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刺花(Sophoraviciifolia)适应土壤干旱的生理学机制 被引量:38
1
作者 王海珍 梁宗锁 +1 位作者 郝文芳 韩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用盆栽的方法人工控制土壤干旱条件,研究白刺花天然实生幼苗适应土壤干旱的生理学机制。结果表明: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白刺花叶水势在胁迫前期下降缓慢,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水势大幅度下降。白刺花通过在叶片内积累大量渗透保护性物质可... 用盆栽的方法人工控制土壤干旱条件,研究白刺花天然实生幼苗适应土壤干旱的生理学机制。结果表明: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少,白刺花叶水势在胁迫前期下降缓慢,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水势大幅度下降。白刺花通过在叶片内积累大量渗透保护性物质可溶性糖和K+,增加细胞的保水力,维持细胞生长所需膨压。白刺花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与水分关系不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土壤含水量减少而下降,可能是水分胁迫下受伤害的表现。随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白刺花SOD的活性明显升高,POD活性不高但随胁迫时间延长其活性较稳定,CAT活性下降但幅度不大,且CAT活性变化趋势与POD活性相反,说明三个保护酶能够相互配合协同作用,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少水分胁迫造成的伤害,提高质膜稳定性,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表现出很强的抗旱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花 土壤干旱 POD活性 CAT活性 土壤含水量 水分胁迫 土壤水分含量 适应 膨压 生理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喀斯特山地白刺花营养成分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苇洁 易朝阳 +1 位作者 龙秀琴 陈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315-16316,16364,共3页
通过对白刺花种子、花、叶内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发现白刺花叶是一种优良的饲料,种子和花中富含多种营养药用保健成分,可以食药两用,开发为保健食品和婴儿食品。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开发利用白刺花,可获得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
关键词 喀斯特 白刺花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白刺花的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吴荣书 袁唯 赵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野生白刺花 卉食品 加工技术 罐头 脱水菜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小叶黄杨与白刺花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强 李倩 +1 位作者 肖华 周国富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28,共7页
本试验选择晴天,利用英国Lcpro+光合测定仪对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小叶黄杨和白刺花的光合日变化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小叶黄杨的日均净光合速率为(2.66±0.69)μmolCO_2·m^(-2)·s^(-1),远低于白刺花的(7.32±... 本试验选择晴天,利用英国Lcpro+光合测定仪对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小叶黄杨和白刺花的光合日变化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小叶黄杨的日均净光合速率为(2.66±0.69)μmolCO_2·m^(-2)·s^(-1),远低于白刺花的(7.32±3.87)μmolCO_2·m^(-2)·s^(-1)。小叶黄杨和白刺花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随着光照辐射增强、气温升高,出于保护自身,被动的关闭部分气孔,造成光合作用原料即胞间CO_2的浓度降低,叶片水分减少,使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相对下降,出现一个较为明显或滞后的"午休"现象。小叶黄杨光合生理特性最活跃时间在8:00左右,其他时间段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其不耐强光和高温,白刺花的光合特性则表现出全天相对较高状态。8:00是小叶黄杨和白刺花同化作用最佳的时间之一,在其他时段小叶黄杨和白刺花的水分利用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但存在"高-低-高-低"的交叉变化趋势。整体上讲,白刺花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1.52±0.84)μmolCO_2·mmol-1H_2O]略高于小叶黄杨[(1.40±0.78)μmolCO_2·mmol-1H_2O],白刺花具有高光合速率、高蒸腾速率、低水分利用效率的特点;小叶黄杨具有低光合速率、低蒸腾速率、低水分利用效率的特点。在石漠化特殊的环境背景下栽植饲用灌木要充分考虑不同时间节点的光合特点,采取必要措施,如遮阴、补水等,提高其水分利用效率,发掘潜在生态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灌木 喀斯特 小叶黄杨 白刺花 光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刺花种子硬实破除方法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赵丽丽 王普昶 +2 位作者 龙忠富 宋高翔 吴情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1年第4期319-322,共4页
采用硫酸、氢氧化钠和热水浸种,对白刺花种子硬实破除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98%的硫酸破除白刺花种子硬实的效果最佳,能使其发芽率提高到92.30%,处理种子的最佳时间为30~40 min;70%硫酸能显著提高白刺花种子的发芽率,使其发芽率... 采用硫酸、氢氧化钠和热水浸种,对白刺花种子硬实破除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98%的硫酸破除白刺花种子硬实的效果最佳,能使其发芽率提高到92.30%,处理种子的最佳时间为30~40 min;70%硫酸能显著提高白刺花种子的发芽率,使其发芽率达到40.00%,处理种子的最佳时间为40~60 min。20%和10%的硫酸,40%、20%和10%的氢氧化钠以及50、70和100℃的热水处理均对白刺花种子硬实的破除不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花 种子 硬实 破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刺花种子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丽丽 孙小富 +2 位作者 黄莉娟 王雷挺 赵鑫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6期205-206,共2页
本文从地块选择、播前除杂及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种子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白刺花种子丰产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白刺花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白刺花 种子丰产 栽培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山区白刺花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普昶 赵丽丽 +2 位作者 宋高翔 张锦华 张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2803-12804,12808,共3页
采用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对贵州岩溶山区白刺花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山区不同样地白刺花种群分布格局的计盒维数值较低(1.049~1.512),信息维数样地间差异较大(0.933~1.741),关联维数中等(1.375~1.664)... 采用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对贵州岩溶山区白刺花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山区不同样地白刺花种群分布格局的计盒维数值较低(1.049~1.512),信息维数样地间差异较大(0.933~1.741),关联维数中等(1.375~1.664)。表明整体上岩溶山区白刺花种群个体空间占据能力不强,较大植株个体分布趋于均匀性或随机性,较小植株个体呈聚集性分布且植株间竞争激烈,岩溶山区白刺花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是其对生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花 空间占据 分形维数 种群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保水剂对盘江白刺花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宇君 尚以顺 +3 位作者 王普昶 丁磊磊 张文 邹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0-98,共9页
为探究保水剂(SAP)对灌木幼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以盘江白刺花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测定并分析了干旱胁迫下不同保水剂处理对白刺花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施用低浓度保水剂显著增加了白刺花幼苗的株... 为探究保水剂(SAP)对灌木幼苗生长和抗旱性的影响,以盘江白刺花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测定并分析了干旱胁迫下不同保水剂处理对白刺花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施用低浓度保水剂显著增加了白刺花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3种保水剂在施用浓度低于2%时,均可显著增加白刺花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白刺花幼苗的抗旱性;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分析表明,3种保水剂对白刺花幼苗的保水效果排序依次为:沃特保水剂>钾盐型保水剂>农林抗旱保水剂,且施用2%浓度的沃特保水剂可有效促进白刺花幼苗生长,减轻干旱胁迫对其幼苗的伤害,效果最佳。本研究结果为白刺花节水抗旱栽培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可在栽培有白刺花的喀斯特山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花 保水剂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老化处理对‘白刺花’种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诗慧 吴文荣 +4 位作者 欧顺 刘彦培 袁福锦 余梅 钟声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16-22,共7页
以‘白刺花’种子为材料,采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探究‘白刺花’种子贮藏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及种子活力变化。结果表明:老化处理6 d的‘白刺花’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可溶性蛋... 以‘白刺花’种子为材料,采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探究‘白刺花’种子贮藏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及种子活力变化。结果表明:老化处理6 d的‘白刺花’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幼苗长势以处理2 d最优。‘白刺花’种子抗劣变能力较强,耐贮性好;生产实践中可通过一定时间的高温高湿处理改善地间出苗的整齐度,处理时间以6 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花 种子活力 幼苗长势 人工老化 生理生化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亚精胺对干旱胁迫下白刺花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强 徐洪峰 郝梦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54-960,共7页
以白刺花(Sophora davidii)为试材,采用培养液栽培的方法研究了8.5%聚乙二醇(PEG)模拟的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亚精胺(Spd)对白刺花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对干旱胁迫下白刺花叶片色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和蒸... 以白刺花(Sophora davidii)为试材,采用培养液栽培的方法研究了8.5%聚乙二醇(PEG)模拟的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亚精胺(Spd)对白刺花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对干旱胁迫下白刺花叶片色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具有改善效果,在高浓度(T5和T6)时更为显著。总之,Spd浓度在0~0.50 mmol·L-1时,随着Spd浓度的增加,干旱胁迫下白刺花叶片的各生理指标数值逐渐升高: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Spd为0.10 mmol·L-1时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2.80%和8.75%;在Spd浓度为0.50 mmol·L-1时对净光合速率效果最明显,处理后1,3,5 d分别比T1增加了47.35%,62.65%和74.64%;在Spd浓度为0.50 mmol·L-1时,处理后1,3,5 d叶片的蒸腾速率分别比对照组(CK)提高了21.32%,13.44%和13.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白刺花 亚精胺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刺花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体细胞胚发生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丽芳 魏晓梅 陆伟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0-177,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刺花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作用,以及培养基中氮源和无机盐浓度对白刺花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以期建立白刺花体细胞胚发生、发育及调控技术体系,为白刺花种苗快速繁殖体系建立及遗传转化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刺花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作用,以及培养基中氮源和无机盐浓度对白刺花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以期建立白刺花体细胞胚发生、发育及调控技术体系,为白刺花种苗快速繁殖体系建立及遗传转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白刺花叶片为外植体,研究生长调节剂2,4-D(1.0、2.0、3.0、4.0 mg ·L -1 )、NAA(0、0.5、0.8、1.0 mg ·L -1 )、6-BA(0.2、0.5、1.0、2.0 mg ·L -1 )和TDZ(0、0.2、0.5、1.0 mg ·L -1 )组合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NAA(0、0.2、0.5 mg ·L -1 )、6-BA(0、0.5、1.0 mg ·L -1 )和TDZ(0、0.2、0.5 mg ·L -1 )组合对体细胞胚发生的调控作用,筛选最优生长调节剂组合;并研究培养基中KNO 3和NH 4NO 3比例对体细胞胚发生的作用,及MS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1/5MS 、1/4MS、1/3MS、1/2MS)对体细胞胚萌发的影响,筛选最佳的体细胞胚发育及成熟萌发条件。【结果】白刺花叶片外植体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 + 2,4-D 3.0 mg ·L -1 + NAA 0.5 mg ·L -1 + 6-BA 0.2 mg ·L -1 + TDZ 1.0 mg ·L -1 +蔗糖40 g ·L -1 +琼脂7.0 g ·L -1 ,诱导率为42.0%。采用MS基本培养基时,最佳的体细胞胚发生培养基为MS + NAA 0.5 mg ·L -1 + 6-BA 1.0 mg ·L -1 + TDZ 0.5 mg ·L -1 +蔗糖40 g ·L -1 +谷氨酰胺100 mg ·L -1 +琼脂7.0 g ·L -1 ,体细胞胚发生率为78.46%,总胚数为对照的3.6倍;MS培养基中,KNO 3浓度提高1倍、NH 4NO 3降至1/2时,体细胞胚发生率可提高至91.33%,总胚数为采用MS基本培养基时的1.4倍;1/3MS培养基有利于体细胞胚的萌发,萌发率为82.75%,幼苗长势良好,单株平均鲜质量为76 mg,幼苗驯化移栽1个月后成活率达90%以上。【结论】白刺花叶片接种于添加2,4-D、NAA、6-BA和TDZ不同组合的诱导培养基上,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或胚性愈伤组织,2,4-D浓度对愈伤组织形态和质地有较大影响。TDZ有利于体细胞胚的形成,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组合及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比例对体细胞胚的形成和发育具有调控作用,降低MS无机盐浓度可提高体细胞胚萌发率,本试验体系的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花 胚性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发生 生长调节剂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岭县石漠化地区立地因子对白刺花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田奥 李苇洁 +2 位作者 王加国 吴迪 吴佳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41,共8页
为探究贵州省关岭县石漠化地区白刺花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与地形因子的关系,采用典型样地法进行群落植被调查,基于岩石裸露程度、海拔、坡向、坡度等地形因子对所调查的白刺花群落进行分组,分别统计、分析其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物种丰... 为探究贵州省关岭县石漠化地区白刺花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与地形因子的关系,采用典型样地法进行群落植被调查,基于岩石裸露程度、海拔、坡向、坡度等地形因子对所调查的白刺花群落进行分组,分别统计、分析其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D、Margalef丰富度指数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C)在不同地形因子间的差异。结果显示:(1)地形因子对白刺花群落生物量的影响显著,强度石漠化立地上的白刺花群落其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他岩石裸露程度的群落,中海拔、缓坡及阳坡的白刺花群落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海拔、坡度及坡向的群落。(2)地形因子中,仅有海拔对白刺花群落物种丰富度、灌木多样性指数的影响显著,低海拔白刺花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显著低于中海拔和高海拔;高海拔群落的灌木多样性指数(Shannon)和优势度指数(Simpson)显著高于其他海拔的群落。(3)岩石裸露程度、海拔及坡向均对白刺花群落的草本多样性有影响,中度石漠化的草本均匀度指数(Pielou)显著低于其他岩石裸露程度的,低海拔和半阴坡的草本多样性程度整体高于其他地形因子。可得结论,地形因子对白刺花生物量的影响比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更为明显,通过地形因子对白刺花群落特征的影响可为白刺花群落的保护及石漠化土地的恢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因子 白刺花 物种多样性 地上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刺花叶碱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书 畅行若 《水利天地》 1989年第2期 16-17,共2页
关键词 白刺花 碱性成分
全文增补中
菌根化白刺花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14
作者 汪洋 赵文武 +2 位作者 黄雷 刘丹杨 赵丽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6期185-187,共3页
菌根化育苗是目前一项比较成熟的育苗技术,在多种作物中均有应用,但是关于白刺花菌根化育苗和高效管理技术尚没有系统的报道。本文详细介绍了菌根化白刺花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包括菌根化育苗、栽植地块选择、播前除杂及整地、定植、苗期... 菌根化育苗是目前一项比较成熟的育苗技术,在多种作物中均有应用,但是关于白刺花菌根化育苗和高效管理技术尚没有系统的报道。本文详细介绍了菌根化白刺花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包括菌根化育苗、栽植地块选择、播前除杂及整地、定植、苗期管护、二次接种、田间管护、种子收获、刈割利用、放牧利用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菌根化白刺花的推广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花 菌根化 育苗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刺花产业综合开发前景广阔
15
作者 孙南军 《甘肃林业》 2020年第4期29-30,共2页
在持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林业承载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使命。林业发展的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建设的层次质量。尤其在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可供选择的优良乡土树种资源本身就... 在持续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林业承载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使命。林业发展的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建设的层次质量。尤其在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可供选择的优良乡土树种资源本身就非常有限,抗性强、功能多、效益好、可综合开发利用的优良乡土树种,则更少之又少。而白刺花则是可供西部地区大范围、大面积推广发展,全方位、立体式产业开发利用的潜力树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立体式 生态脆弱 生态文明建设 白刺花 小康社会建设 开发利用 前景广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刺叶总生物碱的抗溃疡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明发 沈雅琴 朱自平 《抗感染药学》 2020年第7期937-941,共5页
目的:研究苦刺叶总生物碱的抗溃疡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为开发新的抗溃疡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各种实验性胃溃疡模型,探究苦刺叶总生物碱的抗溃疡作用。结果:苦刺叶总生物碱能抑制水浸应激性小鼠胃溃疡,其半数有效剂量(ED50)为(22.1... 目的:研究苦刺叶总生物碱的抗溃疡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为开发新的抗溃疡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各种实验性胃溃疡模型,探究苦刺叶总生物碱的抗溃疡作用。结果:苦刺叶总生物碱能抑制水浸应激性小鼠胃溃疡,其半数有效剂量(ED50)为(22.1±16.7)mg/kg;抑制盐酸-乙醇性大鼠胃溃疡,其ED50小于10 mg/kg;能抑制大鼠基础胃液和胃酸的分泌;也能抑制盐酸-牛磺胆酸钠引起大鼠胃溃疡和正密吡唑引起大鼠十二指肠溃疡;但抑制化合物48/80致大鼠胃溃疡的形成不明显。结论:苦刺叶总生物碱具有抗溃疡的作用,有待成为抗溃疡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花 苦参碱类生物碱 抗溃疡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