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6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层煤岩气废水气浮破乳除油中试条件研究
1
作者 曾敬凯 于文华 +3 位作者 冯雨辰 刘昌升 鲁源强 李长政 《中国井矿盐》 2025年第2期30-32,35,共4页
本文针对鄂东气田某区块深层煤岩气采出水乳化严重、气浮难度大的问题,开展了预氧化剂、混凝剂、絮凝剂使用条件、pH条件以及连续运行等气浮中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H_(2)O_(2)为预氧化剂、FeCl_(3)为混凝剂、PAM为絮凝剂,控制pH为5... 本文针对鄂东气田某区块深层煤岩气采出水乳化严重、气浮难度大的问题,开展了预氧化剂、混凝剂、絮凝剂使用条件、pH条件以及连续运行等气浮中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H_(2)O_(2)为预氧化剂、FeCl_(3)为混凝剂、PAM为絮凝剂,控制pH为5~6,破乳效果较好,气浮出水石油类<10mg/L,气浮除油效果佳。本研究为深层煤岩气废水的破乳除油工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和工艺参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浮 含油废水 破乳 除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包水型乳化液破乳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贤明 吴峰平 +2 位作者 陈彬 潘诗浪 王立存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0年第2期159-163,共5页
主要针对油包水(W/O)型两相分散体系,从乳化液破乳方法的机理出发,综述了化学破乳法、生物破乳法和物理破乳法的最新发展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W/O型乳化液破乳方法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化液 油包水型化液 破乳方法 破乳机理 化学破乳 生物破乳 物理破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破乳技术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于娜娜 邓平 王笃政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1年第6期17-22,共6页
分别对化学破乳法、物理破乳法(包括重力法、离心法、电学破乳法、超声破乳法、微波破乳法、膜润湿聚结法和研磨破乳法等)、膜破乳法(微滤膜破乳法和微孔膜破乳法)、生物破乳法和联合破乳法等特点、破乳机理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目前... 分别对化学破乳法、物理破乳法(包括重力法、离心法、电学破乳法、超声破乳法、微波破乳法、膜润湿聚结法和研磨破乳法等)、膜破乳法(微滤膜破乳法和微孔膜破乳法)、生物破乳法和联合破乳法等特点、破乳机理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目前,化学破乳法应用最广泛,物理破乳法具有一定应用,膜破乳法和生物破乳法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破乳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今后原油采出液成分的变化,归纳了原油破乳的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状液 化学破乳 物理破乳 破乳 生物破乳 联合破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破乳诱导萃取和ICP-MS/MS分析渣油中的微量金属元素 被引量:2
4
作者 朱乾华 刘宏伟 聂西度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9-238,共10页
基于破乳诱导萃取提出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测定渣油中多种金属元素的新策略。渣油样品经二甲苯稀释降低黏度后采用质量分数6%的Triton X-114乳化,超声水浴破乳25 min,利用体积分数40%的盐酸萃取渣油中金属元素至水... 基于破乳诱导萃取提出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测定渣油中多种金属元素的新策略。渣油样品经二甲苯稀释降低黏度后采用质量分数6%的Triton X-114乳化,超声水浴破乳25 min,利用体积分数40%的盐酸萃取渣油中金属元素至水相,采用ICP-MS/MS测定其中10种金属元素Na、Mg、Al、Ca、V、Cr、Fe、Ni、Cu、Zn的含量。详细评估了破乳诱导萃取条件对渣油中金属元素萃取效率的影响,在串联质谱(MS/MS)模式下,利用氦碰撞气或不同反应气消除了金属元素的质谱干扰,采用标准参考物质NIST SRM 1634c(燃油中的微量元素)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以微波消解技术处理渣油样品并采用扇形磁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F-ICP-MS)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结果显示,金属元素在各自的含量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0.9997),检出限(LOD)为2.05~31.4 ng/L,NIST SRM 1634c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参考物质提供的认证值及文献报道的参考值基本一致,置信度水平达到95%,ICP-MS/MS方法与SF-ICP-MS的对比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所建立的ICP-MS/MS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率快,准确可靠性好,已用于渣油中多种金属元素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CP-MS/MS) 金属元素 破乳诱导萃取 质谱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破乳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梁金禄 丁彬 +2 位作者 罗健辉 王平美 郭英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0年第8期1-6,21,共7页
稠油破乳脱水是油田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稠油破乳技术已成为石油工业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系统阐述了各种常见稠油破乳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物理破乳、化学破乳和生物破乳技术各自的破乳机理、技术特点及应用进展,归纳总结... 稠油破乳脱水是油田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稠油破乳技术已成为石油工业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系统阐述了各种常见稠油破乳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物理破乳、化学破乳和生物破乳技术各自的破乳机理、技术特点及应用进展,归纳总结了单一稠油破乳技术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对稠油破乳技术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状液 破乳/脱水 物理破乳 化学破乳 生物破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性聚氨基酸破乳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6
作者 王环江 杨启亮 +4 位作者 张雨晨 吴珠玉 吕昱 周国永 任嗣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3-281,共9页
以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为疏水单体、脂肪族氨基酸天冬氨酸为亲水单体,通过氨基酸N-羧基环内酸酐(NCA)单体的开环聚合(ROP),制备了一系列强极性、高芳香度的聚氨基酸类高分子破乳剂聚苯丙氨酸-聚天冬氨酸苄酯(PPA-b-PBAA),并对产物进行... 以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为疏水单体、脂肪族氨基酸天冬氨酸为亲水单体,通过氨基酸N-羧基环内酸酐(NCA)单体的开环聚合(ROP),制备了一系列强极性、高芳香度的聚氨基酸类高分子破乳剂聚苯丙氨酸-聚天冬氨酸苄酯(PPA-b-PBAA),并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采用瓶试法评价了PPA-b-PBAA的破乳性能,结果表明PPA-b-PBAA具有优秀的低温破乳效率,室温下2 min内能高效分离pH=6.0~11.0、含油量1.0%~10.0%(质量分数)的稀释沥青乳状液。其中,PPA-b-PBAA对1.0%(质量分数)的含油乳化废水的最佳脱水效率达到了99.98%,相应脱出水中残余油含量低至8.50 mg/L。破乳机理研究表明,PPA-b-PBAA加入油水乳状液后能快速迁移到达油水界面,通过与形成油水界面膜的沥青质、胶质相互作用,促使分散油滴絮凝聚并,实现油水分离。量子化学计算和弱相互作用分析表明,破乳剂PPA-b-PBAA分子与形成油水界面膜的主要成分沥青质之间产生的强相互作用有利于加速油水界面膜破裂和分散油滴聚并,是助推PPA-b-PBAA低温高效快速破乳脱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 聚氨基酸 芳香性高分子 破乳 破乳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籽油水酶法提取及酶法破乳工艺研究
7
作者 张根生 李思锦 +3 位作者 田阳 韩冰 谢春丽 费英敏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89-2098,共10页
以压榨松籽饼粕为原料,利用水酶法提取松籽油,通过单因素及响应曲面试验研究松籽油提取工艺,并对提油过程中产生的乳状液进行破乳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效果最佳,最优工艺为酶解时间2.5 h,温度56℃,pH值11.3,加酶量5045 U&#... 以压榨松籽饼粕为原料,利用水酶法提取松籽油,通过单因素及响应曲面试验研究松籽油提取工艺,并对提油过程中产生的乳状液进行破乳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效果最佳,最优工艺为酶解时间2.5 h,温度56℃,pH值11.3,加酶量5045 U·g^(-1),此条件松籽油提油率为71.73%。经比较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3000 U·g^(-1)时破乳效果最好,破乳率为87.68%,在酶法破乳后进行酸化处理,通过调节pH值至5时破乳率提高至92.18%,此条件下松籽油得油率为7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籽饼粕 松籽油提取 水酶法 酶法破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化学破乳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张泽俊 王占生 +1 位作者 张华 王庆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7-376,共10页
原油含有沥青质、胶质、环烷酸、脂肪酸、微晶石蜡、界面活性固体颗粒等天然表面活性剂。开采时地层孔隙、井筒、喷油嘴、管道阀的剪切、挤压和搅拌,驱油剂中加入的表面活性剂和水,集输和转运过程中的泵压及管道湍流,极易形成稳定的原... 原油含有沥青质、胶质、环烷酸、脂肪酸、微晶石蜡、界面活性固体颗粒等天然表面活性剂。开采时地层孔隙、井筒、喷油嘴、管道阀的剪切、挤压和搅拌,驱油剂中加入的表面活性剂和水,集输和转运过程中的泵压及管道湍流,极易形成稳定的原油乳液。原油乳液不仅会引起管道和泵的腐蚀、降低管道的集输效率,还会在下游炼化过程中造成催化剂中毒。化学破乳因其效率高、速度快、设备简易、能耗低等优势,是原油乳液高效分离的常用方式。离子液体(ILs)具有不易燃性、热稳定性好、可回收利用、蒸汽压低等优势,是一种高效的破乳剂。通过总结ILs的特征及其作为化学破乳剂的应用现状,讨论了破乳机理及影响破乳性能的因素,指出ILs破乳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ILs适用于高盐度、高温度、高黏度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如超稠油)的破乳,破乳机理包括吸附、取代、离子交换等,影响破乳效果的因素包括ILs的种类和浓度、相对分子质量、盐度、温度和乳液类型等。通过选择合适的ILs及其用量,确定最佳的处理条件,可以提高破乳效率。虽然目前ILs破乳剂距离大规模应用还存在很多关键问题和挑战,但低毒或无毒、低成本、低黏度的ILs及与纳米颗粒联用和聚ILs的研发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原油状液 化学破乳 破乳机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乳菌种TR-1的筛选与破乳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黄翔峰 闻岳 +2 位作者 杨葆华 陆丽君 刘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6-139,165,共5页
从克拉玛依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原油破乳菌TR-1。介绍了筛选方法。筛选时使用含水原油静置分层产生的油、水相等体积混合制备的W/O乳状液.35℃、50天自发脱水率〈5%;细菌全培养液加量为100mL/L。培养温度35℃,最佳培养pH... 从克拉玛依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原油破乳菌TR-1。介绍了筛选方法。筛选时使用含水原油静置分层产生的油、水相等体积混合制备的W/O乳状液.35℃、50天自发脱水率〈5%;细菌全培养液加量为100mL/L。培养温度35℃,最佳培养pH值7~9.时间5~6天。所得培养液含菌1.1×100个/mL.含干菌体~8.68g/L,35℃、150min脱水率〉90%;2.0g/L干菌体水悬液相同加量时脱水率为80.0%;现用聚醚破乳剂加量100mg/L时脱水率~55%。TR-1菌主要以菌细胞破乳,所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也起一定破乳作用。TR-1菌破乳性能稳定,第1、5、25代全培养液的脱水率分别为88.3%、91.7%、80.0%。2.0g/L干菌体水悬液用于克拉玛依采油一厂、二厂含水50.0%、66.7%的稀油破乳(50℃),加量100mL/L时脱水率为66.7%、88.2%.高于现用聚醚破乳剂的脱水率,但对二、三区混合稠油无破乳效果。50℃、150min自发脱水率为16.5%的含水50.0%的稀油,加入5、20、40mg/L聚合物PAM后自发脱水率变为2.0%、4.0%、43.9%,再加入100mL/L干菌体水悬液时脱水率分别为96.5%、80.5%、76.5%.均高于加入100mg/L。化学破乳剂时的相应值。图3表4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破乳 破乳 菌种筛选 破乳性能 菌培养液 干菌体水悬液 原油脱水 轻质原油 克拉玛依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乳剂发展的新方向 被引量:27
10
作者 陈和平 徐家业 张群正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2-95,共4页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化学破乳剂研究的新方向作了较全面的概括 ,同时对新型的非化学破乳剂。
关键词 油田 炼油 化学破乳 非化学破乳 破乳方法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聚酰胺-胺PAMAM的破乳性能与破乳机理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杰 王俊 周立萍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7,71,共4页
采用发散法合成了以氨和乙二胺为核心的1.0G、2.0G、3.0G树枝状聚酰胺-胺(PAMAM),简介了合成方法.加剂量为150 mg/L时聚酰胺-胺对由5.0 g原油、0.2 g OP-7+DDBS、94.8 g蒸馏水制成的高度稳定的O/W乳状液的脱水率(45℃,90 min),随聚酰胺... 采用发散法合成了以氨和乙二胺为核心的1.0G、2.0G、3.0G树枝状聚酰胺-胺(PAMAM),简介了合成方法.加剂量为150 mg/L时聚酰胺-胺对由5.0 g原油、0.2 g OP-7+DDBS、94.8 g蒸馏水制成的高度稳定的O/W乳状液的脱水率(45℃,90 min),随聚酰胺-胺代数G的增大而增大,乙二胺核心聚酰胺-胺的破乳率(98%,3.0G)高于氨核心聚酰胺-胺(91%,3.0G).20 mg/L乙二胺核心3.0G聚酰胺-胺使大庆采油一厂试验大队联合站含聚合物和碱的采出液的脱水率(45℃,90 min)达到84.6%,脱出水含油68 mg/L;而聚醚破乳剂SP169和BP169在加剂量为150 mg/L时才能达到这一脱水率,而且脱出水含油高达356~370 mg/L.用单滴法测定的油滴破裂速率常数k随聚酰胺-胺加量增大和代数G增大而增大.认为树枝状聚酰胺-胺的破乳机理与这种大分子具有球形分子结构,球形表面上含有大量极性胺基官能团有关.图1表2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高分子 聚酰胺-胺 水溶性聚合物 破乳 破乳性能 水包油原油状液 破乳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些破乳剂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郑邦乾 张洁辉 +2 位作者 王树森 赵作滋 李成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4-149,共6页
针对长庆油田的原油,研究了破乳剂的协同效应。复配破乳剂比单一破乳剂有更好的破乳效果,可以提高破乳效率和破乳速度。用二种或多种破乳剂处理长庆原油,在40℃下40分钟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净化油和清净的污水,而且不产生中间乳化层。讨... 针对长庆油田的原油,研究了破乳剂的协同效应。复配破乳剂比单一破乳剂有更好的破乳效果,可以提高破乳效率和破乳速度。用二种或多种破乳剂处理长庆原油,在40℃下40分钟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净化油和清净的污水,而且不产生中间乳化层。讨论了破乳剂用量、破乳温度、时间等对破乳效果的影响。加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可改善破乳剂的破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 破乳剂添加剂 原油破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老化稠油破乳剂的合成与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瑞 唐晓东 +2 位作者 汪芳 卿大咏 苏旭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0-402,共3页
针对辽河油田老化稠油成分复杂、含水率高、脱水困难等特点,研制了油溶性破乳剂SYR-1和水溶性破乳剂SSR-1,并考察了2种单体破乳剂和复配破乳剂对辽河油田老化稠油破乳脱水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单体油溶性破乳剂SYR-1的破乳效果优于水... 针对辽河油田老化稠油成分复杂、含水率高、脱水困难等特点,研制了油溶性破乳剂SYR-1和水溶性破乳剂SSR-1,并考察了2种单体破乳剂和复配破乳剂对辽河油田老化稠油破乳脱水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单体油溶性破乳剂SYR-1的破乳效果优于水溶性破乳剂SSR-1,老化稠油脱水率可达81.3%;复配破乳剂破乳效果优于单体破乳剂,脱水率分别提高9.5%和33.8%。选定2种破乳剂进行正交实验,得到破乳脱水优化条件为:破乳温度80℃,破乳剂加量1.0 g·L-1,复配比例3∶1,破乳48 h后脱水率可达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稠油 破乳 油溶性破乳 水溶性破乳 合成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乳状液破乳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4
作者 康万利 孙春柳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归纳了近年来乳状液破乳方法的研究进展,破乳方法主要分为化学破乳法、物理破乳法、生物破乳剂法、联合破乳法和膜破乳法。化学破乳法有破乳剂法、电解质破乳法;物理破乳法主要有重力法、离心法、电学破乳法、膜润湿聚结法和研磨破乳法... 归纳了近年来乳状液破乳方法的研究进展,破乳方法主要分为化学破乳法、物理破乳法、生物破乳剂法、联合破乳法和膜破乳法。化学破乳法有破乳剂法、电解质破乳法;物理破乳法主要有重力法、离心法、电学破乳法、膜润湿聚结法和研磨破乳法;膜破乳法有微滤膜破乳法和微孔膜破乳法。介绍了各种方法的特点、破乳机理和发展现状。目前,化学破乳法应用的最广泛,物理破乳法具有一定应用,膜破乳法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破乳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对今后乳状液破乳工作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液 破乳 物理破乳 破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乳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26
15
作者 陈和平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76,共6页
介绍了化学破乳法、生物破乳法、物理破乳法以及各种破乳方法的联合使用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其中物理破乳法包括离心破乳和重力破乳法、热处理破乳法、冷冻解冻法破乳、过滤破乳法、研磨破乳法、膜破乳法、膜润湿聚结破乳法、超声波破乳... 介绍了化学破乳法、生物破乳法、物理破乳法以及各种破乳方法的联合使用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其中物理破乳法包括离心破乳和重力破乳法、热处理破乳法、冷冻解冻法破乳、过滤破乳法、研磨破乳法、膜破乳法、膜润湿聚结破乳法、超声波破乳法、微波破乳法、电解质破乳法、电破乳法和水击谐波破乳法等,总结了破乳方法的研究热点,并对破乳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开发高效节能环保的破乳剂和破乳方法是未来破乳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破乳 生物破乳 物理破乳 化学驱采出液 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状液破乳方法综述 被引量:24
16
作者 陈锋 杨总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9年第2期1-3,共3页
随着一些工业生产过程特别是石油开采的进行,在液体的不断处理中会产生大量的乳状液,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所以破乳工作的效率在这些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破乳的一些常用方法及其简要原理。综述了破乳的发... 随着一些工业生产过程特别是石油开采的进行,在液体的不断处理中会产生大量的乳状液,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所以破乳工作的效率在这些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破乳的一些常用方法及其简要原理。综述了破乳的发展前景及对以后工作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 状液 破乳 生物破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油破乳化添加剂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红梅 李行 +2 位作者 宋刘斌 戴细芳 满海娟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6-228,240,共4页
采用破乳化试验,探讨了6种破乳化添加剂对汽轮机油破乳化性能的影响。在初步筛选的基础上,通过复配实验寻找出具有协同效应的新破乳化剂组合。结果表明:A、B、E和F等4种破乳化添加剂对汽轮机油破乳化效果较好,并且A分别与B、E及F等3种... 采用破乳化试验,探讨了6种破乳化添加剂对汽轮机油破乳化性能的影响。在初步筛选的基础上,通过复配实验寻找出具有协同效应的新破乳化剂组合。结果表明:A、B、E和F等4种破乳化添加剂对汽轮机油破乳化效果较好,并且A分别与B、E及F等3种破乳剂复配皆有协同作用,尤其是A与E复配,其破乳化性能优于各自单体,它对油品的闪点、黏度等理化性能无不良影响,反而使油品的某些理化性能得以改善,如酸值下降等。正交实验确定了A与E复配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与E添加量分别为0.10%、0.030%(重量百分比),搅拌时间为10min,破乳化温度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油 破乳化剂 破乳时间 二元复配破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废弃PET塑料为原料制备离子液体破乳剂
18
作者 汤雨琦 李欢 +4 位作者 李苏曼 胡志杰 颜学敏 余维初 米远祝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2-530,共9页
传统以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为原料的聚醚类破乳剂需要危险复杂的生产过程,而且破乳性能仍然难以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利用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用于油包水(W/O)原油乳液脱水的离子液体破乳剂BADT-IL,... 传统以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为原料的聚醚类破乳剂需要危险复杂的生产过程,而且破乳性能仍然难以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利用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用于油包水(W/O)原油乳液脱水的离子液体破乳剂BADT-IL,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仪(^(1)H-NMR)分析了BADT-IL的化学结构,考察了BADT-IL浓度、沉降时间、破乳温度、盐度和pH值对原油乳液破乳效率的影响,并通过测试界面张力(IFT)、Zeta电位、三相接触角(CA)、聚结时间和显微观察等多种手段对BADT-IL在原油乳液中的破乳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水率为70%的原油乳液中加入250 mg/L的BADT-IL,60℃条件下静置180 min后破乳效率高达95.23%;同样的条件下,对含水率为30%的原油乳液的破乳效率达到99.22%,且分离后水相清澈、油水界面整齐。BADT-IL具有良好的耐盐性,而且增大盐度能提升破乳效率,在50 g/L的条件下,含水率为70%的原油乳液的破乳效率为96.33%。随着破乳温度的升高,破乳速率显著加快,且破乳效率也随之提高。此外,与常用的商业破乳剂对比,BADT-IL表现出优异的破乳性能。BADT-IL在破乳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油水界面的IFT,并取代界面处的乳化剂,形成不稳定的复合界面膜从而促进水滴的聚结,最终实现有效的油水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塑料 离子液体 W/O型 破乳机理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亲氮化碳-硅藻土复合滤层油包水乳液快速破乳
19
作者 何赟艺 张兴杨 +5 位作者 蒋炜 王唯 李遵照 王佩弦 贾旭东 赵鹏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7,共8页
目的实现高黏度油品油包水乳液的快速高效破乳。方法以三聚氰胺为原料,通过热聚法制备超亲水材料氮化碳,采用制备的氮化碳混合硅藻土制备复合滤饼,通过抽滤实现高黏度油包水乳液快速破乳。结果含质量分数为1.5%氮化碳的0.5 cm氮化碳-硅... 目的实现高黏度油品油包水乳液的快速高效破乳。方法以三聚氰胺为原料,通过热聚法制备超亲水材料氮化碳,采用制备的氮化碳混合硅藻土制备复合滤饼,通过抽滤实现高黏度油包水乳液快速破乳。结果含质量分数为1.5%氮化碳的0.5 cm氮化碳-硅藻土滤饼可实现水含量在6%(w)以内,乳滴粒径在2.32μm及以上,油包水乳液完全破乳,20 kPa真空度的破乳速率可达3.57 L/min,破乳效率为97.36%,油回收率为99.72%以上;增大破乳用滤饼厚度,可用于更高含水量乳液的破乳;破乳基于超亲氮化碳对水的强吸引力和硅藻土微孔破碎共同作用。结论氮化碳-硅藻土滤饼可实现油包水乳液快速高效破乳,具工业实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亲水材料氮化碳 硅藻土 高黏度油品 油包水 破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峰原油化学破乳脱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时宣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12,共3页
西峰油田目前属于开发初期 ,其含水量不高 ,约为 10 %~ 30 % ,所形成的乳状液为油包水型乳状液。对适合西峰原油乳状液破乳脱水的化学破乳剂及其处理条件进行了实验筛选。结果表明 ,10 6型原油破乳剂为最佳破乳剂 ,最佳破乳条件为 :破... 西峰油田目前属于开发初期 ,其含水量不高 ,约为 10 %~ 30 % ,所形成的乳状液为油包水型乳状液。对适合西峰原油乳状液破乳脱水的化学破乳剂及其处理条件进行了实验筛选。结果表明 ,10 6型原油破乳剂为最佳破乳剂 ,最佳破乳条件为 :破乳温度 4 0℃ ,加剂量 4 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乳脱水 原油状液 破乳温度 原油破乳 西峰油田 化学破乳 加剂量 油化学 油包水型 特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