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斜凸槽结构的火焰筒冷却特性优化研究
1
作者 何振鹏 鲍镇兴 +5 位作者 黄焘 邹雨辰 刘鸿宇 黎柏春 苏砚文 郭家宁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8-233,共16页
改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冷却效果对提高火焰筒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航空发动机环形燃烧室为对象,综合考虑燃烧室气体旋流特性、火焰筒压力损失、复杂湍流流场,构建高精度气热湍流燃烧模型。分析燃烧室火焰筒的内部流场与壁面温度... 改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冷却效果对提高火焰筒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航空发动机环形燃烧室为对象,综合考虑燃烧室气体旋流特性、火焰筒压力损失、复杂湍流流场,构建高精度气热湍流燃烧模型。分析燃烧室火焰筒的内部流场与壁面温度场,并评估火焰筒燃烧性能与冷却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圆柱孔-斜凸槽气膜组合孔冷却结构,对比了该结构与圆柱形气膜孔和横槽气膜孔在壁面温度、射流规律、孔出口温度分布和冷却效率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火焰筒内外壁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高温区与较大的温度梯度可能易造成部件失效;斜凸槽的冷却效果较圆柱孔和横槽有显著提高,二次流在流出斜凸槽后能更好地覆盖内壁面形成气膜保护,在不影响燃烧反应的前提下,冷却优化后的火焰筒各壁面的平均温度均有降低,最大降低幅度为339.36 K,最小降低幅度为105.28 K;槽深为0.5 mm斜凸槽孔出口的冷却射流具有适量的纵向动能,槽深为0.25 mm和0.75 mm的斜凸槽分别对冷却射流的干涉过小和过大,得出槽深为0.5 mm的斜凸槽冷却效果最佳;在轴向67 mm位置,斜凸槽结构的冷却效率为0.384,优于圆柱孔的0.156和横向槽的0.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气膜冷却 数值仿真 环形燃烧室 冷却优化 传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冷系统冷却三角结构模型自动化设计
2
作者 陈红慧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3期42-45,共4页
在间冷系统冷却三角结构计算工作中,为简化前期的繁琐建模工作,通过使用C#语言开发应用程序,在用户填入相关参数后生成文本文件,将其导入Robot Structural Analysis结构计算软件即可生成结构计算模型。该方法为冷却三角结构建模提供一... 在间冷系统冷却三角结构计算工作中,为简化前期的繁琐建模工作,通过使用C#语言开发应用程序,在用户填入相关参数后生成文本文件,将其导入Robot Structural Analysis结构计算软件即可生成结构计算模型。该方法为冷却三角结构建模提供一种新的快捷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设计 模型生成 Robot Structural Analysis C# 间接空冷系统 冷却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lete Modeling for Systems of a Marine Diesel Engine 被引量:6
3
作者 Hassan Moussa Nahim Rafic Younes +1 位作者 Chadi Nohra Mustapha Ouladsine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15年第1期93-104,共12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ulator model of a marine diesel engine based on physical, semi-physical, mathematical and thermodynamic equations, which allows fast predictive simulations The whole engine system is divided i...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ulator model of a marine diesel engine based on physical, semi-physical, mathematical and thermodynamic equations, which allows fast predictive simulations The whole engin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functional blocks: cooling, lubrication, air, injection, combustion and emissions. The sub-models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blocks a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engine working principles equations and experimental data collected from a marine diesel engine test bench for SIMB Company under the reference 6M26SRP1. The overall engine system dynamics is expressed as a set of simultaneous algebraic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using sub-blocks and S-Functions of Matlab/Simulink. The simulation of this model, implemented on Matlab/Simulink has been validated and can be used to obtain engine performance, pressure, temperature, efficiency, heat release, crank angle, fuel rate, emissions at different sub-blocks. The simulator will be used, in future work, to study the engine performance in faulty conditions, and can be used to assist marine engineers in fault diagnosis and estimation (FDI) as well as designers to predict the behavior of the cooling system, lubrication system, injection system, combustion, emissions,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dimensions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This program is a platform for fault simulator,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n sub-blocks engine's output of changing values for faults parameters such as: faulty fuel injector, leaky cylinder, worn fuel pump, broken piston rings, a dirty turbocharger, dirty air filter, dirty air cooler, air leakage, water leakage, oil leakage and contamination, fouling of heat exchanger, pumps wear, failure of injectors (and many oth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diesel engine engine system cooling system lubrication system air system injection system combustion system emissions system fault diagnosis and estimation (F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全遮挡导流支板排气系统流动传热及红外抑制效果数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友缘 陈铭 张海波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176,共13页
为了降低涡扇发动机末级涡轮的强红外辐射特征,设计了全遮挡导流支板(Fully Shielded Guiding Strut,FSGS)并进行了三种不同的红外抑制措施(低发射率材料、气膜冷却和综合抑制措施)研究,其中采用源项法对支板进行不同孔径下的气膜冷却... 为了降低涡扇发动机末级涡轮的强红外辐射特征,设计了全遮挡导流支板(Fully Shielded Guiding Strut,FSGS)并进行了三种不同的红外抑制措施(低发射率材料、气膜冷却和综合抑制措施)研究,其中采用源项法对支板进行不同孔径下的气膜冷却仿真验证,得到了支板在采用气膜冷却后的红外辐射亮度图,揭示了各种抑制措施对气动及红外特性的影响规律,同时将本文方法与二元收扩(2D C-D)喷管进行对比分析了两者的优劣。结果表明:对支板单独采用低发射率材料时在0°观测方向排气系统积分红外辐射最大降低了35.38%;对支板单独采用气膜冷却可使支板表面温度明显降低,支板冷却效率为0.640时,在0°观测方向红外辐射强度降幅最大可达43.59%,且损失的气动性能较小;采用气膜冷却和低发射率材料综合抑制措施时,随着材料发射率的减小排气系统表征出的红外辐射强度反而增加。综合来看,气膜冷却在支板红外抑制时应优先考虑。同时二元喷管与本文方法各有利弊,在小角度和大角度下气膜冷却导流支板都能起到更好的抑制效果,但会损失更多的气动性能,同时结构更加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全遮挡导流支板 红外抑制 气膜冷却 二元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扇发动机再压缩CCA系统热力循环耦合分析
5
作者 苏杭 赵霄 +1 位作者 张博 杨竹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506,共12页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推进性能和热效率,同时改善发动机冷却引气品质,在传统预冷冷却空气(cooled cooling air,CCA)技术基础上,建立基于再压缩CCA系统的典型飞机发动机热力计算耦合分析仿真平台.结合涡轮叶片平均壁温计算模型和飞机/发动机...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推进性能和热效率,同时改善发动机冷却引气品质,在传统预冷冷却空气(cooled cooling air,CCA)技术基础上,建立基于再压缩CCA系统的典型飞机发动机热力计算耦合分析仿真平台.结合涡轮叶片平均壁温计算模型和飞机/发动机总体匹配模型,分析再压缩CCA系统对涡轮叶片冷却效果、发动机总体性能及相应飞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减小引气比的方式未加力时推力最高提升7.88%,加力时推力最高提升2.03%;加力时耗油率降低、热效率提升,冷却引气总温降低100~120 K、总压提升4%左右,高压涡轮导叶冷却效果提高显著.采用提高燃烧室最高出口温度的方式未加力时推力最高提升22.81%,加力时推力最高提升3.70%;加力时耗油率降低、热效率提升,冷却引气总温降低90 K左右,且在各任务航段高压涡轮叶片温度均低于许用温度.两种方案再压缩CCA系统对发动机性能损失基本无影响,取功比在各状态下均低于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再压缩 冷却空气 性能分析 热力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冷柴油机高负荷轴流冷却风扇气动优化
6
作者 任贵峰 王睿 +1 位作者 刘正先 李孝检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8,27,共9页
针对某型风冷柴油机的具有负预旋前置导叶的冷却风扇,考虑导叶和转子的耦合效应,基于多项式代理模型和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实施了冷却风扇多目标气动优化。优化后的效率和全压在近失速工况分别提升1.19%、4.78%,在设计工况分别提高... 针对某型风冷柴油机的具有负预旋前置导叶的冷却风扇,考虑导叶和转子的耦合效应,基于多项式代理模型和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实施了冷却风扇多目标气动优化。优化后的效率和全压在近失速工况分别提升1.19%、4.78%,在设计工况分别提高0.29%、3.16%。采用Sobol全局敏感性分析辨识了关键设计变量,结合优化前后流场变化,获得了风扇气动性能提升的流动机理:导叶叶根安装角的减小和转子叶根安装角的增大,共同减小了转子进口攻角,从而增大风扇等熵效率,并弥补了因欧拉功减小所致的全压降低;转子叶顶安装角减小,在削弱叶根与叶顶扩压不平衡度的同时补偿了全压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柴油机 冷却风扇 气动优化 全局敏感性分析 流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D/3D耦合仿真的某大功率重型货车冷却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程浩杰 马彦达 +4 位作者 徐亚坤 吴延巽 董丽萍 于振华 张艺伦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5-1135,共11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商用车的功率需求越来越高,大功率意味着更高的散热负荷,这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匹配及系统的空间布置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针对装配600马力发动机的某重型商用车,采用1D/3D耦合仿真的手段建立整车热流场模型与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商用车的功率需求越来越高,大功率意味着更高的散热负荷,这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匹配及系统的空间布置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针对装配600马力发动机的某重型商用车,采用1D/3D耦合仿真的手段建立整车热流场模型与发动机冷却系统一维模型,研究了护风罩、导流板对散热器进风流量与进风平均温度的影响;并根据发动机热平衡试验数据,完成了冷却系统的匹配计算,同时进行了整车热平衡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单层护风罩相比,C型护风罩所引起的湍动能较小,因而可以提供更大的风量;当水泵速比由2.2降至为1.8时,转矩点和功率点出水温度分别为99.2和96.2℃,可满足冷却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水泵的能耗,此外整车环境舱试验也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在大转矩工况下C型护风罩可以有效降低冷却系统的水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热平衡 C型护风罩 冷却系统 导流板 水泵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重矿渣在高速公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王高峰 张志明 +3 位作者 陈慧 于海洋 李晓莉 吴少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4期767-770,共4页
采用包钢高炉重矿渣铺筑了路基试验段,测试分析了重矿渣的矿物组成、稳定性、及其作为填筑材料的黏聚力、压缩系数、回弹模量和承载比等性能,研究了粒径大小对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的影响规律及施工工艺.结果表明:重矿渣稳定性好,含有... 采用包钢高炉重矿渣铺筑了路基试验段,测试分析了重矿渣的矿物组成、稳定性、及其作为填筑材料的黏聚力、压缩系数、回弹模量和承载比等性能,研究了粒径大小对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的影响规律及施工工艺.结果表明:重矿渣稳定性好,含有C 3S硅酸三钙、C 2S硅酸二钙等硅酸盐材料,具有一定的胶凝活性,有利于提高承载力;重矿渣填筑料压缩系数为0.05 MPa-1,属于低压缩性土,回弹模量为86.7 MPa,黏聚力为13.66 kPa,承载比能满足路基不同深度的强度设计要求.随着重矿渣9.5 mm通过率的减小,其重击实试件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逐渐降低.重矿渣路基试验段的松铺系数为1.1,最佳碾压方式为2遍静压加6遍动压,压实参数满足规范要求,平整度平均值小于20 mm,路用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重矿渣 路基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域网监控的风冷散热器集中控制系统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福建 李奇 +2 位作者 廖成胜 亓智慧 李雨潇 《内燃机》 2024年第2期64-70,共7页
为了满足内燃机模块化、集成化、自动化的发展需求,将内燃机的冷却水温度控制在更优的工作范围内,同时提升产品使用舒适度,对风冷散热器进行了控制系统的模式分析,并设计了基于局域网监控的风冷散热器集中控制系统。最后,通过试验验证... 为了满足内燃机模块化、集成化、自动化的发展需求,将内燃机的冷却水温度控制在更优的工作范围内,同时提升产品使用舒适度,对风冷散热器进行了控制系统的模式分析,并设计了基于局域网监控的风冷散热器集中控制系统。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集中控制系统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集中控制系统通过模块化、集中化的控制设计,能够根据内燃机的温度控制要求,精准高效地控制风冷散热器的切入和切出,实现自动启停。集中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以太网通讯实现局域网监控,通讯数据实时性高,能够将温度控制在目标温度的±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风冷散热器 集中控制 局域网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商用车怠速与爬坡工况对空调制冷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程浩杰 徐亚坤 +4 位作者 任黎亚 董丽萍 王晓龙 张磊 张艺伦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6期1072-1082,共11页
重型商用车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受到具体行车工况以及发动机舱布置的严重制约。基于Star CCM+与AMESim分别建立了某重型商用车的整车热流场模型与空调系统制冷模型,针对重型商用车空调系统在高温怠速与大转矩爬坡工况下的制冷性能进行了... 重型商用车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受到具体行车工况以及发动机舱布置的严重制约。基于Star CCM+与AMESim分别建立了某重型商用车的整车热流场模型与空调系统制冷模型,针对重型商用车空调系统在高温怠速与大转矩爬坡工况下的制冷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在环境风洞内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了压缩机速比、冷凝器进风温度及流量、鼓风机转速等因素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调系统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误差为4.7%;鼓风机在5000 r/min时可为空调风道提供470 m3/h的风量,怠速工况下冷凝器进风侧平均流速为2.77 m/s,而机舱内的热回流会严重影响空调系统的COP与高低压;针对B车型优化版与Base版,系统的COP较A车型分别下降8.3%和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制冷系统 发动机舱 冷却模块 热回流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热冷比对风冷多联机空调(热泵)系统全年性能系数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王立峰 曹阳 +3 位作者 袁涛 黄雨函 陈方圆 游晓静 《暖通空调》 2024年第9期51-56,共6页
介绍了风冷多联机空调(热泵)系统全年性能系数的计算模型及需求热冷比对全年性能系数的影响机理,分析了实际工程中需求热冷比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实际工程需求热冷比的计算方法及全年性能系数的计算思路,并给出了不同节能标准下某典型办... 介绍了风冷多联机空调(热泵)系统全年性能系数的计算模型及需求热冷比对全年性能系数的影响机理,分析了实际工程中需求热冷比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实际工程需求热冷比的计算方法及全年性能系数的计算思路,并给出了不同节能标准下某典型办公建筑需求热冷比的计算结果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多联机 全年性能系数 需求热冷比 影响机理 产品标准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导流量特性的发动机性能评估方法
12
作者 闫雨嘉 李瑞军 崔金辉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25-31,共7页
在发动机性能分析中,高压涡轮导向器的冷却用气流量与压气机进口流量的比值为固定值。而实际涡轮冷却用气流量会受到冷气流路进出口压差、流通面积、流阻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使发动机性能仿真精度与实际性能存在偏差。为进一步提高... 在发动机性能分析中,高压涡轮导向器的冷却用气流量与压气机进口流量的比值为固定值。而实际涡轮冷却用气流量会受到冷气流路进出口压差、流通面积、流阻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使发动机性能仿真精度与实际性能存在偏差。为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仿真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压涡轮导向器流量特性的建模方法,并以此完善了核心机性能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某型核心机性能参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某型核心机,在考虑高导流量特性后,实际高导冷气量减少,且冷气量对冷气流路总压恢复系数的变化较为敏感。在核心机性能计算中采用高导冷气流量修正后,燃烧室出口总温下降1%~2%,核心机温比上升0.2%~0.45%,单位循环功增大0.24%~0.48%,核心机压比和单位循环功耗油率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涡轮导向器 流量特性 冷却用气流量 性能分析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冷发动机离心式冷却风扇的优化试验技术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建华 唐维新 袁文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4,共4页
介绍了为风冷发动机离心式冷却风扇优化实验研究工作而研制的试验风扇、叶片角度测量仪、风筒装置及其试验方法,以及获得的优化风扇在柴油机上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离心式冷却风扇 优化试验 风冷发动机 热负荷 冷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空冷系统空冷散热器运行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0
14
作者 杨立军 杜小泽 杨勇平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4-599,共6页
以某6×1000 MW间接空冷电厂主要建筑物和空冷塔平面布局为例,通过CFD模拟,得到了冷却空气流场、温度场,分析了机组热负荷、环境气温、风速、风向对空冷散热器进口空气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环境风上游的空冷散热器单元,其迎面... 以某6×1000 MW间接空冷电厂主要建筑物和空冷塔平面布局为例,通过CFD模拟,得到了冷却空气流场、温度场,分析了机组热负荷、环境气温、风速、风向对空冷散热器进口空气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处于环境风上游的空冷散热器单元,其迎面风速最大,空气温度最低,冷却效果最好;而处于侧面的空冷散热器单元,迎面风速最小,空气温度最高,冷却效果最差.随机组热负荷增加,空冷散热器冷却空气流量增加,随环境气温、风速增加,空冷散热器冷却空气流量减小.风向的改变也会影响散热器的运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运行特性 CFD 间接空冷 空冷散热器 风速风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冷器布置对内燃机冷却系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伟 杨珏 +1 位作者 张文明 赵翾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9-723,共5页
为了解决增压内燃机中冷器和散热器布置匹配问题,研究中冷器和散热器不同布置形式的散热特点及对内燃机冷却系统性能的影响.利用风洞试验和内燃机冷却性能台架试验,结合中冷器中不同的流动介质,针对不同的布置形式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为了解决增压内燃机中冷器和散热器布置匹配问题,研究中冷器和散热器不同布置形式的散热特点及对内燃机冷却系统性能的影响.利用风洞试验和内燃机冷却性能台架试验,结合中冷器中不同的流动介质,针对不同的布置形式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布置形式不同,对各自散热效率、热分布、模块整体风阻等的影响较大;风冷式传导介质,串联式风阻较并联式大,并联式散热效率优于串联式,但串联式热分布更均匀;水冷式传导介质,两种形式各方面差异较小.在实际设计中,根据内燃机中冷器不同的冷却介质、整体空间等选择最优的布置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冷却性能 中冷器 散热器 传导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载机冷却组优化匹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陆国栋 俞小莉 +1 位作者 张毅 李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49,共3页
车辆的换热器多集中布置,构成冷却组,冷却组在车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冷却组的合理匹配不仅与各换热器换热能力有关,还与它们的位置有关。以装载机油气水冷却组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对现有冷却组结构进行调整,提高了... 车辆的换热器多集中布置,构成冷却组,冷却组在车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冷却组的合理匹配不仅与各换热器换热能力有关,还与它们的位置有关。以装载机油气水冷却组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对现有冷却组结构进行调整,提高了冷却组换热能力,解决了装载机水散热器开锅、液压油散热器和变矩器油散热器散热不好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装载机 冷却组 中冷器 水散热器 液压油冷却器 变矩器油冷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空冷机组凝汽器加装下挡风墙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7
17
作者 周兰欣 李建波 +1 位作者 李卫华 田亚钊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4-747,763,共5页
利用CFD软件对某300 MW机组空冷岛的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风速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效率的影响,提出在空冷岛上加装下挡风墙,以减小热风回流对空冷岛换热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热风回流量也增大,换热效率随... 利用CFD软件对某300 MW机组空冷岛的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风速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效率的影响,提出在空冷岛上加装下挡风墙,以减小热风回流对空冷岛换热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热风回流量也增大,换热效率随之降低;加设10 m下挡风墙后,空冷平台总的换热效率提高了1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空冷岛 挡风墙 热风回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风对空冷凝汽器换热效率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4
18
作者 周兰欣 白中华 +2 位作者 李卫华 张学镭 李慧君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4-107,共4页
以我国某300 MW直接空冷电厂为例,对空冷平台外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不同风速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效率的影响,阐述了空冷平台边缘空气倒灌和热风回流现象产生的原因,探索提高空冷凝汽器换热效率的措施,以使直接空冷电厂能稳定经... 以我国某300 MW直接空冷电厂为例,对空冷平台外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不同风速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换热效率的影响,阐述了空冷平台边缘空气倒灌和热风回流现象产生的原因,探索提高空冷凝汽器换热效率的措施,以使直接空冷电厂能稳定经济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直接空冷 凝汽器 数值模拟 换热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空冷系统中热风回流现象的数值模拟和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赵文升 王松岭 +1 位作者 高月芬 崔凝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7-491,496,共6页
热风回流现象是直接空冷机组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利用CFD软件,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定性地分析了热风回流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空冷机组的影响,为直接空冷机组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汽轮机 直接空冷系统 热风回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气中冷器内湍流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国祥 李娜 张锡朝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58,61,共4页
采用IFA300恒温式HWFA的一维探头对中冷器通道内流场进行了测试研究。测试结果表明:传热边界条件对被测区域的无量纲平均速度的分布影响很小,而传热边界条件不同对湍流度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内燃机 中冷器 湍流 冷却 车用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