机质肥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一般667平方米(1亩)施... 一、增施基肥黄瓜根系弱,吸收能力差,具有喜肥而不耐肥和选择性吸肥的特点。特别是日光温室,由于黄瓜连作,土壤生态失去平衡,残留病菌多,黄瓜发病率高,而导致产量下降。增施有机质肥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一般667平方米(1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0公斤或腐熟的鸡粪3000公斤,如果土壤缺钾,可再增施硫酸钾25—30公斤。将基肥均匀撒于地面上、结合深翻整平地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日光温室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野生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驯化和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陆珠 纪淑娟 +5 位作者 任梓铭 王月 谢孟乐 杨阳 于延申 张桐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4期28-33,40,共7页
猴头菇野生资源丰富,可作为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来源。以采集到的2株野生猴头菇为材料,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鉴定,并开展生物学特性分析、驯化出菇试验和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2株野生菌株均为猴头菇,蔗糖、酵母粉、KH2PO40.15%... 猴头菇野生资源丰富,可作为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来源。以采集到的2株野生猴头菇为材料,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鉴定,并开展生物学特性分析、驯化出菇试验和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2株野生菌株均为猴头菇,蔗糖、酵母粉、KH2PO40.15%+MgSO20.1%分别为2个菌株通用的最适碳源、氮源和元素,最适培养温度均为20~25℃。2株野生猴头菇均可驯化出菇,与栽培菌株相比,2个野生菌株的子实体较大,菇形好,肉质紧密,产量高。其中野生驯化菌株A的平均生物学效率高达110.43%。2个野生菌株的最优栽培模式均为棚内立体床架摆放式栽培。本试验结果可为猴头菇野生菌株的驯化栽培提供参考,同时为今后猴头菇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 生物学特性 驯化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油硫磺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陆珠 李玉 +3 位作者 于延申 王欢 任梓铭 王月 《特产研究》 2021年第4期1-4,共4页
以奶油硫磺菌作为试验材料,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的最适生长条件为pH8,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麦麸汁,最适微量元素源是0.15%KH_(2)PO_(4)+0.1%MgSO_(4)。各因素对菌丝的影响程度为pH>温度... 以奶油硫磺菌作为试验材料,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的最适生长条件为pH8,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麦麸汁,最适微量元素源是0.15%KH_(2)PO_(4)+0.1%MgSO_(4)。各因素对菌丝的影响程度为pH>温度>碳源>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油硫磺菌 生物学特性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木耳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部分有效部位含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陆珠 任梓铭 +4 位作者 王月 纪淑娟 杨阳 王欢 于延申 《特产研究》 2023年第4期8-12,共5页
本文研究玉木耳乙醇粗提物中的有效成分以及抗氧化活性。以玉木耳的乙醇粗提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及其部分有效部位。玉木耳粗提物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当样品浓度在5000μg/mL时,玉木耳乙醇粗提物对DPPH自由基的... 本文研究玉木耳乙醇粗提物中的有效成分以及抗氧化活性。以玉木耳的乙醇粗提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及其部分有效部位。玉木耳粗提物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当样品浓度在5000μg/mL时,玉木耳乙醇粗提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阳性对照BHT相当;当样品浓度达到1250μg/mL时,虽然清除能力比BHT弱,但对羟基自由基也具有清除能力;当样品浓度高于2500 mg/mL时,玉木耳乙醇粗提物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阳性对照BHT相当。玉木耳乙醇粗提物的FRAP值虽然都低于阳性对照,但是总体看玉木耳的总还原能力很强;当样品浓度为1250μg/mL时,总酚含量为22.1μg,提取率为3.91%;黄酮含量为6.257μg,提取率为6.26%。玉木耳的乙醇粗提物中含有总酚和总黄酮,且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能力和总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木耳 乙醇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总酚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生物学特性及栽培配方初筛 被引量:8
7
作者 陆珠 于延申 于春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68-171,共4页
以杏鲍菇菌株作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及原种配方、栽培种栽培配方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的最适生长条件如下:pH值为8.0,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最适微量元素为KH2PO4。各因素对菌丝的影响... 以杏鲍菇菌株作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及原种配方、栽培种栽培配方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的最适生长条件如下:pH值为8.0,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最适微量元素为KH2PO4。各因素对菌丝的影响程度排序为温度>碳源>pH值>氮源,各因素影响间差异极显著,最佳原种配方为2号配方,即85%玉米、5%麦麸、5%锯末、2%豆粕、1%玉米粉、0.5%石灰、1.5%石膏、60%含水量。最佳栽培种配方为5号配方,即65%锯末、20%麦麸、10%稻壳、3%豆粕、1%石灰、1%石膏、60%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生物学特性 栽培 碳源 氮源 原种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根菇优良菌株评价与筛选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月 任梓铭 于延申 《中国食用菌》 2022年第4期20-23,27,共5页
以8株长根菇菌株为试验材料,利用拮抗试验和分子鉴定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选择亲缘关系较远的4株菌株进行子实体形态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显示,各长根菇菌株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其中菌盖直径的变异系数最大,为8%~... 以8株长根菇菌株为试验材料,利用拮抗试验和分子鉴定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选择亲缘关系较远的4株菌株进行子实体形态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显示,各长根菇菌株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其中菌盖直径的变异系数最大,为8%~16%。菌株HYE子实体形状好、生物学效率高、子实体颜色好,适合在吉林省推广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根菇 菌株 评价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袋相关因素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6
9
作者 任梓铭 王月 +3 位作者 于延申 陆珠 代俊杰 于春艳 《南方农业》 2021年第3期65-66,69,共3页
为了探索羊肚菌栽培过程中营养袋施放时间、营养袋施放量和营养袋配方等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进行羊肚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施放营养袋时间越早,出菇期越早;营养袋中麦粒含量越高,出菇越早、产量越高,最佳配方为麦粒80%,麸皮9%,木屑片9%... 为了探索羊肚菌栽培过程中营养袋施放时间、营养袋施放量和营养袋配方等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进行羊肚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施放营养袋时间越早,出菇期越早;营养袋中麦粒含量越高,出菇越早、产量越高,最佳配方为麦粒80%,麸皮9%,木屑片9%,石灰1%,石膏1%;施放营养袋数量越多,出菇期越早、产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栽培 营养袋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色膜褶菌菌丝体培养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月 任梓铭 +5 位作者 陆珠 于延申 田松 迟翔丹 宫庆瑞 耿伟 《食用菌》 CAS 2023年第1期10-12,16,共4页
以甘蓝色膜褶菌菌株OUE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6种碳源、6种氮源、7个温度梯度及10个pH梯度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甘蓝色膜褶菌菌株OUE的培养基最佳碳源为果糖,最佳氮源为酵母浸膏,最适温度为24~26℃,最适pH为5.5~6。
关键词 甘蓝色膜褶菌 碳源 氮源 温度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赞比亚引种草菇的熟料栽培及其效益分析
11
作者 陆珠 姚允武 +1 位作者 于延申 李玉 《特产研究》 2021年第5期1-5,共5页
中国草菇在赞比亚试种,从选自中国的5株草菇品种中筛选出适宜赞比亚栽培的品种和相应的熟料栽培技术,并对赞比亚引种草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赞比亚引种试种草菇是可行的。干冷季节生物转化率低,在没有外界加热... 中国草菇在赞比亚试种,从选自中国的5株草菇品种中筛选出适宜赞比亚栽培的品种和相应的熟料栽培技术,并对赞比亚引种草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赞比亚引种试种草菇是可行的。干冷季节生物转化率低,在没有外界加热的情况不宜栽培,或需筛选耐低温菌株。V15适宜在干热季节栽培,转化率为31.2%;V971适宜在干热季节栽培,转化率为28.7%;V38适宜在湿热季节栽培,转化率为28.2%。5个品种均适宜在赞比亚栽培。经过初步的经济效益分析发现,除干冷季节亏损1 187.34元(RMB)外,干热和湿热季节分别盈利2 795.53元和2 082.83元,在赞比亚栽培草菇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引种 赞比亚 熟料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野生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模式研究
12
作者 陆珠 王月 +4 位作者 任梓铭 纪淑娟 王欢 杨阳 于延申 《特产研究》 2023年第5期28-32,41,共6页
以野生猴头菇菌株作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微量元素为0.15%KH_(2)PO_(4)+0.1%MgSO_(4)(补充微量元素K和Mg),最优栽培模式为棚内... 以野生猴头菇菌株作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微量元素为0.15%KH_(2)PO_(4)+0.1%MgSO_(4)(补充微量元素K和Mg),最优栽培模式为棚内立体床架摆放式栽培。子实体纵长6~12 cm,子实体横长8~13 cm,子实体紧实成白色,圆形或猴头形,菌刺长,菌丝抗杂能力强,单朵鲜重210~275 g,平均鲜重250 g,生物学转化率为108.70%,适宜人工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 生物学特性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