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3篇文章
< 1 2 1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壮医为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案分析
1
作者 苏婧 何林 周刊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1期93-96,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患者血清中存在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以女性多见。目前SLE尚不能根治,患者通过西医合理治疗后可达到长期缓解,但西药的长期使用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该文结合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患者血清中存在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以女性多见。目前SLE尚不能根治,患者通过西医合理治疗后可达到长期缓解,但西药的长期使用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该文结合1例病案,分析中医联合壮医治疗SLE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水肿 笨浮 阴阳毒 蝴蝶斑 日晒疮 中医 壮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早期安全性研究
2
作者 杨兴东 余沐洋 +4 位作者 徐溢明 朱威 胡明玮 翁习生 冯宾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9,共8页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30 d内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6月—2024年4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THA的患者资料,以患者是否伴发SL...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30 d内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6月—2024年4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THA的患者资料,以患者是否伴发SLE分为SLE组和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侧别以1∶1比例进行匹配,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术后30 d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同种异体红细胞输注率。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SLE组患者270例,术后30 d内发生并发症18例(6.67%),包括上呼吸道感染2例(0.74%)、肺部感染2例(0.74%)、泌尿系统感染3例(1.11%)、其他系统感染2例(0.74%)、切口愈合不良5例(1.85%)、切口感染1例(0.37%)、消化系统并发症1例(0.37%)、休克1例(0.37%)、SLE活动1例(0.37%),同种异体红细胞输注率为22.59%(61/270)。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SLE组和对照组各163例纳入分析:(1)内科合并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SLE组在骨质疏松、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和继发或伴发其他风湿性疾病方面具有明显差异(P均<0.05)。(2)术前实验室检查方面,SLE组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蛋白、血糖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较对照组低,而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D-二聚体水平较高(P均<0.05)。(3)手术相关指标方面,SLE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2”患者比例更高(15.95%比3.07%,P<0.001),但术中出血量更少[324.7(200.0,500.0)mL比421.8(200.0,500.0)mL,P=0.005]。(4)并发症方面,SLE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8.59%比1.23%,P=0.005),相对危险度为1.081(95%CI:1.028~1.136),SLE组同种异体红细胞输注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5.77%比17.18%,P=0.059)。结论SLE患者接受THA术后30 d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非SLE患者,但同种异体红细胞输注率相当。为保证SLE患者THA手术安全性,应尽可能在术前将患者病情控制稳定,并实施严格的围术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股骨头坏死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陈立华 陈伟立 +3 位作者 朱钰钰 林晓敏 罗招云 林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SLE患者120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10分患者60例为活动组,SLEDAI评分<10分患者60例为非活动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SLE患者120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10分患者60例为活动组,SLEDAI评分<10分患者60例为非活动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CA,化学发光法检测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抗蛋白酶3(PR3)抗体,同时检测SLE患者的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C3)、补体C4(C4)、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尿红细胞、尿白细胞、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活动组、非活动组和正常对照组的检测结果;ANCA阳性组和ANCA阴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各实验室指标。结果120例SLE患者中,IIF-ANCA阳性51例(42.50%),荧光模型为核周型ANCA(pANCA)阳性2例(1.67%)和不典型pANCA阳性49例(40.83%),胞浆型ANCA(cANCA)和不典型cANCA未检出;化学发光法抗MPO抗体阳性2例(1.67%),抗PR3抗体未检出。活动组患者检出pANCA阳性2例(3.33%)和不典型pANCA阳性38例(63.33%),有1例p ANCA和1例不典型p ANCA患者分别检测抗MPO抗体,抗MPO抗体阳性2例(3.33%)。非活动组患者检出不典型pANCA阳性11例(18.33%)。正常对照组ANCA未检出。三组ANCA检测结果比较,活动组ANCA阳性率高于非活动组及正常对照组,非活动组ANCA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CA阳性组的关节炎、脱发、黏膜溃疡、胸膜炎、发热占比与ANCA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CA阳性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0.5 g/24 h占比47.06%、皮疹占比41.18%、心包炎占比19.61%高于ANCA阴性组的15.94%、23.19%、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CA阳性组和ANCA阴性组的IgG、A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CA阳性组尿红细胞、尿白细胞、ESR、dsDNA水平高于ANCA阴性组,C3、C4、WBC、PLT水平低于ANC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CA与SLE患者疾病活动、皮疹、心包炎和肾脏损害有关,临床应重视SLE患者的ANCA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化学发光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不典型pAN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产后并发腹壁巨大血肿的护理
4
作者 王晓雨 朱乃芬 +1 位作者 张彦 蒋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5期540-544,共5页
目的总结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产后并发腹壁巨大血肿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早期识别与处理腹壁巨大血肿,严密监测病情变化,警惕隐匿性出血,制定并实施个性化容量管... 目的总结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例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产后并发腹壁巨大血肿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早期识别与处理腹壁巨大血肿,严密监测病情变化,警惕隐匿性出血,制定并实施个性化容量管理方案,正确处理血栓形成的潜在风险与抗凝治疗中断之间的矛盾。经过12 d的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稳定,转肾内科行专科规范治疗。出院1周后随访,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活动期 妊娠 血肿 危重病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狼疮性肾炎相关生物标志物
5
作者 张莉 龚政 +2 位作者 马钧 罗亚维 蒋丽琼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2期136-143,共8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狼疮性肾炎(LN)的关键表达基因,寻找诊断LN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探讨LN的发病机制。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下载慢性肾脏病相关的GSE99339数据集,用WGCNA方法筛选与LN相关的核心模块。获取CSE32591数据...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狼疮性肾炎(LN)的关键表达基因,寻找诊断LN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探讨LN的发病机制。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下载慢性肾脏病相关的GSE99339数据集,用WGCNA方法筛选与LN相关的核心模块。获取CSE32591数据集,对32例LN患者和14例正常对照的肾小球基因表达谱进行差异分析,将差异基因与WGCNA筛选的LN核心模块基因取交集。使用DAVID在线工具对交集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并使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关键基因。基于验证集GSE112943的基因表达数据,绘制关键基因的箱线图和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黄绿色模块(102个基因)与LN强相关(r=0.85,P<0.01)。GSE32591数据集的差异表达基因有361个,与黄绿色模块基因取交集得到53个共有基因。LN相关基因主要富集于抗病毒反应、固有免疫、丙型肝炎和流感病毒A等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PPI网络分析显示,排名前5的关键基因分别为IFIT3、MX1、OAS1、RSAD2和OAS3。IFIT3、MXI、OAS1和RSAD2基因在LN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这4个基因预测LN的ROC曲线下面积值均大于0.8,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IFIT3、MXI、OAS1和RSAD2可能是LN的关键表达基因,有望成为LN的潜在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基因表达 狼疮性肾炎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氏腹针联合膏肓热敏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胸腔积液验案
6
作者 龚红姣 孙佳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3期102-104,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该文报道采用薄氏腹针联合膏肓热敏灸治疗SLE胸腔积液验案1例。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蝴蝶疮 胸腔积液 腹针 热敏灸 膏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邹燕勤基于以“肾虚为本,热毒为标”理念从五脏论治狼疮性肾炎
7
作者 郭云柯 刘利华 +1 位作者 陆燕 易岚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6-29,共4页
狼疮性肾炎(LN)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其患病率较高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国医大师邹燕勤认为,LN的发病机理以“肾虚为本、热毒为标”为核心,肾阴的亏虚会引发虚火,进一步加剧病情的发展,而热毒则会加重血尿、皮肤损害等症状... 狼疮性肾炎(LN)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其患病率较高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国医大师邹燕勤认为,LN的发病机理以“肾虚为本、热毒为标”为核心,肾阴的亏虚会引发虚火,进一步加剧病情的发展,而热毒则会加重血尿、皮肤损害等症状。为了全面治疗LN,邹燕勤教授倡导采用五脏论治法,重点关注肾、肺、脾,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宣肺止咳,旨在全面调节患者的身体机能。本文列举了一例患者的治疗过程,通过详细的病例分析,展示了邹燕勤教授的治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肾虚为本 热毒为标 邹燕勤 五脏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
8
作者 周静威 于小勇 +3 位作者 刘华锋 方敬爱 刘伟敬 刘玉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844-846,共3页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ys erythematosus, SLE)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作时对肾脏的损害相当于急性肾损伤,通常会导致不可逆的肾单位损失,并使肾脏寿命缩短数十年,每次后续的LN发作都会...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ys erythematosus, SLE)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作时对肾脏的损害相当于急性肾损伤,通常会导致不可逆的肾单位损失,并使肾脏寿命缩短数十年,每次后续的LN发作都会对肾单位数量产生类似的影响,进一步缩短肾脏寿命,导致更早发生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 ESK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终末期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肾单位 LUPUS ERYTHEMATOSUS 中西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补体C3、C4及抗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军辉 夏飞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3、C4及抗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5例SLE患者纳入病例组,并选择6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补体C3、C4和抗C1q抗体及肾功能指标;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3、C4及抗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5例SLE患者纳入病例组,并选择6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补体C3、C4和抗C1q抗体及肾功能指标;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估患者的病情活动度,比较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血清补体C3、C4和C1q抗体水平;分析血清补体C3、C4和抗C1q抗体与肾功能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SLE患者病情变化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血清肌酐(Scr)(83.61±10.71)μmol/L、尿素氮(BUN)(6.45±1.47)mmol/L、β_(2)-微球蛋白(β_(2)-MG)(6.23±1.42)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6±7.39)μmol/L、(3.02±1.25)mmol/L、(1.65±0.58)mg/L,肾小球滤过率(eGFR)(80.56±14.28)ml/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19±15.34)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补体C3、C4水平分别为(0.56±0.17)、(0.16±0.04)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0.31)、(0.30±0.12)g/L,抗C1q抗体水平(46.65±11.48)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4±0.63)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活动患者血清补体C3、C4水平分别为(0.89±0.23)、(0.25±0.07)g/L均明显高于中重度活动患者的(0.31±0.08)、(0.08±0.02)g/L,抗C1q抗体水平(31.47±6.28)U/ml明显低于中重度活动患者的(59.76±8.73)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补体C3、C4与Scr、BUN、β_(2)-MG、SLEDAI积分呈负相关(P<0.05),与eGFR呈正相关(P<0.05);抗C1q抗体与Scr、BUN、β_(2)-MG、SLEDAI积分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补体C3、C4、抗C1q抗体是影响SLE病情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4、2.14、5.68,P<0.05)。结论SLE患者存在血清补体C3、C4明显下降,抗C1q抗体水平明显升高现象,多预示患者病情加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补体C3 补体C4 抗C1Q抗体 病情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的经验与体会 被引量:9
10
作者 钱桐荪 达展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11期621-623,共3页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有肾损害者称为狼疮性肾炎(LN).事实上,几乎所有SLE患者的肾组织上都存在肾病变,病变明显者多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16年来,我科收治LN资料较完整的患者243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问题,介绍如下.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西医结合 狼疮肾炎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 SLE患者 诊治 狼疮性肾炎 肾病变 肾损害 肾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中医病因病机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松 高常柏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7期15-17,共3页
狼疮性肾炎(LN)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的致死因素,临床主要表现为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发热、皮疹等症。中医药治疗LN具有增效减毒、防止疾病复发、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优势。准确把握疾病病因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前... 狼疮性肾炎(LN)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的致死因素,临床主要表现为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发热、皮疹等症。中医药治疗LN具有增效减毒、防止疾病复发、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优势。准确把握疾病病因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前提,该文主要探讨LN的病因病机,以期为LN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阴阳毒 肾痹 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因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抵抗素的表达及临床应用价值
12
作者 郭俊巧 汪孰敏 +5 位作者 陈宇 江婷婷 吴浩林 王越 李晓静 姚根宏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851-854,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抵抗素(resistin)的表达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8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就诊的45例SLE患者,按照SLE活动度评分表(SLEDAI)对患者进行活动性评分和分组,其中SLEDAI值<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抵抗素(resistin)的表达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8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就诊的45例SLE患者,按照SLE活动度评分表(SLEDAI)对患者进行活动性评分和分组,其中SLEDAI值<9分为非活动组(n=32例),SLEDAI值≥9分为活动组(n=13例)。另收集3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人对照者。收集并检测SLE患者及健康人对照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相关指标(尿蛋白、血清补体C3);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应用ROC曲线评估抵抗素对SLE的临床筛查价值;应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各项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者[(7.64±0.64)ng/mL vs(2.56±0.43)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95,P<0.01);SLE疾病活动性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SLE疾病非活动性患者[(10.10±1.45 ng/mL)vs(6.64±0.60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2,P<0.05);血清抵抗素筛查SLE的ROC曲线面积(AUC ROC)为0.897,当cut-off值为5.893 ng/mL时,其敏感性为86.67%,特异性为82.35%。SLE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尿蛋白呈正相关(r=0.692,P<0.01),而与血清补体C3呈负相关(r=-0.354,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抵抗素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与SLE疾病活动度及尿蛋白呈正相关。抵抗素或可成为SLE诊断和疗效判断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抵抗素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补体C3、C4、C1q水平变化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效能
13
作者 钱香 杨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6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补体C3、C4、C1q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对SLE的诊断效能,以及对SLE、SLE合并狼疮性肾炎(LN)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活动期SLE患者45例(观察组),其中SLE合并LN者24例(LN者)、单纯SLE者21例(非LN者),... 目的观察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补体C3、C4、C1q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对SLE的诊断效能,以及对SLE、SLE合并狼疮性肾炎(LN)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活动期SLE患者45例(观察组),其中SLE合并LN者24例(LN者)、单纯SLE者21例(非LN者),同期健康体检者38例(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清补体C3、C4、C1q。绘制ROC分析补体C3、C4和C1q对SLE的诊断效能,以及对SLE、SLE合并LN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补体C3、C4、C1q水平降低(P均<0.05);与非LN者比较,LN者血清补体C3水平降低(P<0.05)。当补体C3临界值为0.915时,约登指数为0.646,其诊断SLE的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86.84%,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7,95%CI为0.7834~0.9440,P<0.05;当补体C4临界值为0.155时,约登指数为0.592,其诊断SLE的灵敏度为64.44%,特异度为94.74%,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6,95%CI为0.7373~0.9160,P<0.05;当补体C1q临界值为13.85时,约登指数为0.440,其诊断SLE的灵敏度为46.67%,特异度为97.37%,ROC曲线下面积为0.6904,95%CI为0.5742~0.8065,P<0.05;当三者联合时,其诊断SLE的灵敏度为75.56%,特异度为92.11%,ROC曲线下面积为0.8678,95%CI为0.7900~0.9457,P<0.05。当补体C3临界值为0.83时,约登指数为0.357,其鉴别SLE是否合并LN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52.38%,ROC曲线下面积为0.6915,95%CI为0.5323~0.8507,P<0.05;当补体C4临界值为0.165时,约登指数为0.268,其鉴别SLE是否合并LN的灵敏度为79.17%,特异度为47.62%,ROC曲线下面积为0.5913,95%CI为0.4209~0.7616,P>0.05;当补体C1q临界值为17.1时,约登指数为0.345,其在鉴别SLE是否合并LN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42.86%,ROC曲线下面积为0.6379,95%CI为0.4693~0.8065,P>0.05;当三者联合时,其鉴别SLE是否合并LN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38.10%,ROC曲线下面积为0.6944,95%CI为0.5353~0.8536,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补体C3、C4、C1q水平降低,检测三指标有助于SLE的诊断及鉴别SLE是否合并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3 补体C4 补体C1Q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狼疮性肾炎合并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14
作者 韩铠阳 冯铜铜 包瑛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9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究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合并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分析LN患儿合并NPSLE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24年1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肾脏内科就诊的LN患... 目的探究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合并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分析LN患儿合并NPSLE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24年1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肾脏内科就诊的LN患儿119例,根据是否合并NPSLE分为NPSLE组(n=26)和非NPSLE组(n=93)。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分析LN患儿合并NPSLE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①本研究中,LN患儿合并NPSLE的发病率为21.8%,男女比例为1∶5.5,平均年龄为10岁6月;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精神异常,一般表现为盘形红斑,影像学表现为头颅MRI异常。②两组抗核抗体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三系减少、仅贫血、血沉高(>15 mm/h)、低蛋白血症、Coombs试验阳性、血尿、大量蛋白尿指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大量蛋白尿、抗SM抗体阳性是LN患儿合并NPSL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N合并NPSLE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血尿、大量蛋白尿、抗SM抗体阳性的LN患儿易并发神经精神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狼疮血管炎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15
作者 夏莹莹 蔡明龙 +4 位作者 金慧芷 马艳 汪国生 厉小梅 陈竹 《安徽医学》 2024年第7期821-827,共7页
目的分析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安徽省立医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行肾穿刺活检术经病理确诊为LN的106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相关实... 目的分析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安徽省立医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行肾穿刺活检术经病理确诊为LN的106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分析不同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106例LN患者中,CD3+T细胞比例为(75.58±10.04)%,其中CD4+T细胞比例降低有36例(33.96%),CD8+T细胞比例升高55例(51.89%),CD19+B细胞比例降低23例(21.70%),升高13例(12.26%),NK细胞比例降低45例(42.45%)。CD3+T细胞比例与活动性指数(AI)、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免疫球蛋白M(IgM)、抗C1q抗体均呈负相关(r=-0.250、-0.241、-0.207、-0.291;P<0.05),与补体C3呈正相关(r=0.238;P<0.05)。CD4+T细胞比例与尿β2微球蛋白呈负相关(r=-0.259;P<0.05),与免疫球蛋白A(IgA)呈正相关(r=0.193;P<0.05)。CD8+T细胞比例与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血沉(ESR)呈负相关(r=-0.216、-0.248、-0.279、-0.228;P<0.05)。CD19+B细胞比例与补体C3、C4呈负相关(r=-0.257、-0.214;P<0.05),而与SLEDAI、IgG、抗核小体抗体、抗C1q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呈正相关(r=0.200、0.204、0.241、0.271、0.264;P<0.05)。CD16+CD56+NK细胞与各临床表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LN患者的T、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免疫球蛋白、补体、狼疮活动性指标、SLEDAI等存在相关性,对疾病预后有指导意义,测定T、B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可能有助于判断LN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NK淋巴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变化与疾病活动的关系
16
作者 俞烜华 刘昌泉 +5 位作者 张莹 张伟桢 吕雪冰 李扬宇 吴月萍 黄惠娟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0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变化,探讨其与SLE疾病活动指标及不同系统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SLE患者109例及100例健康体检者,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凝血—纤溶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变化,探讨其与SLE疾病活动指标及不同系统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SLE患者109例及100例健康体检者,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凝血—纤溶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2聚体(DD)]与SLE疾病活动指标[血沉(ESR)、补体(C)3、C4、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IgM、IgA],比较不同疾病活动度及不同系统损害的SLE患者血浆APTT、PT、TT、FIB、FDP、DD指标差异,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APTT、PT、TT、FIB、FDP、DD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SLE患者疾病活动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SLE患者血浆PT、FIB、FDP、DD水平升高(P均<0.05);与非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5分]者比较,疾病活动期(SLEDAI评分≥5分)的SLE患者血浆FIB、FDP、DD水平高(P均<0.05)。与无肾脏病变者比较,出现肾脏病变的SLE患者血浆FIB、FDP、DD水平高(P均<0.05);与无间质性肺炎(ILD)者相比,存在ILD的SLE患者血浆FIB水平高(P<0.05);与未出现浆膜炎患者相比,出现浆膜炎的SLE患者血浆PT、APTT、FDP、DD水平高;与无血液系统受累者相比,存在血液系统受累的SLE患者血浆PT、APTT长(P均<0.05)。SLE患者血浆PT水平与ESR呈正相关、与C3呈负相关(P均<0.05);APTT与ESR、IgG、抗dsDN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与C3、C4呈负相关(P均<0.05);FIB与ESR、IgG、C4、IgA水平及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P均<0.05)。SLE患者血浆DD与ESR、CRP、IgG、抗dsDNA抗体水平及SLEDAI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FDP与ESR、CRP、IgG、抗dsDNA抗体水平及SLEDAI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ESR、IgA、IgG、抗dsDNA抗体升高及C3降低是SLE疾病活动危险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ESR、IgG、抗dsDNA抗体水平升高是影响SLE疾病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SLE患者血浆PT、FIB、DD、FDP水平升高,且疾病活动组及不同系统损害SLE患者存在不同凝血—纤溶指标的升高。血浆FIB、ESR、IgG、抗dsDNA抗体水平升高提示SLE疾病活动,凝血—纤溶指标异常可能提示SLE不同系统损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 疾病活动 系统损害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在狼疮性肾炎中的研究现状
17
作者 陈彩合 马淑燕 黄文辉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5期475-480,共6页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在B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中具有重要的免...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在B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中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BAFF过度表达与SLE、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BAFF会导致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参与LN的发病过程。近年来针对血清BAFF在LN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相关治疗方面显示出可喜的应用前景,现就BAFF在LN中的相关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狼疮性肾炎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复发的早期识别及治疗
18
作者 宋思勉 杨洪涛 +1 位作者 孙禹新 罗雅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多器官受累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约为4.3%,是SLE患者早期死亡和残疾的严重危险因素 [1,2] ...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多器官受累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的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约为4.3%,是SLE患者早期死亡和残疾的严重危险因素 [1,2] 。大量队列研究认为,SLE患者LN的患病率因种族和民族而异,其中亚裔的LN患病率高于白人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多器官受累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LUPUS 队列研究 早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随访管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预后的影响
19
作者 李佩丽 安乐美 +2 位作者 卫向月 张静 王留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200-2203,共4页
目的 探讨加强随访管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SLE患者,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随访12个月患者的疾病改善情况。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随访组和加强随访组,其中加强随访组... 目的 探讨加强随访管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SLE患者,研究的主要终点是随访12个月患者的疾病改善情况。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随访组和加强随访组,其中加强随访组干预内容如下:在常规随访基础上,建立患者随访登记表,提醒患者按时复诊,定期科普宣教,加强患者对疾病、药物及日常护理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分析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2000(SLEDAI-2K)评分、复发率、泼尼松使用剂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8例SLE患者,其中常规随访组48例,加强随访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基线SLEDAI-2K评分、药物应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后,常规随访组患者的复诊次数低于加强随访组(P<0.05);加强随访组SLEDAI-2K评分、复发率、泼尼松的使用剂量均低于常规随访组(P<0.05);两组继发感染、药物服用不规范、自行减停药、新发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加强随访组均低于常规随访组。结论 加强随访管理可以改善SLE患者疾病控制情况,降低复发率以及泼尼松使用剂量。此外,加强随访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SLE患者继发感染、自行减停药等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随访管理 疾病复发 激素使用剂量 继发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抗体分析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20
作者 黄之文 谭文婵 +1 位作者 钟瑞琼 黄进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794-797,共4页
报道1例通过抗核抗体检测、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表现,并结合相关分类标准鉴别诊断的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例。AS与SLE在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和遗传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两者合并共存的病例非常罕见。抗核抗体(ANA)... 报道1例通过抗核抗体检测、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表现,并结合相关分类标准鉴别诊断的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例。AS与SLE在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和遗传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两者合并共存的病例非常罕见。抗核抗体(ANA)检测是监测AS合并SLE的敏感指标,实验室和临床医生均应给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强直性脊柱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重叠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