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表演文学”理论视野下的陈少云表演艺术研究 |
孙红侠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4 |
0 |
|
2
|
百花含蓓东风里--2019年度中国戏曲发展研究报告 |
王馗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3
|
通向中国戏曲美学体系——戏曲美学范畴研究的缘起与实践 |
安葵
|
《艺术学研究》
|
2019 |
2
|
|
4
|
粤剧排场研究 主持人语 |
王馗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
2024 |
0 |
|
5
|
现代戏曲:“文体”再辨——兼评吕效平“现代戏曲”研究 |
孙红侠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21 |
3
|
|
6
|
戏曲美学研究的路径与走向述论 |
李志远
|
《民族艺术研究》
|
2017 |
3
|
|
7
|
关于当前戏曲创作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
刘祯
|
《戏剧之家》
|
2006 |
3
|
|
8
|
戏曲生态学研究路径探析——以晚明戏曲生态为考察对象 |
李志远
|
《艺术学研究》
|
2022 |
5
|
|
9
|
活态艺术遗产的文化整理与研究方法——以福建“作场”为对象的考察 |
王馗
|
《艺术学研究》
|
2020 |
2
|
|
10
|
地方戏曲研究的新理念——马建华《莆仙戏与宋元南戏、明清传奇》评析 |
刘祯
陈建平
|
《福建艺术》
|
2006 |
0 |
|
11
|
学术弘扬惟敬谨——曾永义先生戏曲研究的特点和贡献 |
王安葵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2
|
近十年京剧艺术传承研究 |
谢雍君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
2023 |
0 |
|
13
|
京剧老生行当早期唱腔艺术研究——以唱片与曲谱为视点 |
孔培培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
2023 |
0 |
|
14
|
把戏曲学话语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
安葵
|
《艺术学研究》
|
2025 |
0 |
|
15
|
理论联系实际 推动艺术研究——郭汉城先生访谈 |
郭汉城
李小菊
|
《艺术学研究》
|
2019 |
0 |
|
16
|
略谈戏曲民俗研究的成就与学科意义 |
王学锋
|
《艺苑》
|
2011 |
0 |
|
17
|
2023年度中国戏曲发展态势 |
王道
|
《福建艺术》
|
2024 |
1
|
|
18
|
中国戏曲导演的作用 |
王安葵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9
|
21世纪昆曲研究概论 |
刘祯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20
|
近年昆曲文化现象之研究 |
刘祯
|
《文化艺术研究》
|
2008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