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薄燃烧汽油机爆震特性 被引量:9
1
作者 于吉超 刘德新 冯洪庆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研究目的是确定稀薄燃烧对于汽油机爆震倾向的影响,为稀燃发动机中增压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在一台模拟增压的汽油机上进行,试验时通过改变燃料的辛烷值,直到出现轻微爆震的方法来确定发动机的爆震特性.结果表明,稀薄燃烧对于汽油机... 研究目的是确定稀薄燃烧对于汽油机爆震倾向的影响,为稀燃发动机中增压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在一台模拟增压的汽油机上进行,试验时通过改变燃料的辛烷值,直到出现轻微爆震的方法来确定发动机的爆震特性.结果表明,稀薄燃烧对于汽油机爆震的影响,根据关注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保持进气量不变,汽油机的爆震倾向会随着空燃比的增加而减小;输出功率保持不变,发动机的爆震倾向会随着空燃比的增加而略有增大.因此,为保证稀燃汽油机的动力输出而采用增压进气会使得发动机的爆震倾向增加,应用中需要同时采用其他技术措施抑制爆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薄燃烧 汽油机 爆震 辛值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托车发动机燃烧、节能、净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2
作者 于吉超 刘德新 +3 位作者 王天友 王健 冯洪庆 刘书亮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45,共4页
近年来 ,随着摩托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结合自行研制开发的一台摩托车发动机 ,本文阐述了改善摩托车发动机燃烧、节能、净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对诸如多气门、快速滚流燃烧。
关键词 摩托车 发动机 节能 净化技术 发展现状 滚流燃烧 电控燃油喷射 排气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气门汽油机进气道气流运动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德新 李丹 +1 位作者 冯洪庆 于吉超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38,共3页
利用三维流体动力学软件对实际四气门汽油机进气道的气流运动进行了气道稳流试验台的三维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出在气道稳流试验台条件下的三维空气流动的详细状况,并表明在发动机缸内可以形成明显的滚流。气道流动性能评价参数... 利用三维流体动力学软件对实际四气门汽油机进气道的气流运动进行了气道稳流试验台的三维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出在气道稳流试验台条件下的三维空气流动的详细状况,并表明在发动机缸内可以形成明显的滚流。气道流动性能评价参数的计算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数值模拟的精度较高,可为发动机气道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汽油机 进气道 三维数值模拟 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剪切干涉高速摄影法测量内燃机缸内温度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德新 王天友 +3 位作者 刘书亮 于吉超 李万众 熊树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7-323,共7页
建立了一套用于火花点火发动机缸内燃烧研究的剪切干涉及高速摄影实验装置。利用图像处理系统对拍摄到的燃烧干涉图像进行处理 ,可以定量得到燃烧过程气缸内的温度场 ,并可估算出火焰传播速度。从温度场可以看出 ,在燃烧过程中缸内大致... 建立了一套用于火花点火发动机缸内燃烧研究的剪切干涉及高速摄影实验装置。利用图像处理系统对拍摄到的燃烧干涉图像进行处理 ,可以定量得到燃烧过程气缸内的温度场 ,并可估算出火焰传播速度。从温度场可以看出 ,在燃烧过程中缸内大致可以分为 3个区域 ,即已燃区、未燃区和燃烧区。燃烧区的温度最高 ,温度梯度大 ;已燃区的温度次之 ,梯度较小 ;未燃区的温度最低 ,但梯度较大。在燃烧过程中 ,缸内的火焰面以近似球面向未燃区推进 ,火焰传播速度开始较小 ,随着燃烧过程的进行而迅速增大 ,达到一最大值后 ,逐渐减小 ,直至燃遍整个燃烧室。剪切量是影响缸内燃烧温度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剪切量大 ,则干涉条纹密集 ,测量精度高 ,但图像处理工作量大 ,适用于温度梯度大的温度场的测量 ;剪切量小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内燃机 剪切干涉 高速摄影 图像处理 温度场 火焰传播速度 燃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道稳流试验的变压差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振武 刘书亮 +2 位作者 刘德新 于吉超 冯洪庆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85,共7页
提出了用于测量发动机气道流动特性的气道变压差试验方法。与目前采用的气道稳流试验方法不同,在试验过程中,采集对应于各气阀升程下的流量和涡流角动量时,不需要保持气缸内恒压差条件,变压差试验只需要确定气阀最大升程时模拟气缸内与... 提出了用于测量发动机气道流动特性的气道变压差试验方法。与目前采用的气道稳流试验方法不同,在试验过程中,采集对应于各气阀升程下的流量和涡流角动量时,不需要保持气缸内恒压差条件,变压差试验只需要确定气阀最大升程时模拟气缸内与环境大气压的初始压差,在变压差条件下进行试验,同样可以得到Ricardo和FEV试验计算方法的平均流量系数和涡流比。变压差试验方法的测量精度与定压差的精度相同,试验操作程序简单可靠,易于实现气道稳流试验的全自动化,对于企业生产线上的批量缸盖检测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进气道 稳流试验 变压差试验 涡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喷油过程对稀燃汽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德新 冯洪庆 +4 位作者 刘书亮 王天友 于吉超 裴元江 刘文胜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3-336,共4页
利用气道内燃油二次喷射技术可以在气缸内形成准均质稀混合气,改善汽油机稀薄燃烧过程。在一台4缸16气门发动机上,利用自主开发的电控系统,固定两次喷油总量,改变两次喷油比例和二次喷油时刻等参数,可以实现对二次喷油过程的优化,改善... 利用气道内燃油二次喷射技术可以在气缸内形成准均质稀混合气,改善汽油机稀薄燃烧过程。在一台4缸16气门发动机上,利用自主开发的电控系统,固定两次喷油总量,改变两次喷油比例和二次喷油时刻等参数,可以实现对二次喷油过程的优化,改善混合气形成,从而改善燃烧过程,扩大稀燃极限。采用不同喷油比例,在不同空燃比时实现的节油率为7 7%~19 2%。空燃比越大,二次喷油比例对燃油经济性的改善越明显。选择合适的二次喷油时刻,在气流运动的作用下,有助于对火花塞附近区域混合气进行有效加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燃汽油机 二次喷油 准均质稀薄燃烧 稀混合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汽油机稀燃催化器NO_x排放控制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冯洪庆 刘德新 +2 位作者 刘书亮 于吉超 王天友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0-23,共4页
介绍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吸附还原催化器和选择还原催化器。指出,对于吸附还原催化器,催化器在富氧时储存NOx及在短时间接近当量比的浓混合气燃烧时还原NOx,因此空燃比控制问题至关重要,还需解决硫中毒的问题;对于选择还原催化器,适当增大H... 介绍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吸附还原催化器和选择还原催化器。指出,对于吸附还原催化器,催化器在富氧时储存NOx及在短时间接近当量比的浓混合气燃烧时还原NOx,因此空燃比控制问题至关重要,还需解决硫中毒的问题;对于选择还原催化器,适当增大HC/NOx的比值,对活性金属组成配比及含量进行优化或添加某些氧化物,均可提高NOx转化率。对热稳定性及水蒸气中毒等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稀燃催化器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汽油机 稀薄燃烧 催化器 排放控制 NOx 排放物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5汽油机进气道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冯洪庆 刘德新 +2 位作者 于吉超 李丹 刘书亮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4,共4页
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研究了465汽油机的缸内气流运动。利用Ricardo评价方法评价了该汽油机的流动性能、涡流和滚流能力。改变进气压差的测量结果表明,在保证充分的湍流条件下,可以采用变压差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465汽油机的涡流较弱... 在稳流气道试验台上,研究了465汽油机的缸内气流运动。利用Ricardo评价方法评价了该汽油机的流动性能、涡流和滚流能力。改变进气压差的测量结果表明,在保证充分的湍流条件下,可以采用变压差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465汽油机的涡流较弱,滚流较强。较强的滚流有助于增大压缩末期的湍流强度,实现稀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涡流 滚流 进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稀燃电控汽油机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德新 冯洪庆 +2 位作者 刘书亮 王天友 于吉超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应用二次喷油及可变进气技术 ,形成准均质稀混合气 ,改善了燃烧过程 ,扩大了发动机稀燃极限 ,降低了NOx排放量。综合运用三效催化器和空燃比优化控制技术不仅使HC和CO排放接近零 ,也使NOx排放进一步降低。采用自主开发的电控系统的稀燃... 应用二次喷油及可变进气技术 ,形成准均质稀混合气 ,改善了燃烧过程 ,扩大了发动机稀燃极限 ,降低了NOx排放量。综合运用三效催化器和空燃比优化控制技术不仅使HC和CO排放接近零 ,也使NOx排放进一步降低。采用自主开发的电控系统的稀燃汽油机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稀薄燃烧 空燃比 三效催化器 NOX排放量 电控汽油机 排放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汽油机稀薄燃烧的实现及排放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洪庆 牟江峰 +2 位作者 于吉超 刘德新 刘书亮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5,共4页
研究了车用465汽油机稀薄燃烧的实现与机内净化策略,借助于缸内存在的滚流运动,采用适当的气道内喷射方式,实现了均质稀薄燃烧,不同负荷时的稀燃极限可达21~22,分析了汽油机稀燃排放的特征,NOx排放先升高后降低,HC和CO排放明显... 研究了车用465汽油机稀薄燃烧的实现与机内净化策略,借助于缸内存在的滚流运动,采用适当的气道内喷射方式,实现了均质稀薄燃烧,不同负荷时的稀燃极限可达21~22,分析了汽油机稀燃排放的特征,NOx排放先升高后降低,HC和CO排放明显降低,合理控伊稀燃空燃比,可降低NOx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稀薄燃烧 空燃比 排放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燃汽油机电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11
作者 裴元江 刘书亮 +3 位作者 刘德新 王莉 冯洪庆 于吉超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6-18,共3页
为了充分发挥稀燃汽油机的性能,研制了一套适用于稀燃汽油机的电子控制系统。系统控制单元ECU参考Siemens公司电控系统设计方案,以C167系列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对发动机的控制采用集中控制,可以实现发动机ECU所有功能,它适用于稀燃汽油... 为了充分发挥稀燃汽油机的性能,研制了一套适用于稀燃汽油机的电子控制系统。系统控制单元ECU参考Siemens公司电控系统设计方案,以C167系列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对发动机的控制采用集中控制,可以实现发动机ECU所有功能,它适用于稀燃汽油机的空燃比、喷油和点火等参数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燃汽油机 ECU 电控系统 发动机 电子控制系统 空燃比 设计方案 喷油 点火 集中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