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受害者不再沉默:欺凌受害与中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攻击性和表达抑制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童晶 郭成 曾晋逸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15期12-16,共5页
为探究欺凌受害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以及攻击性和表达抑制在其中的作用,采用Olweus受欺凌量表、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中文版Buss-Perry攻击性问卷和儿童青少年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对132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在控制... 为探究欺凌受害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以及攻击性和表达抑制在其中的作用,采用Olweus受欺凌量表、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中文版Buss-Perry攻击性问卷和儿童青少年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对132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后,欺凌受害不仅直接负向预测社会适应,还通过攻击性的部分中介间接预测社会适应。(2)表达抑制调节了中介模型的后半段路径,即当表达抑制水平较低时,攻击性对社会适应的负向预测更强;当表达抑制水平较高时,攻击性对社会适应的负向预测较显著,但作用较小。这提示教育者和监护者,不能一味地将表达抑制视为一种消极的情绪调节策略,要关注欺凌受害是否导致个体的攻击性增强,如果攻击性增强,则要适当培养其表达抑制策略以提升社会适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欺凌受害 社会适应 攻击性 表达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优于表达抑制 被引量:154
2
作者 程利 袁加锦 +1 位作者 何媛媛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0-735,共6页
Gross提出情绪调节产生于情绪发生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普遍的调节策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本文探讨了这两种策略在情绪反应和神经机制上的异同,以及二者对认知活动造成的不同影响。与表达抑制相比,认知重评能更好地降低情绪体验,减少... Gross提出情绪调节产生于情绪发生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普遍的调节策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本文探讨了这两种策略在情绪反应和神经机制上的异同,以及二者对认知活动造成的不同影响。与表达抑制相比,认知重评能更好地降低情绪体验,减少生理反应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降低杏仁核的激活水平,并对认知活动不产生影响;而表达抑制虽然能够降低情绪行为,但生理反应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却增强,而杏仁核激活水平并未降低,且干扰认知活动的完成。神经病理学的证据进一步表明,相较于表达抑制,认知重评能更好地调节情绪,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表达抑制功能的文化差异 被引量:38
3
作者 刘影 桑标 +2 位作者 龚少英 丁雪辰 潘婷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47-1654,共8页
表达抑制是指当情绪被唤醒的时候,有意识抑制自己的情绪表达行为。诸多研究表明表达抑制并不是一个有用且有效的策略。但不可忽视的是,文化因素是表达抑制与结果变量关系间的一个重要调节因素。即,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表达抑制通常发挥着... 表达抑制是指当情绪被唤醒的时候,有意识抑制自己的情绪表达行为。诸多研究表明表达抑制并不是一个有用且有效的策略。但不可忽视的是,文化因素是表达抑制与结果变量关系间的一个重要调节因素。即,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表达抑制通常发挥着较负面的作用。但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表达抑制并非完全是一种不恰当的调节策略。这可能与文化价值观、对"面子"观点的态度以及父母的应对方式有关。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于表达抑制在集体主义文化及不同亚文化中的作用、学业背景下表达抑制的作用及其功能的文化差异以及被试取样的多样化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抑制 个人主义文化 集体主义文化 文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依恋、情绪调节与主观幸福感:重新评价和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53
4
作者 王力 张厚粲 +1 位作者 李中权 柳恒超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1-96,共6页
通过对1163名大学生被试进行成人依恋关系、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以及主观幸福感的测查,该研究从情绪调节这一新的视角,深入探讨了成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结果发现: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在依恋安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具... 通过对1163名大学生被试进行成人依恋关系、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以及主观幸福感的测查,该研究从情绪调节这一新的视角,深入探讨了成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结果发现: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在依恋安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依恋回避直接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表达抑制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是成人依恋关系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成人依恋 情绪调节 重新评价 表达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调节:接受策略与表达抑制、认知重评策略之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雯 张大均 雷昌雄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1年第4期372-376,共5页
情绪调节策略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回顾近十年来关于焦虑的情绪调节策略研究,重点介绍了其中有着新理念、新视角的情绪调节策略——接受策略,并将其与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两种情绪调节策略进行对比,发现接受策略对... 情绪调节策略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回顾近十年来关于焦虑的情绪调节策略研究,重点介绍了其中有着新理念、新视角的情绪调节策略——接受策略,并将其与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两种情绪调节策略进行对比,发现接受策略对于焦虑而言是一种有效的调节策略,而且初步得出其作用效果优于表达抑制策略,但可能不及认知重评策略。最后从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趋势、情绪调节策略对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的潜在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调节 接受策略 认知重评策略 表达抑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刺激诱发情绪的表达抑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逸雯 王敏洁 +1 位作者 李夏 胡凤培 《人类工效学》 2012年第4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视觉刺激诱发情绪的表达抑制对表达行为、主观体验、生理反应等系统的影响,以及表达抑制与记忆的关系。方法以32名女性为被试,采用生理和心理实验法测量被试观看电影片段的表达行为、主观体验和生理反应变化及表达抑制对记忆任... 目的研究视觉刺激诱发情绪的表达抑制对表达行为、主观体验、生理反应等系统的影响,以及表达抑制与记忆的关系。方法以32名女性为被试,采用生理和心理实验法测量被试观看电影片段的表达行为、主观体验和生理反应变化及表达抑制对记忆任务绩效的影响。结果与控制组相比,抑制组被试表情行为被抑制但仍能体验所诱发的情绪,心率变异性和皮电水平显著增加,听觉信息记忆绩效下降。结论表达抑制不对主观体验起作用但会引起交感神经激活增加,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抑制 情绪影响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抑制调节负性情绪的男性优势——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 被引量:53
7
作者 蔡阿燕 杨洁敏 +1 位作者 许爽 袁加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2-494,共13页
生活经验和文献证明,男性相比女性有更少的情绪表达行为。据此,本研究假设表达抑制进行负性情绪调节具有男性优势,而采用认知重评调节时可能没有该性别差异。在不同的实验阶段,被试分别采用自由观看、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策略观看负性情... 生活经验和文献证明,男性相比女性有更少的情绪表达行为。据此,本研究假设表达抑制进行负性情绪调节具有男性优势,而采用认知重评调节时可能没有该性别差异。在不同的实验阶段,被试分别采用自由观看、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策略观看负性情绪图片,同时记录事件相关电位(ERP),以及使用各种策略之后的主观情绪体验。结果表明,采用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调节情绪后,被试报告的负性情绪体验没有出现男女差异。然而,对ERP晚期正电位(Late Positive Potential,LPP)的统计分析发现,LPP的中期(2000~3000 ms)与晚期(3000~4000 ms)波幅均出现了调控策略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对男性而言,负性图片诱发的LPP波幅(2000~4000 ms)在表达抑制条件下相比自由观看条件出现显著降低,但女性没有出现上述效应。此外,在LPP各个时间窗口,采用认知重评策略进行情绪调节时均无显著性别差异。上述结果表明采用表达抑制策略进行负面情绪调节时,男性具有相比女性更好的调控效果。这提示男性比女性更适合采用抑制情绪表达的方式进行日常情绪管理。这种性别优势可能来源于社会对男女性性别角色的不同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表达抑制 认知重评 晚期正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情绪调节策略的脑网络分析:来自EEG和ERP的证据 被引量:26
8
作者 孙岩 薄思雨 吕娇娇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5,共14页
本文旨在对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常用情绪调节策略的自发脑网络特征及认知神经活动进行深入探讨。研究采集36名在校大学生的静息态和任务态脑电数据,经过源定位和图论分析发现节点效率与两种情绪调节显著相关的脑区,以及脑区之间的功... 本文旨在对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常用情绪调节策略的自发脑网络特征及认知神经活动进行深入探讨。研究采集36名在校大学生的静息态和任务态脑电数据,经过源定位和图论分析发现节点效率与两种情绪调节显著相关的脑区,以及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认知重评进行情绪调节时会激活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顶叶、海马旁回和枕叶等多个脑区,在使用表达抑制进行情绪调节时会激活前额叶皮质、顶叶、海马旁回、枕叶、颞叶和脑岛等多个脑区。因此,这些脑区的节点效率或功能连接强度可能成为评估个体使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调节情绪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功能连接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表达抑制研究回顾和展望
9
作者 沈彩玥 胡凤培 +1 位作者 王倩 葛列众 《人类工效学》 2011年第4期92-95,共4页
情绪表达抑制是情绪调节最常用的策略之一,是对正在进行的情绪反应的抑制。文章主要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不同通道和跨文化、个体差异等研究的角度对情绪表达抑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且对情绪表达抑制在情绪情感(行为表达、主观体验... 情绪表达抑制是情绪调节最常用的策略之一,是对正在进行的情绪反应的抑制。文章主要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不同通道和跨文化、个体差异等研究的角度对情绪表达抑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且对情绪表达抑制在情绪情感(行为表达、主观体验、生理反应)和认知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情绪表达抑制在刺激呈现材料、呈现方式以及多通道情绪表达抑制等研究点进行了相关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表达抑制 情绪情感 认知(记忆) 多通道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矫正人员表达抑制与社会适应:抑郁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明慧 林国耀 +1 位作者 彭玉玲 董婵霞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年第8期470-476,共7页
为探讨社区矫正人员的表达抑制、抑郁和社会适应三者间的关系,采用情绪调节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以及社会适应量表对漳州市269名矫正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25~40岁之间的社区矫正人员社会适应得分高于40岁以上的社区矫正人员,女性... 为探讨社区矫正人员的表达抑制、抑郁和社会适应三者间的关系,采用情绪调节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以及社会适应量表对漳州市269名矫正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25~40岁之间的社区矫正人员社会适应得分高于40岁以上的社区矫正人员,女性社区矫正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高于男性。已婚、未婚以及离异的社区矫正人员社会适应不存在显著差异,经济状况一般的社区矫正人员社会适应得分高于经济状况较差的社区矫正人员。(2)社区矫正人员的表达抑制与社会适应呈现负相关,与抑郁呈现显著正相关,社区矫正人员的表达抑制与社会适应呈现显著负相关。(3)抑郁在社区矫正人员表达抑制和社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人员 表达抑制 抑郁 社会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肿瘤抑制基因表达异常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关系
11
作者 彭丹 龙盼盼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9期275-276,276,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梯度离心法分选并鉴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肿瘤抑... 目的:通过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梯度离心法分选并鉴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肿瘤抑制基因RASSF1A及N-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将鉴定及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MSCs经培养传代至P4时,成功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及成脂细胞。应用流式细胞分析MSCs表面标志物,低表达为:CD34和CD45,高表达为:CD44、CD73、CD90及CD105。MDS组患者MSCs中目标基因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MDS组患者MSCs中肿瘤抑制基因RASSF1A及N-cadherin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抑制基因RASSF1A及N-cadherin在MSCs中的表达水平与MDS的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肿瘤抑制基因表达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后表达受抑基因的mRNA差别显示和克隆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易伦 戴建新 +2 位作者 刘宇健 徐仁宝 陆德如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6年第7期46-50,共5页
以人成骨肉瘤细胞株(HOS-8603)作为热休克模型,用差别显示mRNA法(ddmRNA)筛选,发现和克隆了一个热休克后表达受抑的cDNA片段。在43℃、40分钟热处理后1小时,HOS-8603细胞总cDNA图谱未见... 以人成骨肉瘤细胞株(HOS-8603)作为热休克模型,用差别显示mRNA法(ddmRNA)筛选,发现和克隆了一个热休克后表达受抑的cDNA片段。在43℃、40分钟热处理后1小时,HOS-8603细胞总cDNA图谱未见明显变化,但以该cDNA片段作为探针,RNAdotblot和Northernblot证实,热休克后该基因的mRNA的量明显下降,而mRNA未见明显降解。我们将这个因热休克而选择性的表达受抑的基因命名为HSSG-1。对全长312bP的cDNA片段的序列分析表明,HSSG-1可能是一个未知的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 表达抑制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RA对急性排斥期大鼠角膜移植物TRAIL及其受体DR_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伟 陆晓和 +2 位作者 张永强 宫玉波 彭小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17,共2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急性排斥期角膜移植物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死亡受体-4(DR4)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穿透角膜移植模型,设生理盐水处理组和IL-1RA治疗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急...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急性排斥期角膜移植物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死亡受体-4(DR4)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穿透角膜移植模型,设生理盐水处理组和IL-1RA治疗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急性排斥期角膜植片TRAIL及DR4表达,并以正常大鼠角膜作对照。结果TRAIL及DR4在正常角膜均有表达,主要分布于上皮层。急性排斥期角膜植片各层TRAIL及DR4 表达均增高;与IL 1RA治疗组相比,生理盐水处理组TRAIL及DR4表达增高更明显。结论TRAIL及DR4的表达参与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IL-1RA可通过调节其表达抑制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RA TRAIL 角膜移植物 DR4 排斥期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急性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法 角膜植片 死亡受体 移植模型 同种异体 方法建立 正常大鼠 正常角膜 表达抑制 治疗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转出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创伤后成长的潜在剖面分析
14
作者 李蕾 邹辉煌 +1 位作者 胡玉娜 钱丽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116-2122,共7页
目的 考察ICU转出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创伤后成长(PTG)的潜在剖面类型,并探索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影响,为ICU转出患者创伤后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纵向设计于患者转出ICU当日及转出后2个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PTSD症状清... 目的 考察ICU转出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创伤后成长(PTG)的潜在剖面类型,并探索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影响,为ICU转出患者创伤后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纵向设计于患者转出ICU当日及转出后2个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CL-C)、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情绪调节问卷(ERQ)对296例ICU转出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和多类别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ICU转出患者的PTSD与PTG表现可分为4个潜在组别,高PTSD-低PTG组(占7.43%)、低PTSD-高PTG组(占34.46%)、低PTSD-低PTG组(占35.81%)、高PTSD-中PTG组(占22.30%)。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得分对PTSD和PTG的潜在分组存在影响(P<0.05)。结论 ICU转出患者的创伤后心理反应具有潜在异质性,可基于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视角设计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成长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oss情绪调节过程与策略研究述评 被引量:164
15
作者 王振宏 郭德俊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9-634,共6页
Gross提出情绪调节产生于情绪发生的过程之中。在情绪发生过程中的情绪调节主要有选择情景、修正情景、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反应调整等五个方面。选择情景、修正情景、注意分配、认知改变是在情绪反应趋势形成之前进行,属于先行关注情... Gross提出情绪调节产生于情绪发生的过程之中。在情绪发生过程中的情绪调节主要有选择情景、修正情景、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反应调整等五个方面。选择情景、修正情景、注意分配、认知改变是在情绪反应趋势形成之前进行,属于先行关注情绪调节;反应调整是在情绪反应趋势形成之后进行,属于反应关注情绪调节。在情绪调节过程中,有两种普遍的具体策略: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这两种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情感、认知与社会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儿童自卑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情绪调节策略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道阳 魏玮 殷欣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5,共8页
探讨流动儿童自卑对学习自我效能感中基本能力感与控制感的差别效应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运用问卷法以730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Bootstrap方法检验,结果显示:流动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在自卑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基本能力感与控... 探讨流动儿童自卑对学习自我效能感中基本能力感与控制感的差别效应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运用问卷法以730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Bootstrap方法检验,结果显示:流动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在自卑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基本能力感与控制感)关系中有调节作用。表达抑制在自卑与基本能力感、控制感关系中调节作用均显著,并且N-宣泄越高自卑对基本能力感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强,P-宣泄越高自卑对控制感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弱;认知重评仅在自卑与控制感关系中调节作用显著,P-重视越高自卑对控制感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强,而N-重视越高自卑对控制感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策略 流动儿童 自卑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调节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钟建安 雷虹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0年第2期160-166,共7页
本研究采用实验室研究方法,以情绪调节策略中的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为自变量,以工作记忆绩效和情绪自评差异为因变量,旨在探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负性情绪使工作记忆绩效降低;通过情绪调节,可以改变负性情绪... 本研究采用实验室研究方法,以情绪调节策略中的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为自变量,以工作记忆绩效和情绪自评差异为因变量,旨在探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负性情绪使工作记忆绩效降低;通过情绪调节,可以改变负性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效果;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工作记忆影响效果不同:认知重评缓解负性情绪下工作记忆绩效的下降,表达抑制加剧负性情绪下工作记忆绩效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 工作记忆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调节策略对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钟建安 赵梦辰 叶余建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5年第4期308-316,共9页
情绪调节策略对记忆的影响近年来在心理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实验法,以123名大学生为被试,从IAPS中选取负性图片为材料,采用加工分离程序探究三种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情替代和表达抑制)对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影响。结果显... 情绪调节策略对记忆的影响近年来在心理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实验法,以123名大学生为被试,从IAPS中选取负性图片为材料,采用加工分离程序探究三种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情替代和表达抑制)对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表达抑制组的情绪唤醒度得分显著高于认知重评和表情替代组;认知重评组的内隐记忆成绩显著高于表情替代和表达抑制组;外显记忆无显著差异。因此,从情绪调节的结果来看,相较于认知重评和表情替代,表达抑制能够显著地平复负性情绪;从情绪调节策略对认知的影响结果来看,认知重评显著优于表达抑制和表情替代。本研究结果对在日常生活中面对负性刺激时运用合理的情绪调节策略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重评 表情替代 表达抑制 加工分离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调节策略对表情视觉搜索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钟建安 梁敏杰 李黎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1年第4期313-317,共5页
表情视觉搜索任务是让作为目标的情绪面孔在其他干扰面孔中呈现,并要求被试快速搜索目标以做出反应。本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以表情面孔图片作为实验材料,比较了情绪诱发状态下,情绪调节策略使用与否以及两种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搜索绩... 表情视觉搜索任务是让作为目标的情绪面孔在其他干扰面孔中呈现,并要求被试快速搜索目标以做出反应。本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以表情面孔图片作为实验材料,比较了情绪诱发状态下,情绪调节策略使用与否以及两种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搜索绩效的影响,同时探讨了目标情绪面孔特征和搜索者即时情绪状态对搜索绩效的作用。结果发现:(1)对微笑面孔的搜索快于生气面孔,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人们对积极的信息有觉察优势;(2)中性情绪状态优于正性和负性情绪状态,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情绪唤起会干扰搜索过程;(3)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均优于无情绪调节策略,且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表情搜索绩效与是否使用调节策略、搜索目标特征及搜索者情绪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调节 视觉搜索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崔照琼 王旭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5年第3期27-31,共5页
RNA干扰 (RNAi)现象是生物界的一种保守行为 ,能特异性的抑制同源基因表达 ,具有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抵抗病毒入侵的作用。作者综述了 RNAi的基本原理、作用机制及其应用 ,并对 RNAi在基因治疗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RNA干扰 基因表达抑制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