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BCMA/CD3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质量控制研究
1
作者 杜加亮 武刚 +7 位作者 段茂芹 李萌 倪永波 崔永霏 郭璐韵 梅玉婷 王兰 于传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19-1227,共9页
目的 研究并建立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双抗)药物的关键质量属性(CQA)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从特异性鉴别、纯度、电荷异质性、产品相关杂质、翻译后修饰和生物学活性几个方面对靶向BCMA/CD3的双... 目的 研究并建立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双抗)药物的关键质量属性(CQA)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从特异性鉴别、纯度、电荷异质性、产品相关杂质、翻译后修饰和生物学活性几个方面对靶向BCMA/CD3的双抗药物开展质量控制研究。采用基于赖氨酰肽链内切酶(Lys-C)酶切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技术的肽图法对靶向BCMA/CD3的双抗药物进行特异性鉴别确认;采用分子排阻色谱法(SEC)和还原/非还原十二烷基硫酸钠毛细管电泳法(CE-SDS)进行纯度控制;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IEC)测定电荷异质性和产品相关杂质;采用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RPUHPLC)和在线质谱联用的多属性监测方法(MAM)监测靶向BCMA/CD3双抗中的翻译后修饰;采用T细胞激活和报告基因法测定该双抗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肽图法检测可有效识别双抗中的关键肽段,起到特异性鉴别确认的作用;SEC和CE-SDS法可有效区分双抗中的主成分、聚体和片段,对有效成分的纯度控制发挥关键作用;IEC法可有效区分酸碱变异体、目标双抗及亲代残留同源二聚体,有利于产品相关杂质的控制;MAM法可检测到天冬氨酸异构化和天冬酰胺脱酰胺化等翻译后修饰的存在,可作为CQA控制的有力补充;T细胞激活结合报告基因法可有效评估该双抗的生物学活性。结论 针对靶向BCMA/CD3的双抗药物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建立了针对其CQA的质量控制方法,从质量可控的角度确保该类双抗产品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MA cd3 双特异性抗体 多发性骨髓瘤 关键质量属性 多属性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俞小娟 刘丽 +12 位作者 白海娇 韩晓捷 刘春雨 付志浩 李萌 杜加亮 徐刚领 段茂芹 杨雅岚 崔春博 陈浩彬 于传飞 王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22-928,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报告基因的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方法以WIL2-S细胞系作为靶细胞,以Jurkat-NF-κB-Luc转基因细胞系作为效应细胞,对抗体的量效范围、孵育时间、诱导时间、效靶比及细胞接种密度进行优化,构建可用于测... 目的建立基于报告基因的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方法以WIL2-S细胞系作为靶细胞,以Jurkat-NF-κB-Luc转基因细胞系作为效应细胞,对抗体的量效范围、孵育时间、诱导时间、效靶比及细胞接种密度进行优化,构建可用于测定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的报告基因法。依据ICHQ2的指导原则对方法进行全面验证,包括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线性、稳定性。结果成功建立了具有量效关系的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抗体起始浓度为500 ng/mL,稀释倍数为1∶4,共计8个浓度点(500,125,31.25,7.81,1.95,0.49,0.12,0.031 ng/mL),效靶比为4∶1,诱导时间为4 h。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5个不同稀释组回收率样品经测定,相对效价分别为59.63%±4.57%,75.54%±4.05%,99.98%±9.63%,123.90%±5.54%和142.51%±12.82%;对应的回收率分别为93.17%±7.15%,94.42%±5.06%,99.98%±9.63%,99.12%±4.43%以及91.21%±8.21%,CV分别为7.67%,5.35%,9.63%,4.47%和9.00%,上述结果的变异系数CV值均<10%;实测效价与理论效价线性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2)=0.9823,线性良好;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以敏感检测出抗体结构变化对生物活性的影响,对双特异性抗体的稳定性检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论利用转基因细胞法成功建立了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价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 生物学活性 报告基因 优化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用于分离猪肠道CD3^(+)T细胞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陈忠良 黄振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3期24-27,共4页
CD3^(+)T细胞是猪肠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肠道病毒感染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采用磁珠富集手段从猪小肠组织中分离原代CD3^(+)T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将为研究猪肠道免疫系统功能提供合适的细胞模型,还可加速抗病毒药... CD3^(+)T细胞是猪肠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肠道病毒感染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采用磁珠富集手段从猪小肠组织中分离原代CD3^(+)T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将为研究猪肠道免疫系统功能提供合适的细胞模型,还可加速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T细胞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磁珠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CD3 scFv-B7.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COS-7细胞中的初步表达
4
作者 杨章民 孔令洪 +2 位作者 来宝长 王一理 司履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2-544,548,共4页
目的 构建anti CD3scFv B7.1真核表达载体 ,并进行初步表达。方法 采用重叠延伸拼接法 (splicingbyoverlapextention ,SOE)将anti CD3scFv和B7.1(V +C)两个基因片段通过spacer序列连接 ,将融合基因克隆入T载体 ,并测序证实。在此基础... 目的 构建anti CD3scFv B7.1真核表达载体 ,并进行初步表达。方法 采用重叠延伸拼接法 (splicingbyoverlapextention ,SOE)将anti CD3scFv和B7.1(V +C)两个基因片段通过spacer序列连接 ,将融合基因克隆入T载体 ,并测序证实。在此基础上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anti CD3scFv B7.1,并经脂质体法转染COS 7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表达。结果 获得了序列与预期完全相同的融合基因 ;构建了抗CD3scFv B7.1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在COS 7细胞中获得初步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及表达抗CD3scFv B7.1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为进一步研究抗CD3scFv B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cd3 scFv-B7.1 COS-7细胞 cd3单链抗体 基因表达 肿瘤 生物治疗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治肺结核患者CD3^+、CD4^+、CD8^+ T淋巴细胞计数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彭德虎 谢贝 +2 位作者 孟繁荣 陈永浩 刘志辉 《现代医院》 2011年第7期10-13,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初治肺结核患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透视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状况。方法对11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全血样本进行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μl),依性别和<20、21~、31~、41~、51~、61~、7... 目的通过分析初治肺结核患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透视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状况。方法对11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全血样本进行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μl),依性别和<20、21~、31~、41~、51~、61~、71~、>81岁等8个年龄组别对计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CD3+T淋巴细胞计数:男性各年龄组别结果分别为986±473、892±287、954±388、893±529、761±432、758±336、714±372和332±183,低于正常值者分别占66.67%、50.00%、87.50%、68.75%、72.73%、81.82%、85.71%和66.67%(总计72.29%);女性各年龄组别结果分别为1418±0、902±354、1039±515、712±399、584±271、778±234、723±234和107±0,低于正常值者分别占0、66.67%、50.00%、100.00%、100.00%、100.00%、75.00%和100.00%(总计75.00%)。(2)CD4+T淋巴细胞计数:男性各年龄组别结果分别为604±328、482±186、565±231、535±340、454±275、422±221、443±230和270±129,低于正常值者分别占66.67%、35.71%、37.50%、37.50%、36.36%、63.64%、57.14%和66.67%(总计46.99%);女性各年龄组别结果分别为896±0、474±202、626±335、446±311、333±208、426±182、460±280和66±0,低于正常值者分别占0、33.33%、33.33%、100.00%、100.00%、100.00%、75.00%和100.00%(总计64.29%)。(3)CD8+T淋巴细胞计数:男性各年龄组别结果分别为309±132、315±124、298±141、300±209、227±122、282±133、231±151和46±35,低于正常值者分别占83.33%、57.14%、100.00%、81.25%、81.82%、63.64%、85.71%和66.67%(总计77.11%);女性各年龄组别结果分别为463±0、323±134、314±169、189±49、196±104、286±91、220±149和28±0,低于正常值者分别占0、66.67%、33.33%、100.00%、100.00%、100.00%、100.00%和100.00%(总计75.00%)。结论初治肺结核患者多有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偏低,尤以老年龄组患者为甚,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低细胞免疫状态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初治 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对人淋巴细胞CD3、CD4、CD8、B7.1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建华 苏燎原 童建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测定方法,观察γ射线对人淋巴细胞CD3、CD4、CDS、B7.1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γ射线影响CD3、CD4、CD8分子的表达,预先给予低剂量γ射线;再接受高剂量照射,可减少这种影响。γ射线能激活静止... 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测定方法,观察γ射线对人淋巴细胞CD3、CD4、CDS、B7.1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γ射线影响CD3、CD4、CD8分子的表达,预先给予低剂量γ射线;再接受高剂量照射,可减少这种影响。γ射线能激活静止的淋巴细胞表达B7.1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cd3 CD4 CD8 人淋巴细胞 辐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的构建、表达及复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方敏 赵瑞 +4 位作者 李骅 蒋欣 尹长城 林晴 黄华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47-50,共4页
构建了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 (scBsAb) ,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用稀释复性 ,缓慢透析复性和凝胶过滤层析复性三种方法对scBsAb表达形成的包涵体进行复性研究表明 ,凝胶过滤层析复性能有效抑制蛋白的聚集。ELISA检... 构建了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 (scBsAb) ,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用稀释复性 ,缓慢透析复性和凝胶过滤层析复性三种方法对scBsAb表达形成的包涵体进行复性研究表明 ,凝胶过滤层析复性能有效抑制蛋白的聚集。ELISA检测显示 ,复性后的scBsAb具有较高活性 ,能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人卵巢癌 抗人cd3 双特异性单链抗体 包涵体 复性 基因表达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异体手移植术后受者T细胞亚群与CD3^+HLA-DR^+细胞水平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裘宇容 杨春莉 +2 位作者 王前 刘飞 郑小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5-156,共2页
目的 研究异体复合组织移植 手移植术后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3+ HLA DR +T细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 2例异体手移植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CD3+ 、CD3+ CD4+ 、CD3+ CD8+ 、CD3+ HLA DR+ (活化T细胞 )细胞百分... 目的 研究异体复合组织移植 手移植术后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3+ HLA DR +T细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 2例异体手移植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CD3+ 、CD3+ CD4+ 、CD3+ CD8+ 、CD3+ HLA DR+ (活化T细胞 )细胞百分率 ,及CD4/CD8比值 ,以病人术前一周结果作对照。结果 使用免疫抑制剂后 ,于术后第 1日CD3+ 、CD3+ CD4+ 、CD3+CD8+ 、CD3+ HLA DR+ 细胞水平 ,CD4/CD8比值都开始降低 ,以 3~ 5日为最低水平。术后 8日 ,上述指标逐渐回升 ,至 15日后基本趋于平稳 ,但CD3+ 、CD3+ CD4+ 细胞及CD4/CD8比值仍明显低于术前 ,而CD3+ CD8+ 、CD3+ HLA DR+ 细胞水平则高于术前。结论 异体复合组织 手移植术后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3+ HLA DR+ 细胞水平的变化与单一组织器官移植 (肾移植 )术后稳定期的变化一致 ,也与病人术后的稳定病情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手移植 T细胞亚群 cd3^+HLA-DR^+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及CD3^+CD8^(low)T细胞中ILT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魏冉 司元全 +3 位作者 卞晓琨 刘英杰 王传新 张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3(ILT3)在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CD3+CD8low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胃癌患者及40例健康人对照者为研究对象,用实时荧光定量PC...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3(ILT3)在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CD3+CD8low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胃癌患者及40例健康人对照者为研究对象,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的ILT3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外周血CD3+CD8lowT淋巴细胞亚群中ILT3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胃癌患者与健康人对照者PBMC的ILT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465±0.674和6.234±0.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0,P<0.05);低分化和中、高分化胃癌患者PBMC的ILT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8.217±0.433(n=66)和3.656±0.195(n=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2,P<0.01);肿瘤未侵及深肌层与侵及深肌层比较,PBMC的ILT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495±0.243(n=24)和7.316±0.404(n=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1,P<0.01)。胃癌患者和健康人对照者CD3+CD8lowT淋巴细胞亚群ILT3阳性率为(75.53±2.20)%和(12.83±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7,P<0.01)。结论胃癌患者PBMC的ILT3 mRNA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和浸润程度有关。ILT3在胃癌患者CD3+CD8lowT细胞亚群的表达增强,提示其可能参与肿瘤的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3 cd3^+CD8^low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环DNA表达抗EpCAM/抗CD3双特异BiTE分子的抗卵巢癌细胞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远群 谌平 +1 位作者 陈国创 韦枝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0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抗EpCAM/抗CD3 BsAb分子蛋白对体外卵巢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非病毒载体微环DNA表达抗EpCAM/抗CD3 BsAb分子蛋白。观察不同浓度(1×10^-3、1×10^-4、1×10^-5、1×10^-6、1×10^-7、1×10^-... 目的探讨抗EpCAM/抗CD3 BsAb分子蛋白对体外卵巢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非病毒载体微环DNA表达抗EpCAM/抗CD3 BsAb分子蛋白。观察不同浓度(1×10^-3、1×10^-4、1×10^-5、1×10^-6、1×10^-7、1×10^-8μg/mL)抗EpCAM/抗CD3 BsAb分子蛋白加至卵巢癌细胞及T细胞中,经6 h和12 h培育后,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活细胞与死亡细胞数量及形态变化。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加抗体后卵巢癌细胞与T细胞明显聚集成块,周围见大量死亡细胞。相同时间下,随着浓度的增加,T细胞介导的卵巢癌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并不会一直增强。当浓度达到1×10^-4μg/mL时,培育6 h和12 h时的杀伤均达到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的微环DNA表达系统所表达的抗EpCAM/抗CD3 BsAb对体外卵巢癌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未来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抗卵巢癌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CAM cd3 双特异BiTE分子蛋白 卵巢癌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多糖联合Anti-CD3McAbr、hIL-2干预的PBMC对HepG2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苗艳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芦荟多糖(AP)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P单独及联合Anti-CD3McAbr、hIL-2诱导干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方法建立效应细胞;采用MTT法测定效应细胞及其上清液对靶细胞HepG2生长的影响;ELISA法测定干预后各组PBMC分泌IFN-γ... 目的探讨芦荟多糖(AP)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P单独及联合Anti-CD3McAbr、hIL-2诱导干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方法建立效应细胞;采用MTT法测定效应细胞及其上清液对靶细胞HepG2生长的影响;ELISA法测定干预后各组PBMC分泌IFN-γ、TNF-α的水平,测定效应细胞及其上清液对靶细胞上清液中IFN-γ、TNF-α和AKP水平的影响。结果AP单独及其联合Anti-CD3McAbr、hIL-2可提高PBMC分泌IFN-γ水平,对TNF-α水平没有明显影响;效应细胞的上清液对HepG2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而效应细胞细胞悬液对HepG2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可升高混合培养后上清液中TNF-α、IFN-γ水平,降低AKP水平。结论AP体外抗肿瘤作用与提高免疫和促进肿瘤坏死因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多糖 PBMC Anti—cd3McAb RHIL-2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3单抗包被技术培养脐血来源CD3AK细胞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立 邓琦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5期414-415,共2页
目的探索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更为合适的培养方法 ,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免疫效应细胞。方法以脐血为细胞培养来源,经包被技术和传统培养两种方法分别获得CD3AK细胞(A组及B组),经细胞因子体外诱导获得CIK细胞(C组),... 目的探索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更为合适的培养方法 ,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免疫效应细胞。方法以脐血为细胞培养来源,经包被技术和传统培养两种方法分别获得CD3AK细胞(A组及B组),经细胞因子体外诱导获得CIK细胞(C组),对3组细胞的增殖数量、对K562/A02细胞株杀伤活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培养第4天3组细胞均开始增殖,A组CD3AK细胞增殖速度较其他两组快,在增殖数量方面A组在第7、10、13天分别是C组的4.01、5.85、2.88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是B组数量的1.73、1.85、1.45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K562/A02细胞株杀伤活性方面,3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D3单抗包被技术获得的CD3AK细胞增殖速度快,更容易获得临床需要的治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AK细胞 脐血 包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CD3单链抗体四聚体基因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和活性鉴定
13
作者 武国军 王禾 +5 位作者 王栋 于磊 王智 袁建林 张波 药立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5-548,共4页
目的 将抗人CD3单链抗体 (scFv) /人 p5 3四聚功能域融合基因转染到HeLa细胞 ,进行真核表达和活性测定。方法 将抗人CD3scFv /人 p5 3四聚功能域融合基因克隆入真核分泌表达载体 pSecTag2 B中 ,转染HeLa细胞进行表达 ,表达产物纯化... 目的 将抗人CD3单链抗体 (scFv) /人 p5 3四聚功能域融合基因转染到HeLa细胞 ,进行真核表达和活性测定。方法 将抗人CD3scFv /人 p5 3四聚功能域融合基因克隆入真核分泌表达载体 pSecTag2 B中 ,转染HeLa细胞进行表达 ,表达产物纯化后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活性测定。结果 表达产物经SDS PAGE和Westernblot证实 ,为Mr约35 0 0 0的特异蛋白条带。纯化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 ,可特异性地结合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 ,亲和力高于scFv。结论 获得了可与PBMCs特异性结合的抗人CD3scFv四聚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FV 抗人cd3单链抗体 基因 HELA细胞 T细胞抗原受体 T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3/抗B细胞肿瘤的双功能小抗体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14
作者 许元富 熊冬生 +7 位作者 杨纯正 邵晓枫 彭晖 范冬梅 刘汉芝 赖增祖 高赢岱 朱祯平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8期33-38,共6页
为评价已研制的抗CD3/抗B细胞肿瘤 (CD2 0 + )双功能小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在体内外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该型双功能小抗体能同时与Ju rkat和Daudi细胞结合 ,并交联两种细胞形成玫瑰花环。它与Jurkat(CD3+ )和Daudi... 为评价已研制的抗CD3/抗B细胞肿瘤 (CD2 0 + )双功能小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在体内外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该型双功能小抗体能同时与Ju rkat和Daudi细胞结合 ,并交联两种细胞形成玫瑰花环。它与Jurkat(CD3+ )和Daudi细胞 (CD2 0 + )的结合的亲和常数Ka分别为 3.2× 10 8M- 1和 8.9× 10 8M- 1。在体外该抗体能激活并介导T细胞杀伤Daudi细胞。裸鼠体内分布实验结果表明 :该型抗体可在移植瘤部位富集 ;在人B淋巴瘤裸鼠移植瘤腹腔模型中 ,联合人的PBMC和IL 2 ,该抗体可以杀灭人B淋巴瘤细胞 ,明显延长荷瘤裸鼠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抗B细胞肿瘤 双功能小抗体 抗肿瘤活性 玫瑰花环 亲和常数 JURKAT细胞 DAUDI细胞 B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133/CD3双特异性抗体装载的CIK细胞对高表达CD133结直肠癌细胞杀伤效应的探讨
15
作者 吕海燕 刘传杰 黄建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11期859-863,共5页
目的:探讨抗CD133/CD3双特异性抗体装载的CIK(BsAb-CIK)细胞对高表达CD133结直肠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通过化学偶联制备抗CD133和抗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CIK和BsAb-CIK对高表达CD133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和HT29... 目的:探讨抗CD133/CD3双特异性抗体装载的CIK(BsAb-CIK)细胞对高表达CD133结直肠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通过化学偶联制备抗CD133和抗CD3的双特异性抗体。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CIK和BsAb-CIK对高表达CD133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和HT29)和低表达CD133结直肠癌CIK和BsAb-CIK细胞系(LOVO)的杀伤能力,并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后从腹腔进行CIK和BsAb-CIK细胞输注,1个月后取瘤称重并统计组间肿瘤生长的差异。结果在不同效靶比条件下(1∶5,1∶10,1∶20),BsAb-CIK细胞对高表达CD133的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和HT29的杀伤作用均明显强于单纯CIK组(P<0.05),而BsAb-CIK细胞对低表达CD133的结直肠癌细胞系LOVO的杀伤作用与单纯CIK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BsAb-CIK细胞INF-γ分泌明显高于单纯CIK组(P<0.05)。与单纯CIK治疗组比较,BsAb-CIK细胞对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更加显著(P<0.05)。结论 BsAb-CIK细胞能够有效杀伤高表达CD133的结直肠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结直肠癌 双特异性抗体 CD133 cd3 CD133 c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3^(+)CD56^(+)NK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Graves病患者体内的表达
16
作者 罗婉莹 曹敏 +5 位作者 窦文婷 田睿 林敏 任来春 王浩华 邹原方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4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CD3^(+)CD56^(+)NKT细胞(NK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GD)]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19例GD患者作为实... 目的探讨CD3^(+)CD56^(+)NKT细胞(NK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GD)]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19例GD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择1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IL-6、TNF-α及NKT细胞水平,IL-2、IL-10阳性率,探讨FT4、TSH、TPOAb与NKT细胞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FT3、FT4、TPOAb、TNF-α和NKT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SH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L-2和IL-10阳性率分别为89.47%、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IL-10、TNF-α、NKT细胞水平与FT4、TSH和TPOAb水平密切相关,IL-6水平与TSH水平密切相关(P<0.05)。以TSH水平为因变量,IL-2、IL-6、IL-10、TNF-α、NKT细胞水平为自变量,采用进入法纳入变量,结果显示IL-10水平与TSH水平呈负相关(P<0.05)。以TPOAb水平为因变量,IL-2、IL-6、IL-10、TNF-α和NKT细胞水平为自变量,采用进入法纳入变量,结果显示IL-10水平与TPOAb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GD患者外周血NKT细胞水平增加,其相关的细胞因子在GD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cd3^(+)CD56^(+)NKT细胞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测定LAK、TIL、CD3AK活性初步研究
17
作者 刘军权 陈复兴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5-16,共2页
MTT法测定LAK、TIL、CD3AK活性初步研究刘军权,陈复兴(解放军第97医院,221004)80年代初,Rosenberg[1]首先观察到正常人和肿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经含有IL─2的培养基培养(即LAK细胞... MTT法测定LAK、TIL、CD3AK活性初步研究刘军权,陈复兴(解放军第97医院,221004)80年代初,Rosenberg[1]首先观察到正常人和肿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经含有IL─2的培养基培养(即LAK细胞),能杀伤NK抵抗性肿瘤细胞后。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AK LAK MTT法 TIL 经含 抵抗性 效应细胞 酶联检测仪 外周血淋巴细胞 温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Balb/C小鼠外周血CD3、CD4和CD8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玉臣 康静静 +1 位作者 张雪铭 高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3-27,共5页
为研究益生菌增强Balb/C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本试验将48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灌服组)和试验组(益生菌灌服高、中、低剂量组),下文记为C、P-L、P-M和P-H组。分别在灌服7、14、21、28d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小鼠处死,取其外... 为研究益生菌增强Balb/C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本试验将48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灌服组)和试验组(益生菌灌服高、中、低剂量组),下文记为C、P-L、P-M和P-H组。分别在灌服7、14、21、28d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小鼠处死,取其外周血离心后收集上清,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CD3、CD4和CD8分子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试验7d后,与对照组相比,P-L和P-H组小鼠血清CD3分子表达量分别显著上升54.78%(P<0.05)、98.52%(P<0.05);21d后,P-H组小鼠血清CD3分子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83.51%(P<0.05);7d后与对照组相比,P-L、P-M和P-H组小鼠血清CD8分子表达量分别显著上升44.94%(P<0.05)、46.73%(P<0.05)和43.78%(P<0.05);14d后,与对照组相比,P-L、P-M和P-H组小鼠血清CD8分子表达量分别显著上升39.27%(P<0.05)、40.05%(P<0.05)和36.02%(P<0.05);21d后,与对照组相比,P-M组小鼠血清CD8分子表达量显著上升50.46%(P<0.05)。试验组小鼠血清中CD4分子的表达水平仅在28d全部高于对照组,其中以高剂量组升高较为明显(P>0.05);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益生菌可能通过增加血清中CD3、CD4和CD8分子的表达水平来增强动物免疫功能,为其后续的保健功能评价和合理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cd3 CD4 CD8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内分枝杆菌感染对小鼠肺CD3^(+)CD4^(+)、CD3^(+)CD8^(+)T细胞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张丽娇 雷敏 +3 位作者 刘宁 侯冰 郭铜 薛思明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第11期61-64,共4页
为研究胞内分枝杆菌感染对宿主CD3^(+)CD4^(+)、CD3^(+)CD8^(+)T细胞表达的影响。用卡介苗(BCG)和分离出的胞内分枝杆菌分别腹腔注射感染C57BL/6小鼠,观察细菌增殖率和肺部病理切片,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TNF-α、IL-12、IL-10的表... 为研究胞内分枝杆菌感染对宿主CD3^(+)CD4^(+)、CD3^(+)CD8^(+)T细胞表达的影响。用卡介苗(BCG)和分离出的胞内分枝杆菌分别腹腔注射感染C57BL/6小鼠,观察细菌增殖率和肺部病理切片,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TNF-α、IL-12、IL-10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CD3^(+)CD4^(+)、CD3^(+)CD8^(+)T细胞的变化。通过比较细菌增殖率发现,胞内分枝杆菌比BCG在小鼠体内细菌增殖率更高。感染胞内分枝杆菌的小鼠在前30d肺内CD3^(+)CD4^(+)T细胞比例迅速增加,血清中含有更高水平的IFN-γ、TNF-α、IL-10、IL-12。感染胞内分枝杆菌后期,小鼠肺CD3^(+)CD8^(+)T细胞比例迅速增加。IFN-γ、TNF-α、IL-12表达下降,IL-10下降不明显。表明胞内分枝杆菌感染小鼠后,前期以CD3^(+)CD4^(+)T细胞反应为主,而在感染后期,CD3^(+)CD8^(+)T细胞反应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分枝杆菌 cd3^(+)CD4^(+)T细胞 cd3^(+)CD8^(+)T细胞 小鼠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淋巴细胞TCR/CD3表达和[Ca^(2+)]_i的变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树铮 苏旭 张迎春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1-63,共3页
小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淋巴细胞TCR/CD3表达和[Ca ̄(2+)]_i的变化刘树铮,苏旭,张迎春(白求恩医科大学卫生部放射生物实验室,长春130021)关键词小剂量辐射,淋巴细胞,胸腺细胞,T细胞受体,CD_3,细... 小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淋巴细胞TCR/CD3表达和[Ca ̄(2+)]_i的变化刘树铮,苏旭,张迎春(白求恩医科大学卫生部放射生物实验室,长春130021)关键词小剂量辐射,淋巴细胞,胸腺细胞,T细胞受体,CD_3,细胞内游离钙T淋巴细胞表面TC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辐射效应 小剂量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