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世纪中期西方社会治理理论的多样化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建定 陈湘 《社会工作》 CSSCI 2024年第1期37-49,159,160,共15页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在推动西方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问题、阶级矛盾与社会对抗,为了应对这一系列问题,西方社会基于不同立场提出多种社会治理的思想理论。其中,古典经济学家坚持将“自由放任”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准则,功利...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在推动西方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问题、阶级矛盾与社会对抗,为了应对这一系列问题,西方社会基于不同立场提出多种社会治理的思想理论。其中,古典经济学家坚持将“自由放任”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准则,功利主义者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社会治理的价值原则,空想社会主义者将“理性社会制度”和“大家庭联盟”作为理想的社会治理状态,而马克思主义者则提出通过社会革命建立符合全人类利益的理想社会。这些社会治理思想主张之间的相互影响乃至对抗,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治理手段多样化,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的有效性,进而实现其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理论 古典政治经济学 功利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社区服务发展状况调查与完善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丁建定 谭磊 郭林 《社会工作》 2010年第8期4-9,共6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城乡社区服务内容的发展状况、社区服务实施效果以及社区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城乡社区服务的主要对策建议,认为城乡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应该规范化,城乡社区服务的基础设施...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城乡社区服务内容的发展状况、社区服务实施效果以及社区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城乡社区服务的主要对策建议,认为城乡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应该规范化,城乡社区服务的基础设施应该标准化,城乡社区服务的资金来源应该多元化,城乡社区服务的管理体制应该合理化,城乡社区服务的评价机制应该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社区服务 发展状况 完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70—1914年英国的济贫法制度 被引量:6
3
作者 丁建定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8-54,共7页
1870—1914年英国的济贫法制度仍然遵循1834年新济贫法所确立的“济贫院内救济原则”。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英国的济贫法制度在1870—1914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是,这种以对贫困的消极被动性救济而不是积极... 1870—1914年英国的济贫法制度仍然遵循1834年新济贫法所确立的“济贫院内救济原则”。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英国的济贫法制度在1870—1914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是,这种以对贫困的消极被动性救济而不是积极主动性预防为基本特征的济贫法制度已经不能适应英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以及济贫法制度本身的改革,英国的济贫法制度作为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补充而暂时保存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贫法制度 贫困问题 社会改革 现代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残疾人服务体系的完善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丁建定 《社会工作》 2012年第10期38-40,共3页
中国残疾人服务体系亟待完善。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注重发展的均等化与体系的一体化,设施的标准化与内容的规范化,队伍的专业化与评估的科学化,资源的多元化与管理的合理化。
关键词 残疾人 服务体系 完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17世纪英国的济贫法制度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建定 《社会工作》 2011年第8期4-8,共5页
17世纪是英国济贫法制度开始实施的时代。圈地运动、物价上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使得17世纪英国的贫困和流民问题严重化,1601年济贫法构成了这一世纪英国济贫法制度的法律基础,17世纪前期英国的济贫法救济逐步扩大并关注流民、贫民... 17世纪是英国济贫法制度开始实施的时代。圈地运动、物价上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使得17世纪英国的贫困和流民问题严重化,1601年济贫法构成了这一世纪英国济贫法制度的法律基础,17世纪前期英国的济贫法救济逐步扩大并关注流民、贫民的管理与救助,济贫税开始推行,但范围有限,济贫法管理发生变化;17世纪后期,英国的济贫法救济提供现金、衣物、住房与医疗救济,劳动救济和济贫法管理受到高度重视并采取多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贫法制度 济贫法实施 济贫法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社会保障改革中的社区福利与社区服务
6
作者 丁建定 《社会工作》 2004年第8期37-40,共4页
一、当代西方关于社区在社会保障改革中的作用的探讨西方国家思想理论界一直关注社区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和影响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开始,这一问题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第三条道路"理论的著名代... 一、当代西方关于社区在社会保障改革中的作用的探讨西方国家思想理论界一直关注社区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和影响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开始,这一问题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第三条道路"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吉登斯认为,培育一个积极的公民社会是第三条道路政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国家和公民社会应当开展合作。社区是当代西方新型政治的根本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社区福利 社区服务 当代西方 社会保障改革 社区护理服务 西方国家 第三条道路 社区建设 公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存型救助到发展型救助: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困境与完善路径 被引量:73
7
作者 谢勇才 丁建定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9-49,共11页
虽然《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确立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框架,然而面对经济与社会结构深刻调整的外部环境,我国现行的生存型社会救助制度仍然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救助理念消极、救助方式落后、救助标准偏低、救助范围狭窄、... 虽然《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确立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框架,然而面对经济与社会结构深刻调整的外部环境,我国现行的生存型社会救助制度仍然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救助理念消极、救助方式落后、救助标准偏低、救助范围狭窄、救助内容单一、救助主体薄弱以及救助效率不高七个方面。为克服这些困境,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应当由生存型救助走向发展型救助,从转变救助理念、改善救助方式、提高救助标准、扩大救助范围、增加救助内容、健全救助主体以及提升救助效率等方面来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进而织牢保障城乡贫困群体基本生活的最后安全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 最低生活保障 贫困 生存型救助 发展型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差异及改革 被引量:38
8
作者 杨斌 丁建定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17,共8页
在经济社会条件转变、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失衡的背景下,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表现出模式差异、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的特点,这种差异对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提出挑战。中国可根据劳动者和居民的身份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责任模式... 在经济社会条件转变、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失衡的背景下,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表现出模式差异、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的特点,这种差异对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提出挑战。中国可根据劳动者和居民的身份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责任模式的改革,统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责任模式,以纵向和横向转移支持手段缩小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责任地区差异,通过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财政支持规模以缩小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差异。为了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责任的适度差异,中国应实施构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单位和个人责任的合理化、促进养老保险费改税、促进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制度化、改革政府官员晋升激励机制和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 城镇企业职工 机关事业单位 政府财政责任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社会主义者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实践
9
作者 丁建定 《社会工作》 CSSCI 2019年第4期35-44,110,共11页
19世纪社会主义思想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理论体系,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冲突及其深刻原因进行分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关于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治理的具体主张,描绘了关于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改造的基本蓝图,... 19世纪社会主义思想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理论体系,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冲突及其深刻原因进行分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关于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治理的具体主张,描绘了关于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改造的基本蓝图,并探索进行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治理和改造的具体行动。19世纪社会主义者尤其是三大空想思想家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治理与社会改革,并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想社会主义 思想体系 基本主张 治理蓝图 初步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救济中的自助理念与实践--兼论社会工作“助人自助”价值理念的时代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建定 谌基东 《社会工作》 2022年第4期1-12,100,共13页
工业化导致的社会问题引发了英国社会的不稳定,传统济贫法不仅没能有效预防和缓解社会问题,反而因其基本理念与原则的错误诱发和加剧了英国的社会问题,导致社会运动频发,促使政府正视社会问题,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这不仅促... 工业化导致的社会问题引发了英国社会的不稳定,传统济贫法不仅没能有效预防和缓解社会问题,反而因其基本理念与原则的错误诱发和加剧了英国的社会问题,导致社会运动频发,促使政府正视社会问题,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这不仅促使济贫法等社会政策的发展变化,也促使社会工作等新兴社会人士和社会服务的出现。这个时期的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主要社会思潮既希望缓解社会问题,又希望能保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存在和发展,主张应该通过个人自助而非政府济贫作为应对贫困和失业等社会问题的主要办法。这影响了英国社会政策的取向和各种社会力量的行动理念与基本原则,成为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基本原则确立的直接思想基础。基于自助理念与原则的制度性救济即新济贫法的有限性,实际上为非制度性救助留下了空间,非制度性救助也成为弥补制度性济贫不足的重要途径。这种非制度性救助既包括有形的基本生活救助,也包括无形的社会服务,专业化社会服务的出现成为英国社会救助的重要变化,社会工作即是这种专业化社会服务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一时期英国社会政策的“助人自助”原则决定了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工作事业必然将其基本价值理念和原则建立在“助人自助”基础上,将其行动围绕着“助人自助”开展,这不仅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基本价值理念表达的时代性,更体现出社会工作“社会建构”功能的历史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济 社会服务 社会工作 助人自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