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3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骨髓干细胞在心脏外科中应用的护理
1
作者 孙仁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24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 EF 心功能 术后病人 骨髓干细胞移植术 术前 术中护理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风湿性二尖瓣疾病 凝血酶原时间 室性心律失常 患者 心力衰竭 围手术期 肌内注射 肌肉注射 注射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护理对宫腔镜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41
2
作者 丁颖 金靓 +2 位作者 郑雅宁 李亚玲 吴瑜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67-69,共3页
目的探究叙事护理对宫腔镜下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宫腔镜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叙事护理。于入院时及出院当天采用焦虑自... 目的探究叙事护理对宫腔镜下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宫腔镜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叙事护理。于入院时及出院当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出院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出院时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叙事护理用于宫腔镜下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患者,有助于改善其焦虑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叙事护理 焦虑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蒋锡初 游庆军 +4 位作者 魏福祥 邱东民 周运乾 殷胜瑜 沈振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7期8-10,共3页
目的 观察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探索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新方法。方法 以 3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为A组 ,抽取骨髓制成干细胞悬液 ,经左、右冠状动脉注入心脏 ;同期收治的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全心衰竭患者 7例... 目的 观察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心力衰竭患者近期心功能的影响。探索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新方法。方法 以 3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为A组 ,抽取骨髓制成干细胞悬液 ,经左、右冠状动脉注入心脏 ;同期收治的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全心衰竭患者 7例为B1组 ,于二尖瓣置换术中经左、右冠状动脉及心肌内注射干细胞悬液。既往收治的 10例单纯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全心衰竭患者为B2 组 (对照组 )。分别对三组患者术前、术后 4、8周心脏射血分数 (EF)及心输出量 (CO)进行观察。结果 三组患者均健康存活。A组及B1组患者骨髓干细胞移植后 4周起EF及CO显著提高 (P<0 0 1) ,尤以术后第 8周最为明显 ;与B2 组比较 ,B1组患者干细胞移植后 4周起EF及CO增加显著 (P <0 0 1) ,尤以术后第 8周最为明显。结论 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 ,而辅助用于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全心衰竭患者的外科治疗同样能提高患者术后的心功能。骨髓干细胞移植有望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骨髓干细胞移植 心功能 术后 风湿性 二尖瓣疾病 全心衰竭 合并 EF 增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温阳活血方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骨髓干细胞的动员作用和左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庆有 陆曙 +1 位作者 龚少愚 孙慧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方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骨髓干细胞的动员作用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结扎冠脉前降支造模,检测模型鼠造模当天、第5天和第10天外周循环血干细胞数,计算治疗第8周大鼠心脏重量指数、... 目的对比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方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骨髓干细胞的动员作用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结扎冠脉前降支造模,检测模型鼠造模当天、第5天和第10天外周循环血干细胞数,计算治疗第8周大鼠心脏重量指数、室壁变薄率和膨胀指数。结果中药组外周血干细胞数在造模5d后显著升高(P<0.001);停药5d后,仍高于西药组(P<0.001)。中药组心脏重量指数下降(P<0.001),室壁变薄率升高,膨胀指数显著下降(分别为P<0.05,P<0.001)。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方具有良好的动员骨髓干细胞作用,其动员作用较G-CSF持久;在防治心室重构方面有优于G-CSF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骨髓干细胞 左室重构 益气温阳活血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先利 刘玉馥 +2 位作者 郑必海 潘正英 涂静秋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4期50-51,共2页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新方法,在临床的疗效已得到证实,并且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肢溃疡面感染情况、皮肤颜色、水肿、远端皮温、氧分压、疼痛度及相关不良反应的观察,从护理方面加强配合,对提高骨...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糖尿病足是一种新方法,在临床的疗效已得到证实,并且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肢溃疡面感染情况、皮肤颜色、水肿、远端皮温、氧分压、疼痛度及相关不良反应的观察,从护理方面加强配合,对提高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糖尿病足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3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伟娟 项岫秀 +4 位作者 俞芳 张慧芹 肖红珍 刘秀玲 刘阁玲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467-1467,共1页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移植 自体 糖尿病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亮 冯凯 +6 位作者 窦京涛 张妍 耿记录 申晶 宋晓艳 菅小红 常小燕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917-919,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特点及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的转归及临床意义。方法3例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血管病变伴久治不愈糖尿病性足坏疽患者,其中2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糖尿病病程8-14年,在传统治疗(包括内科保...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特点及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的转归及临床意义。方法3例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血管病变伴久治不愈糖尿病性足坏疽患者,其中2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糖尿病病程8-14年,在传统治疗(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及血管介入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3例糖尿病患者均存在严重的糖尿病足坏疽,下肢血管超声显示糖尿病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斑块、狭窄与血栓形成,病变累及下肢股动脉、月国动脉等。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行胰岛素控制血糖,抗感染、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其中1例实施了下肢血管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经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1个月后,所有患者足部临床表现得到一定的改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于糖尿病合并严重下肢血管病变,尤其是久治不愈的糖尿病足坏疽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施晓雷 丁义涛 +4 位作者 仇毓东 谢婷 朱章华 李雷 陈蕾蕾 《肝胆外科杂志》 2006年第4期304-308,共5页
目的来源于骨髓干细胞的有功能的干细胞,可能成为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的细胞来源。我们建立恰当的体外诱导培养体系,促使骨髓干细胞转化为肝细胞。方法获取骨髓干细胞,建立以FGF、HGF、OSM、EGF为主的细胞诱导培养体系。在细胞分化... 目的来源于骨髓干细胞的有功能的干细胞,可能成为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的细胞来源。我们建立恰当的体外诱导培养体系,促使骨髓干细胞转化为肝细胞。方法获取骨髓干细胞,建立以FGF、HGF、OSM、EGF为主的细胞诱导培养体系。在细胞分化过程中,观察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RT-PCR检测基因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在蛋白水平检测ALB和CK18表达情况。PAS染色检测其糖代谢功能。结果在诱导过程中,多极性的肝细胞样细胞在12 d内可以观察到,且其随着细胞分化过程逐渐增多、集落增大。诱导细胞在7 d内表达AFPmRNA并维持到第21天,但后期表达减弱;在7天内表达ALBmRNA和CK18mRNA,随着分化时间的延长,其表达不断增强;在14 d内表达TTRmRNA,随着分化时间的延长,其表达不断增强。免疫荧光染色进行定位:在诱导组,诱导21 d的细胞表达ALB和CK18,其中ALB表达于胞浆和胞膜,而CK18表达于胞浆。糖原染色发现诱导组中,细胞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染的糖原颗粒。结论我们建立的以细胞因子FGF、HGF、OSM、EGF为主的细胞诱导培养体系是有效的,通过诱导骨髓干细胞,我们获得了有部分肝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肝细胞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细胞 分化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脊髓损伤 被引量:5
9
作者 姜金豆 步星耀 +2 位作者 程培训 李志营 张圣旭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0年第4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动员与手术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C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2例SCI患者分别采用BMSCs动员、移植联合辛伐他汀、单独辛伐他汀治疗以及常规治疗。测定各组外周血CD133+CD34+细胞数,并行Barthel指...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动员与手术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C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2例SCI患者分别采用BMSCs动员、移植联合辛伐他汀、单独辛伐他汀治疗以及常规治疗。测定各组外周血CD133+CD34+细胞数,并行Barthel指数和ASIA评分,神经电生理及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动员及移植组患者ASIA评分和Barthel指数以及外周血CD133+CD34+细胞数分别显著高于其它2组(P<0.05)。未出现1例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自体BMSCs联合辛伐他汀治疗SCI,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质量,是治疗SCI安全有效方法。自体BMSCs动员较手术移植更简便、无创,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移植 动员 辛伐他汀 S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促进角膜苯酚烧伤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应方微 黄丽娜 +2 位作者 赖铭莹 王丽纯 何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798-1800,共3页
目的:了解自体骨髓干细胞促进兔角膜苯酚烧伤后愈合的作用。方法:将10只家兔双眼角膜用300g/L的苯酚棉签烧伤后,随机一眼用自体骨髓干细胞滴眼,另一眼为对照眼,用无细胞的培养液滴眼,观察双侧角膜愈合时间,进行的统计学的配对分析t检验... 目的:了解自体骨髓干细胞促进兔角膜苯酚烧伤后愈合的作用。方法:将10只家兔双眼角膜用300g/L的苯酚棉签烧伤后,随机一眼用自体骨髓干细胞滴眼,另一眼为对照眼,用无细胞的培养液滴眼,观察双侧角膜愈合时间,进行的统计学的配对分析t检验。结果:在自体骨髓干细胞滴眼的干预下,角膜烧伤的愈合时间平均为3.2d,对照眼的愈合时间平均为7.2d,根据统计学检验,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滴眼,对于角膜苯酚烧伤的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角膜 化学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虞希祥 朱国庆 郝伟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8期1165-1167,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下肢严重缺血患者,从髂骨处抽取自体骨髓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再制成细胞悬液。通过股动脉插管,在球囊阻断动脉血流的情况下将干细胞悬液注射到缺血的下肢动脉。...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下肢严重缺血患者,从髂骨处抽取自体骨髓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再制成细胞悬液。通过股动脉插管,在球囊阻断动脉血流的情况下将干细胞悬液注射到缺血的下肢动脉。结果:患肢疼痛、冷感及静息痛消失17例,占56.7%;减轻12例,占40.0%;无变化1例,占3.3%。间歇性跛行的行走距离延长100米的21例,占70.0%;延长50米的9例,占30.0%。足趾和(或)足部溃疡3例,完全修复1例,足部截肢2例。27例足部皮肤颜色均有不同程度恢复。ABI 0.5~0.6的15例,占50.0%;ABI 0.6~0.7的11例,占36.7%;ABI 0.7~0.8的4例,占13.3%。手术并发症3例,占10.0%;其中,发热2例,占6.7%;穿刺点血肿1例,占3.3%。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是治疗下肢严重缺血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 移植 下肢缺血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的护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新林 李瑛 +2 位作者 王燕 魏梅 逄文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241-2243,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采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加强自体骨髓干细胞采集术和移植术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治疗后有效率达81.7%。结论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是确保自...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采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加强自体骨髓干细胞采集术和移植术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治疗后有效率达81.7%。结论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是确保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糖尿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移植对AMI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瑞成 董念国 +1 位作者 侯剑峰 法宪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24,共2页
将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移植组及对照1、2、3组。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对照1组单纯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对照2组仅建立AMI模型;对照3组将培养基经心外膜下植入梗死心肌周围;移植组将制... 将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移植组及对照1、2、3组。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对照1组单纯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对照2组仅建立AMI模型;对照3组将培养基经心外膜下植入梗死心肌周围;移植组将制备好的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悬液经心外膜下植入梗死心肌周围。移植术后4周末,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检查评价左室形态及功能,并观察梗死区及其周边区心肌内移植BM-MNCs组织形态学特点。结果与对照1组相比,对照2、3组及移植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均显著升高(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左室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均显著降低(P均<0.05);移植组LVEDs、LVEDd和LVEDP显著低于对照2、3组(P均<0.05),LVEF、LVFS、+dp/dtmax和-dp/dtmax显著高于对照2、3组(P均<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发现移植组AMI区内有存活的BrdU标记阳性的BM-MNCs。证实同种异体大鼠BM-MNCs移植可减轻急性AMI后的左心室扩大,抑制左室重构,改善AMI后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骨髓移植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封锡清 高杰 +3 位作者 渠敬明 周亚 王虎 景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82-384,387,共4页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移植对心肌梗死区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CABG+BMSC移植组(移植组,n=10)和CABG组(对照组,n=10)两组。对照组只行CABG,移植组在CABG的同时用制...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移植对心肌梗死区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CABG+BMSC移植组(移植组,n=10)和CABG组(对照组,n=10)两组。对照组只行CABG,移植组在CABG的同时用制备BMSC悬液在梗死区域作多点局部注射。术后两组均随访4周和8周,观测左心室功能和梗死区域的节段性室壁运动情况以及血供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第4周心功能有所改善,但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第8周改善明显(P<0.05)。移植组第4周,心功能参数均比术前有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提高(P<0.05),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梗死区域节段性室壁运动改善;QRS记分明显降低,而且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核素灌注断层显像(ECT)放射性核素缺损区显著小于术前,且小于对照组(P<0 05)。结论:CABG改善了心肌的血供情况,BMSC移植则有效地缩小了梗死坏死区域,改善了节段性室壁异常运动,使心脏功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移植 骨髓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彬 陈志浩 +1 位作者 宫绪萌 高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2期151-153,共3页
肝细胞癌(HCC)是指原发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肝癌的91.5%。目前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法很多,其中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是肝细胞癌治疗的热点之一。BMSCs可促进肝组织再生,减缓肝硬化进程并诱导HCC凋亡。同时,BMSCs可以通过自分泌... 肝细胞癌(HCC)是指原发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性肝癌的91.5%。目前肝细胞癌的治疗方法很多,其中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是肝细胞癌治疗的热点之一。BMSCs可促进肝组织再生,减缓肝硬化进程并诱导HCC凋亡。同时,BMSCs可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改变HCC周围的微环境,从而抑制HCC向肝外组织的转移。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BMSCs由于易于分离、体内扩增及进行基因修饰,已成为基因治疗的理想靶向细胞。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BMSCs的致瘤性风险也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研究从BMSCs对肝癌组织及其转移的影响,BMSCs作为理想靶向细胞应用于基因治疗及BMSCs致瘤性的可能风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移植 细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粘连分离联合胶原膜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8
16
作者 丁颖 郭梅 汤珏瑶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0期33-35,共3页
目的总结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联合胶原膜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4例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分离及胶原膜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阴道护理、自体骨髓干细胞采集的护理,术后密切... 目的总结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联合胶原膜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4例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分离及胶原膜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阴道护理、自体骨髓干细胞采集的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管道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3~4d。术后随访至1年,55例患者粘连程度均得到改善,月经情况恢复或接近正常;9例月经情况未得到明显改善。2例已成功分娩健康新生儿;2例妊娠中,无妊娠并发症;1例自然流产;其余妊娠情况仍在随访中。结论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在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联合胶原膜复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创伤小;优质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 胶原膜 骨髓干细胞移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治疗 被引量:5
17
作者 毕凌云 杨达胜 +2 位作者 梁斌 张瑞霞 白海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8期678-682,I0005,I0006,共7页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干细胞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的作用、骨髓干细胞是否具有向损伤肾组织归巢的能力及其在肾脏组织中的分布,初步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干细胞因子是否具有促进急性肾小管坏死修复的作用。方法:160只8...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干细胞因子动员骨髓干细胞的作用、骨髓干细胞是否具有向损伤肾组织归巢的能力及其在肾脏组织中的分布,初步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干细胞因子是否具有促进急性肾小管坏死修复的作用。方法:160只8~10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G-CSF+SCF治疗组、G-CSF+SCF对照组,检测:(1)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百分比的变化;(2)尿NAG酶检测;(3)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4)肾组织CD34+细胞表达变化。结果:(1)G-CSF+SCF治疗组和G-CSF+SCF对照组外周血中白细胞数、CD34+细胞百分比于第5天达高峰,与对照组、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后逐渐下降;相应地,G-CSF+SCF治疗组肾组织内CD34+细胞较对照组、模型组也明显增多(P<0.05)。(2)手术后第5、10、17天,G-CSF+SCF治疗组尿NAG酶、肾脏病理学改变均明显好于模型组(P<0.05)。第24天G-CSF+SCF治疗组尿NAG酶、肾脏病理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而模型组仍异常。第31天各组间尿NAG酶、肾脏病理学改变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干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急性肾小管坏死大鼠的骨髓干细胞有显著的动员作用。(2)骨髓干细胞能在损伤的肾小管归巢和定居,并可能参与损伤肾组织的修复。(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干细胞因子联合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急性肾小管坏死后肾功能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小管坏死 骨髓干细胞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干细胞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监测护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阳 仲罕婷 +1 位作者 张泽萍 严金川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058-2059,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骨髓干细胞移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3
19
作者 易为群 戴红霞 +3 位作者 钟爱玲 周培明 曹艳冰 冯素多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2期1725-1726,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配合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3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0±4.25)min,切皮至干细胞取出完毕的平均时间为(20±3...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配合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总结33例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70±4.25)min,切皮至干细胞取出完毕的平均时间为(20±3.17)min,干细胞取毕到植入手术结束的平均时间为(50±6.44)min。33例取骨髓量平均为(180±9.45)ml。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发生。患者出院后随访10周,1例患者移植失败,3个月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全组干细胞移植治疗成功率为97.0%。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时,加强时间管理和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能提高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成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移植 股骨头坏死 手术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1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获取及转染猪骨髓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成楚 陈仕林 +2 位作者 刘玉清 唐礼江 包卫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0-376,共7页
目的:构建携带血管形成素-1(ANG-1)基因腺相关病毒(AAV)载体,通过病毒包装和纯化及滴定,获得高纯度高感染性的病毒液,并转染到乳猪骨髓干细胞中,获得有效表达,为进行血管再生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ANG... 目的:构建携带血管形成素-1(ANG-1)基因腺相关病毒(AAV)载体,通过病毒包装和纯化及滴定,获得高纯度高感染性的病毒液,并转染到乳猪骨髓干细胞中,获得有效表达,为进行血管再生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ANG-1,通过重组DNA技术得到ANG-1与pUC119的重组质粒,采用Sal和Bgl双酶将pUC119中的目的基因ANG-1基因片断切出,再克隆到质粒pSNAV2.0中。用Lipofectamine将pSNAV ANG-1质粒转染293细胞后,用G418选择培养获得293/AAV2ANG-1细胞株,产生了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纯化并进行病毒DNA颗粒滴度测定。分别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GFP)及rAAV2ANG-1感染猪骨髓干细胞,并对转染效率及转染后表达情况进行初步研究。结果:测序证实ANG-1与GenBank提供的原始序列完全一致。重组载体经酶切鉴定与PCR筛选证实重组质粒和预期结果完全一致,在新的重组质粒中,ANG-1有一套CMV启动子和PolyA终止子系统。293细胞包装病毒效果良好,携带ANG-1的感染性AAV滴度为9×1011v.g/ml,用Western杂交法检测显示猪骨髓干细胞中表达ANG-1。1×106v.g/ml rAAV2GFP感染CD34阳性细胞48h后55%左右的细胞有明显的荧光。结论:ANG-1基因AAV构建成功,并能在骨髓干细胞中有效表达,为严重缺血性疾病基因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1/代谢 腺病毒科/遗传学 骨髓祖代细胞/代谢 重组 遗传 转染 腺相关病毒载体 骨髓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