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酒中16种真菌毒素污染状况调查及黄曲霉毒素B1暴露风险评估
1
作者 杨雪丽 田家磊 +3 位作者 王猛 罗文涛 杨亚磊 李方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9-284,共6页
为了解新疆市售葡萄酒中16种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评估新疆居民来源于葡萄酒的黄曲霉毒素B1(AFB1)暴露风险。共采集葡萄酒样本85份,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UPLC-MS/MS)检测16种真菌毒素的含量。结合新疆居民膳食消费量... 为了解新疆市售葡萄酒中16种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评估新疆居民来源于葡萄酒的黄曲霉毒素B1(AFB1)暴露风险。共采集葡萄酒样本85份,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D-UPLC-MS/MS)检测16种真菌毒素的含量。结合新疆居民膳食消费量调查数据,采用简单分布法评估不同性别及年龄组人群葡萄酒来源的AFB1暴露风险,用暴露边界(MOE)法和肝癌风险定量方法表征健康风险。结果表明,85份葡萄酒样本中有35份样品检出真菌毒素,检出率为41.2%,其中AFB1的检出率最高(36.5%),平均含量为0.084~0.324μg/kg。新疆居民来源于葡萄酒摄入AFB1的平均暴露范围为0.0050~0.0095 ng/(kg bw·d)。暴露边界法评估结果显示,新疆居民全人群在平均暴露水平下的MOE值均>10000,无需优先关注。肝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新疆居民葡萄酒来源摄入AFB1所增加的肝癌患者占西北地区肝癌总体发病率的0.0008%~0.0016%,贡献率较低。新疆市售葡萄酒中存在真菌毒素污染的状况,但总体污染水平不高,新疆居民通过葡萄酒摄入AFB1所引发的健康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真菌毒素 污染状况 黄曲霉毒素b1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鹅源乳酸菌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李晶 刘梦 +7 位作者 孙婉婷 刘珊珊 赵达 李犇 裴洪岩 刘宇 王雪 朱战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8-43,50,共7页
通过筛选可以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s B1,AFB1)的鹅源乳酸菌,为防治鹅黄曲霉病开发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研究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对成年健康鹅粪便中分离菌株进行初筛,确定分离株对AFB1降解能力,再对筛选菌株进行抗逆性等生... 通过筛选可以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s B1,AFB1)的鹅源乳酸菌,为防治鹅黄曲霉病开发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研究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对成年健康鹅粪便中分离菌株进行初筛,确定分离株对AFB1降解能力,再对筛选菌株进行抗逆性等生物学特性研究,并进行16S rRNA鉴定。结果表明:确定9株分离菌对AFB1降解率达到50%以上,其中菌株DT951降解率达到75%;经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菌株DT951在pH 3.0酸性环境及0.2%、0.3%的胆盐浓度环境下都有较好的耐受性;经16S rRNA鉴定DT951为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综上所述,研究筛选出1株唾液乳杆菌DT951,具有较好降解AFB1的能力和耐受性,为深入研究降解AFB1的鹅源益生菌制剂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菌病 黄曲霉毒素b1 唾液乳杆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技术在粮食黄曲霉毒素B1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范晓光 刘盛星 +3 位作者 史珊珊 李丽 臧鹏远 张新欣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期123-125,共3页
黄曲霉毒素B1是一类致癌、高毒的真菌代谢物,对谷物及其产品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由于快速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方便快捷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本文总结光学、电化学和纳米技术等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便... 黄曲霉毒素B1是一类致癌、高毒的真菌代谢物,对谷物及其产品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由于快速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方便快捷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本文总结光学、电化学和纳米技术等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便携式检测设备的开发与应用前景,为推动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快速检测 光学传感 电化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1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率剂量效应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奥迪 严佳惠 +3 位作者 张昭寰 刘海泉 赵勇 欧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7,共7页
通过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定量数据,从而构建AFB1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率的剂量效应模型。通过拟合模型获取决定系数和进一步的数学检验表明,Gamma模型(R2=0.996 4,赤池信息量准则=37.40,贝叶斯信息准则=1... 通过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定量数据,从而构建AFB1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率的剂量效应模型。通过拟合模型获取决定系数和进一步的数学检验表明,Gamma模型(R2=0.996 4,赤池信息量准则=37.40,贝叶斯信息准则=17.19)优于其他模型。建议选用Gamma模型作为大鼠急性暴露于AFB1后肝细胞凋亡率的最优剂量效应模型,用于AFB1风险评估框架中的危害特征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肝细胞凋亡 风险评估 剂量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构建菌载体及其吸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梓雪 常程程 +2 位作者 杨帆 王彦钦 孟宪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69,共7页
旨在为生物处理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粮食饲料提供技术支持,以活性炭(SH)为原料进行改性制备磁性活性炭(CSH),选用能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芽孢杆菌属菌株WTX1与CSH载体共培养构建磁性菌载体(FCSH),脱除受污染玉米中的AFB1,对CSH进行... 旨在为生物处理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粮食饲料提供技术支持,以活性炭(SH)为原料进行改性制备磁性活性炭(CSH),选用能高效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芽孢杆菌属菌株WTX1与CSH载体共培养构建磁性菌载体(FCSH),脱除受污染玉米中的AFB1,对CSH进行BET比表面积、氮吸附-脱附等温线及其对AFB1的等温吸附曲线分析,考察FCSH构建条件和FCSH吸附条件对AFB1脱除效果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对吸附AFB1前后的FCSH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SH为大孔结构,其对AFB1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在固定化时间16 h、固定化转速和吸附转速160 r/min、固定化温度和吸附温度35℃、吸附pH 8、振荡时间48 h条件下,FCSH对AFB1脱除率为97.45%;通过FTIR及扫描电镜证实了FCSH对AFB1的吸附作用,且FCSH对AFB1的吸附效果强于CSH。综上,所制备的FCSH能高效脱除玉米中的AFB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活性炭 芽孢杆菌 菌载体 黄曲霉毒素b1 生物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联合热风加热对玉米籽粒中黄曲霉毒素B1降解及玉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金方 李梅 陈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8-224,共7页
为研究射频-热风联合处理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降解效果,分析不同初始水分质量分数(19.05%、22.25%、25.55%)、射频加热温度(55、65、75、85℃)和加热持续时间(10、15、20、25 min)对玉米籽粒中AFB1降解效果及玉米... 为研究射频-热风联合处理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降解效果,分析不同初始水分质量分数(19.05%、22.25%、25.55%)、射频加热温度(55、65、75、85℃)和加热持续时间(10、15、20、25 min)对玉米籽粒中AFB1降解效果及玉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射频-热风联合处理可有效降解AFB1,在高水分含量下,加热温度和时间一定,初始水分含量越高,AFB1残留量越高;初始水分含量一定,随温度增加和时间延长,AFB1残留量随之减少,且加热持续时间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大于加热温度;射频-热风联合处理玉米籽粒过程中,对其品质有一定影响,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与对照组相比,蛋白质、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黏度系数显著降低(P<0.05);低场核磁共振分析表明,射频加热过程中水分迁移效果明显,且水分迁移特性与玉米的糊化特性、蛋白质、脂肪含量显著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射频-热风联合干燥 玉米品质 低场核磁共振 玉米籽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荧光微球免疫法定量检测小麦中黄曲霉毒素B1
7
作者 范雅靓 吴才章 赵志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08-216,共9页
目的建立量子点荧光微球免疫法快速检测小麦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方法采用量子点荧光微球作为荧光标记物,与黄曲霉毒素B1的单克隆抗体偶联,构建量子点荧光微球探针。优化缓冲液pH、抗体最小标记量、荧光探针用量和包被抗原浓度等实验... 目的建立量子点荧光微球免疫法快速检测小麦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方法采用量子点荧光微球作为荧光标记物,与黄曲霉毒素B1的单克隆抗体偶联,构建量子点荧光微球探针。优化缓冲液pH、抗体最小标记量、荧光探针用量和包被抗原浓度等实验条件,建立检测卡上T线和C线信号峰值面积的比值与样本中黄曲霉毒素B1浓度的关系,构建定量标准曲线。针对小麦样品,将该检测方法与时间分辨荧光定量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免疫层析检测方法最佳反应条件为:pH 7.5磷酸钠缓冲液,抗体标记量为20μg,荧光探针用量为4.0μL,抗原质量浓度使用0.40mg/mL。小麦中黄曲霉毒素B1的定量检测线性范围为0.05~25.00μg/kg,相关系数(r^(2))为0.9994,检出限为0.02μg/kg,定量限为0.05μg/kg。加标回收率为91.50%~115.00%,变异系数为1.88%~5.4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免疫层析方法快速、准确、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适用于小麦中黄曲霉毒素B1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荧光微球 黄曲霉毒素b1 荧光免疫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曲中黄曲霉毒素B1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魏功 王乐 +2 位作者 王慧 王耀 屈慧 《酿酒》 CAS 2024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酿酒大曲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通过对前处理过程的溶剂选择、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免疫亲和柱前溶剂浓度的实验,采用单因素分析、正交实验设计找出最佳前处理条件,再通过线性范围、重复性、加标回收... 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酿酒大曲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通过对前处理过程的溶剂选择、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免疫亲和柱前溶剂浓度的实验,采用单因素分析、正交实验设计找出最佳前处理条件,再通过线性范围、重复性、加标回收率对方法进行评价。此方法检测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各类大曲的加标回收率都在85%~95%,结果可靠,适合各酿酒企业对大曲中黄曲霉毒素B1的内部风险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大曲 高效液相色谱 酿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要点与步骤 被引量:1
9
作者 苏升畅 施莉 蔺应宏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11期125-127,共3页
由于生产、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植物油中往往存在着一些有害物质,其中包括黄曲霉毒素B1(简称AFB1)。AFB1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摄入可能导致肝癌等严重疾病。基于此,本文简单讨论测定食用植物油中AFB1的意义,深入探讨高效液相色... 由于生产、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植物油中往往存在着一些有害物质,其中包括黄曲霉毒素B1(简称AFB1)。AFB1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摄入可能导致肝癌等严重疾病。基于此,本文简单讨论测定食用植物油中AFB1的意义,深入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AFB1的要点与步骤,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用植物油 黄曲霉毒素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离子液体修饰硅胶嵌套海绵材料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
10
作者 李丹娜 王建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8-763,共6页
将功能化离子液体制备的复合离子液体用于修饰硅胶嵌套海绵材料,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该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将复合材料装填于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制备固相萃取柱,并考察了其吸附容量。水样经除杂、... 将功能化离子液体制备的复合离子液体用于修饰硅胶嵌套海绵材料,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该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将复合材料装填于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制备固相萃取柱,并考察了其吸附容量。水样经除杂、过滤后,取续滤液1.5 L,以3 mL·min^(-1)流量过上述制备好的固相萃取柱,用5 mL水淋洗,3 mL体积比1∶5的丙酮-2 mol·L^(-1)盐酸溶液的混合液洗脱,收集洗脱液,过0.45μm有机系滤膜,滤液按照色谱条件测定。以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作固定相,体积比68∶32的水和体积比1∶1的乙腈-甲醇溶液的混合溶液作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荧光检测器测定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含量。结果显示:合成的复合材料中具有六圆环网状结构的海绵骨架和离子液体修饰的硅胶大颗粒物质相互嵌套,形成了类似于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兼具离子液体的良好选择性和海绵的机械柔性;制备的固相萃取柱对AFB1的吸附容量为26.48 mg·g^(-1),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的用于吸附黄曲霉毒素吸附材料的(0.460~4.289 mg·g^(-1));AFB1的质量浓度在0.1~40μg·L^(-1)内和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为0.2 n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5.2%~95.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6.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三聚氰胺海绵 固相萃取 黄曲霉毒素b1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环境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暹罗芽孢杆菌DY3123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效果研究
11
作者 倪正 张黎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80,共10页
【目的】筛选能够降解黄曲霉毒素B(1 AFB1)的微生物菌株,并分析其降解AFB1的机理。【方法】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从松墨天牛(鞘翅目天牛科)幼虫肠道中分离、筛选对AFB1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同时对其降解AFB1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通过... 【目的】筛选能够降解黄曲霉毒素B(1 AFB1)的微生物菌株,并分析其降解AFB1的机理。【方法】以香豆素为唯一碳源,从松墨天牛(鞘翅目天牛科)幼虫肠道中分离、筛选对AFB1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同时对其降解AFB1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初筛和复筛,成功获得一株对AFB1的降解率高达94.71%的菌株,鉴定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B.siamensis)DY3123。不同细胞组分降解AFB1的试验结果表明,降解AFB1的主要活性物质来自暹罗芽孢杆菌DY3123无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上清液降解AFB1的最适温度为80℃,最适初始pH为8.0,最适反应时间为36 h;Cu^(2+)可以提高上清液的降解活性,Zn^(2+)、Mg^(2+)和Fe^(3+)会抑制其降解活性。此外,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了降解产物对淋巴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产物对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为暹罗芽孢杆菌DY3123在食品和动物饲料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暹罗芽孢杆菌 生物降解 香豆素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的不确定度评定
12
作者 阎安婷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1期105-107,126,共4页
本文采用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通过系统分析整个测定过程的影响因素,评估不确定度来源,评定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发现标准物质浓度、标准溶液配制与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大。当玉米样... 本文采用HPLC-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通过系统分析整个测定过程的影响因素,评估不确定度来源,评定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发现标准物质浓度、标准溶液配制与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大。当玉米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7.86μg·kg^(-1)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68μg·kg^(-1)(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光化学衍生法 玉米 黄曲霉毒素b1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试验分析
13
作者 马玉红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3期75-77,共3页
为实现对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本研究通过同位素内标法和低温高速离心净化法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的测定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0.003μg/kg,定量限为0.010μg/kg,精密度和准确率良好;通过该方法对市... 为实现对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本研究通过同位素内标法和低温高速离心净化法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的测定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0.003μg/kg,定量限为0.010μg/kg,精密度和准确率良好;通过该方法对市面上的18种花生及其制品的商品进行抽检,合格率为100%;生物可给性分析结果表明,花生奶的生物可给性较高;胃肠消化阶段的黄曲霉毒素B1生物可给性显著高于胃消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花生制品 黄曲霉毒素b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生物可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果类农产品样品状态与保存条件对黄曲霉毒素B1检测结果影响的研究
14
作者 陈浩 刘娜 +3 位作者 卢文艳 杨军 范良兵 熊锐 《现代食品》 2024年第6期187-189,共3页
本研究通过培养坚果类阳性样品,在不同温度、不同颗粒状态、不同保存时间下进行取样检测,旨在评估样品保存温度、保存时间以及样品状态对黄曲霉毒素B1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阳性样品在30℃条件下,黄曲霉毒素B1含量明显增加,在0~4℃... 本研究通过培养坚果类阳性样品,在不同温度、不同颗粒状态、不同保存时间下进行取样检测,旨在评估样品保存温度、保存时间以及样品状态对黄曲霉毒素B1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阳性样品在30℃条件下,黄曲霉毒素B1含量明显增加,在0~4℃和-18℃保存条件下,阳性样品的检测浓度基本不变;样品颗粒状态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粉碎后的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增加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果类 农产品 保存条件 黄曲霉毒素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能力验证结果及关键控制点分析
15
作者 严开芹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3期190-192,198,共4页
目的:通过参加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能力验证项目,并对实验结果和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方法:参照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5009.22—2016)对试样进行... 目的:通过参加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能力验证项目,并对实验结果和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方法:参照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5009.22—2016)对试样进行检测。结果:黄曲霉毒素B1上报值为7.370μg·kg^(-1),Z值为-0.31。结论:|Z|值≤2,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评价为合格,表明本实验室具备准确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能力,实验室质量体系能够持续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能力验证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研究
16
作者 邴双飞 杨康华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4期171-173,共3页
为研究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食品样品中的AFB1含量进行检测。通过标准曲线、精密度和回收率等方法学验证,以评估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与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ELISA在食品中黄曲霉毒... 为研究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食品样品中的AFB1含量进行检测。通过标准曲线、精密度和回收率等方法学验证,以评估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与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ELISA在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良好的精密度,适用于食品安全监控。该方法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酶联免疫吸附法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30
17
作者 叶雪珠 王小骊 +1 位作者 赵燕申 董秀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0-92,共3页
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致癌物质 ,许多国家已将其限量标准提高 ,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已因其毒性而提高 ,并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新的技术壁垒。文中介绍了黄曲霉毒素B1的几种常见检测方法 ,并对其特点及检出限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致癌物质 检测方法 食品 饲料 薄层层析法 液相色谱法 酶联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大曲中黄曲霉毒素B1提取工艺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崇军 唐贤华 +4 位作者 赵龙 朱克永 周文 隋明 舒学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2-136,共5页
该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大曲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分别考察了甲醇体积分数、超声波提取功率、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AFB1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曲中AFB1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甲醇体积分数55%、超声波功率... 该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大曲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分别考察了甲醇体积分数、超声波提取功率、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AFB1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曲中AFB1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甲醇体积分数55%、超声波功率为200 W、提取时间为25 min、提取温度30℃。在此最优条件下,AFB1得率为2.58μg/kg,可为大曲中AFB1的提取提供简便、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黄曲霉毒素b1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试剂盒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韩春卉 江涛 +5 位作者 李燕俊 高秀芬 李楠 张宏元 赵熙 张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15-318,共4页
目的:研究自制黄曲霉毒素B1(AFB1)酶联免疫试剂盒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方法:比较研制出的AFB1酶联免疫试剂盒在4℃和37℃保存条件下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AFB1后其空白对照孔OD值的变化范围、IC20、IC50、IC80及RSD值的变化情况,及标准... 目的:研究自制黄曲霉毒素B1(AFB1)酶联免疫试剂盒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方法:比较研制出的AFB1酶联免疫试剂盒在4℃和37℃保存条件下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AFB1后其空白对照孔OD值的变化范围、IC20、IC50、IC80及RSD值的变化情况,及标准曲线的R2值等指标。结果:4℃保存270d空白对照孔OD值变化范围为1.129~1.777,IC20、IC50、IC80及RSD分别为0.05ng/mL和27.36%、0.27ng/mL和27.58%、0.92ng/mL和19.82%,该保存时间内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值均大于0.97);37℃加速破坏条件下保存13d内空白对照孔OD值变化范围为1.200~1.809,IC20、IC50、IC80及RSD变化分别为0.06ng/mL和27.71%、0.25ng/mL和25.66%、1.181ng/mL和21.89%,该保存时间内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值均大于0.98)。结论:研制的AFB1酶联免疫试剂盒在4℃和37℃加速破坏条件下分别保存270d和13d,试剂盒空白对照孔的OD值均大于1.0,各项指标可满足现场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酶联免疫试剂盒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标记黄曲霉毒素B1新型检测方法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井泉 毛秀君 +2 位作者 王周平 王丽 施用晖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5-681,共7页
本文建立了两种基于银增强纳米金标记探针的高灵敏度免疫分析方法。方法一是用黄曲霉毒素B1(AFB1)抗体与金标抗原、待测抗原进行竞争免疫反应,然后加入银增强溶液,以金为核沉积生长银,通过检测光密度来确定待测物中AFB1的含量,该方法的... 本文建立了两种基于银增强纳米金标记探针的高灵敏度免疫分析方法。方法一是用黄曲霉毒素B1(AFB1)抗体与金标抗原、待测抗原进行竞争免疫反应,然后加入银增强溶液,以金为核沉积生长银,通过检测光密度来确定待测物中AFB1的含量,该方法的检出限可达到0.01 ng/mL。方法二是在前一种方法的基础上,将银化学溶出,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沉积的银量来确定待测物中AFB1的含量,该方法的检出限可达到0.002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化学发光 银增强 黄曲霉毒素b1(AF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