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情护理对肝硬化住院焦虑抑郁症状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李爱辉 杨敏 +1 位作者 刘洋 陈妞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70-172,共3页
目的 探究共情护理对肝硬化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观察组同步实施共情护理。比较两组的焦虑抑郁严重程... 目的 探究共情护理对肝硬化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观察组同步实施共情护理。比较两组的焦虑抑郁严重程度、自我管理行为水平、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之间的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自我管理行为评分、FCS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肝硬化住院患者中应用共情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严重程度和自我管理行为,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住院患者 共情护理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钱晨莹 闫文君 +1 位作者 黄燕 赵志 《临床荟萃》 2025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13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33例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者设为感染组,其余100例未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13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33例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者设为感染组,其余100例未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者设为非感染组。收集所有可能引起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在133例研究对象中,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共33例,占比24.81%,其中感染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为16例,占比最多。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无使用机械通气、有无入住ICU、有无使用激素、有无侵入性操作、是否合并脓毒症休克及白蛋白水平等因素与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ce bacteria,MDRO)的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住院时长≥10 d、合并脓毒症性休克是影响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若住院时长≥10 d或合并脓毒症休克时则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较大,临床实践中应加强评估,早期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失代偿期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吴林鹏治疗肝硬化的用药规律
3
作者 查金磊 《国医论坛》 2025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索吴林鹏治疗肝硬化的用药规律,为中医治疗肝硬化提供新的经验和思路。方法:检索2018年6月—2022年3月吴林鹏治疗肝硬化患者的门诊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对符合标准的门诊处方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索吴林鹏治疗肝硬化的用药规律,为中医治疗肝硬化提供新的经验和思路。方法:检索2018年6月—2022年3月吴林鹏治疗肝硬化患者的门诊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对符合标准的门诊处方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96首,涉及中药102味,使用频次≥30的中药共16味,排前8味的依次是醋北柴胡、醋郁金、预知子、麸炒白术、姜厚朴、木香、姜半夏、金钱草;药物四气以温、寒、微寒、平性为主,五味以甘、苦、酸、辛为主,归经以归肝、脾、胃经较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2组核心药物关联;通过聚类分析得到3首新处方。结论:吴林鹏认为肝硬化的核心病机是肝郁脾虚、虚实夹杂,治以疏肝健脾、清热利水、消肿散结为法,擅用疏肝理气类、健脾利水类、散结化瘀类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林鹏 积聚 鼓胀 肝硬化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曾斌芳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用药规律
4
作者 孙婉卿 郭峰 +1 位作者 王晓忠 曾斌芳(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曾斌芳教授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3年11月曾斌芳教授于门诊及病区诊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例资料。应用Excel2021录入患者基本信息及诊疗内容,建立医案标准化诊...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曾斌芳教授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3年11月曾斌芳教授于门诊及病区诊治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例资料。应用Excel2021录入患者基本信息及诊疗内容,建立医案标准化诊疗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2.3.9统计药物频次、性味归经、药物功效,并进行关联规则、层次聚类、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555首,涉及中药303味,药物总频次为8276。筛选出高频药物38味。药性以平、温、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经、肝经居多,功效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关联规则、层次聚类分别得到15组药对和5组聚类方。复杂网络构建的中药核心组合为当归、醋鳖甲、炙甘草、柴胡、茯苓、猪苓、川芎、黄芩、白术。结论曾斌芳教授根据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湿热毒邪稽留血分,日久正虚瘀滞的病机特点,主张于邪实正虚阶段从肝脾同调、乙癸同源论治,并将消法、清法运用于补法中,以此攻补兼施,寒热平调,可为临证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 数据挖掘 中药 名医经验 曾斌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复发风险感知测评量表的编制
5
作者 朱新颖 于文轩 +1 位作者 钟延美 战同霞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5,共5页
目的编制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复发风险感知测评量表,为医护人员评估肝硬化患者复发风险感知能力和构建针对性风险管理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以风险感知态度框架和健康信念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检索、质性访谈、专家函询和预调查构建... 目的编制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复发风险感知测评量表,为医护人员评估肝硬化患者复发风险感知能力和构建针对性风险管理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以风险感知态度框架和健康信念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检索、质性访谈、专家函询和预调查构建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复发风险感知测评量表。调查46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914%。验证性因子分析χ^(2)/df=1.551,RMSEA=0.049,NFI=0.907,IFI=0.965,CFI=0.965。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902;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7。结论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复发风险感知测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复发风险感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复发 风险感知 量表 信度 效度 健康信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王晞星分期论治失代偿期肝硬化黄疸经验
6
作者 房致永 石智尧 +2 位作者 高宇 刘懿婵 王晞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失代偿期肝硬化黄疸可归为祖国医学“黄疸病”范畴。王晞星认为,肝、胆、脾失调是其发病之根,湿、热、瘀、毒互结是其发病关键,主张分期辨治、灵活用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将其病程分为黄疸期、消退期及恢复期,黄疸期多以驱邪、退黄为主... 失代偿期肝硬化黄疸可归为祖国医学“黄疸病”范畴。王晞星认为,肝、胆、脾失调是其发病之根,湿、热、瘀、毒互结是其发病关键,主张分期辨治、灵活用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将其病程分为黄疸期、消退期及恢复期,黄疸期多以驱邪、退黄为主,治以疏肝利胆、清热利湿,消退期宜疏肝健脾兼顾利湿退黄,恢复期宜健脾益气、顾护中焦,并创制及灵活运用柴胡泄热汤、逍遥散加减、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作为肝硬化黄疸不同时期的基础方,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代偿期肝硬化黄疸 分期论治 王晞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腹水从中焦论治
7
作者 朱雨洁 张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2期228-232,共5页
肝硬化腹水作为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高且致死率高。肝硬化腹水在中医中属于鼓胀的范畴,WD肝硬化腹水的发生与中焦有密切的关系。中焦位处三焦之中,为人体阴阳升降、水谷纳化、气... 肝硬化腹水作为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情进展迅速,治疗难度高且致死率高。肝硬化腹水在中医中属于鼓胀的范畴,WD肝硬化腹水的发生与中焦有密切的关系。中焦位处三焦之中,为人体阴阳升降、水谷纳化、气血津液运行之要塞,中焦不利则百病皆生。从中焦论治对临床治疗WD肝硬化腹水有指导意义。文章探讨了从中焦理论诊治WD肝硬化腹水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应用要点,为WD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肝硬化腹水 中焦 脾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客浑受”理论论治肝硬化
8
作者 李倩 李钦朗 孙克伟 《江西中医药》 2025年第2期12-15,共4页
“主客浑受”是薛生白受到吴又可“主客交”的启发所提出的理论,指的是湿热之邪留恋营血,脉络瘀滞的病理状态。通过比较“主客浑受”与“主客交”的异同,明确了“主客浑受”的独特病机;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方面入手,分析得出“主... “主客浑受”是薛生白受到吴又可“主客交”的启发所提出的理论,指的是湿热之邪留恋营血,脉络瘀滞的病理状态。通过比较“主客浑受”与“主客交”的异同,明确了“主客浑受”的独特病机;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方面入手,分析得出“主客浑受”与肝硬化的相关性;以肝硬化病因病机与“主客浑受”理论相通之处为切入点,探讨“主客浑受”理论代表方剂“薛氏三甲散”治疗肝硬化的可行性,以期为临床治疗肝硬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浑受 主客交 肝硬化 论治思路 薛氏三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解毒通络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吴萌萌 宋爱军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 探究益气解毒通络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至2022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7例,按治疗方案分组,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47例病人为对照组,在对... 目的 探究益气解毒通络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至2022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7例,按治疗方案分组,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47例病人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益气解毒通络方进行治疗的40例病人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程度以及病毒载量。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AL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ALT、TBIL、肝脏硬度值以及HBV D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益气解毒通络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程度及病毒载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解毒.通络方 恩替卡韦 失代偿期 乙型肝炎肝硬化 疗效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A-M2、gp210及sp100抗体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和疾病进展评估的价值
10
作者 罗雯琪 翟丽娜 +2 位作者 杨国威 王航宇 韩大正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分析血清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gp210及sp100抗体水平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诊断和疾病进展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拟诊断或待排除的103例PBC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别纳入PBC组(n=43)... 目的 分析血清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gp210及sp100抗体水平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诊断和疾病进展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拟诊断或待排除的103例PBC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别纳入PBC组(n=43)与非PBC组(n=60),对两组进行AMA-M2、gp210及sp100抗体水平检测,并探究三种抗体对于PBC的诊断价值。结果 PBC组自然病程中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分别为7例、16例、7例、13例;PBC组AMA-M2、gp210及sp100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09%、60.47%、46.51%,显著高于非PBC组的8.33%、5.00%、3.33%(P<0.05);与病理结果对照,AMA-M2、gp210、sp100诊断PBC的kappa值分别为0.633、0.623、0.464。结论 检测AMA-M2、gp210及sp100抗体水平对于诊断PBC具有重要意义,三者在PBC诊断中均具备较高诊断效能,三者均可作为诊断PBC的辅助指标,对疾病进展进行评估,可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血清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 GP210 SP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与低频超声诊断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徐丽娜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 研究高频超声和低频超声诊断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甘肃省中医院超声医学影像科2021年6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40例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以患者的病变结果为根据,分为代偿期肝硬化组(n=22)和失代偿期肝硬化... 目的 研究高频超声和低频超声诊断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甘肃省中医院超声医学影像科2021年6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40例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以患者的病变结果为根据,分为代偿期肝硬化组(n=22)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组(n=18),然后选择在甘肃省中医院超声医学影像科同时期接受检查的慢性乙肝患者4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实施高频超声技术、低频超声技术和联合超声诊断,比较三组患者的超声半定量评分,包膜夹角、包膜夹角方差、连续性线段数量,脾静脉、门静脉内径及速度,比较三种方法对肝硬化的诊断结果及三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患者的各项超声半定量评分高于代偿期肝硬化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患者的包膜夹角均值、包膜夹角方差、连续性线段数量高于代偿期肝硬化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患者的脾静脉、门静脉内径高于代偿期肝硬化组及对照组,对照组脾静脉、门静脉血流速度高于代偿期肝硬化组及失代偿期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频联合高频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高频超声及低频超声,低频超声与低频联合高频超声检查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通过低频联合高频超声进行诊断,可将患者的肝包膜、肝实质细微性变化进行清晰展示,诊断效能以及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低频超声 慢性乙肝 肝硬化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尹燕耀教授从伏邪论治乙肝肝硬化经验体会
12
作者 潘沙沙 尹燕耀 +1 位作者 林晖明 马恩奇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127-130,共4页
伏邪理论为临床上疑难杂病及流行性传染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中医学中,伏邪致病具有起病隐匿、感而后发、慢性进展等特点。乙肝病毒被视为一种疫毒之邪,当疾病未能得到早期干预时,乙肝病毒会持续攻击肝细胞,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并... 伏邪理论为临床上疑难杂病及流行性传染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中医学中,伏邪致病具有起病隐匿、感而后发、慢性进展等特点。乙肝病毒被视为一种疫毒之邪,当疾病未能得到早期干预时,乙肝病毒会持续攻击肝细胞,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并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整个发病过程充分体现了伏邪的特征。乙肝肝硬化因其治疗难度大、疾病预后差,成为临床上棘手的疾病之一。通过跟随省名中医尹燕耀教授学习,深刻体会到尹燕耀教授在治疗乙肝肝硬化时,常从伏邪理论出发,探讨乙肝肝硬化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法则。本文列举了一则临床典型案例,希望能为读者在临床工作中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 乙肝肝硬化 经验体会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组织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孙睿 席跃 +1 位作者 沈阳洋 李胜 《山东医药》 202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拉曼光谱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组织鉴别中的有效性,为肝癌手术中确定安全的手术切缘距离提供新方法。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硬化组织各30例,使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进行拉曼光谱分析。比较原... 目的探讨拉曼光谱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组织鉴别中的有效性,为肝癌手术中确定安全的手术切缘距离提供新方法。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硬化组织各30例,使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进行拉曼光谱分析。比较原发性肝癌组织与肝硬化组织拉曼光谱峰位的峰强,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拉曼光谱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与肝硬化组织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拉曼光谱分析显示,在1004 cm^(-1)、1155 cm^(-1)、1510 cm^(-1)拉曼峰位附近,原发性肝癌组织拉曼峰强低于肝硬化组织;在1642 cm^(-1)处拉曼峰位附近,原发性肝癌组织的峰强高于肝硬化组织(P均<0.05)。在1377 cm^(-1)和1586 cm^(-1)拉曼峰位附近可观察到原发性肝癌组织所特有的显著特征峰强,而肝硬化组织则未出现。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1004 cm^(-1)、1155 cm^(-1)、1510 cm^(-1)、1642 cm^(-1)峰位附近,拉曼光谱鉴别原发性肝癌及肝硬化组织的ROC曲线下面积均为1,对应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48.5、531.0、773.5、249.5 counts,灵敏度、特异度均为100%(P均<0.05)。结论拉曼光谱技术在1004 cm^(-1)、1155 cm^(-1)、1510 cm^(-1)和1642 cm^(-1)等关键峰位附近可有效鉴别肝癌组织与癌旁肝硬化肝组织,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技术 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 手术切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饮食管理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营养状态、肝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14
作者 张爽 石伟 +1 位作者 谭庆红 张海洋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5期175-177,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饮食管理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营养状态、肝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23年1月至1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研究探讨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饮食管理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营养状态、肝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23年1月至12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饮食管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两组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GA)的评估结果、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的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GA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清ALT、AST、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肝性脑病发作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肝性脑病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营养风险评估的个体化饮食管理能显著改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肝功能,减少肝性脑病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营养风险评估 个体化饮食管理 营养状态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李婉 阎冰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 观察脾动脉部分栓塞(PSE)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前瞻性研究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18例肝硬化合并脾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入组患... 目的 观察脾动脉部分栓塞(PSE)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前瞻性研究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18例肝硬化合并脾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入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列为常规组(59例)和试验组(59例),常规组予以内镜治疗+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PSE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炎症细胞、门静脉血流参数变化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试验组的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分别为(75.25±10.33)%、(60.23±10.49)%、(1.66±0.25),均高于常规组[(70.37±10.25)%、(55.48±10.32)%、(1.18±0.79)](P<0.05);试验组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血小板计数(PLT)分别为(8.25±1.33)×10^(9)/L、(6.79±1.45)×10^(9)/L、(285.33±20.62)×10^(9)/L,均低于常规组[(10.31±2.16)×10^(9)/L、(7.85±1.92)×10^(9)/L、(302.45±20.41)×10^(9)/L](P<0.05);试验组的门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流速度、门静脉血流量分别为(11.35±2.21) mm、(8.73±1.65) cm/s、(852.33±50.63) mL/min,均低于常规组[(12.49±2.33) mm、(10.45±2.21) cm/s、(891.45±50.35) mL/min](P<0.05);试验组的不良预后事件的发生率[6.78%(4/59)]低于常规组[20.34%(12/59)](P<0.05)。结论 PSE能有效改善肝硬化合并脾亢患者的免疫功能,并缓解炎症反应,对改善患者门静脉血流参数并降低不良预后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部分脾动脉栓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胃左静脉参数评估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谢晓琴 沈鹏 +1 位作者 陈明勇 刘溢 《淮海医药》 2025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胃左静脉(LGV)参数评估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7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50例肝硬化Ev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5例肝硬化无Ev患者为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胃左静脉(LGV)参数评估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7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50例肝硬化Ev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5例肝硬化无Ev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及观察组不同Ev程度患者肝脏硬度值(LSM)、脾脏硬度值(SSM)及LGV参数,分析LSM、SSM及LGV参数与Ev程度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SM、SSM联合LGV参数诊断Ev程度的价值。结果:观察组LSM、SSM和LGV最大内径、血流速度、分流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Ev加重,LSM、SSM和LGV最大内径、血流速度、分流指数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M、SSM及LGV血流速度、最大内径、分流指数与Ev程度均呈正相关关系(r=0.822、0.461、0.659、0.787、0.718,P均<0.05);SSM、LSM及LGV血流速度、最大内径、分流指数诊断Ev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4、0.864、0.872、0.858、0.850,而LSM、SSM联合LGV参数诊断Ev程度的AUC为0.974,灵敏度96.02%,特异度为90.03%。结论:LSM、SSM及LGV参数是诊断肝硬化患者Ev的有效指标,各指标联合检测能够准确诊断Ev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剪切波弹性成像 食管静脉曲张 胃左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活血渗湿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早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相关研究
17
作者 郑燕 韩婷芬 +2 位作者 刘雁 包剑锋 黄伟 《现代中医药》 2025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渗湿方联合恩替卡韦对早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效果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杭州市西溪医院肝病科2023年1月—2024年6月我院住院诊断为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40例,随机软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与恩替...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渗湿方联合恩替卡韦对早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效果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杭州市西溪医院肝病科2023年1月—2024年6月我院住院诊断为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40例,随机软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与恩替卡韦片,治疗组加用健脾活血渗湿方,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硬度、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ALT、AST、TBIL、HA、LN、Ⅳ-C、PⅢP,以及LSW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A/G,CD4^(+)、CD4^(+)/CD8^(+)、CD16^(+)/CD56^(+)NK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更显著下降(P<0.05),两组入组后均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活血渗湿方联合恩替卡韦能恢复早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和肝脏硬度,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及中医临床证候,抑制肝纤维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活血渗湿方 乙肝肝硬化 恩替卡韦 免疫功能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血清HBV RNA水平变化与HBeAg阳性及肝硬化的关系
18
作者 蔡纲 高庆娥 《山东医药》 202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中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RNA水平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及肝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中的CHB患者491例,其中HBeAg阳性206例、阴性285例,有肝硬化117例、无肝硬化...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中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RNA水平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及肝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中的CHB患者491例,其中HBeAg阳性206例、阴性285例,有肝硬化117例、无肝硬化374例。用全自动荧光定量PCR分析仪检测血清HBV DNA,用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检测血清HBV RNA。二分类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BV RNA阳性对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中HBeAg阳性、肝硬化的影响,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血清HBV RNA水平与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HBeAg阳性患者年龄小于HBeAg阴性患者(P<0.05),HBV RNA阳性率、HBV DNA阳性率及HBV RNA、HBV DNA水平高于HBeAg阴性患者(P均<0.05)。肝硬化患者年龄大于无肝硬化患者(P<0.05),HBV DNA阳性率、HBV DNA水平低于无肝硬化患者(P均<0.05)。肝硬化患者与无肝硬化患者性别、HBV RNA阳性率、HBV 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小、HBV DNA阳性、HBV RNA阳性是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中HBeAg阳性的危险因素(P均<0.05)。男性、年龄大、HBV DNA阳性、HBV RNA阳性是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中肝硬化的危险因素(P均<0.05)。CHB患者血清HBV RNA水平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HBV RNA阳性是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中HBeAg阳性、肝硬化的危险因素,HBV RNA检测可作为HBV DNA评估病毒复制活性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水平与TC、TG、HDL-C及LDL-C水平的关系分析
19
作者 陆晖 谭可平 +2 位作者 陈婵 覃国琦 陆鹏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HBC)患者肠道菌群水平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感染科治疗的HBC患者(肝硬化组)...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HBC)患者肠道菌群水平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感染科治疗的HBC患者(肝硬化组)、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组),以及在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受试者(对照组),每组各80例。检测并比较各组肠道菌群水平、糖脂代谢指标,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肝硬化组肠杆菌和肠球菌水平最高,且乙肝组肠杆菌和肠球菌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水平最低,且乙肝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空腹血糖(FBG)、TC、TG及LDL-C水平最高,且乙肝组FBG、TC、TG及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HDL-C水平最低,且乙肝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杆菌、肠球菌均与FBG、TC、TG及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双歧杆菌、乳杆菌均与FBG、TC、TG及LDL-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结论HBC患者肠道菌群水平与TC、TG、HDL-C及LDL-C水平密切相关,这为今后利用肠道菌群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肠道菌群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量三环理论构建肝硬化序贯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雪梅 陈思芸 +1 位作者 张丽君 谭淑艳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目的探讨质量三环理论构建肝硬化序贯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临床评价肝硬化序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以Donabedian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环质量评价模式作... 目的探讨质量三环理论构建肝硬化序贯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临床评价肝硬化序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以Donabedian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环质量评价模式作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法初步构建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条目及初始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开展3轮专家咨询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终稿。结果3轮专家问卷回收有效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2,专家一致性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158、0.161、0.224。最终形成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49个的肝硬化序贯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基于质量三环理论构建肝硬化序贯治疗患者延续性护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内容全面科学,专家对其意见高度集中,值得进一步深入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序贯治疗 延续性护理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三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