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孙铁虎 卢宗梅 +4 位作者 陈博 陈影 李义 佟毅 金渭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7-130,共4页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560头杜×长×大三元育肥猪[(75.37±2.65)kg],根据体重、性别随机分为7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对照组饲喂育肥猪日粮,试验组分别在...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饲料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560头杜×长×大三元育肥猪[(75.37±2.65)kg],根据体重、性别随机分为7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对照组饲喂育肥猪日粮,试验组分别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5%或10%的发酵饲料A、B、C,饲喂21 d后每组选5头育肥猪肛门采集新鲜粪便测定肠道菌群多样性;并在饲喂第29天和第30天,各组每个重复连续收集粪便混合后测定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粗蛋白质、能量和干物质的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相比对照组,饲喂发酵饲料组的粗蛋白质消化率有所提高(最高组提高2.9%);同时肠道菌群中乳杆菌属丰度有所增加,表明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发酵饲料可以改善育肥猪养分消化率和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率 菌群多样性 育肥猪 发酵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窝罐头原料及生产中嗜热微生物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范力艺 范群艳 +2 位作者 林佳馨 胡嘉淼 张怡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8-97,共10页
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传统培养分离方法,比较了燕窝罐头原料与不同生产工序的微生物群系构成,通过α、β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研究了燕窝罐头生产线中的腐败微生物污染源与工序的关键控制点。结果表明:冰糖原料是燕窝罐头的主要... 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传统培养分离方法,比较了燕窝罐头原料与不同生产工序的微生物群系构成,通过α、β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研究了燕窝罐头生产线中的腐败微生物污染源与工序的关键控制点。结果表明:冰糖原料是燕窝罐头的主要污染来源,其中携带的地芽孢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是燕窝罐头的主要腐败污染菌属。此外还确定了生产线上与冰糖原料相关的工序作为生产关键控制点,从而为燕窝罐头的生产质量控制和卫生监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窝 低酸性罐头 微生物多样性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场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综述
3
作者 邹迪 范力艺 +2 位作者 武丽达 代建军 李义 《现代食品》 2024年第6期74-76,共3页
脉冲电场(PEF)技术能有效解决食品中的生物危害,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食品非保温保鲜方法。因此,本文分析了PEF的技术原理以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脉冲电场 食品保鲜液 食品微生物灭活 食品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制备高光学纯度L-乳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浩轩 周卫强 +5 位作者 杨硕 彭超 陈博 王晓健 李义 佟毅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1年第5期91-96,112,共7页
L-乳酸(L(+)-Lactic acid),分子式为C3H6O3可以被人体所代谢,在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而生产L-乳酸的方法,化学合成法、酶法、微生物制备发酵法中,微生物制备发酵法具有成本低廉、产出量大、简单方便等优势。本... L-乳酸(L(+)-Lactic acid),分子式为C3H6O3可以被人体所代谢,在食品、医药、日化和工业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而生产L-乳酸的方法,化学合成法、酶法、微生物制备发酵法中,微生物制备发酵法具有成本低廉、产出量大、简单方便等优势。本文首先从菌株的不同种类分析了微生物发酵产L-乳酸的优势,随后介绍了已经开发出的L-乳酸的优化工艺,包括菌种发酵所使用的原料、所能适应的发酵条件、产酸所能达到的光学纯度及目前工业化生产的发酵水平,希望为工业化的大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微生物发酵 光学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物合成D-阿洛酮糖的研究及产业化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元亨 王靖 +4 位作者 王小艳 陶进 陈博 李义 佟毅 《现代食品》 2020年第6期34-40,共7页
本文主要综述了我国D-阿洛酮糖(D-psicose,Psi)的研究进展及产业化进程,包括技术开发进展、主要研发单位、技术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同时阐述了D-阿洛酮糖在我国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包括重叠工作过多、技术整合不足、技术集中在上游基... 本文主要综述了我国D-阿洛酮糖(D-psicose,Psi)的研究进展及产业化进程,包括技术开发进展、主要研发单位、技术开发中存在的不足,同时阐述了D-阿洛酮糖在我国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包括重叠工作过多、技术整合不足、技术集中在上游基因挖掘和菌株构建领域、法规和审批滞后等问题,展望了D-阿洛酮糖产业发展趋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 研究 产业化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体系中D-阿洛酮糖的结晶工艺优化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元亨 吕哲 +6 位作者 丁子元 王小艳 李皓然 邓莉川 刘颖慰 陈博 佟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85-189,198,共6页
为开发一套D-阿洛酮糖的结晶工艺,本文以乙醇为结晶体系,分别对影响结晶过程的4个主要因素(包括D-阿洛酮糖溶液的密度、乙醇与D-阿洛酮糖的比例、结晶时间和结晶温度)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结晶的... 为开发一套D-阿洛酮糖的结晶工艺,本文以乙醇为结晶体系,分别对影响结晶过程的4个主要因素(包括D-阿洛酮糖溶液的密度、乙醇与D-阿洛酮糖的比例、结晶时间和结晶温度)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结晶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操作条件为:D-阿洛酮糖溶液密度为1.35 g/mL,乙醇与D-阿洛酮糖溶液比例为3.8∶1,结晶时间为325 min,结晶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D-阿洛酮糖的初次结晶收率可达71.58%。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乙醇体系中可获得较高的D-阿洛酮糖结晶收率,本研究获得的模型可以用来优化D-阿洛酮糖在乙醇体系中的结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 乙醇体系 结晶工艺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的特性及其在生猪养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杨鑫 孙浩轩 +10 位作者 陈影 王慧丽 金渭武 郭世堂 朱威宇 谭剑 安泰 卢宗梅 李凡 李义 佟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8,35,共7页
我国是全球猪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生猪养殖行业是关系到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行业。随着养殖产业的升级与发展,绿色生态养猪新模式的推进,通过营养调控改善生猪健康、提高生猪生产成绩、提升猪肉品质,成为生猪养殖业重点关注的话题。... 我国是全球猪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生猪养殖行业是关系到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行业。随着养殖产业的升级与发展,绿色生态养猪新模式的推进,通过营养调控改善生猪健康、提高生猪生产成绩、提升猪肉品质,成为生猪养殖业重点关注的话题。地衣芽孢杆菌作为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菌,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耐胆盐、产酶、产抑菌活性物质等特点,不仅可以促进生猪生长、改善肠道健康、提高免疫,还可以有效降解毒素、控制猪舍环境,是最具潜力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本文旨在综述地衣芽孢杆菌的饲料原料预消化、调节肠道菌群、降解毒素、降低氨氮等特性,及其对生猪腹泻控制、肠道健康、机体免疫、生长性能、饲料毒素降解、猪舍环境控制的积极作用,以其为当前生猪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生猪 肠道健康 免疫功能 毒素降解 环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移动床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郭元亨 刘颖慰 +6 位作者 丁子元 黄鹏 刘淑清 殷红 邓莉川 陈博 佟毅 《现代食品》 2019年第21期3-11,共9页
本文主要综述了模拟移动床(Simulated moving bed,SMB)色谱分离技术基础理论,包括工作原理、设备基本单元、影响分离效率的因素等,以及SMB的建模和仿真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SMB在食品行业中的研究及产业化情况,展望了SMB在食品行... 本文主要综述了模拟移动床(Simulated moving bed,SMB)色谱分离技术基础理论,包括工作原理、设备基本单元、影响分离效率的因素等,以及SMB的建模和仿真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SMB在食品行业中的研究及产业化情况,展望了SMB在食品行业中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移动床 色谱分离 食品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生物酶法催化脱臭馏出物甲酯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武文华 关国华 +7 位作者 蒋一鸣 宋莲芳 王宽 耿鑫琪 邓军 徐伟 徐逍然 童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3-146,共4页
为实现脱臭馏出物绿色、清洁、高效甲酯化,达到环保生产的目的,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生物酶法催化脱臭馏出物甲酯化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测定了反应前后维生素E含量的变化,并将新工艺应用于实际生产线。结果表明:生物酶法... 为实现脱臭馏出物绿色、清洁、高效甲酯化,达到环保生产的目的,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生物酶法催化脱臭馏出物甲酯化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测定了反应前后维生素E含量的变化,并将新工艺应用于实际生产线。结果表明:生物酶法催化脱臭馏出物甲酯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加水量1%(以脱臭馏出物质量计)、甲醇用量11.5%(以脱臭馏出物质量计)、固定化脂肪酶用量0.3%(以脱臭馏出物质量计)、反应温度35.6℃,在最佳条件下反应8 h脱臭馏出物中游离脂肪酸酯化率达到92.59%,甘油酯酯化率达到94.95%;生物酶法催化脱臭馏出物甲酯化反应过程中维生素E损失少,收率达到93%;与浓硫酸催化甲酯化工艺相比,产品维生素E(50%维生素E)总收率提高了3.47百分点,植物甾醇总收率提高了3.26百分点。综上,生物酶法催化脱臭馏出物甲酯化,可以得到较高的酯化率,提高了产品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酶 脱臭馏出物 甲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维生素E油中PAH4连续脱除工艺研究
10
作者 关国华 武文华 +7 位作者 曹玉平 蒋一鸣 周学晋 宋莲芳 徐逍然 童强 史金柱 梁广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101,共4页
建立了一种天然维生素E油连续通过颗粒活性炭的固定床吸附工艺,从而实现有效脱除其中含有的微量多环芳烃(PAHs)。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料液比、体系温度、物料在填料中的吸附时间对PAH4(苯并(a)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䓛)脱除... 建立了一种天然维生素E油连续通过颗粒活性炭的固定床吸附工艺,从而实现有效脱除其中含有的微量多环芳烃(PAHs)。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料液比、体系温度、物料在填料中的吸附时间对PAH4(苯并(a)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䓛)脱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进行了工艺条件优化。同时,考察了PAH4脱除过程对天然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95%乙醇为溶剂,料液比(天然维生素E油与溶剂比)1∶3,体系温度40℃,在以颗粒活性炭为填料的固定床内吸附4 h的条件下,可使天然维生素E油中PAH4的残留量降至7.3μg/kg(其中苯并(a)芘含量为1.8μg/kg),符合欧盟标准要求的苯并(a)芘含量小于或等于2μg/kg,PAH4含量小于或等于10μg/kg的限量标准,且采用该PAH4脱除工艺后维生素E的含量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维生素E油 PAH4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ZIF-67的制备及合成D-阿洛酮糖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亚宏 郭元亨 +4 位作者 吴祺路 丁长河 杨凯 钱承敬 王小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57-163,共7页
为降低D-阿洛酮糖的生产成本,本研究旨在开发一款易回收、可重复使用的D-阿洛酮糖无机催化剂,并优化该催化剂生产D-阿洛酮糖的工艺。本文利用Co^(2+)和2-甲基咪唑在水相中合成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67,ZIF... 为降低D-阿洛酮糖的生产成本,本研究旨在开发一款易回收、可重复使用的D-阿洛酮糖无机催化剂,并优化该催化剂生产D-阿洛酮糖的工艺。本文利用Co^(2+)和2-甲基咪唑在水相中合成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67,ZIF-67),并对其进行表征;并以pH(A)、催化温度(B)、催化时间(C)展开单因素实验;进一步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催化工艺进行优化。ZIF-67呈现菱形十二面体的结构,催化性能良好,Design Expert 13预测最优反应条件为pH11.1、温度80.0℃、催化时间11.2 min。此条件下,ZIF-67催化活性为1003.5μmol·min^(-1)·g^(-1)。本文首次开发一款D-阿洛酮糖无机催化剂ZIF-67,并通过响应曲面较好地预测出ZIF-67合成D-阿洛酮糖的最佳反应条件,也为D-阿洛酮糖工业化生产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67) 无机催化剂 响应曲面法 D-阿洛酮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分子质量水溶性半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对淀粉消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嘉茜 刘思源 +7 位作者 王鹏杰 佟毅 李义 王灿 赵国淼 梁颖超 任发政 文鹏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0-157,共8页
为了提升玉米加工副产品麸皮中水溶性半纤维素(corn bran hemicellulose,CBH)在功能性面制品中的综合利用,以玉米麸皮为原料,提取水溶性半纤维素CBH-L(CBH-Low)和CBH-H(CBH-High),并利用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 为了提升玉米加工副产品麸皮中水溶性半纤维素(corn bran hemicellulose,CBH)在功能性面制品中的综合利用,以玉米麸皮为原料,提取水溶性半纤维素CBH-L(CBH-Low)和CBH-H(CBH-High),并利用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凝胶渗透色谱(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和离子色谱(high performance an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pulsed amperometric detecter,HPAEC-PAD)等对其分子结构和单糖组成进行表征。研究了剪切速率、温度等因素对半纤维素水溶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通过淀粉消化试验建立胃肠道环境下半纤维素的表观黏度与小麦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比例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CBH-L分子质量(1.9×10^(3) Da)低于CBH-H的分子质量(5.1×105 Da);红外光谱图显示,两种半纤维素均具有多糖的典型特征。两种半纤维素水溶液均表现出良好的抗剪切性,且质量分数低于4.8%时具有一定的温度抗逆性。CBH-H相比于CBH-L对小麦淀粉消化性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小麦抗性淀粉比例的上升与半纤维素黏度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9(P<0.1)。研究显示,具有抑制淀粉消化功能的水溶性半纤维素有望成为功能性食品新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纤维素 水溶性 分子质量 流变学特征 淀粉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梭菌、黑曲霉菌丝体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武丽达 沈雪梅 +8 位作者 杨鑫 魏超 王琪 陈影 卢宗梅 李义 佟毅 杨凯 金渭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29,共5页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或黑曲霉菌丝体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功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只1日龄AA白羽公雏,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肉雏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30 mg/k...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或黑曲霉菌丝体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功能和肠道形态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只1日龄AA白羽公雏,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肉雏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30 mg/kg丁酸梭菌1、160 mg/kg丁酸梭菌2、0.6%黑曲霉菌丝体、0.6%酶解黑曲霉菌丝体,试验周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或酶解黑曲霉菌丝体可以显著提高白羽肉鸡日增重(4.6%~9.6%),降低料重比(2.9%~5.2%),其中添加0.6%的酶解黑曲霉菌丝体效果最佳(平均日增重提高9.6%,料重比降低5.2%)。丁酸梭菌显著提高了21日龄肉鸡血清中IgG、Ig A的含量,显著降低了42日龄肉鸡血清中的丙二醛(MDA)含量(P<0.05),并提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综上可知,在日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或酶解黑曲霉菌丝体有助于提高白羽肉鸡的生长性能,提升抗氧化水平,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利于畜禽健康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黑曲霉菌丝体 生长性能 肠道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果糖、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铁虎 金渭武 +4 位作者 陈影 卢宗梅 李义 佟毅 杨鑫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55-58,79,共5页
为研究低聚果糖、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7.33 kg左右健康断奶公猪180头,按体重相近,进行完全随机区组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断奶仔猪。日粮处理组分别为:(1)正对照组P:基础日粮+0... 为研究低聚果糖、丁酸梭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7.33 kg左右健康断奶公猪180头,按体重相近,进行完全随机区组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断奶仔猪。日粮处理组分别为:(1)正对照组P:基础日粮+0.2%氧化锌;(2)负对照组C:基础日粮;(3)试验组A:基础日粮+0.3%低聚果糖;(4)试验组B:基础日粮+0.6%低聚果糖;(5)试验组D:基础日粮+0.3%低聚果糖+0.02%丁酸梭菌;(6)试验组E:基础日粮+0.02%丁酸梭菌。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与正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腹泻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 0.05),试验E组1~21 d仔猪的腹泻率最低,日增重最高,表明丁酸梭菌可以降低断奶仔猪腹泻发生,促进动物生长。日粮中添加低聚果糖组的日采食量增加,且随添加量增加而增加,表明低聚果糖有诱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腹泻 生长性能 低聚果糖 丁酸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工艺开发 被引量:10
15
作者 范佳硕 杨鑫 +6 位作者 陈博 卢宗梅 陈影 乔龙江 杨硕 李义 佟毅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0年第1期21-26,共6页
为得到植物乳杆菌的最优发酵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对植物乳杆菌活菌数的影响,应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对葡萄糖、酵母浸粉、牛肉膏的质量浓度进行了优化,利用1 L发酵罐对发酵条件进行研究,最终得到植物乳杆菌BC00171... 为得到植物乳杆菌的最优发酵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对植物乳杆菌活菌数的影响,应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对葡萄糖、酵母浸粉、牛肉膏的质量浓度进行了优化,利用1 L发酵罐对发酵条件进行研究,最终得到植物乳杆菌BC00171摇瓶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酵母浸粉30 g/L、硫酸镁0.3 g/L、醋酸钠7 g/L、柠檬酸三铵2 g/L、磷酸氢二钾2 g/L、硫酸锰0.3 g/L、吐温801 mL/L,在此培养基配方下发酵20 h后活菌数达到3.9×10^9 CFU/mL。发酵罐最优培养基配方及发酵工艺优化结果是:葡萄糖40 g/L、酵母浸粉30 g/L、硫酸镁0.3 g/L、醋酸钠7 g/L、柠檬酸三铵2 g/L、磷酸氢二钾2 g/L、硫酸锰0.3 g/L、吐温801 mL/L,按照接种量3%,pH调控至6.8,培养12 h活菌数即可达到3×10^9 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响应面法 Box-Behnken实验设计 pH缓冲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检测器的壳寡糖色谱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卫强 李娟 +6 位作者 沈雪梅 彭超 陈博 晏礼明 赵黎明 李义 佟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98-702,共5页
基于氨基葡萄糖的紫外吸收特性,通过对氨基葡萄糖标准溶液在波长190~400 nm的检测,确定了壳寡糖(氨基葡萄糖分子的低聚物)的紫外检测波长为190~210 nm。比较了常用于寡糖分析的两种商品色谱柱(Shodex氨基柱和TOSOH酰胺柱)分离效果,两种... 基于氨基葡萄糖的紫外吸收特性,通过对氨基葡萄糖标准溶液在波长190~400 nm的检测,确定了壳寡糖(氨基葡萄糖分子的低聚物)的紫外检测波长为190~210 nm。比较了常用于寡糖分析的两种商品色谱柱(Shodex氨基柱和TOSOH酰胺柱)分离效果,两种色谱柱分离效果相当,但前者的出峰时间更早。基于Shodex氨基柱,拟合出紫外检测器条件下氨基葡萄糖定量计算的标准曲线,开发并验证了壳寡糖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不同聚合度壳寡糖的分离程度和色谱峰分布规律与示差折光检测器的检测效果相当,并以此确定了壳寡糖混合标准样品的聚合度分布。方法可作为现行壳寡糖行业标准检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紫外检测器 色谱 聚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贮稻谷半连续浓醪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武国庆 吴德旺 +7 位作者 沈乃东 赵二永 张宏嘉 郭翠 周锦怡 李红波 李冬敏 佟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7-101,共5页
该文以脱壳超储稻谷(全糙米)为原料,开展了半连续浓醪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工艺研究。在中粮安徽30万t/年半连续燃料乙醇装置上进行了高浓拌料、喷射液化、同步糖化半连续发酵、精馏后制备乙醇等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全糙米发酵成熟醪平均... 该文以脱壳超储稻谷(全糙米)为原料,开展了半连续浓醪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工艺研究。在中粮安徽30万t/年半连续燃料乙醇装置上进行了高浓拌料、喷射液化、同步糖化半连续发酵、精馏后制备乙醇等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全糙米发酵成熟醪平均酒份达到15.36%vol、平均还原糖含量0.21%、残淀粉含量0.40%、残糊精含量0.55%、酸度8.43°T、挥发酸含量0.35 g/L。该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可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贮稻谷 全糙米 燃料乙醇 半连续发酵 同步糖化发酵 浓醪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贮稻谷生产燃料乙醇工艺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8
18
作者 武国庆 沈乃东 +4 位作者 张宏嘉 周锦怡 李冬敏 吴德旺 佟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26,共5页
近年来国内稻谷燃料乙醇技术发展较快,产量已达近百万吨。利用超贮稻谷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既可以消纳不断上涨的稻谷库存,有效控制陈化粮食流入粮食加工市场,也可扩大燃料乙醇产业的原料来源。该文深入分析了稻谷组成特性及现有超贮稻谷... 近年来国内稻谷燃料乙醇技术发展较快,产量已达近百万吨。利用超贮稻谷发酵生产燃料乙醇既可以消纳不断上涨的稻谷库存,有效控制陈化粮食流入粮食加工市场,也可扩大燃料乙醇产业的原料来源。该文深入分析了稻谷组成特性及现有超贮稻谷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特点,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与建议,以期为我国超贮稻谷生产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贮稻谷 燃料乙醇 浓醪发酵 堵塔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大肠杆菌异源表达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诱导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卫强 何太波 +9 位作者 唐堂 汤维涛 吕哲 郭元亨 王靖 王小艳 彭超 陈博 李义 佟毅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19年第4期192-196,共5页
以异源表达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psicose 3-epimerase,缩写为DPEase)的工程大肠杆菌为出发菌株,在5L发酵罐培养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大肠杆菌异源表达DPEase酶的诱导工艺。通过依次考察诱导时间点、诱导温度、诱导pH和诱导剂用量对... 以异源表达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psicose 3-epimerase,缩写为DPEase)的工程大肠杆菌为出发菌株,在5L发酵罐培养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大肠杆菌异源表达DPEase酶的诱导工艺。通过依次考察诱导时间点、诱导温度、诱导pH和诱导剂用量对工程大肠杆菌生长和DPEase酶活(单位时间内的转化率)的影响,综合考虑能耗和发酵周期,确定相应的最佳控制点,系统优化诱导条件。结果表明:指数生长期进行诱导,诱导前培养温度由37℃降至25℃、pH恒定7.0、IPTG诱导剂添加终浓度为0.5 mmol/L,可以理想平衡菌体生长和蛋白酶表达,反应30 min的DPEase酶平衡转化率达到28%左右,达到已公开报道的平均水平,为后续的生物转化工艺摸索提供原料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D-阿洛酮糖 诱导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期储存小麦与水稻混合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娜娜 李永恒 +7 位作者 孙振江 何太波 王小艳 佟毅 王泽兴 张俊奇 陈凡荣 李凡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9-173,共5页
为优化超期储存小麦和水稻混合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辅料,以发利耐高温酒用干酵母为发酵菌株,采用同步糖化发酵法,研究了小麦添加比例、淀粉酶种类、降黏酶种类及添加方式对于混合发酵的影响。通过测定液化和发酵醪液的相关指标,优化出适... 为优化超期储存小麦和水稻混合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辅料,以发利耐高温酒用干酵母为发酵菌株,采用同步糖化发酵法,研究了小麦添加比例、淀粉酶种类、降黏酶种类及添加方式对于混合发酵的影响。通过测定液化和发酵醪液的相关指标,优化出适合小麦混合发酵的辅料。结果显示,当干物质含量为30%,超期储存小麦添加比例30%,液化阶段使用超强复配淀粉酶(0.26 kg/t粮),同步糖化发酵阶段使用糖化酶(0.68 kg/t粮)、酸性蛋白酶(0.035 kg/t粮),在32℃下发酵72 h酒精度可达12.37%vol;在拌料阶段添加蔚蓝木聚糖酶(0.3 kg/t粮),可使蒸馏残液滤速由4.8 mL/min提高至7.8 mL/min,清液干物由8.2%降低至5.7%,可有效减轻后期污水处理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期储存小麦 水稻 共发酵 燃料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