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RC架构下低时延微内核进程间通信设计
1
作者 苏浩然 李文泰 +3 位作者 古金宇 臧斌宇 陈海波 管海兵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62-2380,共19页
微内核系统将系统服务迁移到用户态运行,因其架构隔离性而具有高可靠性的优势,这一优势与航天领域的需求相契合.SPARC架构的处理器被广泛应用于航天飞船、卫星载荷以及星球车的控制设备上,而该架构的寄存器窗口机制会影响微内核进程间通... 微内核系统将系统服务迁移到用户态运行,因其架构隔离性而具有高可靠性的优势,这一优势与航天领域的需求相契合.SPARC架构的处理器被广泛应用于航天飞船、卫星载荷以及星球车的控制设备上,而该架构的寄存器窗口机制会影响微内核进程间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IPC)的性能,其核间中断(inter-processor interrupt,IPI)也会严重影响跨核IPC的效率.IPC作为微内核系统的关键机制,对微内核上应用程序的整体性能十分重要.基于对SPARC寄存器窗口机制的观察,重新设计实现寄存器组机制,由系统内核对寄存器窗口进行分配和管理,并藉此实现SPARC架构上的BankedIPC.同时,在多核场景下,针对SPARC上IPI性能较差的问题,设计实现FlexIPC以优化跨核IPC的性能.使用这些方法对自研微内核ChCore上已经实现的通用的同步IPC进行优化.测试表明,优化后SPARC上微内核的IPC平均性能提升至原来的2倍,应用性能提升最高可达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程间通信 微内核 sparc架构 性能调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C表达在间皮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2
作者 张安莉 王弦 +6 位作者 叶元滋 吴灿 程岚卿 李恒 孙思柏 吴强 吴海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6-730,共5页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在间皮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0例间皮瘤、4例高分化乳头状间皮肿瘤(well-differentiated papillary...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在间皮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0例间皮瘤、4例高分化乳头状间皮肿瘤(well-differentiated papillary mesothelial tumour,WDPMT)、40例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40例肺低分化腺癌、20例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和20例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SPARC的表达,对比分析SPARC、Calretinin、D2-40和WT-1在间皮瘤中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SPARC在间皮瘤中呈弥漫强阳性(37/40例),在WDPMT中呈中等阳性(3/4例),在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40例)、肺低分化腺癌(2/40例)、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0/20例)和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1/20例)中仅个别病例呈局灶弱阳性。在40例间皮瘤中,SPARC的敏感性为92.5%,在对照肿瘤(肺鳞状细胞癌、肺腺癌、卵巢浆液性癌)中SPARC的特异性为96.7%。结论SPARC在间皮瘤中广泛表达,其敏感性与Calretinin、D2-40和WT-1相似,但特异性远高于其他间皮标志物。在与肺低分化癌、卵巢浆液性癌等的鉴别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皮瘤 肺低分化腺癌 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卵巢浆液性癌 spa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A与GP60/SPARC相互作用力学生物学机制构建药物靶向递送系统及抗肿瘤应用
3
作者 孟润 张瑞雅 +2 位作者 王磊 周晓荣 王伯初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5-225,共1页
目的人血清白蛋白(HSA)能与其受体蛋白(GP60)/结合蛋白(SPARC)相互作用,但其相互作用的分子力学生物学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这阻碍了以HSA为基础构建药物靶向递送系统。本研究旨在阐明HSA与GP60/SPARC相互作用的分子力学生物学机制,为以HS... 目的人血清白蛋白(HSA)能与其受体蛋白(GP60)/结合蛋白(SPARC)相互作用,但其相互作用的分子力学生物学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这阻碍了以HSA为基础构建药物靶向递送系统。本研究旨在阐明HSA与GP60/SPARC相互作用的分子力学生物学机制,为以HSA而构建的药物靶向递送系统合理设计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子力学实验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方法,旨在揭示HSA与GP60/SPARC相互作用的分子力学原理和分子生物学规律等。进而对HSA进行合理改造设计,构建更为精准的药物靶向递送系统。通过荷瘤小鼠实验模型,对构建的药物靶向递送系统进行有效性评估。结果HSA的ⅡAⅡB结构域是其与GP60/SPARC相互作用的主要区域,分子间疏水相互作用是HSA与GP60/SPARC相互作用的主要分子力。通过对ⅡAⅡB结构域进行截短和亲疏水性改造设计,能有效构建药物靶向递送系统,该药物靶向递送系统展现了精准的肿瘤靶向性和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结论HSA与GP60/SPARC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受主要作用区域、关键氨基酸等生物学机制调控,还受以疏水相互作用为代表的分子力影响。揭示HSA与GP60/SPARC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力学生物学机制,不仅有助于以HSA为基础的药物靶向递送系统合理设计,还为以其他蛋白质为基础构建新型药物靶向递送系统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递送系统 力学生物学 肿瘤治疗效果 生物学机制 疏水相互作用 分子力学 sparc 有效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RC V8结构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施蕾 刘波 周凯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08年第3期46-50,共5页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计算机SPARC体系结构的研究现状,指出SPARC体系结构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处理器结构之一,而且众多航天机构也采用了SPARC结构的处理器设计其航天器的计算机系统。随后,着重说明了SPARCV8的组成结构以及国内外基于SPARCV8...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计算机SPARC体系结构的研究现状,指出SPARC体系结构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处理器结构之一,而且众多航天机构也采用了SPARC结构的处理器设计其航天器的计算机系统。随后,着重说明了SPARCV8的组成结构以及国内外基于SPARCV8结构设计实现的处理器。最后给出了基于国产SPARCV8结构处理器BM3802设计实现的最小系统组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c结构 sparc V8处理器 体系结构 最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SPARC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车轶群 王海 +2 位作者 齐军 郭健 刘芝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蛋白SPARC在食管鳞癌的增殖、侵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SPARC在食管鳞癌组织和其相邻的正常粘膜组织的表达差异,同时对蛋白表达进行定位。结果:36例食管鳞癌手术标本中30例SPARC蛋白表达阳性,正常食... 目的:探讨基质蛋白SPARC在食管鳞癌的增殖、侵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SPARC在食管鳞癌组织和其相邻的正常粘膜组织的表达差异,同时对蛋白表达进行定位。结果:36例食管鳞癌手术标本中30例SPARC蛋白表达阳性,正常食管上皮组织表达阴性(P<0.01)。SPARC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基本相同(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与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表达间有显著差异(P<0.05)。4例癌组织细胞核有表达,其余均为细胞浆表达。结论:SPARC和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食管癌出现转移时SPARC蛋白表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c 食管鳞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SPARC、TGFβ1和Ki-6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韩伟 杨迷玲 +5 位作者 翟丽丽 单丽辉 柴翠翠 齐蕾 胡成乙 王立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4-597,602,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SPARC和TGFβ1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PARC、TGFβ1和Ki-67的表达。结果 (1)SPARC在胃癌中的阳性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01)并主要表达于胃...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SPARC和TGFβ1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PARC、TGFβ1和Ki-67的表达。结果 (1)SPARC在胃癌中的阳性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01)并主要表达于胃癌间质纤维母细胞的胞质,且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Lauren分型及淋巴结转移相关有显著性(P<0.05);(2)胃癌中TGFβ1的阳性率和Ki-67标记指数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01),且均与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3)随着胃癌组织中SPARC的减少及TGFβ1的增多,Ki-67标记指数逐渐增大,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SPARC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而TGFβ1则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它们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sparc 转化生长因子-Β1 KI-67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F4和SPAR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志平 王洲 +5 位作者 刘相燕 史墨 陈钢 张波 李哲 宋亮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20-724,共5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证实KLF4基因(Krüppel-like factor4)和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检测KLF4和SPARC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证实KLF4基因(Krüppel-like factor4)和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检测KLF4和SPARC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来探讨KLF4和SPARC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9例NSCLC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KLF4和SPARC的表达。结果 KLF4在癌旁正常肺组织阳性表达率为88.8%,NSCLC组织为42.7%(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者的KLF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3%和56.1%(P<0.05);KLF4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0.05),随着临床分期等级的增加,KLF4表达呈现递减趋势。SPARC在NSCLC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70.8%,癌旁正常肺组织为7.9%(P<0.05);低、高分化癌的SPARC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者的SPAR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3%和58.5%(P<0.05);其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相关(P<0.05)。KLF4和SPARC的表达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SPARC和KLF4在NSCL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245,P<0.05)。结论 KLF4低表达及SPARC的过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能作为NSCLC诊断及分期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KLF4 spa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RC V8虚拟仿真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西方 周宽久 刘晓艳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11期166-168,194,共4页
提出一种为SPARC V8微处理器搭建全数字仿真测试平台的方法,给出了详细的系统架构和设计方案。采用有限状态机构建系统模型,并对五级流水线和内存系统仿真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并实现了SPARC V8微处理器的内核仿真器和与之相配套的... 提出一种为SPARC V8微处理器搭建全数字仿真测试平台的方法,给出了详细的系统架构和设计方案。采用有限状态机构建系统模型,并对五级流水线和内存系统仿真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并实现了SPARC V8微处理器的内核仿真器和与之相配套的仿真调试器。为目标软件的运行和调试提供了灵活的方法,解决了基于特定平台的实时嵌入式软件测试难以发现和定位错误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测试 sparc V8 流水线仿真 内存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C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SKM-1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罗静 叶兴伟 +5 位作者 蒋文 周洪静 肖青 杨泽松 刘林 王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6-469,共4页
目的:构建SPARC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获得稳定产毒的细胞,并观察其对人MDS细胞株SKM-1细胞的转染效率及其对SPARC基因的抑制效率。方法:针对已经筛选确定的SPARC基因RNAi有效靶序列,合成靶序列的OligoDNA,退火形成双链DNA,与经AgeⅠ和Eco... 目的:构建SPARC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获得稳定产毒的细胞,并观察其对人MDS细胞株SKM-1细胞的转染效率及其对SPARC基因的抑制效率。方法:针对已经筛选确定的SPARC基因RNAi有效靶序列,合成靶序列的OligoDNA,退火形成双链DNA,与经Age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的pGCSIL-GFP载体连接产生GC-shSPARC慢病毒载体,PCR筛选阳性克隆并进行测序鉴定。用GC-shSPARC、pHelper1.0和pHelper 2.0载体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以293T细胞GFP蛋白的表达水平测定病毒滴度,并将获得的重组慢病毒GC-shSPARC转染SKM-1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后GFP表达情况,测定转染效率;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验证转染后SKM-1细胞SPARC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经测序证实,构建出了SPARC shRNA的慢病毒载体GC-sh SPARC。包装、浓缩病毒悬液的滴度为1×109TU/mL。荧光显微镜下能直接观察到转染组细胞的GFP表达,转染效率为70%,RT-PCR、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到GC-shSPARC慢病毒转染SKM-1细胞SPARC mRNA、SPARC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成功构建SPARC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其能高效干扰SKM-1细胞SPARC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c RNA干扰 慢病毒 SK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耳石修复再生的超微结构及SPARC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蒙生 贾宏博 +2 位作者 谷京城 刘振华 穆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7-540,共4页
目的观察豚鼠前庭耳石器受离心力高过载(高G)损伤后,其功能和形态学的变化及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性糖蛋白(SPARC)在其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40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离心力高过载组(高G组,n=30),高G组给予10G离心力刺激4min... 目的观察豚鼠前庭耳石器受离心力高过载(高G)损伤后,其功能和形态学的变化及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性糖蛋白(SPARC)在其再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40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离心力高过载组(高G组,n=30),高G组给予10G离心力刺激4min后,分别于刺激后当天、三天、七天(每组10只)断头处死取双侧椭圆囊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SPARC在豚鼠前庭中的表达。结果 10G离心力作用5min后,76.67%(23/30)的豚鼠出现了耳石器损伤的阳性行为学症状,且所有阳性症状均在30min内消失。扫描电镜下显示:高过载后当天可见正常耳石形态消失,被大量球状物代替,三天时球状物逐渐矿化,七天时哑铃状耳石出现并与矿化球状物共存,此外各时期均可见各种耳石的变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高G组在10G刺激后不同时间SPARC染色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高G组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耳未发现差别。结论离心力高过载刺激可造成前庭系统功能紊乱和耳石器结构损害,SPARC与耳石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sparc蛋白 超微结构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E的SpaRC算法超参数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邓丽 武金达 +1 位作者 李科学 卢亚康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0-75,共6页
宏基因组序列组装在计算和内存上面临着巨大挑战。SpaRC(Spark Reads Clustering)是基于Apache Spark的宏基因组序列片段聚类算法,为来自下一代测序技术的数十亿测序片段聚类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解决方案。但是,SpaRC算法参数的设置是一... 宏基因组序列组装在计算和内存上面临着巨大挑战。SpaRC(Spark Reads Clustering)是基于Apache Spark的宏基因组序列片段聚类算法,为来自下一代测序技术的数十亿测序片段聚类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解决方案。但是,SpaRC算法参数的设置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SpaRC算法拥有许多对算法性能有着很大影响的超参数,选择合适的超参数集对于充分发挥SpaRC算法的性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提高SpaRC算法的性能,探索了一种基于树状结构Parzen估计方法(Tree Parzen Estimator,TPE)的超参数优化方法,其能够利用先验知识高效地调节参数,并通过减少计算任务加速寻找最优参数,达到最佳聚类效果,从而避免昂贵的参数探索。对长序列片段(PacBio)和短序列片段(CAMI2)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改善SpaRC算法性能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c 宏基因组 序列片段聚类 TPE 超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C过表达通过调控CPBP/MLKL增强SKM-1细胞对Ara-C的敏感性
12
作者 梁思敏 周晓佳 +2 位作者 蔡铎 周巧 王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08-1514,共7页
目的:探讨SPARC基因过表达对AML-MDS细胞株SKM-1阿糖胞苷(Ara-C)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该实验分为正常SKM-1细胞(对照)、空载(LV-NC)、SPARC过表达(LV-SPARC)、SKM-1细胞+30 ng/ml Ara-C(30ng/ml Ara-C)、LV-NC+30 ng/ml Ar... 目的:探讨SPARC基因过表达对AML-MDS细胞株SKM-1阿糖胞苷(Ara-C)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该实验分为正常SKM-1细胞(对照)、空载(LV-NC)、SPARC过表达(LV-SPARC)、SKM-1细胞+30 ng/ml Ara-C(30ng/ml Ara-C)、LV-NC+30 ng/ml Ara-C和LV-SPARC+30 ng/ml Ara-C共6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RT-qPCR检测各组细胞SPARC、CPBP和MLKL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PARC过表达和Ara-C共处理后,细胞活性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LV-SPARC+30 ng/ml Ara-C组的细胞周期明显阻滞于S期,CDK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27^(KIP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LV-SPARC组和30 ng/ml Ara-C组相比,LV-SPARC+30 ng/ml Ara-C组的CPBP和MLKL(p-MLKL)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SPARC过表达和Ara-C共处理后,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53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5)。结论:SPARC过表达增强了SKM-1细胞对Ara-C的敏感性,促进了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CPBP/MLKL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c基因 阿糖胞苷 SKM-1细胞 CPBP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排队网络的SPARC模拟器流水线建模研究
13
作者 周宽久 刘晓艳 邱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68-71,共4页
针对SPARC处理器指令集流水线的特点,利用开放式排队网络对SPARC模拟器的指令流水线进行建模,根据实际工程项目中SPARC指令的分布和指令在流水线模块中的流动情况,对所建立的流水线排队网络模型进行定性分析,计算路径中的总时延和路径... 针对SPARC处理器指令集流水线的特点,利用开放式排队网络对SPARC模拟器的指令流水线进行建模,根据实际工程项目中SPARC指令的分布和指令在流水线模块中的流动情况,对所建立的流水线排队网络模型进行定性分析,计算路径中的总时延和路径中节点的平均时延,以及整个流水线排队网络的平均时延。通过分析时延数据,提出了改进方案。通过细分流水线模块,增加执行模块的处理节点,使各个服务台服务时间趋于均衡。最后对改进前后的流水线方案时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重新划分流水线之后,各段的时延分布比较均匀,消除了流水线时延过长且不均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队网络 sparc模拟器 流水线建模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C通过竞争性结合胶原蛋白抑制DDR2的活化
14
作者 卜歆 于江天 +2 位作者 张淑雅 赵虎 苏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6-828,共3页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是否与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竞争性结合胶原蛋白,并观察SPARC对DDR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转染小干扰RNA的方法下调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中DDR2的表达,观察对该细胞中SPARC mRNA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是否与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竞争性结合胶原蛋白,并观察SPARC对DDR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转染小干扰RNA的方法下调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中DDR2的表达,观察对该细胞中SPARC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在HEK293T细胞中同时过表达SPARC和DDR2,在有无胶原蛋白刺激的情况下,通过免疫沉淀及Western blot法检测DDR2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下调DDR2会引起SPAR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SPARC能够抑制胶原蛋白刺激的DDR2磷酸化。结论 SPARC很可能通过竞争性结合胶原蛋白来抑制DDR2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R2 sparc 胶原蛋白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SPARC基因抑制高氟介导的甲状腺细胞凋亡
15
作者 赵璐 孙俊波 +1 位作者 史素琴 孙亚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研究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对高氟介导的甲状腺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甲状腺细胞Nthy-ori 3-1,给予不同浓度的NaF(0.1、1、10 mmol/L)处理24 h,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评价SPARC的表达,确定后续实... 目的研究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对高氟介导的甲状腺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培养人甲状腺细胞Nthy-ori 3-1,给予不同浓度的NaF(0.1、1、10 mmol/L)处理24 h,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评价SPARC的表达,确定后续实验NaF作用浓度。另将细胞分组进行实验:对照组、NaF组(1 mmol/L孵育24 h)、si-SPARC组(转染SPARC siRNA 48 h用NaF处理)和si-NC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 siRNA 48 h用NaF处理)。CCK-8法和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毒性;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检测活化caspase3(c-caspase3)和IGF-1R的蛋白表达。此外,将siSPARC和siIGF-1R共同转染至甲状腺细胞,通过评价细胞凋亡进一步探讨SPARC的作用机制。结果随着NaF的浓度增大,SPARC mRNA和蛋白表达均逐渐升高(P<0.05)。si-SPARC组细胞活性较si-NC组增高[(84.02±9.51)%vs.(58.31±6.86)%,P<0.05],且LDH释放率减少[(134.25±18.98)%vs.(195.18±23.50)%,P<0.05]。si-SPARC组较si-NC组细胞凋亡率减少[(124.67±19.44)%vs.(175.24±16.46)%,P<0.05]。此外,si-SPARC组(1.95±0.24 vs. 0.93±0.08,P<0.05)IGF-1R蛋白表达上调,抑制IGF-1R逆转SPARC对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沉默SPARC基因降低高氟介导的细胞毒性、抑制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负调控IGF-1R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 细胞凋亡 IGF-1R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RC V8体系的电子记帐终端设备研究
16
作者 王海峰 涂用军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9期169-171,共3页
阐述了一款基于SPARC V8体系架构微处理器内核的SoC芯片的设计,该SoC芯片主要的目标应用领域是电子记帐终端设备,芯片内部集成了硬件浮点运算单元和大量的外部设备,以单芯片方案解决了以前实现同样功能的整机系统方案,既节省了应用系统... 阐述了一款基于SPARC V8体系架构微处理器内核的SoC芯片的设计,该SoC芯片主要的目标应用领域是电子记帐终端设备,芯片内部集成了硬件浮点运算单元和大量的外部设备,以单芯片方案解决了以前实现同样功能的整机系统方案,既节省了应用系统成本,又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该芯片的设计成功使得“中国芯”家族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c V8体系 微处理器 SOC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C工作站可执行程序的二次开发
17
作者 彭继轩 李中建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1994年第6期55-56,共2页
本文分析了SPARC工作站的指令结构特点和可执行程序的动态调试工具,找出可执行程序二次开发的一般方法和技巧。最后叙述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sparc工作站 软件开发 应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C平台模拟器源码级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涛 刘高辉 +3 位作者 叶笑春 李文明 宋爽 范东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4期65-70,共6页
软件模拟器采用软件思想模拟真实硬件工作情况,作为嵌入式系统研究的基础研发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体系结构设计调优、软硬件协同设计领域。研究提出一种在SPARC指令集模拟器平台上实现源码级调试系统的方法,一方面该方法使用SPARC交叉调... 软件模拟器采用软件思想模拟真实硬件工作情况,作为嵌入式系统研究的基础研发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体系结构设计调优、软硬件协同设计领域。研究提出一种在SPARC指令集模拟器平台上实现源码级调试系统的方法,一方面该方法使用SPARC交叉调试器对运行于SPARC指令集模拟器上的应用程序进行源码级调试,有效避免了单独实现源码级调试器所带来的调试信息解析困难、可靠性难以验证的弊端;另一方面提出了在集成开发环境下源码级调试系统的高效集成机制,有效解决了进程间切换延时开销大、界面僵死等问题,为SPARC平台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种支持图形化界面的高可靠性源码级调试系统。通过具体实现分析,对整个调试系统进行了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码级调试 sparc V8 模拟器 嵌入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c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以及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Ⅰ型、Ⅲ型胶原分泌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晓璇 李心怡 +2 位作者 王佳妮 丁以春 李小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Sparc蛋白)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正常人成纤维细胞(NFs)增殖与凋亡以及对于其细胞外基质中Ⅰ胶原与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KF以及NFs,将2种细胞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加...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Sparc蛋白)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正常人成纤维细胞(NFs)增殖与凋亡以及对于其细胞外基质中Ⅰ胶原与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HKF以及NFs,将2种细胞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加入Sparc蛋白孵育,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基进行处理。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Sparc蛋白对各组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实验检测Sparc蛋白对各组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与RT-PCR检测各组细胞Ⅰ型胶原与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Sparc蛋白可以显著促进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其凋亡,Sparc蛋白可以显著促进各组细胞Ⅰ型胶原与Ⅲ型胶原的表达。结论Sparc蛋白是促进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蛋白,可靶向调控抑制瘢痕疙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c蛋白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C体系结构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俊贤 张祥 李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1-28,共28页
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体系结构是一种先进、高效、新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由SUN微系统公司提出的SPARC(scaleable Processor Architecture)结构是它的一种典型的实现。该体系结构集当代软、硬件技术之大成,在指令一... 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体系结构是一种先进、高效、新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由SUN微系统公司提出的SPARC(scaleable Processor Architecture)结构是它的一种典型的实现。该体系结构集当代软、硬件技术之大成,在指令一级实现平行流水处理,在同一个处理器时钟周期内,有4条硬指令并发执行,从而虽然一条指令需经历取指、译码、执行和写入4个阶段,但从处理机执行指令的速率而言,每个时钟周期,就可(平均地)接近执行完一条指令。这种在不久以前,仅在超大型机上才能实现的技术,已成功地在32位SPARC微机上实现。EST工作站采用了这种结构和技术。SPARC是一种寄存器密集型结构,有大量的组织成窗口的寄存器堆,每个窗口可以用32个r寄存器(包括8个全局寄存器)。窗口数目与实现有关,一般为8个。还有一系列的浮点f寄存器、协处理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控制寄存器等。硬件上的进步必然引起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的改变。本文从面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角度,介绍SPARC体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c 体系结构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