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呈贡学者文祖尧及其后裔 被引量:2
1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64-68,共5页
明末时期,呈贡文祖尧勤勤恳恳,献身教育事业,诗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和晋宁唐泰(担当和尚)一样,在省内外享有不小声誉。其子俊德、孙儿化远,又同为清初本省的著名诗人。文氏祖孙,是值得注目的历史人物。文祖尧字心传,号介石,生于万历十... 明末时期,呈贡文祖尧勤勤恳恳,献身教育事业,诗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和晋宁唐泰(担当和尚)一样,在省内外享有不小声誉。其子俊德、孙儿化远,又同为清初本省的著名诗人。文氏祖孙,是值得注目的历史人物。文祖尧字心传,号介石,生于万历十七年(1589)。家世和青少年时期的情况,史志失载,现已无法查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创作 吴伟业 十七年 少年时期 太仓 云南 吴三桂 教育事业 文化 历史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云南黔国公沐氏兴衰史 被引量:2
2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30-36,共7页
云南自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由西平侯沐英镇守,到顺治四年(1647)大西军余部入滇,沐氏统治达两个半世纪之久。其后嗣贪残暴虐,压榨人民,荼毒地方。即使大西军据滇后,末代国公依旧在位,衣租食税,养尊处优。直至顺治十五年(1658)随南明... 云南自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由西平侯沐英镇守,到顺治四年(1647)大西军余部入滇,沐氏统治达两个半世纪之久。其后嗣贪残暴虐,压榨人民,荼毒地方。即使大西军据滇后,末代国公依旧在位,衣租食税,养尊处优。直至顺治十五年(1658)随南明永历帝逃往缅甸时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沐天波 明代云南 沐英 土司 皇帝 云南巡抚 顺治 朱元璋 世袭制 压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文皇帝在云南 被引量:2
3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25-29,共5页
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下落,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个“谜”。武装政变获胜的明成祖朱棣,攻陷南京进入皇宫之后,曾“遣中使出帝、后尸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史·恭闵帝纪》)。但不久,“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 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下落,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个“谜”。武装政变获胜的明成祖朱棣,攻陷南京进入皇宫之后,曾“遣中使出帝、后尸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史·恭闵帝纪》)。但不久,“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明史·姚广孝传》)之类的说法传开来了。于是,朱棣不但另找借口,逮捕了溥洽和尚,而且“疑惠帝亡海外”,特派太监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一来“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兼且“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文帝 云南 明史 皇帝 纪事本末 朱棣 遗迹 记载 万历 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万历间云南的抗暴斗争 被引量:2
4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27-29,19,共4页
万历三十四年(1606)三月,云南“冤民万人”,在指挥贺世勋等带领下,包围了矿监兼税使的宦官杨荣的住宅,“焚荣第,杀之投火中,并杀其党二百余人”(《明史卷三百五·宦官传二》)。这是云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反对前来“征商开矿”的... 万历三十四年(1606)三月,云南“冤民万人”,在指挥贺世勋等带领下,包围了矿监兼税使的宦官杨荣的住宅,“焚荣第,杀之投火中,并杀其党二百余人”(《明史卷三百五·宦官传二》)。这是云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反对前来“征商开矿”的宦官推行的暴政,在城市中进行的第一次颇具规模的抗暴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暴斗争 矿监税使 云南人民 宦官 明史 明万历 地方官员 开矿 开采 住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泰(担当)出家原因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29-32,共4页
唐泰,字大来,出家后法名普荷、通荷、号担当,是云南著名的历史人物,也是国内有名的诗人和书画家。在他遗留下来的许多作品中,不乏反映底层人民悲惨生活、闪耀看现实主义光采的诗篇,曾有人誉之为“爱国诗人”。近年来,在研究唐泰生平和... 唐泰,字大来,出家后法名普荷、通荷、号担当,是云南著名的历史人物,也是国内有名的诗人和书画家。在他遗留下来的许多作品中,不乏反映底层人民悲惨生活、闪耀看现实主义光采的诗篇,曾有人誉之为“爱国诗人”。近年来,在研究唐泰生平和遗诗的某些文章中,认为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三十七岁的唐泰从省外回滇后便遁入空门。这位出身于仕宦之家、以“诗、书、画三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沐天波 出家 云南 现实主义 书画家 徐霞客 爱国诗人 鸡足山 历史人物 水目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现存唐宋佛塔考略 被引量:1
6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84-86,共3页
昆明境内开始有佛寺的建筑,系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七六四年),南诏王阁罗凤“命长子凤伽异于昆川置拓东城”之后的事。宋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大理国高智升平定内乱、受封德侯,“领善阐牧,遂世其地”以后,昆明更是“佛寺林立,塔碑云... 昆明境内开始有佛寺的建筑,系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七六四年),南诏王阁罗凤“命长子凤伽异于昆川置拓东城”之后的事。宋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大理国高智升平定内乱、受封德侯,“领善阐牧,遂世其地”以后,昆明更是“佛寺林立,塔碑云峙”。元代马可孛罗旅游云南,对昆明的印象之一,就是“人有崇拜偶像者”。当时,建造于拓东路的万庆寺白塔,“园基方洞容人行”,别树一帜。明、清二代,佛寺续有所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 大理国 佛塔 佛寺 云南 寺塔 佛教文化 浮屠 建造年代 白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议大礼”与杨升庵 被引量:1
7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52-53,共2页
发生于明代嘉靖初的“议大礼”,是围绕着“旁支入奉大统”、如何“推尊本生”的封建礼法问题而爆发的一场大论争。起初,在议论中触怒明世宗朱厚(火总)的朝臣,有的“罢俸”,有的“谪官”,有的受“切责”,有的“逮赴镇抚司拷讯”。嘉靖三... 发生于明代嘉靖初的“议大礼”,是围绕着“旁支入奉大统”、如何“推尊本生”的封建礼法问题而爆发的一场大论争。起初,在议论中触怒明世宗朱厚(火总)的朝臣,有的“罢俸”,有的“谪官”,有的受“切责”,有的“逮赴镇抚司拷讯”。嘉靖三年(1524),此一事件达到了高潮。受祸的朝臣134人下狱、86人“姑令待罪”。结果,少数被“编伍”、“夺俸”,180余人受廷杖,17人死于杖伤。事后四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臣 杨廷和 封建礼法 事件 嘉靖初 明世宗 受害者 杨升庵 明代 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后期云南籍著名言官王元翰 被引量:1
8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6期60-65,共6页
云南宁州文人王元翰,明神宗万历年间先后担任吏、工两科给事中,曾就政治腐败的大量事实,多次作出书面诤谏。后来受到迫害,弃官出走,最后流落省外,穷死异乡。本文对王氏生平及其部分奏疏,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敝政 奏疏 穷奢极欲 因循苟且 矿监税使 纠劾 党同伐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昆明现实主义诗人李于阳 被引量:1
9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86-91,共6页
李于阳是清代嘉庆间云南著名诗人之一、“五华五子”之首。本文简叙其生平,并着重介绍了他反映当时天灾人祸给昆明城乡人民带来的重重苦难的九《叹》三《行》等12首古近体遗篇。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思想性 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居正与云南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9-14,共6页
嘉靖、万历时期,明王朝对地方贪得无厌地索金索银、黔国公沐家怙恶不悛地压榨平民以及一些土司为争权夺利而挑起的叛乱,是造成云南社会动荡不安的三个严重问题。万历初10年间独柄国政的首辅张居正,对此寄以关注。他存世的一些信函... 嘉靖、万历时期,明王朝对地方贪得无厌地索金索银、黔国公沐家怙恶不悛地压榨平民以及一些土司为争权夺利而挑起的叛乱,是造成云南社会动荡不安的三个严重问题。万历初10年间独柄国政的首辅张居正,对此寄以关注。他存世的一些信函,反映出这位锐意改革的政治家,对边省某些重大事件的观点,或拟出的解决办法。这提供了研究有关云南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史 云南史 人物 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溪寺今昔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5期77-78,共2页
曹溪寺位于安宁温泉对岸的龙山东麓。几经重修、改建,今天还保持着包括有山门、天王殿、太殿、后殿三重殿宇的形制。寺中的古昙、元梅以及明、清两代的部份重要碑刻,也完整地保存着。此外,又有全国罕见、涉及古代天文和建筑科学的“映... 曹溪寺位于安宁温泉对岸的龙山东麓。几经重修、改建,今天还保持着包括有山门、天王殿、太殿、后殿三重殿宇的形制。寺中的古昙、元梅以及明、清两代的部份重要碑刻,也完整地保存着。此外,又有全国罕见、涉及古代天文和建筑科学的“映月”古迹。在昆明境内的现存绑寺中,算得上是一座文物蔚然的古寺。据1962年4月昆明市文化局树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科学 天王殿 昆明市 文物 杨升庵 文化局 温泉 形制 碑刻 大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昆明诗人钱允济和万本龄
12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60-64,共5页
清代乾隆、嘉庆间,昆明著名诗人钱允济兼擅绘画,万本龄则工于书法,他们的作品同为时人推重。钱、万两位生前相交,且同属不合理的科举制度下被埋没的人材。本文特根据地方有关文献和他们的遗著,合并简介其生平。钱允济原名允湘,字云咫,... 清代乾隆、嘉庆间,昆明著名诗人钱允济兼擅绘画,万本龄则工于书法,他们的作品同为时人推重。钱、万两位生前相交,且同属不合理的科举制度下被埋没的人材。本文特根据地方有关文献和他们的遗著,合并简介其生平。钱允济原名允湘,字云咫,号芷汀,乾隆十六年(1751)生于昆明,身世已无法详考。据云南著名学者刘大绅所写传记,提到他“先世多达者,至芷汀而弱。由内馆议叙,铨授湖北襄阳吕偃巡检驿巡检”。可知钱家原为昆明望族,到芷汀之世,家道早已中落了。按清制,官吏有功,由所在官衙提出,咨送吏部核议,决定升迁。晚于刘大绅的戴絅孙,指出钱氏“工诗善画,”在朝中担任武英殿供事,因“《春秋经解》告成而议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 社会科学学报 云南师范大学 书法 乾隆 科举制度 巡检 嘉庆 清代 生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的“养廉”
13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26-27,共2页
清代实行的“养廉”,是封建王朝为了培养官吏廉洁作风,指望杜绝贪污、受贿的陋习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在各级官员每年正俸之外,增发给一定数额的变相加俸,即养廉银。它是在宋代拨给各官“职田”的基础上变通发展起来的。养廉银的实行,乃... 清代实行的“养廉”,是封建王朝为了培养官吏廉洁作风,指望杜绝贪污、受贿的陋习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在各级官员每年正俸之外,增发给一定数额的变相加俸,即养廉银。它是在宋代拨给各官“职田”的基础上变通发展起来的。养廉银的实行,乃清世宗在吏治方面的一项改革。原来,在封建社会中,官府向人民征收钱粮,除正项外,还要附加一些折耗费用。如民间缴纳散碎银子,必须加收碎银回炉铸造银锭所含有的损失(“火耗”),以及粮食入仓前后的损耗(“鼠雀耗”),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廉银 州县 布政使 清代 封建王朝 封建社会 官员 廉洁 官吏 数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代宁州之战
14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41-43,共3页
西晋惠帝太安二年到东晋成帝咸和八年(公元303——333年)的三十年间,滇中战乱频起,时局动荡不安。最初是拥有实力的部族首领的叛变,接着又爆发了四川流民起义政权所支持或发动的三次宁州之战。宁州为全国十九州之一(州治在原晋宁县),是... 西晋惠帝太安二年到东晋成帝咸和八年(公元303——333年)的三十年间,滇中战乱频起,时局动荡不安。最初是拥有实力的部族首领的叛变,接着又爆发了四川流民起义政权所支持或发动的三次宁州之战。宁州为全国十九州之一(州治在原晋宁县),是晋武帝泰始元年(271),合益州的建宁(滇中、滇东)、兴古(滇东南)、云南(滇西)和交州的永昌(滇西)等四郡而建置的。在这片广阔的地域内,有着四十五个县,八万三千户人(《晋书·地理志上》)。太康三年(282年),废刺史改设南夷校尉,持符节出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三十年 成汉政权 滇中 部族 晋代 滇东南 四川 流民 东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雄《护法明公德运碑赞》简探
15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36-38,共3页
楚雄市西远郊猢狲箐的荒山头,留有一块宋代大理国时期的摩岩——《护法明公德运碑赞》,歌颂了大理国后期镇守威楚(楚雄)、后出任相同的重要历史人物高量成的“功德”。大理国(公元937——1253年)历时三百多年,因为远离中土、文献阙失,... 楚雄市西远郊猢狲箐的荒山头,留有一块宋代大理国时期的摩岩——《护法明公德运碑赞》,歌颂了大理国后期镇守威楚(楚雄)、后出任相同的重要历史人物高量成的“功德”。大理国(公元937——1253年)历时三百多年,因为远离中土、文献阙失,其具体情况,各种史籍记载极不完备。《滇载记》、《南诏野史》等书,虽有比较系统的简述,但疏漏之处,在在皆是。即使是族谱性质的姚安《高氏源流总派图》,也谬误迭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国 楚雄市 南诏野史 护法 袁嘉谷 公德 历史人物 谱性质 史籍记载 方国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云南的贡金
16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20-21,共2页
从明代中叶开始,封建统治者生活贪欲日益加大。穷奢极侈、大肆挥霍,结果造成了财政上非常拮据,为了摆脱窘境,便千方百计地巧立名目,向民间进行了残酷的榨取,云南的贡金,就是其中的一种。由《世宗嘉靖实录·七年闰十月》条中“正德间... 从明代中叶开始,封建统治者生活贪欲日益加大。穷奢极侈、大肆挥霍,结果造成了财政上非常拮据,为了摆脱窘境,便千方百计地巧立名目,向民间进行了残酷的榨取,云南的贡金,就是其中的一种。由《世宗嘉靖实录·七年闰十月》条中“正德间,解官不胜内库需索,始派大户四名,加银二百八十两,作验金批收之用”的记载看来,正德(1506——1521)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云南 封建统治者 明史 食货志 十七年 明代中叶 黄金 万历 民间 嘉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史学家师范及其著述
17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25-30,共6页
乾嘉间云南的名史学家师范,潜心研究地方文史、整理地方文献,“搜集材料,实数十年”,编成了比较完整的一部地方志——《滇系》,对后世研治滇史者产生过深远影响。本文即拟对此一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和著述,作如下简介。
关键词 师范 地方文献 云南 深远影响 史学家 乾隆 地方志 金华山 咏史诗 十七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况周頤的《陈圓圓》事輯
18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7-18,共2页
明末著名歌妓、后来成为平西王吴三桂的姬妾和弃妇的陈圆圆,是由于诗人吴伟业的名篇《圆圆曲》,而成为遐爾皆知的历史闻人的。清军占领云南、吴三桂驻镇昆明后,陈圆圆被接入滇。康熙初,居住官渡、每天清晨为谋求生活而进城,“往来四十... 明末著名歌妓、后来成为平西王吴三桂的姬妾和弃妇的陈圆圆,是由于诗人吴伟业的名篇《圆圆曲》,而成为遐爾皆知的历史闻人的。清军占领云南、吴三桂驻镇昆明后,陈圆圆被接入滇。康熙初,居住官渡、每天清晨为谋求生活而进城,“往来四十里……日以为常”(《续修昆明县志》)学者王思训,在其七言古诗《野园曲》的短序里,曾提到吴三桂在昆明北郊营建别宫“以处陈圆圆”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三桂 圆圆曲 吴伟业 昆明 七言古诗 康熙 王思训 三圣 收录 明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丽江回族著名诗人马之龙
19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6期56-61,共6页
马之龙是清代后朝云南的著名诗人,年轻时因在科试考卷中指陈时弊,遭到迫害,以致终身困顿。但他并未因此额废,除研读诗书,不断进行诗体文学创作外,还四处漫游。曾携带“宝刀”一把、笛子一只,走遍了半个中国,为后人留下省内第一份攀登玉... 马之龙是清代后朝云南的著名诗人,年轻时因在科试考卷中指陈时弊,遭到迫害,以致终身困顿。但他并未因此额废,除研读诗书,不断进行诗体文学创作外,还四处漫游。曾携带“宝刀”一把、笛子一只,走遍了半个中国,为后人留下省内第一份攀登玉龙雪山最高峰的探险纪录,以及不少澹泊清雅,不拘常格的诗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 退隐 玉龙雪山 淡泊清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明永历时期“御滇营”的覆灭
20
作者 万揆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30-34,共5页
清兵入关后次年,在南京建立的南明弘先政权,派负来滇征兵、北上入卫。这支拥有胡一青、王永祚等骁将的劲旅,此后相继转战赣、湘、桂等省,归属于永历小朝廷,有“御滇营”之称。永历小朝廷政治同样床败,在清军日益逼近的严峻形势下... 清兵入关后次年,在南京建立的南明弘先政权,派负来滇征兵、北上入卫。这支拥有胡一青、王永祚等骁将的劲旅,此后相继转战赣、湘、桂等省,归属于永历小朝廷,有“御滇营”之称。永历小朝廷政治同样床败,在清军日益逼近的严峻形势下,内部党同伐异、攘夺权利、矛盾重重。“御滇营”主帅赵印选,封公爵后日渐腐化,耽于享乐,从而影响团结,造成分裂,最后全军覆没。本文简述“御滇营”从建立到瓦解的经过,并论其失败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复明室 入卫 笼络 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