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
王洪新
高婧
|
《继续教育研究》
|
2006 |
0 |
|
2
|
大学生家庭教育失位错位问题的研析与对策 |
刘元昊
杨丽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3
|
新冠肺炎疫情中英国继续教育学院管理经验--以巴斯学院为例 |
刘清源
姜君
李娜
|
《继续教育研究》
|
2021 |
0 |
|
4
|
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反思 |
李佳
|
《戏剧之家》
|
2012 |
0 |
|
5
|
对哈尔滨市中学教师积极性的测评分析 |
程显有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2 |
0 |
|
6
|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探研 |
姜梦娇
|
《成才之路》
|
2015 |
0 |
|
7
|
我国基础教育减负政策变迁——基于“工具-目标-教育场域”的三维框架分析 |
林琳
李芸彤
|
《当代教育与文化》
|
2024 |
0 |
|
8
|
人工智能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
李苗
王玮
|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共情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道德推脱和内疚的多重中介作用 |
安连超
张守臣
王宏
马子媛
赵建芳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6
|
|
10
|
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与生命意义的关系 |
王鑫强
张大均
薛中华
齐晓栋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12 |
32
|
|
11
|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综述 |
李想
刘俊强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11 |
25
|
|
12
|
大学生人格与手机依赖的关系:压力感知的中介与性别的调节作用 |
尹静
李传英
马世超
徐瑜姣
李永升
|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3
|
论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演进与本土化革新 |
李玉
郑琴华
徐华楠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4
|
我国高校社会捐赠业绩的组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80所大学基金会的调查 |
佟婧
申晨
|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5
|
中职“扩招”:农民工子女高中教育的实现路径 |
周正
周佳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6
|
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对策 |
陈云奔
刘梅梅
张宏玉
|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
2014 |
4
|
|
17
|
教育督导,还是教育辅导?——两种教育行政控制理念之比较 |
尚致远
张天雪
|
《北方论丛》
CSSCI
|
1998 |
5
|
|
18
|
美国2061计划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述评 |
续润华
王会娟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9
|
高职高专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
蔡雪岚
杜丽娟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8
|
|
20
|
德国职业教育立法及其启示 |
申晨
孙芳
|
《继续教育研究》
|
2018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