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不同贮藏时间普洱熟茶香气成分分析
1
作者 杨洪焱 何雨淇 +4 位作者 牛淼 李雄宇 徐亚文 张方坤 李家华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8-229,共12页
为探究不同产地不同贮藏时间普洱熟茶香气成分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感官审评,对产自云南德宏芒市、临沧双... 为探究不同产地不同贮藏时间普洱熟茶香气成分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感官审评,对产自云南德宏芒市、临沧双江、西双版纳勐海、普洱澜沧4个产地贮藏时间依次为3年、8年、13年的12份普洱熟茶供试样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分析鉴定出103种香气成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醇类在普洱澜沧和临沧双江的供试样中含量下降,花果香减弱,而在德宏芒市和西双版纳勐海的供试样中则呈上升趋势,花香逐渐显露;1,2,3-三甲氧基苯、1,2,4-三甲氧基苯的含量在不同产地的供试样中均随贮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根据多元统计分析及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苯甲醛、辛酸、2-庚酮和正戊醛等11种香气成分在产地之间存在差异;分别在德宏芒市、临沧双江、普洱澜沧、西双版纳勐海4个产地不同贮藏时间的供试样中筛选出28种、30种、39种、39种差异香气成分。12份供试样中共筛选出15种OAV>1的香气成分,(E,Z)-2,6-壬二烯醛、(E)-2-壬烯醛、1,2,3-三甲氧基苯的OAV均高于100,是关键香气成分,2-乙基己醇、正辛醛、α-紫罗兰酮的OAV在产地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同产地不同贮藏时间普洱熟茶的香气品质特点,为正确认识不同产地不同贮藏时间普洱熟茶香气成分及变化规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香气成分 产地 贮藏时间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植物乳杆菌的普洱熟茶品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伯年国 刘琨毅 +7 位作者 李若愚 王藤 梁正维 沙艮 陈思琴 陈红艳 马燕 赵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5期22-28,共7页
为开发一种感官品质优良且富含植物乳杆菌的普洱熟茶,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PET003在自然发酵第20天时接种于茶样中,进行接菌强化发酵普洱熟茶。细菌16S rRNA扩增子测序发现,接菌强化发酵茶样中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 为开发一种感官品质优良且富含植物乳杆菌的普洱熟茶,将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PET003在自然发酵第20天时接种于茶样中,进行接菌强化发酵普洱熟茶。细菌16S rRNA扩增子测序发现,接菌强化发酵茶样中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微球菌目(Micrococcales)的相对丰度和植物乳杆菌属的DNA序列片段数较对照样品(未接种植物乳杆菌)增加。与对照样品比较,接菌发酵茶样中可溶性糖、茶褐素、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感官审评发现接菌发酵茶样汤色红褐明亮,茶汤甜度和醇厚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植物乳杆菌 强化发酵 化学成分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熟茶-荷叶速溶茶浸提工艺优化及其活性成分分析
3
作者 王藤 赵明 +4 位作者 李瑞明 董爱玲 何娅飞 马燕 李成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8期49-56,共8页
以普洱熟茶和荷叶为原料,以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浸提工艺,以喷雾干燥加工速溶茶,并感官审评及分析活性成分含量。优化浸提工艺普洱熟茶-荷叶的质量比(m:m)为6∶4,20倍体积的40%食用乙醇浸提48 h,过滤,重复浸提2次,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 以普洱熟茶和荷叶为原料,以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浸提工艺,以喷雾干燥加工速溶茶,并感官审评及分析活性成分含量。优化浸提工艺普洱熟茶-荷叶的质量比(m:m)为6∶4,20倍体积的40%食用乙醇浸提48 h,过滤,重复浸提2次,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速溶茶,收率为18.56%。该速溶茶呈棕黄色,具有滋味醇厚、清香回甘的感官特性。此外,速溶茶含有茶多酚(11.36%)、游离氨基酸(1.61%)、可溶性糖(4.87%)、茶红素(0.91%)、茶黄素(0.74%)、茶褐素(13.19%)、总黄酮(7.70%);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到18种游离氨基酸,主要为丝氨酸(8.37 mg/g)、精氨酸(3.07 mg/g),检测到没食子酸(14.67 mg/g)、儿茶素(4.77 mg/g)等11种多酚类物质。本文研究开发了一种风味良好、富含活性成分的普洱熟茶-荷叶速溶茶,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荷叶 速溶 浸提工艺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熟茶活性成分对胃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锐 邓晓翠 +4 位作者 朱旭 赵兴平 陈川龙 潘淑康 丁章贵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1期68-77,共10页
随着社会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胃部不适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种疾病。而早在清朝时期,就有文字记载喝普洱茶可以“养胃”。随着饮用人群的增加,普洱熟茶的胃保护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感知。然而,目前普洱熟茶的胃保... 随着社会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胃部不适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种疾病。而早在清朝时期,就有文字记载喝普洱茶可以“养胃”。随着饮用人群的增加,普洱熟茶的胃保护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感知。然而,目前普洱熟茶的胃保护作用研究较少,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也不明确。从内含物质变化来看,普洱熟茶中的茶多酚衍生物、茶多糖、没食子酸、鞣花酸、槲皮素的含量在发酵后显著升高,且研究证实这些物质对胃损伤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普洱熟茶胃保护作用的发挥极有可能是这些内含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鉴于此,文章通过大量相关文献调研结果,进一步分析推测普洱熟茶可能通过抗胃黏膜损伤、抗炎症、抗氧化、抑制幽门螺杆菌、抗胃癌等多种方式发挥其胃保护作用,具有“多物质、多靶点、多机理”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胃保护 胃粘膜损伤 多酚衍生物 多糖 没食子酸 鞣花酸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熟茶对糖脂代谢异常改善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颖 李艳 +14 位作者 王黎明 侯粲 郝彬秀 李颂 孙婷婷 祁敬杰 钟丽娣 杜琴 许伟坚 陈再强 田波 黎海莹 应剑 陈玉华 魏珍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4-156,共13页
本实验探讨了一款普洱熟茶对糖脂代谢异常人群的健康改善作用。该茶为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的上市产品Y562普洱熟茶,招募合格试饮志愿者,采用营养流行病学临床干预研究设计,试饮该茶3个月,通过检测及对比志愿者试饮前后的人体成分(体质... 本实验探讨了一款普洱熟茶对糖脂代谢异常人群的健康改善作用。该茶为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的上市产品Y562普洱熟茶,招募合格试饮志愿者,采用营养流行病学临床干预研究设计,试饮该茶3个月,通过检测及对比志愿者试饮前后的人体成分(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体脂比、内脏脂肪)、身体围度(腰围、臀围、颈围)、糖代谢相关指标(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脂代谢相关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和B)、血尿酸、肝脏脂肪量和肠道菌群等各项指标,探讨该普洱熟茶的健康功效。结果显示,试饮Y562普洱熟茶3个月后,饮食和运动不变的情况下,志愿者的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身体围度(腰围、臀围、颈围)、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和B)和肝脏脂肪量均显著改善(P<0.05);血糖(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胰岛素抵抗、糖化血红蛋白)、血甘油三酯、血尿酸均有改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改善,均匀性增加,Lactobacillus、Clostridium、Akkermansia muciniphila、Clostridium scindens、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等菌属/种相对丰度升高,Streptococcus、Lactococcus、Bacteroides、Bifidobacterium、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等菌属/种相对丰度降低。研究提示Y562普洱熟茶具有辅助减肥、改善体型、降血糖、降血脂、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预测内在机制可能与普洱熟茶调节肠道微生态及胆汁酸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糖脂代谢 肠道菌群 胆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提工艺对普洱熟茶膏香气成分组成的影响
6
作者 李佳 郑健 +2 位作者 蓝琳舒 朱立书 杨斌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6期190-192,共3页
本研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MA)分析了不同浸提工艺参数进行浸提所制备的普洱熟茶膏的香气感官差异,并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普洱熟茶膏香气成分。实验结果表明,浸提温度和茶水比对香气成分有显著影响。在85℃浸提温度、12.5 min浸... 本研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MA)分析了不同浸提工艺参数进行浸提所制备的普洱熟茶膏的香气感官差异,并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普洱熟茶膏香气成分。实验结果表明,浸提温度和茶水比对香气成分有显著影响。在85℃浸提温度、12.5 min浸提时间、1∶12茶水比的条件下,浸提得到的普洱熟茶膏香气品质最佳,香气成分为雪松醇以及其他多种具有特殊香气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响应面分析 浸提工艺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熟茶和生茶香气成分的提取和测定分析 被引量:33
7
作者 洪涛 黄遵锡 +3 位作者 李俊俊 唐湘华 慕跃林 许波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6-342,共7页
以不同年份出品的普洱熟茶和生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减压蒸馏萃取法(VDE),并用二氯甲烷和无水乙醚对各茶中香气成分进行提取,最后用GC-MS分析各年份茶中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不论是熟茶还是生茶,用二氯甲烷提取到的香气种类均要多于无水... 以不同年份出品的普洱熟茶和生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减压蒸馏萃取法(VDE),并用二氯甲烷和无水乙醚对各茶中香气成分进行提取,最后用GC-MS分析各年份茶中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不论是熟茶还是生茶,用二氯甲烷提取到的香气种类均要多于无水乙醚。从提取效果来看,二氯甲烷对碳氢化合物、杂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酮类香气物质的提取效果较好,而无水乙醚对酯类和酚类香气物质有较好的提取效果。熟茶在储存陈化过程中苯并噻唑和咖啡碱含量会增高,而邻苯二甲酸-异丁基-辛基酯和1,2,4-三甲氧基苯含量会降低。生茶在储存陈化过程中5-氨基-1-乙基吡唑、N-苯基-1-萘胺、1,2,3-三甲氧基苯和邻苯二甲酸-异丁基-辛基酯含量会增高,而(反式)角鲨烯、芳樟醇、β-异甲基紫罗兰酮和咖啡碱含量会降低。同时,熟茶中杂氧化合物类香气种类较多,主要有以1,2,3-三甲氧基苯为主的10种杂氧化合物。生茶中醇类香气物质则较熟茶丰富,主要有1-辛烯-3-醇、芳樟醇、2,6-二甲基环己醇、苯乙醇、雪松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二氯甲烷 无水乙醚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普洱熟茶与绿茶、红茶咖啡碱质量分数的测定与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马燕 张冬莲 +2 位作者 李家华 袁文侠 赵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5-749,共5页
咖啡碱是茶叶主要的生物碱,具有兴奋神经中枢作用,普洱熟茶具有茶性温和、兴旮『生低的特点,因此有假说认为普洱熟茶咖啡碱质量分数低于其他茶类。本文应用HPLC方法分别测定了绿茶(n=17)、红茶(n=7)和贮藏时间1~10年的普洱熟茶... 咖啡碱是茶叶主要的生物碱,具有兴奋神经中枢作用,普洱熟茶具有茶性温和、兴旮『生低的特点,因此有假说认为普洱熟茶咖啡碱质量分数低于其他茶类。本文应用HPLC方法分别测定了绿茶(n=17)、红茶(n=7)和贮藏时间1~10年的普洱熟茶(n=56)样品的咖啡碱质量分数。结果显示,普洱熟茶咖啡碱质量分数为25.28~36.68mg/g,平均质量分数(31.76±2.85)mg/g;绿茶咖啡碱质量分数为23.95~38.33mg/g,平均质量分数(31.48±4.40)mg/g;红茶咖啡碱质量分数为30.43—36.93H影g,平均质量分数(33.89±2.54)mg/g。红茶咖啡碱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绿茶和普洱茶(P〈0.05),普洱熟茶与绿茶咖啡碱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P〉O05)。不同贮藏时间(1~10年)的普洱熟茶咖啡碱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贮藏过程普洱熟茶咖啡碱变化不大。以上结果表明普洱熟茶的咖啡碱质量分数不低,提示其兴旮陛低可能存在其他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碱 测定 绿 普洱熟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熟茶中黄酮醇类物质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关文玉 李燕丽 +3 位作者 李艳芳 李加伟 史寅骅 李家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60-63,共4页
本文以云南普洱熟茶为实验材料,以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为洗脱液,利用MCI GEL CHP 20P(75~150μm)树脂色谱柱和SephadexTMLH-20葡聚糖凝胶色谱柱,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普洱熟茶中主要黄酮醇类物质进行了分离和定性。结果表... 本文以云南普洱熟茶为实验材料,以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为洗脱液,利用MCI GEL CHP 20P(75~150μm)树脂色谱柱和SephadexTMLH-20葡聚糖凝胶色谱柱,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普洱熟茶中主要黄酮醇类物质进行了分离和定性。结果表明:普洱熟茶提取液浓缩后过MCI GEL CHP 20P(75~150μm)树脂色谱柱,经不同浓度(10%,30%,50%,70%,90%)乙醇溶液洗脱分离后,将获得的70%和90%的洗脱液过SephadexTMLH-20葡聚糖凝胶色谱柱,70%的洗脱液经90%乙醇溶液洗脱分别获得了HPLC纯度为96.0%的杨梅素和HPLC纯度为98.5%的槲皮素;90%的洗脱液经70%的乙醇溶液洗脱获得了HPLC纯度为95.6%的山奈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黄酮醇类化合物 树脂柱色谱 葡聚糖凝胶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娟’红茶和‘紫娟’普洱熟茶香气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雪梅 任洪涛 +4 位作者 罗琼仙 占琪 李燕丽 吕才有 李家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72-82,共11页
‘紫娟’红茶、‘紫娟’普洱熟茶都是用云南所特有的茶树特异新品种‘紫娟’(Camellia.sinensis var.assamica)的新梢加工而成的茶叶创新产品。本文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技术检测了‘紫娟’红茶和"紫娟... ‘紫娟’红茶、‘紫娟’普洱熟茶都是用云南所特有的茶树特异新品种‘紫娟’(Camellia.sinensis var.assamica)的新梢加工而成的茶叶创新产品。本文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与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技术检测了‘紫娟’红茶和"紫娟"普洱熟茶香气成分的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紫娟’红茶的香气成分由醇、醛、酸、酮、酯、内酯、含氮类和烃类等8类83种化合物组成,在主要的16个组分中,醇类及其氧化产物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62.538%;其次为醛类化合物,平均含量达21.031%。‘紫娟’普洱熟茶的香气成分由醇、醛、酸、酮、酯、内酯、酚类、烃类、含氮类和萜烯类等11类101种化合物组成,在主要的21个组分中,甲氧基苯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19.077%;其次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平均含量达12.210%。本研究结果对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紫娟’茶创新产品,促进云南茶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娟’红 '紫娟’普洱熟茶 香气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级普洱熟茶挥发性物质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娟 张晓宇 +2 位作者 肖巧梅 楚镇州 吕才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319-328,共10页
为探究机采晒青茶的不同分级处理对后续普洱熟茶香气品质的影响,以原料分级(1、2和3号)和精制分级(4、5和6号)后得到的不同等级普洱熟茶为材料,应用茶叶感官审评、电子鼻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等级普洱熟茶中共... 为探究机采晒青茶的不同分级处理对后续普洱熟茶香气品质的影响,以原料分级(1、2和3号)和精制分级(4、5和6号)后得到的不同等级普洱熟茶为材料,应用茶叶感官审评、电子鼻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等级普洱熟茶中共鉴定出50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以甲氧基苯类物质为主,其次是醇类和烯类,与电子鼻测定所得C6(对甲基类灵敏)传感器在第二主成分区分贡献率最大,其次是C8(对醇类、醛酮类灵敏)传感器结果基本一致;电子鼻LDA分析与GC-MS数据树状图分析结果相近;研究得出甲氧基苯类物质是普洱熟茶中决定陈香的主要物质,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呋喃)的相对含量与普洱熟茶的等级呈正相关,萘的相对含量与普洱熟茶的等级呈负相关。总之,经过不同的分级处理,得到的普洱熟茶挥发性物质间存在差异,该研究结果可为机采晒青茶在后续普洱熟茶加工中的品质提升提供科学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等级 普洱熟茶 挥发性物质 电子鼻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熟茶与六堡茶的品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段红星 杨娜 《茶叶》 2011年第3期150-151,152,共3页
本文随机选取了产自云南的三个普洱熟茶茶样和产自广西的三个六堡茶茶样,分别对其主要内含成分(茶多酚、氨基酸、茶多糖、水浸出物、咖啡碱)含量进行测定,其后,对六个茶样进行感官审评,旨在分析比较普洱熟茶和六堡茶的品质特点及差异。... 本文随机选取了产自云南的三个普洱熟茶茶样和产自广西的三个六堡茶茶样,分别对其主要内含成分(茶多酚、氨基酸、茶多糖、水浸出物、咖啡碱)含量进行测定,其后,对六个茶样进行感官审评,旨在分析比较普洱熟茶和六堡茶的品质特点及差异。通过实验,结果表明:普洱熟茶和六堡茶都各具地方特色,品质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六堡 品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熟茶不同溶剂萃取层中儿茶素及黄酮醇类化合物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娜 徐亚文 +4 位作者 韩利艳 黄燕兰 王雪蕾 罗美玲 李家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18-1725,共8页
目的 探索普洱熟茶在不同溶剂(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中儿茶素和黄酮醇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的差异,构建一种有效提取普洱熟茶中儿茶素及黄酮醇类物质的方法。方法 以普洱熟茶(2008年生产)的水提物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溶... 目的 探索普洱熟茶在不同溶剂(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中儿茶素和黄酮醇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的差异,构建一种有效提取普洱熟茶中儿茶素及黄酮醇类物质的方法。方法 以普洱熟茶(2008年生产)的水提物为研究对象,分别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溶剂萃取的萃取层为分析供试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对供试茶样中5种主要儿茶素和4种黄酮醇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儿茶素、表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主要富集于乙酸乙酯萃取层中;而芦丁与表没食子儿茶素分别富集于正丁醇层与萃取剩余层。结论 建立了一种简易、有效地分析检测普洱熟茶中儿茶素及黄酮醇类物质的提取方法,为进一步解析普洱熟茶的化学成分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有机溶剂 黄酮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熟茶主要成分检测和分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业伟 朱强强 +1 位作者 向泽敏 张冬英 《中国茶叶加工》 2019年第1期59-63,共5页
普洱熟茶作为云南的特有名茶,随着其保健功效被逐渐揭示,愈加受到人们青睐。一直以来,成分分析和分离是普洱熟茶研究的热点,因为这关系到生产质量的控制、产品标准的制定以及保健功效机理的阐明等。然而,普洱熟茶中含有大量茶褐素和茶多... 普洱熟茶作为云南的特有名茶,随着其保健功效被逐渐揭示,愈加受到人们青睐。一直以来,成分分析和分离是普洱熟茶研究的热点,因为这关系到生产质量的控制、产品标准的制定以及保健功效机理的阐明等。然而,普洱熟茶中含有大量茶褐素和茶多糖,这些物质分子量大、结构复杂,不仅难以分离,还会影响其他常规成分在比色法中测量的准确性,这对普洱茶研究已造成巨大障碍。文章综述了普洱熟茶成分分析和茶褐素、茶多糖分离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成分 分析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时间对普洱熟茶内含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文净 黄紫嫣 +1 位作者 陈慧 张倩灵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7期191-194,共4页
普洱茶是我国特色名茶,因其独特的色泽、味道和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各种功效而深受消费者欢迎。本试验以5个不同年份的普洱熟茶为材料,对不同贮藏时间普洱熟茶中的主要内含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5... 普洱茶是我国特色名茶,因其独特的色泽、味道和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各种功效而深受消费者欢迎。本试验以5个不同年份的普洱熟茶为材料,对不同贮藏时间普洱熟茶中的主要内含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5个样品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茶红素、茶褐素含量以及DPPH、羟自由基清除率都呈下降趋势;样品间茶黄素含量差异不显著,而咖啡碱含量呈波浪形变化。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普洱熟茶的生产、质量控制、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时间 普洱熟茶 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普洱熟茶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雷舒雯 张智芳 +6 位作者 谢桂华 山波 苗玥 赵春燕 陈德洪 侯艳 龚加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37-146,共10页
延缓衰老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和探究的热点。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普洱熟茶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延缓小鼠衰老,但小鼠体内内源性物质反应生成的代谢产物不明。本研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对照小鼠、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及普洱熟... 延缓衰老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和探究的热点。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普洱熟茶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延缓小鼠衰老,但小鼠体内内源性物质反应生成的代谢产物不明。本研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对照小鼠、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及普洱熟茶干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的脑组织和血清,探究普洱熟茶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筛选普洱熟茶对衰老小鼠作用的差异代谢物并分析其涉及的代谢通路。结果表明:普洱熟茶能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行为能力,调节衰老小鼠脑组织中26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VB_(6)代谢、组氨酸代谢和嘌呤代谢通路,其中甘油磷脂代谢和组氨酸代谢通路最为显著;血清中共有11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VB_(6)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其中VB_(6)代谢通路最为显著。给予普洱熟茶的衰老小鼠体内甘油磷脂代谢通路相关代谢物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20:5/20:4)、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lamine,PE)(22:2/14:0)、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20:5/18:1)、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yso PC)(18:2)等,组氨酸代谢通路相关代谢物肌肽,VB_(6)代谢通路相关代谢物5’-磷酸吡哆醛丰度显著升高,表明普洱熟茶可能通过调节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发挥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D-半乳糖 脑组织 血清 非靶向代谢组学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熟茶化学成分与品质特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白晓丽 张建勇 +2 位作者 江和源 李长文 张晨霞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53,共4页
以50个普洱熟茶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研究11个化学成分和感官审评结果间的相关性,揭示影响品质特性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水浸出物、总糖、茶多糖、茶多酚、氨基酸和茶色素与品质呈正相关;水分、总灰分、p... 以50个普洱熟茶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研究11个化学成分和感官审评结果间的相关性,揭示影响品质特性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水浸出物、总糖、茶多糖、茶多酚、氨基酸和茶色素与品质呈正相关;水分、总灰分、pH值、粗纤维和咖啡碱与品质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化学成分 品质特性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熟茶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雷舒雯 侯艳 +1 位作者 陈德洪 龚加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0-127,共8页
以D-半乳糖(D-galactose,D-gal)皮下注射建立小鼠衰老模型,探究普洱熟茶对衰老小鼠抗氧化酶活力、小肠形态结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肠道微生物结构变化等的影响。本实验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衰老组和普洱熟茶组,18周后,对小鼠... 以D-半乳糖(D-galactose,D-gal)皮下注射建立小鼠衰老模型,探究普洱熟茶对衰老小鼠抗氧化酶活力、小肠形态结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肠道微生物结构变化等的影响。本实验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衰老组和普洱熟茶组,18周后,对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小肠组织病理和肠道菌群结构(16S rDNA高通量测序)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D-gal致衰老小鼠SOD和GSH-Px活力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普洱熟茶显著提高衰老小鼠体内SOD和GSH-Px活力,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在苏木素-伊红染色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衰老组小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显著降低(P<0.05);与衰老组相比,普洱熟茶组小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和肌层厚度显著升高(P<0.05);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普洱熟茶干预改善了衰老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具体表现为拟杆菌门与厚壁杆菌门数量比值显著升高(P<0.05),乳杆菌科和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瘤胃菌科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普洱熟茶在正常的3倍高剂量条件下可改善衰老所致的肠道菌群结构失衡现象,有助于延缓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D-半乳糖 肠道菌群 菌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容器贮藏对普洱熟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SHEM Won-Jae 李亚莉 +3 位作者 周红杰 和海蓉 段凌霄 周晶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63-2769,共7页
目的 探究不同容器贮藏对普洱熟茶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绵纸对照,选择纸箱、木箱、陶罐、铁罐4种容器对普洱熟茶进行12个月的贮藏。通过感官审评、香气成分测定和理化分析比较贮藏过程中普洱熟茶的品质变化。结果 贮藏过程中,不同容器贮... 目的 探究不同容器贮藏对普洱熟茶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绵纸对照,选择纸箱、木箱、陶罐、铁罐4种容器对普洱熟茶进行12个月的贮藏。通过感官审评、香气成分测定和理化分析比较贮藏过程中普洱熟茶的品质变化。结果 贮藏过程中,不同容器贮藏对普洱熟茶感官品质影响较大,其中,陶罐和木箱贮藏后普洱熟茶陈香馥郁;陶罐贮藏后滋味甜醇;不同容器贮藏的普洱熟茶香气组分的组成差异较大;贮藏过程中,不同容器贮藏对普洱熟茶呈味物质变化差异较大。贮藏12个月后,陶罐中普洱熟茶的可溶性糖、氨基酸含量最高,咖啡碱含量最低,与感官滋味有纯甜味相一致,铁罐中普洱熟茶的茶多酚、儿茶素、黄酮、茶黄素含量升高,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导致滋味出现粗、涩。结论 在贮藏过程中茶样之间的品质变化差异显著, 12个月之内存放普洱熟茶品质最优的贮藏容器为陶罐,但长期贮藏普洱熟茶的容器选择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贮藏容器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熟茶关键香气物质热释放规律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石禾云 杨豆豆 +2 位作者 张娅 王超 张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43-250,共8页
以普洱熟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常压水中蒸馏的方式富集其中的香气成分,将普洱茶茶香水样品采用梯度稀释方式进行气相色谱-嗅闻仪嗅闻实验,筛选出log4(香气稀释因子)不小于2的22种香气物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这22种香气物质进行... 以普洱熟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常压水中蒸馏的方式富集其中的香气成分,将普洱茶茶香水样品采用梯度稀释方式进行气相色谱-嗅闻仪嗅闻实验,筛选出log4(香气稀释因子)不小于2的22种香气物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这22种香气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计算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结果显示这22种香气物质为普洱茶关键性香气化合物(OAV>1)。采用分段截流方式收取茶香水,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定量分析,考察关键香气化合物热释放规律。关键香气化合物热释放规律采用非线性拟合模型和聚类热图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茶叶在连续保持煮沸条件下,关键香气化合物总浓度逐渐减少,甲氧基苯类、醇类、酮类、其他类等关键香气化合物含量也是随着水蒸气释放量的增加而呈现不同程度下降的趋势,醛类香气化合物释放规律符合sin函数变化趋势,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的变化趋势;用热图聚类分析方法对每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含量进行分析,将22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分为两大类,分段截留管数分为4大类,第1、2管所有香气化合物含量极高,第40管时茶香水香气很淡,不愉快气味变强,绝大多数关键香气物质含量降到极低。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普洱熟茶在煮沸过程中释放的关键香气物质及其释放规律,同时为普洱熟茶香气化合物回收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关键香气物质 热释放规律 香气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