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常生活视域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建构
1
作者 徐建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0,共4页
基于日常生活的视域建构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就一般意义而言,话语议题的设置、话语主体素养以及话语表达方式对话语建构具有重要的影响。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国内外的复杂环境和形势变化,高... 基于日常生活的视域建构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是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就一般意义而言,话语议题的设置、话语主体素养以及话语表达方式对话语建构具有重要的影响。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国内外的复杂环境和形势变化,高校要立足现实中的社会问题,针对师生的利益诉求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侵袭,优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议题设置;要通过知识传授、理论教育、思想引导、价值引领、技能培训等方式,遴选、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话语创造者、话语宣传者。此外,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建构要提升话语引导者的媒介素养,引导他们参与话语主题、话语内容、话语绩效的讨论评价;要注重运用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用好用活话语载体,构建艺术性、时代性、差异性、通俗性的话语表达方式,以情动人、以趣引人、以理服人,从而提高话语受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理解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 日常生活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传播红色文化中的作用与路径研究
2
作者 罗静雯 鲁久铭 王子栩 《领导科学论坛》 2020年第5期61-64,共4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宝贵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探析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推进红色文化大众化中的作用与路径,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宝贵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探析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推进红色文化大众化中的作用与路径,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以期拓宽红色文化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院 红色文化 传播 作用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视域下的中国道路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建超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7,共7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经典作家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与规律而创获的重要理论成果。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依据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客观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是经典作家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与规律而创获的重要理论成果。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依据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客观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而成功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强国富民之路。从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视域对中国道路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阐释,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道路的成功开辟和顺利前行,遵循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的变革是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辩证统一;社会有机体生存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人民群众主体能动性的创造发挥;社会有机体发展的整体合力形成是内部结构和构成要素的有效运行;社会有机体发展的稳步推进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统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前瞻性研判,必将为中国道路的继续前行提供坚实的哲学依据、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有机体理论 中国道路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构想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建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2-45,共4页
新时代,多元意识形态处于相互竞争、冲击与对抗的状态,西方向中国渗透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其手段更加多样、形式更加隐蔽、力度更加强劲,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面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不断蔓延的趋势,有必要审视马... 新时代,多元意识形态处于相互竞争、冲击与对抗的状态,西方向中国渗透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其手段更加多样、形式更加隐蔽、力度更加强劲,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面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不断蔓延的趋势,有必要审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之维,以便进一步发挥好其导向、辩护、凝聚、动员、约束的功能。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话语、理论、文化价值分别体现为:维护党执政安全,巩固国家政权;夺取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阵地;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价值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环节探赜 被引量:3
5
作者 姚永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3-46,共4页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理论上的极端重要性,但在教育实践中,存在马克思主义被"神化"、马克思主义被"玄化"、共产主义被"虚化"的情况,导致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要扭转这种情况,必须克服马克思主义理...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理论上的极端重要性,但在教育实践中,存在马克思主义被"神化"、马克思主义被"玄化"、共产主义被"虚化"的情况,导致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要扭转这种情况,必须克服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不是独立的学科和研究方向,甚至不是一门课程等不利因素,在"三讲"环节上下功夫,即讲好马克思命运改变的故事,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话",讲透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理想信念的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理想信念 教育 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地域歧视问题的现实思考——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和谐观 被引量:2
6
作者 殷一榕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48-50,共3页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兴起,使我国一些负面新闻频发地区的负面信息传播更为迅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其中地区歧视问题尤为严重,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首次将马克思主义社...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兴起,使我国一些负面新闻频发地区的负面信息传播更为迅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其中地区歧视问题尤为严重,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首次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思想观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观。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挖掘其背后的深刻理论内涵,是解决当代中国地域歧视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地域歧视 马克思主义 和谐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思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43-46,59,共5页
推进新时代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有之义,是占领农村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必然要求,是完善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农民思想理论素养的前提条件。新时代农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应用具... 推进新时代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有之义,是占领农村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必然要求,是完善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农民思想理论素养的前提条件。新时代农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应用具备着一定的价值,然而却面临着语言环境、语言内容、语言模式和语言风格的多重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探索出新时代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应用路径:善用语言资源,促使语言环境向着安全和谐的方向发展;坚守农民立场,实现语言内容与农民现实需要的有效对接;强化互动交往,推动语言模式向着平等对话的方向转变;学习农民语言,促进语言风格与农民生活世界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农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语言艺术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理论”研究综述
8
作者 吴美玉 陈柯楠 《改革与开放》 2013年第5X期132-132,共1页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作为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以女权为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构的一种全新思想。因而对女权主义理论的研究对于认识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独特的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女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法兰西内战》看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冬阳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8-32,共5页
巴黎公社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次将“人民”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使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从科学变成现实。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科学界定了人民主体的范围,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人民主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具... 巴黎公社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次将“人民”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使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从科学变成现实。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科学界定了人民主体的范围,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人民主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原则。新时代,深挖《法兰西内战》中蕴含的人民主体思想,厘清其演进脉络以及内涵意蕴,对深刻理解这一思想,贯彻和落实“人民至上”理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至上 《法兰西内战》 人民主体 巴黎公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生态下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境遇与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枫咪 常艳 《艺术科技》 2020年第21期23-24,共2页
以艺术类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普通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内容。一般意义上讲,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通过学校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结合社会的舆论氛围来开展,而社会舆论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大众... 以艺术类大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普通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内容。一般意义上讲,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通过学校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结合社会的舆论氛围来开展,而社会舆论氛围的营造离不开大众传媒这一重要载体。全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态,为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创造了新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探讨如何抓住全媒体时代带来的艺术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遇、应对新挑战,就目前来看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艺术类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境遇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高校学生党员政治素养培育模式构建研究--以江苏省H高校S学院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建设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玘 《改革与开放》 2021年第15期68-72,共5页
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政治素养的培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改善学生党员的教育方式,文章以江苏省H高校S学院的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为例,从培养方案反向设计、组织结构合理架构、评价体系仍需完善3个... 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政治素养的培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改善学生党员的教育方式,文章以江苏省H高校S学院的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团为例,从培养方案反向设计、组织结构合理架构、评价体系仍需完善3个方面分析经验与不足,提供OBE理念融入学生党员政治素养培育模式的建设措施与实例经验,以期为高校思政专业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培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高校 学生党员 政治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的人民主体思想与马克思人本思想及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互通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振宁 《改革与开放》 2018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无不蕴含了人民主体思想。马克思人本思想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内核存在互通之处,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与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之间的互通有很大的关联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无不蕴含了人民主体思想。马克思人本思想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内核存在互通之处,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与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之间的互通有很大的关联性。它既坚持发展了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又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精髓,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坚持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民主体思想 马克思人本思想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制度概念辨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53,共7页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社会主义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发展模式等层面构成的制度有机体。文章在综合学术界对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发展模式等概念进行学术梳理和...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社会主义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发展模式等层面构成的制度有机体。文章在综合学术界对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发展模式等概念进行学术梳理和学理界定,从多个棱面展开社会主义制度的相关讨论,为开展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制度等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 基本制度 具体制度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研究
14
作者 马晓双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5,共9页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载体,其优化调整直接关系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从二者的互动关系出发,揭示了国家战略需求引导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反...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载体,其优化调整直接关系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从二者的互动关系出发,揭示了国家战略需求引导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果反哺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良性循环机制。研究发现,当前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存在四个突出问题:单一的学科专业教育模式制约了拔尖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学科专业设置细化与同质化阻滞了拔尖创新人才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科资源配置固化制约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封闭性的学科专业结构抑制了拔尖创新人才成长。针对这些结构性问题,高校要通过重构知识供给模式、打破学科专业分化壁垒、革新资源配置模式、构建开放协同体系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结构优化互动发展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自主培养 学科专业结构 交叉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路径探赜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丽莉 周建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2,共4页
党的十九大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对社会治理也提出了新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治理走向善治的必然要求,也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 党的十九大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对社会治理也提出了新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治理走向善治的必然要求,也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治理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提供机制创新的动力,构成了其融入社会治理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融入维度实现社会治理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的有机统一。新形势下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坚持发挥道德支撑作用,体现制度设计的价值引领,才能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治理 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育人模式探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朱益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0,44,共4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对当前高校的单线思政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内容上的离散、知行方面的脱节以及教育渠道供给不足等问题。为深入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对当前高校的单线思政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内容上的离散、知行方面的脱节以及教育渠道供给不足等问题。为深入探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文章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概念,旨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单线到多维的转换。共同体指导下的多维模式强调高校主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系统功能发挥,本文认为思政教育共同体理念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重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一体化教育圈,构筑"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立体化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共同体 多维教育模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表情包话语运用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蓝天 邹升平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2-96,共5页
表情包是一种十分盛行的网络符号话语系统,依靠其本身独特的表征优势、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契合优势和满足青年大学生群体需求的个性优势,极大地推动着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随着表情包话语的迅猛生长,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 表情包是一种十分盛行的网络符号话语系统,依靠其本身独特的表征优势、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契合优势和满足青年大学生群体需求的个性优势,极大地推动着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随着表情包话语的迅猛生长,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过程中也逐步显现出一些弊端。我们必须采取合理的方式来规范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表情包话语运用。明确表情包话语教学的方向引领,打造表情包话语制作的人才队伍,建立表情包话语推广的实名制度,加强表情包话语空间的审核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大学生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表情包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婚恋观异化的伦理审视及其引导 被引量:2
18
作者 左红梅 杨方 李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7,共3页
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婚恋观直接关系着未来事业的发展和幸福的生活,而大众传媒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公众人物婚恋行为的失范、政府及高校对婚恋观教育缺位、家庭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基础教育不力等社会化因素,对大学生婚恋观形成了诸多消极影响... 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婚恋观直接关系着未来事业的发展和幸福的生活,而大众传媒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公众人物婚恋行为的失范、政府及高校对婚恋观教育缺位、家庭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基础教育不力等社会化因素,对大学生婚恋观形成了诸多消极影响,令人担忧。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视。全社会要在厘清社会婚恋伦理内涵的基础上,从婚恋观引导的主要内容、舆论环境、方法途径、效果评估与调整等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增强教育的引导力、针对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婚恋观 伦理 教育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及其效益提升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D镇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颖 《改革与开放》 2021年第4期33-38,共6页
一直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鼓励青年人到乡村成长历练。新时代背景下,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升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效益,统筹考虑大学生、高校与社会三维主体的互动,强化大学生的服务认识与能力、优化高校统筹安排与协调推进的能力、提升社... 一直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鼓励青年人到乡村成长历练。新时代背景下,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升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效益,统筹考虑大学生、高校与社会三维主体的互动,强化大学生的服务认识与能力、优化高校统筹安排与协调推进的能力、提升社会参与服务活动的整合能力。文章对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以江苏省泰州市D镇为例,分析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形式,探究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效益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学生 新时代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街巷美化改造中的观念变迁考察——以扬州市广陵区为例
20
作者 陶勇宇 柳玉婷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0年第5期89-91,共3页
在日常生活审美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老街巷美化改造不但是一项利民益民的民生工程,而且是一种借助民居设计实现传统审美文化"再塑造"的途径。扬州市广陵区老街巷美化改造较有代表性,有必要对其中的经济观念、社会交往观念和... 在日常生活审美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老街巷美化改造不但是一项利民益民的民生工程,而且是一种借助民居设计实现传统审美文化"再塑造"的途径。扬州市广陵区老街巷美化改造较有代表性,有必要对其中的经济观念、社会交往观念和街巷建筑观念与文化宣传观念等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街巷 美化改造 观念 扬州市 广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