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参泽术汤对腹膜淋巴孔的影响及腹水转归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丁世萍 李继承 +2 位作者 毛连根 徐坚 刘建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44-1348,共5页
目的 :研究二参泽术汤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作用和治疗腹水的意义 ,并应用NO供体 (硝普钠 )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 (NG-单甲基 -L -精氨酸 ) ,观察NO的淋巴孔舒张作用和对腹水转归影响 ,探讨二参泽术汤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机制。方法 ... 目的 :研究二参泽术汤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作用和治疗腹水的意义 ,并应用NO供体 (硝普钠 )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 (NG-单甲基 -L -精氨酸 ) ,观察NO的淋巴孔舒张作用和对腹水转归影响 ,探讨二参泽术汤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机制。方法 :应用CCl4 法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 ;用扫描电镜观察 ,并使用计算机与扫描电镜联机的图像处理系统测定腹膜淋巴孔的变化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离子浓度。结果 :①二参泽术汤可明显促进腹膜淋巴孔开放面积增大 ,周长和分布密度增加 (P <0 0 1 ) ,尿中Na+ 、K+ 、Cl- 排出增多 (P <0 0 5或P <0 0 1 ) ;②二参泽术汤对腹膜淋巴孔的调控和对腹水转归的作用可以被NO供体和NOS抑制剂增强或抑制。结论 :①二参泽术汤能调控腹膜淋巴孔 ,促进腹膜腔内液体转归 ,使尿中Na+ 、K+ 、Cl- 排出增加 ,减轻水钠潴留 ,具有良好的消腹水作用 ;②二参泽术汤调控腹膜淋巴孔 ,促腹水转归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参泽术汤 腹膜淋巴孔 作用机理 动物实验 腹水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对陆地棉和海岛棉茎尖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丁世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8-512,共5页
IAA,IBA,NAA,2 ,4 - D对陆地棉和海岛棉茎尖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A,KT,ZT则抑制棉花茎尖培养 .在一定激素浓度范围内 ,随着激素浓度的升高 ,对棉花茎尖培养过程中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但继续增加激素浓度 ,虽对棉花茎... IAA,IBA,NAA,2 ,4 - D对陆地棉和海岛棉茎尖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A,KT,ZT则抑制棉花茎尖培养 .在一定激素浓度范围内 ,随着激素浓度的升高 ,对棉花茎尖培养过程中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但继续增加激素浓度 ,虽对棉花茎尖培养不定根的形成仍有促进作用 ,但却抑制了地上部的生长 .适合棉花茎尖培养的最佳激素和浓度为 0 .0 1~ 0 .1mg/ L IBA.其中 ,在含有 0 .1mg/ LIBA的培养基中 ,陆地棉和海岛棉基因型间茎尖培养的效果存在着显著差异 .以海岛棉不定根的形成能力较陆地棉容易 ,而地上部的长势则陆地棉优于海岛棉 .其中 ,在陆地棉中又以浙 5 0 6茎尖培养效果较好 ;泗棉 3号相对较差 .在海岛棉中 ,比马 3- 33茎尖培养效果较好 ,而米奴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海岛棉 茎尖培养 激素 激素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棉×比克氏棉)F_1双二倍体与海岛棉的种间杂种F_1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世萍 李炳林 +1 位作者 张伯静 彭锁堂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1-35,共5页
用人工合成的(亚洲棉×比克氏棉)F1双二倍体(2n=4x=52,A2A2G2G2染色体组)和海岛棉(2n=4x=52,AADD染色体组)杂交,获得[(亚洲棉×比克氏棉)F1双二倍体×海岛棉]F1种间三元杂... 用人工合成的(亚洲棉×比克氏棉)F1双二倍体(2n=4x=52,A2A2G2G2染色体组)和海岛棉(2n=4x=52,AADD染色体组)杂交,获得[(亚洲棉×比克氏棉)F1双二倍体×海岛棉]F1种间三元杂种,并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和细胞学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①双二倍体与海岛棉无色素腺体品种杂交产生的F1种子,其种仁无色素腺体,但植株有少量色素腺体;而与海岛棉有色素腺体品种杂交产生的F1种子,其种仁和植株均有色素腺体;②F1植株的株型、叶形等性状趋于海岛棉亲本,花器性状如花色却偏向于野生比克氏棉,而花朵大小等为超亲遗传性状;③种间三元杂种F1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I形成大量单价体,其染色体构型为2n=4x=52=42.8Ⅰ+4.6Ⅱ,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向两极分离不均,产生多种类型的不育小孢子,致使杂种高度不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克氏棉 亚洲棉 海岛棉 种间杂种 细胞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棉×比克氏棉)F_1双二倍体×海岛棉〕F_1茸毛性状研究
4
作者 丁世萍 武萍生 彭锁堂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99-101,共3页
亚洲棉茎叶茸毛少而短,比克氏棉茎叶茸毛多而长,山西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组创育的〔(亚×比)〕F1双二倍体(2n=4x=52,A2A2G1G1),茎、叶茸毛多而长,表明比克氏棉这一多毛抗虫性状被表达出来,本文用(亚×... 亚洲棉茎叶茸毛少而短,比克氏棉茎叶茸毛多而长,山西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组创育的〔(亚×比)〕F1双二倍体(2n=4x=52,A2A2G1G1),茎、叶茸毛多而长,表明比克氏棉这一多毛抗虫性状被表达出来,本文用(亚×比)F1双二倍体与茸毛稀少的栽培四倍体海岛棉杂交,其多而密的茸毛性状能继续在杂种F1中得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间杂种 茸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乙酰化修饰在细胞自噬中的作用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宇 万群 +2 位作者 金露琪 闫春兰 丁世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9-385,共7页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细胞自噬的关系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自噬的发生需要多类蛋白质协同完成.在此过程中,蛋白质的乙酰化修饰对细胞自噬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从两个角度进行了总结:一方面总结了蛋白质乙酰化修饰...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细胞自噬的关系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自噬的发生需要多类蛋白质协同完成.在此过程中,蛋白质的乙酰化修饰对细胞自噬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从两个角度进行了总结:一方面总结了蛋白质乙酰化修饰与自噬关系的功能性研究,主要涉及组蛋白、转录因子以及与乙酰辅酶A代谢过程中相关酶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概括了细胞自噬过程中蛋白质乙酰化修饰组学的研究进展.乙酰化酶/去乙酰化酶是蛋白质乙酰化修饰水平的主要调控者,阐明酶与底物的关系将是深入探讨乙酰化修饰与细胞自噬关系的关键所在.这些研究结果必将为揭开细胞自噬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蛋白质乙酰化修饰 乙酰化组学 乙酰化酶 去乙酰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