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思考和探索
1
作者 冯强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5年第13期67-69,共3页
积极心理品质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通过家校协同共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运用心理故事中的积极品格元素拓宽学生的认知和训练思维,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灵活性;运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可以塑造学生的积极自我概念;... 积极心理品质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通过家校协同共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运用心理故事中的积极品格元素拓宽学生的认知和训练思维,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灵活性;运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可以塑造学生的积极自我概念;开展“正念浸润心田”和“幸福银行”等系列活动,可以内化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管理 班主任 积极心理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学生涯教育的教育功能探索 被引量:7
2
作者 徐航航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4期26-27,共2页
2016年,教育界最火的词语莫过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 2016年,教育界最火的词语莫过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部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它指出,学生不能只躲在“象牙塔”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还要对内充分地进行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外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与国家的人才需求,能够将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国家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生涯教育在中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涯教育 核心素养 教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诚致明 因明致诚——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中学道德—心理教育带路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航航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20期20-23,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中学德育大纲》的解读和道德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优势分析,阐述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中学道德—心理教育的教育目标设置、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优化和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心理教育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生命意义田园——高一年级生命意义探索活动课设计
4
作者 丁俊浩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9期50-52,共3页
【活动背景】高中生正处在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部分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遭遇挫折时,容易陷入迷茫、意义感缺失状态。本课以“李子柒的田园生活”为切入点,结合舒伯的生涯四度理论,通过趣味游戏、绘画展示等活动,帮助学生觉察生命的意... 【活动背景】高中生正处在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部分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遭遇挫折时,容易陷入迷茫、意义感缺失状态。本课以“李子柒的田园生活”为切入点,结合舒伯的生涯四度理论,通过趣味游戏、绘画展示等活动,帮助学生觉察生命的意义,唤起对生命的积极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义感 生涯规划 生涯四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心理效应,做一个“走心”的班主任 被引量:3
5
作者 冯强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19期68-69,共2页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高速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和发展的。我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坚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本文浅谈如何通过巧用首因效应、从众效应、成功...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高速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和发展的。我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坚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本文浅谈如何通过巧用首因效应、从众效应、成功强化效应、鲶鱼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走进学生内心,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效应 班主任 班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石红梅 《英语教师》 2021年第22期13-17,共5页
阐述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出的背景。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意义。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针对英语学习活动观三个层次活动进行探索和分析,提出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并展开教学... 阐述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出的背景。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意义。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针对英语学习活动观三个层次活动进行探索和分析,提出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并展开教学,从而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英语学习活动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二元对立型材料作文导写及下水作文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华华 《写作》 2017年第9期29-31,共3页
高中生应重视理性思辨思维的培养,而二元对立型材料作文则是训练理性思辨能力的极佳材料。本则作文材料属于典型的二元对立型材料。以此则作文材料为例,总结出了二元对立型材料作文分析说理的四个角度:正确理解核心概念;寻找说理的立足... 高中生应重视理性思辨思维的培养,而二元对立型材料作文则是训练理性思辨能力的极佳材料。本则作文材料属于典型的二元对立型材料。以此则作文材料为例,总结出了二元对立型材料作文分析说理的四个角度:正确理解核心概念;寻找说理的立足点;寻找说理的拓展点;寻找说理的辩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对立 高雅艺术 通俗艺术 分析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作文语言指津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华华 《写作》 2016年第4期43-45,共3页
作文是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如果有了形象生动甚至新颖别致的语言作为载体,思想就能得到更好地彰显。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作文中努力避免语言的口水化,走出语言的程式化,不断创新自己的语言:可以在词汇的鲜活中创新;在搭配的陌... 作文是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如果有了形象生动甚至新颖别致的语言作为载体,思想就能得到更好地彰显。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作文中努力避免语言的口水化,走出语言的程式化,不断创新自己的语言:可以在词汇的鲜活中创新;在搭配的陌生中创新;在修辞的灵动中创新;在潮语的运用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 创新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传授的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探索 以写人教学为切入点
9
作者 许泽平 《今日教育》 2023年第3期53-55,共3页
写作教学最难的问题,在于如何教会学生写作。以前我们总是认为,写作属于不可教的范畴,学生作文写得好不好,主要看他们是否有丰富的阅读积累和相当程度的表达能力。积累很难教,因而我们就努力训练学生的表达。在此思路下,很长时间以来,... 写作教学最难的问题,在于如何教会学生写作。以前我们总是认为,写作属于不可教的范畴,学生作文写得好不好,主要看他们是否有丰富的阅读积累和相当程度的表达能力。积累很难教,因而我们就努力训练学生的表达。在此思路下,很长时间以来,语文写作的课堂彷徨在学生就题写题、教师就题评题的迷雾中。特别是初中语文的写作教学,教师和学生都绕在一个朦胧的印象里,仿佛写作能力就是在一个个题目的训练中得以提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积累 语文写作 写作教学 阅读写作一体化 教学探索 知识传授 教会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概念为抓手探寻《乡土中国》的阅读路径
10
作者 朱华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13期60-63,共4页
《乡土中国》是必修教材第一个整本书阅读的书目,作为一部学术专著,中学生读起来难免有一定的难度。温儒敏教授曾说:“《乡土中国》的确有点难。这是社会学的经典论著,学术性强,即使这方面的专家,读起来也要费一番心思的,何况我们中学生?”
关键词 必修教材 学术专著 《乡土中国》 整本书阅读 温儒敏 阅读路径 书目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小说阅读备考中的哈姆雷特
11
作者 朱华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19期133-136,共4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要求:"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要求:"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阅读 艺术表现方式 备考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文学作品 阅读与写作 艺术形象 高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诗教学的四重准备——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谈起
12
作者 张毛毛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17期39-43,共5页
新诗是统编本教材的起始内容,特别是本次新入选的几篇诗歌,在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诗的称呼是相较于古典诗歌的,它带来的文学变革不仅仅是形式、节奏、意象,还有语言、审美方式等。基于以上原因,学生面对新诗,会有一定的困... 新诗是统编本教材的起始内容,特别是本次新入选的几篇诗歌,在文学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诗的称呼是相较于古典诗歌的,它带来的文学变革不仅仅是形式、节奏、意象,还有语言、审美方式等。基于以上原因,学生面对新诗,会有一定的困难,比如:读不懂,找不到切入点。教师教学也会遇到困难,比如:赏析的落脚点,如何教学生写诗。下面我们抛砖引玉,提出"新诗教学的四重准备",尝试找到一条路径,带领学生进入新诗的花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 文学变革 审美方式 《红烛》 新诗教学 峨日朵雪峰之侧 读不懂 教师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让议论说理充满感染力
13
作者 朱华华 《作文(高中版)》 2020年第1期79-81,共3页
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并提出主张的文体。它以说理为主,但绝不是干巴巴如道士讲经般的坐而论道。议论文同样有温度,它不仅需要能晓之以理,还要能动之以情,因为只有这样,议论说理才更有感染力。
关键词 动之以情 议论文 晓之以理 感染力 说理 发表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之“新”
14
作者 黄菊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7期23-25,共3页
高中学生对理解《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有一定的难度,很难把握其艺术价值。本文试以“新”为切入点,与中国古典诗歌进行对比,探究这首诗新在何处、为何而新以及如何看待这种新。把握好这首诗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加深对特定时代审美形... 高中学生对理解《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有一定的难度,很难把握其艺术价值。本文试以“新”为切入点,与中国古典诗歌进行对比,探究这首诗新在何处、为何而新以及如何看待这种新。把握好这首诗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加深对特定时代审美形式的理解,合理认识这首诗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新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正的快乐
15
作者 叶锐航 蒋稷康 徐航航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34期69-71,共3页
【设计理念】自我同一性是中学生时期(12-18岁)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有意义于社会的同时也要感受到自己生活的意义,为成人期健康人格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自我同一性 心理剧 自我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