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免疫层析法的卷烟纸中重金属元素快速检测
1
作者 董浩 胡兴锋 +6 位作者 白文龙 郑帅 黄治 刘华 王澍 周明珠 邢军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0,共9页
为实现卷烟纸中重金属的高敏、定量及快速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信号的新型免疫层析技术。SERS免疫层析法使用一种树莓状的SERS标签Fe_(3)O_(4)@树莓状金磁性纳米颗粒(Fe@RAu)捕获样本中的金属残留物,Fe@RAu... 为实现卷烟纸中重金属的高敏、定量及快速检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信号的新型免疫层析技术。SERS免疫层析法使用一种树莓状的SERS标签Fe_(3)O_(4)@树莓状金磁性纳米颗粒(Fe@RAu)捕获样本中的金属残留物,Fe@RAu表面的Au壳能够产生拉曼热点效应以增强其表面修饰的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DTNB)分子的拉曼信号,且其Fe_(3)O_(4)内核可被外加磁力吸附以富集样本中的靶标。基于这些特性,SERS免疫层析法具有超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定量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法同时检测卷烟纸燃烧灰烬中镉(Cd^(2+))、铬(Cr^(3+))、铅(Pb^(2+)),3种重金属离子的灵敏度分别达1.424、0.937和1.568 ng/kg,检测实际卷烟纸标准样品的加标回收率>90%,相对标准偏差(RSD)<10%,检测时间(包含预处理)<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纸 重金属 快速检测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免疫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家湖沉积物重金属来源解析及生态风险评价
2
作者 肖尚斌 龚哲 +4 位作者 刘佳 李世剑 贺文枨 朱良辰 郑熠歌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3,共10页
对采自松滋市陶家湖不同部位的3根沉积物柱状样品进行了重金属(Cu、Zn、Cr、Ni、Pb、As)含量和粒度测定,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潜在风险,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正交矩阵分解(PMF)模型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陶... 对采自松滋市陶家湖不同部位的3根沉积物柱状样品进行了重金属(Cu、Zn、Cr、Ni、Pb、As)含量和粒度测定,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潜在风险,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正交矩阵分解(PMF)模型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陶家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整体上表现为湖心>湖岸>消落带,湖岸污染程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湖心和消落带沉积物污染程度随深度增加而上升;其中,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6种重金属均为轻微生态危害水平,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Cr为偏中度风险,As、Cu、Pb、Zn和Ni主要表现为轻度风险。相关分析和PMF模型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包括矿业源、自然来源,以及农业和工业的复合源,贡献分别为18.8%、52.4%和28.8%,其中Cu主要受到矿业的影响,Pb主要受到自然来源的影响,As主要受到工业和农业活动的影响,Zn、Ni和Cr受到3种来源的影响;水动力条件和人类活动造成陶家湖重金属分布呈现空间差异,消落带水动力较强导致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低于湖岸和湖心,水动力条件改变导致Pb、Ni垂向分布发生改变,矿业发展是造成Cu、Zn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农业活动导致As逐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评价 生态风险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郭永艳 杨萍 +1 位作者 党铭铭 田雁飞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碳点是一种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具有光致发光、荧光稳定、无光漂白和水溶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分析检测及光电元器件等领域。介绍了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如电化学合成法、激光烧蚀法、水热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和模板法等,... 碳点是一种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具有光致发光、荧光稳定、无光漂白和水溶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分析检测及光电元器件等领域。介绍了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如电化学合成法、激光烧蚀法、水热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和模板法等,分析了荧光碳点在检测重金属离子过程中出现荧光淬灭的主要原因,综述了荧光碳点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碳点 制备 重金属离子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功能区农田土壤和冬小麦籽粒重金属镉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价
4
作者 薛志伟 黄青青 +1 位作者 穆心愿 杨春玲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3,共7页
冬小麦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此了解和掌握当地小麦生态环境非常重要。本研究以河南省北部工业区、旅游区、生活区、农业区为对象,在小麦收获期进行调查取样,通过土壤和小麦点对点采样、实验室检测和数据统计分析,对土壤和小麦籽... 冬小麦是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此了解和掌握当地小麦生态环境非常重要。本研究以河南省北部工业区、旅游区、生活区、农业区为对象,在小麦收获期进行调查取样,通过土壤和小麦点对点采样、实验室检测和数据统计分析,对土壤和小麦籽粒的重金属镉含量和风险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镉含量范围为0.13~1.23 mg·kg^(-1),其对应小麦籽粒镉含量范围为0.01~0.17 mg·kg^(-1),小麦籽粒中重金属镉含量低于对应土壤中重金属镉含量。工业区、旅游区和生活区个别点土壤和小麦籽粒镉含量超标。工业区和生活区土壤镉和小麦籽粒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旅游区和农业区土壤镉和小麦籽粒镉含量呈不显著正相关。生活区样点小麦籽粒对土壤重金属镉的富集系数均值最高(0.149),其次为工业区和旅游区(分别为0.136和0.135),农业区最低(0.111)。农业区小麦籽粒镉单项污染评价和综合污染评价结果均为未受污染,旅游区小麦籽粒镉综合污染指数达警戒水平,工业区和生活区为轻度污染。综合评价,河南省北部整体生态环境适合小麦种植生长,小麦籽粒重金属镉污染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不同功能区 农田土壤 籽粒 重金属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pH对微胶充填体强度及尾矿重金属浸出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焦华喆 王琪 +6 位作者 杨小林 许军强 王辉 陈勋 徐平 李公成 申宏栋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8,共8页
为探明矿井水酸碱度及水泥掺量对重金属离子浸出行为与胶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通过重金属赋存形态分析及重金属长期静态浸出试验方法,结合重金属污染指数法评估水泥耗量变化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并针对不同浸泡时间下低耗水泥充填体的单... 为探明矿井水酸碱度及水泥掺量对重金属离子浸出行为与胶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通过重金属赋存形态分析及重金属长期静态浸出试验方法,结合重金属污染指数法评估水泥耗量变化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并针对不同浸泡时间下低耗水泥充填体的单轴抗压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某金矿中Zn、Cu、Pb、Ni重金属总量为2478.96 mg/kg,其中Pb和Ni生物可利用态占比超过50%。在矿井水pH=7条件下浸泡120 d,灰砂比为1∶30的充填体重金属浸出量显著增加,Zn、Cu、Pb、Ni的浸出量分别是灰砂比为1∶10时的6.40倍、5.05倍、5.15倍和7.64倍;重金属污染潜力指数普遍超过污染临界值。低耗水泥充填体对重金属离子的固化能力从传统“强固化”转为“弱固化”。在120 d浸泡条件下,不同灰砂比(1∶10、1∶15、1∶20)的充填体抗压强度分别降至1.12、0.87、0.41 MPa,随着水泥耗量减少,水化产物减少,充填体强度下降,抵抗侵蚀能力减弱,强度下降趋势随时间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 水泥耗量 重金属浸出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泥浆路基材料重金属溶出特性及风险评估
6
作者 宋春燕 赵金刚 +4 位作者 武桂芝 李利霞 张楠 李媛 王鹏刚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解决钻井泥浆资源化问题,基于“以废治废”的理念,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等原料作为固化剂对水基钻井泥浆进行固化处理,制备成路基材料。研究了钻井泥浆路基材料不同液固比下重金属的溶出特性,并对路基材料应用的环境安全性进行风... 为解决钻井泥浆资源化问题,基于“以废治废”的理念,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等原料作为固化剂对水基钻井泥浆进行固化处理,制备成路基材料。研究了钻井泥浆路基材料不同液固比下重金属的溶出特性,并对路基材料应用的环境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经固化处理后,钻井泥浆中As和Pb的浸出量降低,而Hg的浸出量升高;钻井泥浆路基材料中4种重金属累积浸出量均随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加;风险评估计算得到的Cr(Ⅵ)、As和Hg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呼吸吸入3种暴露途径的累积致癌风险和累积危害商,均处于环境风险可接受水平;路基材料中Pb的有效浸出量为0.022 mg/kg,远小于经ALM(成人血铅)模型计算得到的土壤环境铅基准值689.47 mg/kg,处于环境风险可接受水平。研究可为钻井泥浆资源化利用的环境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泥浆 固化 路基材料 重金属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麻纤维改性材料对水中重金属的吸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洛红 刘云姣 +1 位作者 胡议心 兰一峰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汉麻纤维改性材料吸附水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汉麻纤维的物化特性及去除重金属的吸附原理,总结了汉麻纤维的5种主要改性方法,包括酯化改性、氧化改性、接枝共聚改性、碱处理和碳化处理等,最后对汉麻纤维改性材料目前... 综述了近年来汉麻纤维改性材料吸附水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汉麻纤维的物化特性及去除重金属的吸附原理,总结了汉麻纤维的5种主要改性方法,包括酯化改性、氧化改性、接枝共聚改性、碱处理和碳化处理等,最后对汉麻纤维改性材料目前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纤维 改性 吸附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耳中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8
作者 王文光 张翰芝 +3 位作者 李劼 刘伟 戚飞 时静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91-95,共5页
为探究木耳中重金属(铅、镉、铬、砷、汞)含量情况,评估木耳中重金属污染情况,选用了陕西柞水、四川青州、云南文山、黑龙江牡丹江、吉林蛟河5个地区的木耳为研究对象,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谱仪检测了砷、铬、镉、铅、汞... 为探究木耳中重金属(铅、镉、铬、砷、汞)含量情况,评估木耳中重金属污染情况,选用了陕西柞水、四川青州、云南文山、黑龙江牡丹江、吉林蛟河5个地区的木耳为研究对象,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谱仪检测了砷、铬、镉、铅、汞5种重金属在木耳中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5种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木耳中砷含量0.20~0.41 mg/kg、铬含量0.15~0.36 mg/kg、镉含量0.17~0.41 mg/kg、铅含量0.11~0.42mg/kg、汞含量0.025~0.065mg/kg,5种重金属元素综合污染评价结果为安全清洁,表明木耳中重金属污染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木耳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吸附剂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大洲 武宇杰 +3 位作者 叶成秀 付依玮 邵怡菲 任泽宇 《皮革与化工》 2025年第1期17-21,共5页
在工业快速发展背景下,以重金属超标为主要诱因的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重金属离子通过各种渠道极易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如何处理重金属离子污染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者经过不懈地探索发现,与传统处理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相... 在工业快速发展背景下,以重金属超标为主要诱因的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重金属离子通过各种渠道极易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如何处理重金属离子污染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者经过不懈地探索发现,与传统处理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相比较,生物质吸附法具有很多的优点,尤其以农作废弃物作为吸附剂,不但来源广泛成本低,而且环境友好,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生物质吸附法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进行综述研究,探索以农作废弃物作为吸附剂进行重金属离子吸附的发展方向,为水体净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吸附剂 工业废水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芝市巴宜区—工布江达路段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分析
10
作者 王珍 王良琦 《高原农业》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以林拉高级公路为调查对象,对公路路旁表层土壤进行调查和分布特征分析。选取林芝市巴宜区至工布江达路段更具有代表性。研究方法使用多种酸混合消解土壤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确定公路沿线的土壤样品中重金属Pb、Cr、Zn、Cd、Mn、C... 以林拉高级公路为调查对象,对公路路旁表层土壤进行调查和分布特征分析。选取林芝市巴宜区至工布江达路段更具有代表性。研究方法使用多种酸混合消解土壤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确定公路沿线的土壤样品中重金属Pb、Cr、Zn、Cd、Mn、Cu的含量。结论表明林芝市巴宜区至工布江达路段公路土壤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镉金属污染水平较为严重,铬金属污染水平最轻,较为清洁,其余重金属污染均处于不同程度的轻度污染,其污染程度由低至高Zn<Cu<Pb<Mn,公路不同位置受到重金属含量差异较明显。根据金属含量分析相关性结果表明:Cu、Pd、Cr三种重金属污染可能为同源污染,Zn、Cd金属污染为同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重金属污染 路旁土壤 重金属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排水沟沟水灌溉对土壤盐碱及稻谷重金属的影响
11
作者 王旭 张益民 +3 位作者 张永宏 樊丽琴 吴兰 李沛峰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27,共5页
为缓解宁夏银北地区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根据农田排水沟水资源丰富的情况,在宁夏平罗县银北盐碱土改良试验站水稻试验田,采用田间监测与室内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农田排水沟的水灌溉对土壤盐碱性质及稻谷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 为缓解宁夏银北地区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根据农田排水沟水资源丰富的情况,在宁夏平罗县银北盐碱土改良试验站水稻试验田,采用田间监测与室内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农田排水沟的水灌溉对土壤盐碱性质及稻谷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内试验田排水沟的水矿化度低于1.2 g/L、pH值小于8.54,属于弱矿化水和淡水;采用农田排水沟的水灌溉不会导致土壤盐碱加重及土壤、稻谷重金属含量超标;与黄河水灌溉相比,农田排水沟的水直接灌溉会减产19.7%,农田排水沟的水和黄河水掺灌、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差别不大。因此,在黄河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利用农田排水沟的水与黄河水进行掺灌或交替灌溉,以保障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农田排水沟 土壤盐碱性质 稻谷重金属 宁夏银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与作物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运转及安全阈值研究
12
作者 路港滨 俄胜哲 +3 位作者 袁金华 刘雅娜 张鹏 赵晓龙 《土壤与作物》 2025年第1期84-94,共11页
建立土壤重金属安全阈值是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通过研究金昌市、张掖市和白银市三地Cr、Cd、Pb、As和Hg五种重金属在玉米和小麦不同器官的富集转运特点,建立作物根、茎、籽粒与土壤Cr、Cd、Pb、As、H... 建立土壤重金属安全阈值是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通过研究金昌市、张掖市和白银市三地Cr、Cd、Pb、As和Hg五种重金属在玉米和小麦不同器官的富集转运特点,建立作物根、茎、籽粒与土壤Cr、Cd、Pb、As、Hg总量的关系,确定玉米及小麦种植系统中的安全阈值。结果显示,小麦植株中Cr、Cd、Pb、As和Hg的富集规律一致:根>茎>籽粒,玉米植株中Cr、Pb、As和Hg的富集规律同样为根>茎>籽粒,而Cd的富集规律为茎>根>籽粒。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作物籽粒重金属与土壤重金属总量之间的回归模型,预测种植玉米土壤中Cr、Cd、Pb、As和Hg全量的安全阈值分别为434、12.8、378、231、9.74 mg·kg^(-1);小麦土壤中Cr、Cd、Pb、As和Hg总量的安全阈值分别为119、1.49、115、149、15.8 mg·kg^(-1)。经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土壤pH、有机质、土壤碳酸钙和重金属总量是影响玉米籽粒Cr、Cd、Pb、As、Hg含量的重要因素,可用对数模型拟合,拟合程度达显著水平;而上述因素对小麦籽粒中Cr、As含量无明显的影响,利用此方程能更好地预测石灰性土壤玉米、小麦籽粒中的重金属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重金属 安全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酸性废水中重金属的自然去除及风险评价
13
作者 祝栋梁 王强 +3 位作者 张秋根 甘一民 张园眼 张萌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7-273,共7页
为评估江西某银铅矿矿山酸性废水中重金属的自然去除效果,野外调查了AMD排水小溪地表水中重金属自然去除规律,利用重金属形态分析、沉积物X射线衍射分析和溶度积分析,揭示了重金属自然去除可能的机制,评价了自然去除后重金属污染的环境... 为评估江西某银铅矿矿山酸性废水中重金属的自然去除效果,野外调查了AMD排水小溪地表水中重金属自然去除规律,利用重金属形态分析、沉积物X射线衍射分析和溶度积分析,揭示了重金属自然去除可能的机制,评价了自然去除后重金属污染的环境风险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AMD中重金属经约5 km自然去除后,去除率可达89.90%(As)、100%(Cd)、100%(Cu)、81.87%(Fe)、42.46%(Mn)、60.83%(Zn)、47.89%(Al)、33.20%(Ca);去除机制可能是小溪的稀释作用、无定型氢氧化铁的吸附作用、As与Pb、Fe、Mn、Zn、Cu、Cd生成砷酸盐沉淀等因素;风险评价表明,自然去除后地表水中重金属污染由严重降为轻度;沉积物中重金属As属极度污染,Cu和Pb属偏中度污染,Mn和Zn属轻度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属强-很强,As的平均贡献率98.7%,需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酸性废水 重金属 自然去除 环境风险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杆菌利用糖蜜制备生物絮凝剂、絮凝条件优化及在重金属吸附中的应用
14
作者 林经文 刘泽鸿 +6 位作者 潘谢婷 李梦萍 黄善欣 陈映秋 黄丹 叶云 李小龙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7-252,共6页
该研究利用发光杆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发酵糖蜜制备一种新型的生物高分子絮凝剂,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培养基以提高生物絮凝剂的产量,并以絮凝率为响应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研究了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液絮凝效果的影响... 该研究利用发光杆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发酵糖蜜制备一种新型的生物高分子絮凝剂,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培养基以提高生物絮凝剂的产量,并以絮凝率为响应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研究了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液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5 g/L糖蜜、10 g/L蛋白胨、5 g/L NaCl,在此条件下,絮凝剂产量达到4.53 g/L。最佳絮凝条件为pH 7.0、生物絮凝剂200 mg/L、阳离子诱导剂(FeCl_(3))50 mg/L和搅拌速率240 r/min,在此条件下絮凝剂对高岭土的絮凝效率达到93.2%。该絮凝剂对Cr、Pb、Ni、Cu和Cd去除率分别为61.32%、58.22%、85.90%、78.18%和80.71%。糖蜜作为生物絮凝剂廉价培养基的碳源,既可降低培养成本又能实现废物废渣的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剂 发光杆菌 絮凝条件 响应面法 絮凝率 重金属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残留免疫分析法中抗体与抗原特异性识别及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黄俊钧 周孟新 +1 位作者 吕晓丹 肖治理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1-309,共9页
重金属毒性大、污染范围广,其污染和残留对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加强食品中的重金属残留检测至关重要。重金属的免疫分析法快速、高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重金属抗体是其中的核心试剂。重金属抗原由重金属离子及螯合剂两部分组... 重金属毒性大、污染范围广,其污染和残留对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加强食品中的重金属残留检测至关重要。重金属的免疫分析法快速、高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重金属抗体是其中的核心试剂。重金属抗原由重金属离子及螯合剂两部分组成,由于金属离子结构相似、螯合剂又具有通用性,因此制备的抗体往往特异性不佳,但仍有部分文献报道的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因此,研究重金属抗体对抗原特异性识别及相互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重金属抗原抗体识别机制的3种研究手段及进展,分析了重金属抗体与抗原特异性识别及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旨在为重金属抗体性能改造提升提供参考,并为建立高效、灵敏、特异性好的食品重金属残留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抗体 特异性识别 相互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点荧光增强及重金属离子传感应用
16
作者 雷晨阳 王黎 +3 位作者 陶强强 任壮 张爱心 郭仕超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6,22,共5页
介绍了元素掺杂和表面钝化两种碳点的荧光增强途径,以改善原始碳点存在的荧光量子产率低、发光纯度低以及蓝绿区集中的发射等缺陷。同时,对碳点在重金属离子传感应用及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碳点 元素掺杂 表面钝化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茎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机制研究概况
17
作者 李睿 卢杰 +2 位作者 许文燕 孟喜悦 张陈飞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综述了植物根茎吸收和富集重金属的机制,探讨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分析了植物根系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途径、转运机制以及根茎部重金属的累积特性。同时,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影响这些过程的环境因素,如土壤pH值、... 本文综述了植物根茎吸收和富集重金属的机制,探讨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分析了植物根系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途径、转运机制以及根茎部重金属的累积特性。同时,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影响这些过程的环境因素,如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活动等,介绍了以此理论为基础的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并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本综述旨在增进科研人员及相关工作者对植物根茎富集重金属机理的理解,为环境保护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茎 重金属 吸收机制 富集机制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镁磷肥对鸡粪堆肥过程中重金属钝化的影响
18
作者 袁宁 梁梦月 +1 位作者 于锐 周嘉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3期63-67,共5页
为了探究钙镁磷肥对鸡粪堆肥过程中重金属Cu和Zn钝化的影响,本研究设置0%(CK)、3%、4%、5%、6%、7%的钙镁磷肥添加量梯度,通过微型堆肥实验,测试堆体理化性质、腐熟度、重金属形态及其钝化率指标,结果表明:(1)钙镁磷肥对堆体温度影响较... 为了探究钙镁磷肥对鸡粪堆肥过程中重金属Cu和Zn钝化的影响,本研究设置0%(CK)、3%、4%、5%、6%、7%的钙镁磷肥添加量梯度,通过微型堆肥实验,测试堆体理化性质、腐熟度、重金属形态及其钝化率指标,结果表明:(1)钙镁磷肥对堆体温度影响较小,4%添加处理堆体温度最高(65℃)。各堆体pH最终稳定在8.19~8.44之间。随着钙镁磷肥添加量增大电导率(EC)值逐渐变高。C/N趋势与EC相似,7%处理C/N最高(18.00)。(2)各处理HA/FA随着添加量增多而增大,5%处理的HA/FA数值最大,随着钙镁磷肥的添加而逐渐减小;3%、4%和5%的处理组种子发芽指数(GI)比CK高,6%和7%处理组GI较低。(3)钙镁磷肥添加量为5%的处理对Cu和Zn钝化效果最好,其中Cu残渣态增加3%,可交换态降低14%,钝化率为46.4%;Zn残渣态增加14%,可交换态降低26%,钝化率为57.8%。综上所述,钙镁磷肥添加量应控制在5%,既可促进重金属钝化,又可节约成本,避免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镁磷肥 鸡粪 好氧堆肥 重金属形态 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城市不同年龄组儿童饮用水中重金属和消毒副产物健康风险评价
19
作者 黄锦焘 郭雨欣 +2 位作者 刘梦霏 孙启元 王菲凤 《福建轻纺》 2025年第2期33-40,共8页
重金属(HMs)和消毒副产物(DBPs)是影响饮用水安全广泛存在的两类污染物,对人类饮水健康构成威胁,尤其是不同年龄组儿童经饮用水途径造成的HMs和DBPs健康风险亟待研究。文章采用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选择中国4个典... 重金属(HMs)和消毒副产物(DBPs)是影响饮用水安全广泛存在的两类污染物,对人类饮水健康构成威胁,尤其是不同年龄组儿童经饮用水途径造成的HMs和DBPs健康风险亟待研究。文章采用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选择中国4个典型城市(北京、南京、成都和广州)饮用水中6种HMs(As、Cd、Cr^(6+)、Pb、Cu和Zn)和6种DBPs(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4个城市As和DBPs暴露的总致癌风险(TCR)范围为1.4×10^(-6)~2.04×10^(-5),均处于USEPA可接受水平,其中成都、南京和广州地区18岁以下儿童饮用水中As暴露的致癌风险(CR)分别是DBPs暴露的0.64~0.73倍(北京)、3.65~5.06倍(南京)、0.49~0.66倍(成都)、1.71~2.13倍(广州)。4个城市均存在危险指数(HI)>1的情况,主要集中在6~9月龄、9~12月龄和1~2岁;采用蒙特卡洛模拟,评价结果表明儿童饮用水As和DBPs暴露总致癌风险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安全 重金属 消毒副产物 儿童 健康风险 蒙特卡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制柴达木枸杞重金属含量测定及健康风险评价
20
作者 师敏 安妮 +2 位作者 吴冀东 甄国强 肖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4期299-308,共10页
目的对柴达木诺木洪农场不同干制枸杞中的As、Cd、Cr、Cu、Ni、Pb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并评价枸杞经食用途径摄入的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方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枸杞中的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指数法... 目的对柴达木诺木洪农场不同干制枸杞中的As、Cd、Cr、Cu、Ni、Pb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并评价枸杞经食用途径摄入的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方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枸杞中的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均值污染指数法、污染因子分析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枸杞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采用目标危险系数法对枸杞进行单一及复合重金属摄入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该地区枸杞中的6种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锁鲜组均值污染指数小于0.1,为未污染状态,晒干、烘干、吊干组均值污染指数小于0.2,为轻微污染状态,其中Cu、Cd为主要污染因子;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枸杞干制过程中的重金属污染源具有多样化且多种途径的特征,经过锁鲜处理和吊干处理的枸杞重金属含量安全系数更高;经食用枸杞人体所摄入的单一重金属或复合重金属对儿童或成人均不造成健康风险。结论该地区枸杞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低,含量符合中国药典2020的限量要求,不同干制对枸杞的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可为干制中枸杞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晒干 烘干 吊干 锁鲜 重金属含量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