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重金属对工业大麻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吴耀坤 田中艳 +8 位作者 李泽宇 郭丽 李建英 王明泽 周长军 陈井生 马兰 于吉东 王晓飞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99-103,108,共6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土是当前多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近年来,工业大麻以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不高,且具有很好的生态适应性与生态保护作用的特点而成为修复重...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土是当前多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热点。近年来,工业大麻以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不高,且具有很好的生态适应性与生态保护作用的特点而成为修复重土壤金属污染的植物之一。本文重点论述了修复植物工业大麻在重金属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系、性别、四氢大麻酚、纤维性能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就土壤重金属对工业大麻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为环境治理、工业大麻新品种选育及植物修复技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工业大麻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方法在大豆品种(系)异地鉴定中的应用及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长军 陈井生 +5 位作者 田中艳 李建英 吴耀坤 于吉东 马兰 李泽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6期39-41,81,共4页
为了能够对异地鉴定的大豆品系进行综合性评价提供依据,本文采用方差分析、灰色关联度、DTOPSIS法和同异分析4种方法对12个自育品种(系)进行综合分析、优劣排序,并对4种分析方法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方差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法... 为了能够对异地鉴定的大豆品系进行综合性评价提供依据,本文采用方差分析、灰色关联度、DTOPSIS法和同异分析4种方法对12个自育品种(系)进行综合分析、优劣排序,并对4种分析方法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方差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法秩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69,达极显著水平,与同异分析(0.650~*)显著相关,与DTOPSIS法分析(0.539)相关不显著;说明4种分析方法都能反映大豆品种的优劣表现且统计趋于一致,但DTOPSIS法分析结果受品种产量的影响较小。在离散程度越大说明分析方法越准确的区分度检验中,DTOPSIS法的区分度最大(0.726 9),方差分析法区分度最小(0.073 2),进一步验证了本试验条件下DTOPSIS法综合评价效果更适合用来综合评价大豆新品种异地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DTOPSIS法 综合性状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庆地区根瘤菌与促生菌复合包衣减氮增效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长军 李建英 +4 位作者 吴耀坤 于吉东 马兰 李俊 关大伟 《大豆科技》 2021年第5期10-13,共4页
为探究根瘤菌与促生菌复合包衣减氮增效技术对黑龙江省大庆地区大豆植株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探索该地区减氮增效的施肥方式,在2021年设置3种不同施肥处理(T1:常规施肥;T2:根瘤菌和包衣剂按1:1混合拌种,氮肥用量较T1减施30%,磷钾肥同T1;... 为探究根瘤菌与促生菌复合包衣减氮增效技术对黑龙江省大庆地区大豆植株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探索该地区减氮增效的施肥方式,在2021年设置3种不同施肥处理(T1:常规施肥;T2:根瘤菌和包衣剂按1:1混合拌种,氮肥用量较T1减施30%,磷钾肥同T1;T3:根瘤菌、促生菌、包衣剂按1:1:1混合拌种,氮肥用量较T1减施30%,磷钾肥同T1),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植株盛花期生物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产量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T3处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值最高,T3与T2处理差异不显著,T3与T1处理差异显著(P<0.05);T1、T2、T3处理百粒重差异不显著;T3处理产量为2628.9 kg/hm^(2),较T2和T1处理分别增加3.78%、6.70%,T3与T1处理差异显著(P<0.05);产量与单株粒数极显著相关(r=1.00,P<0.01),产量与根瘤鲜干重、单株荚数、百粒重呈正向相关但不显著。因此,根瘤菌与促生菌复合包衣,同时氮肥减施30%通过增加单株粒数等性状提高大豆产量,是该地区节本增效的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促生菌 减氮增效 显著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线虫大豆新品种农庆豆20的选育 被引量:1
4
作者 田中艳 李建英 +8 位作者 吴耀坤 周长军 杨柳 陈井生 李肖白 于吉东 马兰 王明泽 杨丽 《大豆科技》 2019年第1期42-44,共3页
农庆豆20为抗胞囊线虫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97.6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增产8.0%。该品种需≥10℃积温2 450℃左右,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8天左右,黑龙江省品种试验表现高产、稳产、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
关键词 大豆 农庆豆20 选育 抗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大麻秸秆乙醇提取物对大豆胞囊线虫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悦 李海燕 +2 位作者 周圆圆 陈井生 于吉东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7-182,共6页
为明确工业大麻秸秆乙醇提取物抑制大豆胞囊线虫的作用机理,采用浸泡法研究其对大豆胞囊线虫体内的总糖、甘油和蛋白质含量以及解毒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龄幼虫虫体内总糖含量和甘油含量随乙醇提取物处理时间的延长... 为明确工业大麻秸秆乙醇提取物抑制大豆胞囊线虫的作用机理,采用浸泡法研究其对大豆胞囊线虫体内的总糖、甘油和蛋白质含量以及解毒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龄幼虫虫体内总糖含量和甘油含量随乙醇提取物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处理24 h时分别较对照升高了96.2%和33.5%,达极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处理24 h时,比对照降低了26.3%,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羧酸酯酶活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均逐渐下降,处理24 h时,三种酶活性较对照降低了61.1%、51.3%和45.4%,差异极显著。工业大麻秸秆乙醇提取物可导致线虫体内糖代谢出现紊乱,降低线虫的抗逆能力,并削弱了线虫对毒害物质的降解能力,这些可能是线虫死亡的原因。本研究为工业大麻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大豆胞囊线虫 总糖 甘油 可溶性蛋白质 乙酰胆碱酯酶 羧酸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