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柏西普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临床观察 被引量:32
1
作者 丁国鹏 丁国龙 +3 位作者 雷姝 单武强 谢桂军 丁晓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942-1944,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06/12在宝鸡市人民医院眼科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06/12在宝鸡市人民医院眼科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的DME患者64例64眼,按所采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对照组给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和黄斑中心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的变化。结果:对两组患者BCVA和CMT分别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BCVA和CMT在组间的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46.92,P<0.01;F=60.231,P<0.01),处理主效应也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12.16,P<0.01;F=8.983,P<0.01),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组的BCVA和CMT指标优于对照组。时间主效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116.14,P<0.01;F=397.376,P<0.01),BCVA均数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CMT均数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减少。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在治疗DME上,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方面效果更优于单纯微脉冲光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 微脉冲激光 黄斑中心厚度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柳碱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大鼠视神经挫伤后F-VEP和ERG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国鹏 朱骏 +4 位作者 雷姝 马斌超 毛治平 单武强 李瑞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961-963,共3页
目的:观察SD大鼠视神经挫伤后樟柳碱(anisodine,AT3)联合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治疗对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和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30只,均以左眼为... 目的:观察SD大鼠视神经挫伤后樟柳碱(anisodine,AT3)联合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治疗对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和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30只,均以左眼为实验眼,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B,C共3组,利用压力恒定的无创反向镊夹持大鼠视神经6s建立视神经挫伤模型,A组建立模型前1d开始每日给予尾静脉注射0.25mL(0.5mg)Dex,同时左眼球后注射0.25mLAT-3;B组尾静脉注射同A组,但球后注射生理盐水;C组静脉及球后均给予生理盐水。记录并比较3组大鼠建模前及建模后0.5,1,7,14d的F-VEP的P1波和ERG的b波振幅和峰潜时变化。结果:C组视神经损伤0.5d后,F-VEP振幅值降低与正常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峰潜时在1d后与正常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在观察时间内随时间其峰潜时和波幅呈进行性下降。B组在7d后F-VEP振幅值明显高于与对照组(P=0.031),峰潜时短于对照组(P=0.012),C组在7d后F-VEP振幅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2),峰潜时短于对照组(P=0.019)。结论:AT3联合Dex对大鼠视神经挫伤后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较单纯应用Dex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挫伤 樟柳碱注射液 地塞米松注射液 F-VEP ER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红蛋白在视网膜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国鹏 李耀宇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6期573-575,共3页
脑红蛋白(Ngb)是最近发现于哺乳动物大脑中的一类携氧球蛋白,在视网膜组织中脑红蛋白有比其他部位更高程度的表达,虽然视网膜的耗氧量大于脑,但视网膜对缺血缺氧的忍受时间却远远大于同样情况下大脑所能忍受的时间。同其他中枢神经元一... 脑红蛋白(Ngb)是最近发现于哺乳动物大脑中的一类携氧球蛋白,在视网膜组织中脑红蛋白有比其他部位更高程度的表达,虽然视网膜的耗氧量大于脑,但视网膜对缺血缺氧的忍受时间却远远大于同样情况下大脑所能忍受的时间。同其他中枢神经元一样,脑红蛋白在视网膜上的表达升高也与缺氧有关,提示Ngb在视网膜氧的摄取和利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红蛋白 中枢神经元 视网膜 氧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缺血视网膜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4
作者 丁国鹏 沈学峰 +4 位作者 雷姝 毛治平 任勇刚 王涛 张欲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2071-207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RIR)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20只,...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RIR)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20只,采用夹闭视网膜动脉30min造成大鼠双眼缺血再灌注模型。所有大鼠均于建模前1h给予左眼rhEPO10U(6μL),右眼给予同等剂量眼用平衡盐液。按照建模后眼球取材时间不同(1,4,7,14d)分为4组,每组5只,均于取材前4d利用荧光金(fluorogold,FG)逆行标记大鼠RGC,视网膜铺片RGC计数,比较双眼存活RGC数量。结果:rhEPO治疗眼RGC存活数多于平衡盐液对照眼。结论:rhEPO对大鼠视网膜急性缺血后RGC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大鼠视网膜中脑红蛋白表达的亚细胞分布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琼 黄晓峰 +3 位作者 魏小燕 武明媚 丁国鹏 李耀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电镜下观察正常成年大鼠视网膜中脑红蛋白(Ngb)的表达。方法:用电镜免疫金-银细胞化学法研究Ngb在成年大鼠视网膜中的亚细胞定位。结果:Ngb在视网膜除外核层和视锥视杆层的外节段以外的其它各层均有分布。在细胞层Ngb定位于细胞的... 目的:电镜下观察正常成年大鼠视网膜中脑红蛋白(Ngb)的表达。方法:用电镜免疫金-银细胞化学法研究Ngb在成年大鼠视网膜中的亚细胞定位。结果:Ngb在视网膜除外核层和视锥视杆层的外节段以外的其它各层均有分布。在细胞层Ngb定位于细胞的胞质内,线粒体周围多见,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的管腔外侧也可见Ngb阳性着色;在丛状层Ngb分布于突触前成分的突触小泡之间。结论:Ngb的特殊亚细胞分布提示其与神经元供氧的紧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红蛋白 视网膜 超微结构 免疫金-银染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L治疗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疗效分析
6
作者 毛治平 谢桂军 +3 位作者 丁国鹏 杨晓宁 吕丽雯 张小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96-198,共3页
目的:研究T优化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mplantable contactlens,TICL)矫正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中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7例13眼,术前屈光度-9.50~-24.00(平均-14.50±7.43)D,散光范围+1.0~+3.5(平均+2.59±... 目的:研究T优化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mplantable contactlens,TICL)矫正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中高度近视合并散光患者7例13眼,术前屈光度-9.50~-24.00(平均-14.50±7.43)D,散光范围+1.0~+3.5(平均+2.59±0.38)D,眼轴长度26.20~32.85(平均29.38±3.01)mm。13眼均植入TICL。术后观察视力、屈光度、眼压、人工晶状体位置等。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植入TICL,所有患者裸眼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后1wk,所有术眼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正常,屈光度在术后6mo的随访中稳定。结论:TICL植入有晶状体眼治疗高度近视合并散光安全可靠,术后屈光度稳定,视觉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优化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高度近视合并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内移动通信越区切换区域设置方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栋 丁国鹏 +1 位作者 赵明 高大刚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6-58,82,共4页
研究目的: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客运专线移动通信的越区切换位置存在的诸多问题,对隧道内移动通信切换区域的各种设置方案进行研究,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无线通信网络规划和优化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切换... 研究目的: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客运专线移动通信的越区切换位置存在的诸多问题,对隧道内移动通信切换区域的各种设置方案进行研究,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无线通信网络规划和优化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切换区域设置方案的分析,结合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从工程经济性、实施性、可靠性等不同方面进行多方案的比选研究。研究结果:提出了不同速度等级的铁路隧道内设置移动通信信号切换区域的几种方案,并对相应的方案做了分析比较。研究结论:隧道内移动通信信号切换区域的设置不仅受物体移动速度和切换时间的制约,还受高速移动带来的信号快衰落及不同制式移动通信系统切换机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切换区域 客运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半成岩富水段涌水突泥机制及风险评估
8
作者 刘成文 刘刚 +1 位作者 徐华 丁国鹏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9-148,共10页
为探究隧道穿越第三系半成岩富水段时引发的涌水突泥、冒顶等地质灾害机制,依托云南临清高速公路王家寨隧道,通过室内力学试验和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第三系半成岩力学特性、作用机制及涌水突泥灾害风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王家寨隧道第... 为探究隧道穿越第三系半成岩富水段时引发的涌水突泥、冒顶等地质灾害机制,依托云南临清高速公路王家寨隧道,通过室内力学试验和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第三系半成岩力学特性、作用机制及涌水突泥灾害风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半成岩遇水软化特性明显,随着含水率增加其黏聚力先增后减,内摩擦角不断减小,含水率为18%时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分别为12.53 k Pa和7.35°,围岩逐渐失稳。2)软弱的第三系半成岩、高地下水量及隧道开挖扰动为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半成岩富水段发生涌水突泥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3)王家寨隧道第三系半成岩段可按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划分为A、B、C、D 4段,各段涌水突泥灾害风险由大到小排序为B段=C段>A段>D段,其中评估的A段涌泥量与实际涌泥量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第三系半成岩 涌水突泥 风险评估 模糊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疗效 被引量:25
9
作者 丁晓琚 单武强 +1 位作者 谢桂军 丁国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088-2090,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眼科常规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湿性AMD的患者20例22眼,...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眼科常规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湿性AMD的患者20例22眼,给予所有患眼玻璃体腔注射10mg/mL康柏西普0.5mg,每月注射1次,连续3次为初始治疗,后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重复治疗。每月随访1次,随访观察≥6mo。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视网膜厚度(CRT)及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病灶渗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3、6mo患眼平均BCVA(LogM RA)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3、6mo患眼平均CR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FFA检查,黄斑区CNV病灶渗漏消失20眼(90%);渗漏减轻2眼(9%)。随访期间未见与治疗相关的严重眼部并发症及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实际应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AMD可提高患眼视力,降低患眼CRT,抑制新生血管渗漏,无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黄斑变性 康柏西普 玻璃体腔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白内障手术1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峻 丁国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474-1476,共3页
目的:分析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时机。方法:选择外伤性白内障112例112眼,其中Ⅰ期行IOL植入35例,Ⅱ期IOL植入77例,分析其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Ⅰ期和Ⅱ期IOL植入者手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两者术... 目的:分析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时机。方法:选择外伤性白内障112例112眼,其中Ⅰ期行IOL植入35例,Ⅱ期IOL植入77例,分析其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Ⅰ期和Ⅱ期IOL植入者手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两者术后视力提高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IOL植入者术后的葡萄膜炎、角膜水肿、IOL前膜及后囊混浊并发症明显多于Ⅱ期IOL植入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OL植入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恢复视力唯一有效的方法,Ⅰ期IOL植入虽然术后并发症多于Ⅱ期,经过治疗对术后的视力无影响,并且避免了二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星敏感器成像在轨校正方法
11
作者 陈旭睿 闫浩东 +5 位作者 丁国鹏 支帅 张永合 范城城 李照雄 朱振才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0,共10页
由于卫星在轨时受空间恶劣环境干扰,星敏感器相机在轨输出的图像相对于地面标定时产生畸变,制约其姿态测量的精度,且受在轨运行条件的限制难以进行实时有效的图像校正,造成星敏感器精度受限。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可用于在轨校正... 由于卫星在轨时受空间恶劣环境干扰,星敏感器相机在轨输出的图像相对于地面标定时产生畸变,制约其姿态测量的精度,且受在轨运行条件的限制难以进行实时有效的图像校正,造成星敏感器精度受限。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可用于在轨校正星敏感器畸变的方法,通过构建星点畸变坐标与星库理论坐标的映射数据集来训练神经网络模型,拟合星敏感器成像的非线性畸变,实现高精度图像畸变校正。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图像畸变校正能力,文章进行了模拟星图仿真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星点测量坐标与理论坐标平均误差在校正后从0.7237像素降至0.0586像素。该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校正方法可以使星敏感器解算精度得以显著提升,且具备在轨学习能力,可扩展应用到其他星上载荷的图像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导航 星敏感器 神经网络 畸变校正 姿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核处理器软件无线电排队任务分配方式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鹏飞 许希斌 +1 位作者 李云洲 丁国鹏 《中国新通信》 2010年第23期57-61,共5页
文章采用排队论的方法分析了软件无线电在多核CPU上运行时的最佳任务分配方式。文章中首先分析了现有3G网络WCDMA的下行接收过程,然后按照固定概率的方法和JSQ策略的任务分配方式分配到达的任务集,结合排队论的知识分析了多路WCDMA下行... 文章采用排队论的方法分析了软件无线电在多核CPU上运行时的最佳任务分配方式。文章中首先分析了现有3G网络WCDMA的下行接收过程,然后按照固定概率的方法和JSQ策略的任务分配方式分配到达的任务集,结合排队论的知识分析了多路WCDMA下行链路接收多路话音或数据业务时,对多核CPU应采用的任务分配方式进行了模型推理及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无线电 排队论 JS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后房水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丁国龙 谢安明 +2 位作者 雷剑琴 丁国鹏 胡亚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研究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intravitreal bevacizumab,IVB)后房水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pars pla... 目的研究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intravitreal bevacizumab,IVB)后房水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术联合术前3~7 d给予IVB辅助治疗的严重PDR患者56例(63眼),分别于IVB及PPV术时收集两次房水,采用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方法测量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的浓度;分析IVB后房水中细胞因子浓度变化及各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IVB后3~7 d,房水中VEGF浓度为(6.57±12.29)pg·mL^(-1),较术前(278.71±340.20)pg·mL^(-1)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浓度为(385.60±1099.47)pg·mL^(-1),较术前(298.87±1005.79)pg·mL^(-1)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及MCP-1浓度均高于术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VEGF、IL-6、IL-8及0MCP-1各细胞因子两两之间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PDR患者新生血管的生成过程可能是由多种细胞因子调节,针对性降低VEGF浓度可以代偿性引起其他细胞因子浓度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贝伐单抗 房水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液化石油气火焰燃料电池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良良 熊宏旭 +5 位作者 丁国鹏 刘丽丽 黎紫霖 陈子豪 朱水根 许沧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3-188,共6页
采用流延-压烧工艺制备Ni-YSZ‖YSZ|GDC‖GDC-LSCF阳极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以液化石油气(LPG)火焰作为阳极燃料,直接为电池的运行提供热量支撑,采用浸渍法将质量分数为0.8%的Ru-CeO_(2)纳米粒子煅烧在Ni-YSZ阳极内部,组装... 采用流延-压烧工艺制备Ni-YSZ‖YSZ|GDC‖GDC-LSCF阳极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以液化石油气(LPG)火焰作为阳极燃料,直接为电池的运行提供热量支撑,采用浸渍法将质量分数为0.8%的Ru-CeO_(2)纳米粒子煅烧在Ni-YSZ阳极内部,组装为直接火焰燃料电池(DFFC)。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电化学测试等技术对阳极材料的物相、微观结构、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PG气流量为400 mL/min时Ru-CeO_(2)负载的阳极电池最大功率密度达到160.2 mW/cm^(2),相较原电池提高10%;极化电阻降低到0.75Ω·cm^(2),运行40 h后没有产生明显积碳现象;Ru-CeO_(2)的引入有助于提高DFFC在LPG火焰下的催化活性和抗积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火焰燃料电池 阳极 液化石油气 抗积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