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散式规范化护理管理在妇科日间手术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吕婕 翟清亮 薄其美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0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妇科日间手术病房管理中应用分散式规范化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6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日间手术病房的3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3年7—12月实施常规管理为对照组,2024年1—6月实施分散式规范化护... 目的探讨妇科日间手术病房管理中应用分散式规范化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6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日间手术病房的3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23年7—12月实施常规管理为对照组,2024年1—6月实施分散式规范化护理管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自我效能感。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仅出现1起护理风险事件(跌倒),对照组出现6起护理风险事件,其中跌倒3起、坠床2起、用药错误1起。观察组护理人员自我效能(91.52±2.26)分、集体研究效能(87.82±3.22)分、临床护理自我效能(92.74±1.2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6.24±2.71)分、(78.24±3.12)分、(83.21±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6、11.703、30.741,P均<0.05)。结论妇科日间手术病房管理中应用分散式规范化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自我效能感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式规范化护理管理 妇科 日间手术病房 自我效能感 护理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暴力沟通模式在提高妇科护士情绪智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陈燕燕 张培培 郭光红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非暴力沟通模式在提高妇科护士情绪智力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护士46名为研究对象,在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对其进行培训,组织学习非暴力沟通理论知识,邀请专业教师进行非暴力沟通讲座,结合情景模拟... 目的:探讨非暴力沟通模式在提高妇科护士情绪智力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护士46名为研究对象,在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对其进行培训,组织学习非暴力沟通理论知识,邀请专业教师进行非暴力沟通讲座,结合情景模拟演练、角色扮演进行案例汇报和讨论,护士将非暴力沟通模式应用在自我情绪管理中。应用情绪智力量表(EIS)评估个体对自己以及他人情绪的感知、理解、表达、控制和管理利用的能力,使用综合幸福感问卷(MHQ)评估个体生活满意度、利他行为及自我价值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个体焦虑的主观感受,比较护士在培训前后情绪智力管理能力、综合幸福感和焦虑状态的改善效果。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护士工作年限、情绪智力、焦虑程度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情绪智力、综合幸福感、焦虑两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培训后护士的MHQ评分、EIS评分均较培训前提高(66.98±6.09比70.02±5.95,75.65±7.56比78.17±6.11,均P<0.05),SAS评分较培训前降低(36.48±5.96比35.98±6.18,P=0.015);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越长,情绪智力越低,焦虑程度越高。情绪智力、综合幸福感与焦虑呈负相关(r=-0.316,P=0.033;r=-0.317,P=0.032),情绪智力与综合幸福感呈弱正相关(r=0.355,P=0.015)。结论:运用非暴力沟通模式,能提高护士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改善护士负性心理。需要关注工作年限长护士的情绪智力和焦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暴力沟通 妇科护士 情绪智力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阴道镜联合检查在早期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兆萍 陈哲 +1 位作者 孙苗苗 于小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联合检查在早期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00例疑似早期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HPV、TCT、阴道镜检...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联合检查在早期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00例疑似早期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HPV、TCT、阴道镜检查及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HPV联合TCT检查与HPV、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宫颈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400例疑似早期宫颈病变患者中,病理诊断检测出阳性350例,阴性50例。HPV、TCT联合阴道镜检查诊断早期宫颈病变的灵敏度、符合率高于HPV联合TCT检查,特异度低于HPV联合T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TCT、阴道镜联合检查诊断早期宫颈病的灵敏度及符合率较高,适用于早期宫颈癌病变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检查 宫颈癌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及脂代谢基因协同相关代谢途径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雅琴 初萍 +1 位作者 李丰玲 任亮欣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5期36-39,73,共5页
子宫内膜癌是世界上第六大常见的癌症,也是我国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疾病的早期能够被确诊,并且具有良好的5年生存率,但仍有约3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目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多侧重于手术及放化疗,但这... 子宫内膜癌是世界上第六大常见的癌症,也是我国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疾病的早期能够被确诊,并且具有良好的5年生存率,但仍有约3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目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多侧重于手术及放化疗,但这些治疗对于晚期患者而言疗效不佳,导致其5年生存率仅为30%~40%,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晚期预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代谢组学逐渐受到关注,有证据证明脂质代谢异常是癌症当中比较活跃的代谢变化,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研究发现血脂代谢途径在恶性肿瘤疾病的预后中存在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血脂及脂代谢相关基因及途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影响,以此为子宫内膜癌预后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以更深入开发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和更好的治疗药物,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以及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无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脂代谢途径 血脂 他汀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现状
5
作者 潘瑶 任亮欣 +1 位作者 杭晓朦 李丰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6期26-29,共4页
肿瘤发生的标志是成功地规避细胞死亡调控,实现无限复制和不朽。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非凋亡细胞死亡模式,其主要以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和脂质活性氧(ROS)堆积为特征。在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方面不同于传统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多项... 肿瘤发生的标志是成功地规避细胞死亡调控,实现无限复制和不朽。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非凋亡细胞死亡模式,其主要以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和脂质活性氧(ROS)堆积为特征。在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方面不同于传统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多项研究已表明铁死亡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如癌症、神经退行性变、组织损伤、炎症。并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铁死亡在肿瘤抑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从而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机会。然而,关于子宫内膜癌(EC)中铁死亡的报道较少。本文针对铁死亡在EC中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子宫内膜癌 活性氧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inar教学法对本科护生临床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辉 孙红英 张丽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8期51-53,共3页
目的:对护理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为本科护生临床护理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6级护理本科生182名,随机分成两组,对实验组见习进行Seminar教学法干预,见习后对两组分别采用护理表现六维量表进行调查,同时对期末考试成绩进行... 目的:对护理实践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为本科护生临床护理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6级护理本科生182名,随机分成两组,对实验组见习进行Seminar教学法干预,见习后对两组分别采用护理表现六维量表进行调查,同时对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单科病例分析成绩、总成绩及护理专业表现方面与对照组学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新的实践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人际沟通、计划与评估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能力 SEMINAR教学法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综合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孙庆燕 冯敏 +1 位作者 郭娟娟 王娟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3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程度及焦虑程度的改善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在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外孕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心理状况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宫外孕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郭娟娟 冯敏 +1 位作者 孙庆燕 奚海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4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宫外孕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68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4例... 目的:探讨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宫外孕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68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相关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持续的时间、术毕至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宫外孕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宫外孕 腹腔镜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及对患者病情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姚宗花 吴瑞雪 +2 位作者 孙苗苗 张莹莹 南芳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8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效果及对患者病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E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6例患者分为参照组(53例)和研究组(53例... 目的:探讨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效果及对患者病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E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6例患者分为参照组(53例)和研究组(53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宫腔镜电切术,术后对研究组患者使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月经量及病情的复发率。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相比,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薄于参照组患者,其月经量少于参照组患者,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EP的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术后病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电切术 孕激素 地屈孕酮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徐靖 孙苗苗 +2 位作者 张晓童 于敏 南芳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0期68-71,共4页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可导致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绝经后出血、不孕和盆腔疼痛等症状,随着就诊意识、体检频率、检查手段的提高,EPs的检出率日益增高,且具有一定的恶变率。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成为EPs的主...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可导致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绝经后出血、不孕和盆腔疼痛等症状,随着就诊意识、体检频率、检查手段的提高,EPs的检出率日益增高,且具有一定的恶变率。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成为EPs的主要诊疗方法,但术后易复发。目前为止,EPs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能够指导临床诊疗方案,防止术后复发,减少恶变,并为预防其发生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导。本文就EP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发病机制 恶变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疾病的价值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哲 王涛 刘文静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宫颈疾病诊断中采用电子阴道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妇科门诊检查的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应用电子阴道镜检查,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镜检查结果提示,确诊为慢性宫颈炎22例,确诊为宫颈上皮... 目的:研究宫颈疾病诊断中采用电子阴道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妇科门诊检查的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应用电子阴道镜检查,并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镜检查结果提示,确诊为慢性宫颈炎22例,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CINⅠ)19例,CINⅡ13例,CINⅢ7例,宫颈癌6例,宫颈湿疣5例,正常宫颈6例;慢性宫颈炎、正常宫颈、宫颈湿疣、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诊断符合率依次为90.91%、100.00%、80.00%、94.74%、76.92%、85.71%、83.33%。结论:宫颈疾病患者采用电子阴道镜检查的临床价值高,与病理组织学检查联合使用,能使疾病诊断准确率进一步提高,从而为疾病后期治疗提供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诊断准确率 电子阴道镜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配合经脐单孔腹腔镜对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51
12
作者 李丰玲 陶尊晓 +2 位作者 刘国红 张小妍 梁爱华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6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配合经脐单孔腹腔镜(LESS)对卵巢囊肿剥除手术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因卵巢良性囊肿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妇科行LESS和传统方式腹腔镜进行卵巢囊肿剥除手术的患者各40例,纳入研究...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配合经脐单孔腹腔镜(LESS)对卵巢囊肿剥除手术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因卵巢良性囊肿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妇科行LESS和传统方式腹腔镜进行卵巢囊肿剥除手术的患者各40例,纳入研究的患者均采用ERAS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将LESS患者设为实验组,传统方式腹腔镜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大便时间,术后发热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在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大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配合LESS利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经脐单孔腹腔镜 卵巢良性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术后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镇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姜爱丽 张小妍 +1 位作者 于静 李丰玲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4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对单孔腹腔镜(LESS)术后镇痛的效果以及加速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妇科住院行经脐LESS手术的患者共147例,随机、双盲分为3组: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对单孔腹腔镜(LESS)术后镇痛的效果以及加速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1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妇科住院行经脐LESS手术的患者共147例,随机、双盲分为3组: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组49例,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镇痛组49例,对照组49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分析患者术后指标。结果观察至术后48 h采用术后镇痛的两组与对照组相比,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静脉滴注氟比洛芬组(P<0.05);采用术后镇痛的两组患者的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SS术后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该方法经济、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切口局部浸润麻醉 术后镇痛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与恶性肿瘤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嘉欣 潘瑶 +1 位作者 任亮欣 李丰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3期41-45,共5页
恶性肿瘤作为全球第二大死因,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逐渐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自噬是一个关键的细胞过程,对细胞的生长调节和体内平衡至关重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自噬除了在正常生理中发挥作用外,还在恶性肿瘤等病理... 恶性肿瘤作为全球第二大死因,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逐渐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自噬是一个关键的细胞过程,对细胞的生长调节和体内平衡至关重要。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自噬除了在正常生理中发挥作用外,还在恶性肿瘤等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自噬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自噬在恶性肿瘤代谢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恶性肿瘤 代谢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接受同步放化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爱华 初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7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同步放化疗晚期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例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治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以此预测疗效最佳临界值,... 目的探讨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同步放化疗晚期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例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治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以此预测疗效最佳临界值,按此分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高组(96例)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低组(104例)。比较两组放化疗后1、3年的总体生存率及无病进展总生存率。结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高组1、3年无病进展总生存率分别为64.58%、32.29%,均低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低组的86.54%、61.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高组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67%、75.00%,低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低组的94.23%、79.8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可作为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放化疗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晚期宫颈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