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苗期干旱处理后转录和代谢通路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万丽云 苏威 +7 位作者 李蓓 雷永 晏立英 康彦平 淮东欣 陈玉宁 姜慧芳 廖伯寿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5-343,共9页
为解析花生耐旱性的调控基础,本研究通过对10个不同的花生材料苗期进行干旱-复水实验,筛选抗感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探讨了干旱条件下不同花生材料抵御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来源于非洲的花生材料Waliyar Tiga耐旱性最强,其... 为解析花生耐旱性的调控基础,本研究通过对10个不同的花生材料苗期进行干旱-复水实验,筛选抗感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探讨了干旱条件下不同花生材料抵御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来源于非洲的花生材料Waliyar Tiga耐旱性最强,其次是k Q044抗青、中花16和早花生,干旱敏感的材料为狮头企、山花13、ICGV86745以及丰花2号;耐旱及干旱敏感材料的根冠比存在显著差异,耐旱材料的根冠比平均值为35.0%,干旱敏感材料的根冠比平均值为15.26%。早花生和中花16的根冠比最大。转录组结果表明抗感材料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氧化磷酸化、光合作用和植物代谢途径;通过差异基因富集分析发现,耐旱材料在干旱条件下生长素应答途径基因的表达明显弱于敏感材料。生理和转录组的结果表明耐旱材料利用发达的根系系统、能量代谢的提升、次生代谢的加强和生长的抑制四个方面共同应对干旱胁迫。抗旱材料中花16和Waliyar Tiga在干旱条件下均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和氧化磷酸化的能力,中花16的根冠比显著大于Waliyar Tiga,但其耐旱性不及Waliyar Tiga,推测可能源于其较大的叶面积导致更多的叶面水分散失,从而使其耐旱能力低于Waliyar Ti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耐旱 转录组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及其他植物中木犀草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后苗 雷永 +5 位作者 晏立英 万丽云 程珂 李前波 李振动 廖伯寿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3-393,共11页
花生壳中木犀草素含量较高,是木犀草素的理想来源之一,开发利用花生壳中的木犀草素,可以提高花生的综合利用价值。本文阐述了木犀草素的理化特性及生物活性,并简述了木犀草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人工合成方法,... 花生壳中木犀草素含量较高,是木犀草素的理想来源之一,开发利用花生壳中的木犀草素,可以提高花生的综合利用价值。本文阐述了木犀草素的理化特性及生物活性,并简述了木犀草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人工合成方法,为进一步开展花生及其他植物木犀草素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木犀草素 生物活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白绢病温室接种技术的建立和苗期抗病性鉴定 被引量:15
3
作者 晏立英 宋万朵 +7 位作者 张芳 雷永 万丽云 淮东欣 康彦平 任小平 姜慧芳 廖伯寿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7-692,共6页
为探索温室条件下适宜花生白绢病人工接种的技术体系,对花生白绢病人工接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比较5种接种技术,发现带菌燕麦粒贴茎法和撒表土法的发病效果较好,可以作为花生白绢病温室抗性鉴定的接种方法,其中带菌燕麦粒撒表... 为探索温室条件下适宜花生白绢病人工接种的技术体系,对花生白绢病人工接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比较5种接种技术,发现带菌燕麦粒贴茎法和撒表土法的发病效果较好,可以作为花生白绢病温室抗性鉴定的接种方法,其中带菌燕麦粒撒表土法比贴茎法更易操作;不同量(1~5粒)的带菌燕麦粒撒表土法接种花生幼苗的病情指数差异不显著,但以接种4粒燕麦粒病害发展速度最快;15~35d苗龄的花生幼苗接种带菌燕麦粒后,病情指数差异不显著。本研究建立的接种技术白绢病发病快,发病率达到100%,最大病情指数为89.2。利用该技术在温室内对19个花生品种/系进行了苗期白绢病抗病性鉴定,大部分材料中感或高感,仅中花16表现相对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白绢病 接种技术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康宁木霉对花生菌核病的生防机制 被引量:14
4
作者 康彦平 晏立英 +4 位作者 雷永 万丽云 淮东欣 王志慧 廖伯寿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2-847,共6页
从黑龙江双城大田花生茎秆中采集的核盘菌菌核中分离得到1株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发现该木霉菌对花生核盘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木霉菌菌落可覆盖整个核盘菌菌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并抑制核盘菌菌核... 从黑龙江双城大田花生茎秆中采集的核盘菌菌核中分离得到1株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发现该木霉菌对花生核盘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木霉菌菌落可覆盖整个核盘菌菌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并抑制核盘菌菌核的产生或分解已形成的菌核。显微观察发现该木霉菌丝可沿着核盘菌菌丝生长或侵入、缠绕在核盘菌菌丝上,抑制核盘菌菌丝的生长,最终使核盘菌菌丝消解、断裂。拟康宁木霉菌非挥发性代谢产物能有效抑制核盘菌的生长。因此,拟康宁木霉菌株TM对花生菌核病的主要生防机制是在重寄生过程中产生抗菌类代谢产物协同作用消解花生核盘菌菌丝,抑制菌核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核盘菌 拟康宁木霉 生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SSR核心引物筛选及育成品种DNA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13
5
作者 任小平 郑艳丽 +8 位作者 黄莉 陈玉宁 周小静 陈伟刚 雷永 晏立英 万丽云 廖伯寿 姜慧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3-571,共9页
根据SSR引物在遗传连锁图上的位置,首先选择200对均匀分布在染色体上,且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筛选表现为条带清晰、可重复的单位点引物,再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筛选等位变异数≥4个、引物的PIC值≥0.4、杂合度≤0.1的引物,并参... 根据SSR引物在遗传连锁图上的位置,首先选择200对均匀分布在染色体上,且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技术筛选表现为条带清晰、可重复的单位点引物,再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筛选等位变异数≥4个、引物的PIC值≥0.4、杂合度≤0.1的引物,并参考其所在染色体位置,获得60对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广泛的代表性、均匀分布的SSR引物,同时普通引物和荧光引物都具有较好的扩增效果,作为花生品种构建指纹图谱的核心引物。60对SSR引物在100份材料中共扩增出352个多态性等位位点,引物扩增的等位位点均值为5.87;每对引物可区分的基因型数目均值是6.35;引物的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值)均值是0.54。高多态性的SSR引物占66.67%,SSR引物杂合度都在0.06以下。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530~0.683。构建了100份花生的指纹图谱,每一条指纹都具有唯一性,可标识一个品种,为全国花生品种及资源的DNA指纹数据库的构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SSR荧光标记 毛细管电泳技术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杀菌剂在不同生态区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晏立英 宋亚辉 +8 位作者 倪皖莉 蒋相国 雷永 康彦平 万丽云 淮东欣 任小平 姜慧芳 廖伯寿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4-648,共5页
2015年在河北石家庄鹿泉市3502农场、湖北省襄阳市农科院合肥试验基地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合肥试验基地同时开展了3种新型杀菌剂(70%代森联、55%多菌灵·氟硅唑和20%烯肟菌胺·戊唑醇)与传统杀菌剂50%多菌灵的田间对比试验,以... 2015年在河北石家庄鹿泉市3502农场、湖北省襄阳市农科院合肥试验基地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合肥试验基地同时开展了3种新型杀菌剂(70%代森联、55%多菌灵·氟硅唑和20%烯肟菌胺·戊唑醇)与传统杀菌剂50%多菌灵的田间对比试验,以评价它们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年份3个试验点花生叶斑病均发生严重;在3个试验点杀菌剂处理小区花生叶斑病的扩展速度均慢于对照小区,病情发展曲线下面积小于该试验点的对照小区。与常规药剂多菌灵相比,喷施55%多菌灵·氟硅唑和20%烯肟菌胺·戊唑醇在石家庄试验点防治效果分别提高21%和1%,荚果和籽仁产量分别提高13%、9%和15%、10%;在襄阳试验点,3种新杀菌剂比多菌灵的防效提高10%~34%,比多菌灵处理的荚果和籽仁产量增加9%~17%和9%~18%;在合肥试验点,3种新杀菌剂比多菌灵防效提高6%~10%,但荚果和籽仁产量不及多菌灵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叶斑病 杀菌剂 田间防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品系对白绢病的抗性评价及产量损失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晏立英 宋万朵 +5 位作者 雷永 万丽云 淮东欣 康彦平 姜慧芳 廖伯寿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5-420,共6页
选取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的10个花生新品系,通过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两种方法进行了白绢病抗性鉴定和产量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发病条件下,10个新品系由白绢病造成的枯萎率为11. 0%~50. 0%,其中7个品系白绢病枯萎率低... 选取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的10个花生新品系,通过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两种方法进行了白绢病抗性鉴定和产量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发病条件下,10个新品系由白绢病造成的枯萎率为11. 0%~50. 0%,其中7个品系白绢病枯萎率低于30. 0%;白绢病枯萎率与花生荚果产量呈显著负相关(r=-0. 73,P <0. 05)。在田间人工接种条件下,接种2周后,10个品系导致的植株枯萎率为66. 1%~94. 0%,收获前的白绢病枯萎率为66. 1%~97. 4%,均为感病品系;白绢病导致的植株枯萎率与花生荚果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 85(P <0.05)。产量损失试验表明,在人工接种条件下,所有品系产量损失均超过91. 7%,严重者几乎绝产。综合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获得一份耐病品系16-A134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白绢病 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 抗病性评价 产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临沭花生焦斑菌株多菌灵抗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晏立英 雷永 +2 位作者 万丽云 程柯 廖伯寿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0-524,共5页
从山东临沭花生田表现焦斑病症状的花生叶片上分离病原菌,对该地及其他地方采集的焦斑病病原菌进行r DNA-ITS区的核苷酸序列分析,测定多菌灵和其他杀菌剂对焦斑病菌的抑制能力,比较了不同焦斑病菌分离物在PS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结果表... 从山东临沭花生田表现焦斑病症状的花生叶片上分离病原菌,对该地及其他地方采集的焦斑病病原菌进行r DNA-ITS区的核苷酸序列分析,测定多菌灵和其他杀菌剂对焦斑病菌的抑制能力,比较了不同焦斑病菌分离物在PS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结果表明,焦斑症状的病原菌为落花生小光壳菌(Leptosphaerulina arachidicola)。12株临沭分离物中3株对多菌灵具有抗药性,抗药性比例达25%。在PSA平板上,33.33~1 666.7mg/L的多菌灵对临沭多菌灵抗性分离物的抑菌率为9.4%~14.2%,3 333.3mg/L的多菌灵对抗性菌的抑菌率为45.2%。多菌灵抗性菌对20%戊唑醇+烯肟菌胺悬浮剂,30%醚菌酯和70%代森联同样具有抗药性,但是对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30%戊唑醇悬浮剂、25%代森锰锌+8%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丙环唑乳油等敏感。在PSA培养基上培养12d,临沭多菌灵抗性菌的生长速率曲线呈直线,与其他多菌灵敏感菌的生长速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焦斑菌 多菌灵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种质对白绢病抗性的鉴定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晏立英 宋万朵 +5 位作者 雷永 万丽云 淮东欣 康彦平 陈玉宁 廖伯寿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1-787,共7页
为发现抗白绢病的抗源材料,以花生28个种质为材料,在阳逻和武昌两地开展了白绢病抗性鉴定,并在温室条件下对其中11个材料进行抗性检测。结果表明:材料间白绢病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试点鉴定获得5份中等抗病材料,其收获前... 为发现抗白绢病的抗源材料,以花生28个种质为材料,在阳逻和武昌两地开展了白绢病抗性鉴定,并在温室条件下对其中11个材料进行抗性检测。结果表明:材料间白绢病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试点鉴定获得5份中等抗病材料,其收获前死亡率低于30%。在温室接种条件下,2份材料鉴定为中等抗病。综合田间和温室试验结果,中花212和麻阳小子为中抗白绢病材料,为我国首次报道;中花212还兼抗细菌性青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白绢病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用花生种质资源的筛选和鉴定
10
作者 胥鹏 任伟芳 +3 位作者 王斯健 许哲 方加海 万丽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花生芽苗菜又称为长寿芽,是花生仁发芽后产生的一种食疗兼备的食品,现如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选择适宜的花生种质资源对花生芽的生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181份花生种质资源为材料,水培法生产花生芽并测定其芽长、得芽率以及增重率... 花生芽苗菜又称为长寿芽,是花生仁发芽后产生的一种食疗兼备的食品,现如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选择适宜的花生种质资源对花生芽的生产至关重要。本研究以181份花生种质资源为材料,水培法生产花生芽并测定其芽长、得芽率以及增重率等指标,筛选适宜芽菜生产的优异花生种质资源,以沙培法对优异的花生种质资源进行重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有7份花生种质资源的花生芽长大于8 cm,15份花生种质资源的得芽率超过95%,17份花生种质资源的增重率高于300%。结合这3个指标,最终筛选出JND44、JNP310、ZY131以及花育16,4份表现优异的花生种质资源。后通过沙培法对以上4份花生种质资源进行重复试验,测定其芽长、得芽率以及增重率等指标,最终确定以上4份花生种质资源适宜花生芽苗菜的生产。本研究的开展为后续生产花生芽苗菜提供了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种质资源 芽苗菜 筛选 性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清罐技术在吐哈油库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涛 万丽云 杨雪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8-89,共2页
原油储罐机械清洗是利用特殊的液体喷射装置,采用"同种类油、全封闭、机械自动循环"的物理清洗技术。该技术在清洗的同时向罐内注入惰性气体,用惰性气体控制罐内可燃性气体浓度,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回收沉积... 原油储罐机械清洗是利用特殊的液体喷射装置,采用"同种类油、全封闭、机械自动循环"的物理清洗技术。该技术在清洗的同时向罐内注入惰性气体,用惰性气体控制罐内可燃性气体浓度,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回收沉积物中的油分。实施机械清罐技术后,清罐平均周期由原来12.7天/万立方米缩短至8.5天/万立方米;污油回收率由全部报损提高至92.5%,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油库 原油回收 机械清罐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白藜芦醇和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万丽云 任伟芳 +3 位作者 王斯健 黄鹏 胥鹏 方加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10,共9页
花生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白藜芦醇合酶(STS)是白藜芦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花生基因组数据中鉴定出了50个STS基因,17个编码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两者同属聚酮化合物合成酶... 花生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白藜芦醇合酶(STS)是白藜芦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花生基因组数据中鉴定出了50个STS基因,17个编码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两者同属聚酮化合物合成酶家族。对所鉴定基因组家族成员的染色体定位、系统发育、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大量STS基因在根、种皮、果皮、果针中高量表达,45个STS和8个CHS基因均应答紫外胁迫。本研究结果为花生STS/CHS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鉴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为花生的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与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白藜芦醇 STS/CHS基因家族 进化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奶酪中产转糖基活性β-半乳糖苷酶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合成低聚半乳糖条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丽军 牟元珍 +4 位作者 关波 万丽云 张艳 胡有贞 倪永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88-95,共8页
分离筛选产转糖基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乳酸菌新菌株,为酶法高效合成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提供新的酶源。以乳糖为唯一碳源,碳酸钙溶钙圈和添加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X-Gal)的MRS培养基筛选平板进行初筛,... 分离筛选产转糖基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乳酸菌新菌株,为酶法高效合成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提供新的酶源。以乳糖为唯一碳源,碳酸钙溶钙圈和添加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X-Gal)的MRS培养基筛选平板进行初筛,以产酶菌株粗酶液催化乳糖反应产物的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分析复筛,从新疆伊犁地区牧民手工制作的奶酪样品中筛选产转糖基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乳酸菌。结合其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产转糖基活性β-半乳糖苷酶菌株进行鉴定。单因素试验确定产酶条件和转糖基反应条件,TLC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转糖基反应产物各组分含量。筛选获得产转糖基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菌株6株,其中Lactobacillus plantarum YLBGNL-S7所产β-半乳糖苷酶的转糖基活性最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50℃、pH 6.0、乳糖质量浓度300 mg/mL的条件下反应4 h,GOS得率可达质量分数43.40%,其中转移二糖和转移三糖质量分数分别为18.29%和12.95%。以上结果表明,L.plantarum YLBGNL-S7是一株产转糖基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新菌株,在益生性GOS的合成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半乳糖苷酶 转糖基活性 低聚半乳糖 植物乳杆菌 奶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7
14
作者 任伟芳 魏雪娇 +4 位作者 曾昭聪 叶祎 郑伟 方加海 万丽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0-926,共7页
为摸清江西花生产业发展规律,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本研究调研比较了江西省和周围邻近省份及山东、河南等花生高产省份在花生总产、种植面积和单产方面的变化规律,及各省历年花生审定品种情况和品种产量增长规律。结果表明江西花生... 为摸清江西花生产业发展规律,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和途径,本研究调研比较了江西省和周围邻近省份及山东、河南等花生高产省份在花生总产、种植面积和单产方面的变化规律,及各省历年花生审定品种情况和品种产量增长规律。结果表明江西花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为:1.江西土壤类型为红壤,有机质及营养元素含量较低,不利于花生生长;2.品种更新速度慢、品种老化严重且花生品质改良没有得到重视,优质新品种相对较少;3.良种缺乏与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江西省花生芝麻产业技术体系的成立大力推动了江西花生产业的发展,2019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江西花生品种具有较大的高产潜力。平均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最高的均为粤油271,荚果产量达到6305.95 kg/hm^2,籽仁产量为4632.57 kg/hm^2,在试验品种中居第一位;粤油1712荚果产量为6022.25 kg/hm^2,籽仁产量为3824 kg/hm^2,综合表现好,在试验品种中居第二位;湘花522荚果产量5451.6 kg/hm^2,籽仁产量4003.8 kg/hm^2,在试验品种中居第三位。这表明随着科技投入的进一步加大,产量潜力优良品种的培育及释放将推动江西花生产业进入跨越式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花生 发展规律 品种选育 单产 高产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算法和DSM的模块划分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贤福 万冲 +2 位作者 邱浩洋 万丽云 周健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05-110,125,共7页
针对产品模块化设计中模块划分的问题,考虑到实际过程中设计结构矩阵的多样性,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算法和设计结构矩阵的模块划分方法,以设计结构矩阵描述零部件间的关联关系,通过n维空间的欧式距离判断各零部件间的联系强弱,利用密度可达... 针对产品模块化设计中模块划分的问题,考虑到实际过程中设计结构矩阵的多样性,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算法和设计结构矩阵的模块划分方法,以设计结构矩阵描述零部件间的关联关系,通过n维空间的欧式距离判断各零部件间的联系强弱,利用密度可达原则进行零部件聚类。根据算法参数选用的不同获得不同划分结果,引用模块度准则判别最优的聚类结果作为最终的模块划分方案。最后以汽车起重机上车部分为例说明模块划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设计 模块划分 密度算法 设计结构矩阵 汽车起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脱硫石膏的钙相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强 曾波 +1 位作者 涂昀 万丽云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5年第2期72-74,共3页
建立烧结脱硫石膏的钙相分析方法。根据石灰石浆脱硫工艺的特点,利用脱硫石膏中硫酸钙和亚硫酸钙等钙相的不同特征,用EDTA容量法测定总钙,并用ICP法、红外仪器方法测得硫酸钙、亚硫酸钙、碳酸钙等的含量,再利用差减法计算氧化钙的... 建立烧结脱硫石膏的钙相分析方法。根据石灰石浆脱硫工艺的特点,利用脱硫石膏中硫酸钙和亚硫酸钙等钙相的不同特征,用EDTA容量法测定总钙,并用ICP法、红外仪器方法测得硫酸钙、亚硫酸钙、碳酸钙等的含量,再利用差减法计算氧化钙的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n=6),硫酸钙、亚硫酸钙、碳酸钙及氧化钙的加标回收率在97%~100%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用于烧结脱硫工艺中烧结脱硫石膏钙相的日常检测,实现对脱硫工艺中各阶段反应产物的准确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硫酸钙 亚硫酸钙 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