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9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微创手术时机对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疗效的影响
1
作者 赵清涛 崔欣 +2 位作者 汪景洲 王宇鹏 刘航成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5期37-41,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腹腔镜微创手术时机对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IPN患者,按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早期手术组(第1~3日)48例和晚期手术组(第4~7日)42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 目的探究不同腹腔镜微创手术时机对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0例IPN患者,按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早期手术组(第1~3日)48例和晚期手术组(第4~7日)42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2组术前术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各维度评分、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早期手术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晚期手术组(P<0.05,P<0.01)。术后2组APACHEⅡ各维度评分均降低,且早期手术组低于晚期手术组(P<0.05,P<0.01)。术后2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降低,且早期手术组明显低于晚期手术组(P<0.05,P<0.01)。术后2组CD3+、CD4+水平均升高,CD8+水平均降低,且早期手术组CD8+水平明显低于晚期手术组,CD3+、CD4+水平明显高于晚期手术组(P<0.05,P<0.01)。早期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08%(13/48)及病死率为2.08%(1/48)均低于晚期手术组的50.00%(21/42)、14.29%(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IPN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减轻患者炎性损伤,改善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胰腺坏死 腹腔镜微创手术 手术时机 手术时间 C反应蛋白 CD3+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手术与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金磊 顾晶 +3 位作者 徐飞麒 李颖 王知非 孙晓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153-155,共3页
超重和肥胖问题在全球迅速蔓延,预计到2035年,全球将超过有40亿人超重或肥胖(BMI≥25 kg/m^(2)),占全球人口的51%[1],我国成人肥胖率达到18%[2]。肥胖与超重增加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手术是最有效的减重方法,特别是随着腹腔镜手... 超重和肥胖问题在全球迅速蔓延,预计到2035年,全球将超过有40亿人超重或肥胖(BMI≥25 kg/m^(2)),占全球人口的51%[1],我国成人肥胖率达到18%[2]。肥胖与超重增加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手术是最有效的减重方法,特别是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出现,减肥手术所带来的效益明显大于其风险[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成人肥胖 腹腔镜手术 减肥手术 超重和肥胖 减重手术 超重或肥胖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日间手术患者术前抗血栓药物的管理
3
作者 袁华娣 贺红 +4 位作者 高丽燕 韩娜菲 吴小燕 洪萍花 林吒吒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模式在老年日间手术患者术前抗血栓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科学管理老年日间手术患者抗血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首次行日间手术并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治疗的39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模式在老年日间手术患者术前抗血栓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科学管理老年日间手术患者抗血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首次行日间手术并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治疗的39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血栓药物管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原因分析,应用前馈控制模式开展药物管理。结果:实验组因抗血栓药当日手术取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86,P=0.009);两组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58,P=0.037);培训前后,护士在抗血栓药的种类和名称、停用抗血栓药物时间、替代药物名称和用法3个方面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模式用于术前抗血栓药物管理,可降低当日手术取消率,提高老年日间手术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护士抗血栓药物管理能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老年患者 日间手术 抗血栓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微创日间手术门诊数智化管理
4
作者 史莉 刘金莲 +5 位作者 罗丽燕 勾雪梅 李金璐 杨硕 李佩涛 李葆华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评价数智化管理模式在生殖微创日间手术门诊的应用效果,为提高门诊微创手术管理质量提供借鉴。方法:从团队管理、信息系统优化、院前服务流程优化等方面构建数智化的生殖微创日间手术门诊管理模式,比较模式应用前后患者的平均等待... 目的:评价数智化管理模式在生殖微创日间手术门诊的应用效果,为提高门诊微创手术管理质量提供借鉴。方法:从团队管理、信息系统优化、院前服务流程优化等方面构建数智化的生殖微创日间手术门诊管理模式,比较模式应用前后患者的平均等待入院时间、当日手术取消率及满意度。结果:应用数智化管理模式后,患者平均等待入院时间、当日手术取消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数智化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殖微创日间手术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医学 微创外科 日间手术 数智化 管理模式 就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期间肺保护通气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清原 王梦瑞(综述) 周阳(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0,共6页
胸科手术大多需要进行单肺通气,单肺通气期间机械通气造成的肺损害可能远远超过手术对非通气侧肺造成的损害[1]。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和肺复张为常用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可通过改善通气分布均一... 胸科手术大多需要进行单肺通气,单肺通气期间机械通气造成的肺损害可能远远超过手术对非通气侧肺造成的损害[1]。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和肺复张为常用的肺保护通气策略,可通过改善通气分布均一性,降低气道压,预防肺不张,改善肺顺应性,降低肺内分流和死腔占比,在改善氧合的同时最大程度减轻肺损伤。本文对胸科手术(肺和食管手术)侧卧位单肺通气期间的肺保护通气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涉及通气模式、吸入氧浓度、小潮气量、肺复张和PE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科手术 吸入氧浓度 呼气末正压 小潮气量 肺顺应性 单肺通气 食管手术 肺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效果研究
6
作者 张颖 陈静 +2 位作者 雷梦君 孙碧海 薛长莹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 :建设并应用满足手术室护理管理需求的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为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和安全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建设完成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随机抽取3个手术间作为检测点位,比较系统应用前(2023年6... 目的 :建设并应用满足手术室护理管理需求的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为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和安全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建设完成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随机抽取3个手术间作为检测点位,比较系统应用前(2023年6月—7月)与应用后(2023年11月—12月)的手术间平均使用效率、手术间平均周转时间、患者入室前平均等待时间、医护人员等待患者平均时间、手术室工作人员对系统的可用性评价、患者满意度情况等。结果 :系统应用后,手术间平均使用效率提高(P=0.013),手术间平均周转时间缩短(P=0.007),患者入室前平均等待时间缩短(P<0.001),医护人员等待患者平均时间缩短(P=0.014)。对37名手术室工作人员采用后测系统可用性问卷进行调查,各维度均分在5.98~6.08之间,处于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患者满意度调研显示患者对手术室整体服务的评价提升(P<0.001)。结论 :手术室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的应用优化并规范了手术室护理辅助人员的行为,有效提升了手术周转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保障了医疗安全,推动了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智慧化护理调度系统 手术周转 效益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手术安全核查流程的设计与应用
7
作者 陈红 何国龙 +2 位作者 张春瑾 吴剑宏 王禾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1-54,共4页
目的构建智能化手术安全核查流程,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8-10月的11204例手术设为改进前组,采用常规手术安全核查方式;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的11012例手术设为改进后组,采用智能化手术安全核查系统,实现手术安全核查执行情况的... 目的构建智能化手术安全核查流程,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将2023年8-10月的11204例手术设为改进前组,采用常规手术安全核查方式;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的11012例手术设为改进后组,采用智能化手术安全核查系统,实现手术安全核查执行情况的全流程闭环管理。结果流程改进后,手术安全核查的规范执行率显著高于改进前,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进前(均P<0.05)。结论智能化手术安全核查的构建与实施,能有效提升手术安全核查的规范率,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手术患者 安全核查 核查流程 智能化 手术安全 护理安全 手术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词分析法的我国骨科日间手术主题热点研究
8
作者 杜惠丽 左伟 +1 位作者 梁泽峰 师新宇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1期73-80,共8页
目的:对国内骨科日间手术领域已发表文献进行信息计量学可视化研究,深入挖掘其热点研究主题与方向。方法:主要基于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综合运用信息计量学手段从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等角度进行常规分析,利用共词分析法构建... 目的:对国内骨科日间手术领域已发表文献进行信息计量学可视化研究,深入挖掘其热点研究主题与方向。方法:主要基于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综合运用信息计量学手段从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等角度进行常规分析,利用共词分析法构建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进行数据挖掘。结果:从分析结果上看,2011年—2024年骨科日间手术发文量呈现上升趋势;166篇文献中涉及660位作者,人均发文0.25篇,其中最高产作者的发文量为8篇,核心作者共有16位;192家研究机构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文量排在第一;确定词频≥3的35个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通过中心性分析发现日间手术、半月板、全膝关节置换术、睡眠质量等关键词为研究热点,疼痛控制、脊柱结核、中药外敷疗法等为相对边缘的研究主题,根据中心性差异对高频关键词进行核心区、中间区和边缘区的划分;经凝聚子群分析我国目前骨科日间手术主要有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患者心理状况和睡眠质量评估、术后并发症安全管理4个研究方向。结论:近年来国内骨科日间手术研究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发文量偏少;研究人员较为分散,国内研究力量有待壮大;研究前沿分析,研究内容上存在一些薄弱点,需要加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日间手术 共词分析法 点度中心性 凝聚子群分析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手术治疗伴有神经症状的脊柱转移瘤
9
作者 王强 陆旻昊 +3 位作者 王兴武 方明 俞武良 陆建猛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57-163,共7页
目的:探讨分离手术应用于伴神经症状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25例伴神经症状的脊柱转移瘤患者,其中14例行分离手术,男7例,女7例,年龄30~76(61.57±12.16)岁;11例行保守治疗,男6例,女5例... 目的:探讨分离手术应用于伴神经症状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25例伴神经症状的脊柱转移瘤患者,其中14例行分离手术,男7例,女7例,年龄30~76(61.57±12.16)岁;11例行保守治疗,男6例,女5例;年龄46~88(66.55±12.32)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Frankel分级、Karnofsky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等变化情况。结果:分离手术组14例患者,手术时间(218.57±50.00)min,术中出血量(864.29±332.97)ml,2例出现迟发性血肿,经急诊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3~36个月,术后疼痛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保守治疗组11例患者随访3~12个月,随访期间10例去世。治疗3个月后,分离手术组VAS(1.43±0.76)分,低于保守治疗组(8.64±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rankel分级、Karnofsky评分、QOL评分均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神经症状明显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而言,分离手术不仅能够迅速缓解神经压迫,而且手术风险相对较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手术 脊柱转移瘤 神经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机器人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徐爱珍 华佳佳 李传宝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3期422-427,共6页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作为全身最精细的手术之一,手术操作空间局限,任何细微的手术源性创伤均可导致严重的视觉功能损害。手术机器人可显著提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过程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手术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近年来,...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作为全身最精细的手术之一,手术操作空间局限,任何细微的手术源性创伤均可导致严重的视觉功能损害。手术机器人可显著提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过程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手术机器人作为新兴技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手术机器人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手术治疗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文章从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入手,就手术机器人辅助视网膜血管内手术、视网膜下注射、黄斑部手术以及实时远程控制视网膜激光光凝等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简要概括目前手术机器人所面临的挑战,为手术机器人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的治疗提供更多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机器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视网膜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更葡糖钠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肌松作用的拮抗效果
11
作者 袁峰 董真真 +5 位作者 程闪 孙凯 付红光 吴树彪 李姗 张珍珍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肌松作用的拮抗效果。方法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为两组,每组50例。N+A组:新斯的明+阿托品。S组:舒更葡糖钠。术毕,记录肌松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记...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肌松作用的拮抗效果。方法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为两组,每组50例。N+A组:新斯的明+阿托品。S组:舒更葡糖钠。术毕,记录肌松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肌松拮抗后5 mim(T_(1))、15 min(T_(2))和30 min(T_(3))肌松残余率;记录麻醉前(T_(4))、拔管后5 min(T_(5))和拔管后30 min(T_(6))的动脉血气分析、膈肌移动度(DM)及膈肌厚度比率(DTF);记录术后第1天(T_(7))和第2天(T_(8))的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分、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N+A组肌松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长于S组(P<0.05)。T_(1)和T_(2)时N+A组的肌松残余率高于S组(P<0.05)。T_(5)时刻N+A组的DTF和DM低于S组(P<0.05)。T_(5)和T_(6)时N+A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低于S组(P<0.05);T_(5)和T_(6)时N+A组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高于S组(P<0.05);T_(4)时N+A组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低于S组(P<0.05)。N+A组在T_(7)和T_(8)时的QoR-40评分均低于S组(P<0.05)。N+A组术后的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长于S组(P<0.05)。与N+A组比较,S组患者术后的低氧血症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舒更葡糖钠能够快速有效地逆转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肌松残余,促进患者围手术期自主呼吸尽早恢复,降低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恢复质量,加快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更葡糖钠 妇科腹腔镜手术 罗库溴铵 术后肌松残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前乳晕入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甲状腺或甲状旁腺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12
作者 徐洁 刘会 黄妹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5-240,共6页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外科的常见病,手术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的开放性甲状腺手术和腔镜甲状腺手术^([1])。传统甲状腺手术后对颈部外观造成一定的影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困扰。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但由于甲状腺手...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外科的常见病,手术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的开放性甲状腺手术和腔镜甲状腺手术^([1])。传统甲状腺手术后对颈部外观造成一定的影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困扰。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但由于甲状腺手术操作空间狭小,普通腔镜的二维图像制约其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发展^([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甲状腺手术 腔镜甲状腺手术 围术期护理 甲状腺外科 甲状腺结节 甲状旁腺手术 开放性甲状腺手术 乳晕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手术视频系统及术中OCT在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闾雯娟 牛童童 肖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22-127,共6页
目的:评价3D手术视频系统及术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2023-01/10在新疆四七四医院眼科治疗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61例61眼,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3D组31例31眼采用3... 目的:评价3D手术视频系统及术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选取2023-01/10在新疆四七四医院眼科治疗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61例61眼,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3D组31例31眼采用3D手术视频系统及术中OCT技术,传统手术组30例30眼采用Resight非接触广角镜系统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剥膜时间,随访6 mo,分析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MT)、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善手术,术中均未发生视网膜大出血、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均未出现眼内炎、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3D组手术时间和剥膜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20.13±1.59vs 25.97±2.09 min;3.74±0.89vs 8.13±1.72 min,均P<0.001)。两组患者术后1 mo BCVA、CMT与术前比较均无差异(均P>0.008),术后3、6 mo BCVA、CMT均较术前改善(均P<0.008)。术后6 mo,3D组BCVA较传统手术组明显改善(P=0.007)。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CMT和眼压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3D手术视频系统及传统手术组均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但3D手术视频系统术中OCT在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改善精细手术步骤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前膜 玻璃体切除 3D手术视频系统 术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手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与术后针刺镇痛在胸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14
作者 王岳峰 肖瑶 +1 位作者 姜长林 杨雪峰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6期49-54,共6页
目的对比术中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以及术后针刺镇痛用于胸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收集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行胸腔镜治疗的肺结节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2例。A组给予术中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镇痛,B组给予术后针刺镇... 目的对比术中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以及术后针刺镇痛用于胸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收集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行胸腔镜治疗的肺结节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2例。A组给予术中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镇痛,B组给予术后针刺镇痛。比较2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主观镇痛满意度评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炎症指标和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12 h,A组VAS评分低于B组(P<0.05);术后36、72 h时,A组VAS评分高于B组(P<0.05)。2组住院期间抢救镇痛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2.38±5.67)d]短于B组[(30.16±6.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天,A组满意度评分高于B组,而术后第3天和第7天,A组满意度评分低于B组(P<0.05)。术后第3天,B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2种镇痛方式在胸腔镜手术后均具有较好镇痛效果,早期术中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的疼痛控制效果优于针刺镇痛,随着时间推移针刺镇痛效果逐渐优于术中直视下肋间神经阻滞,2种方法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术后针刺镇痛 胸腔镜检查 肺结节 疼痛 手术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辅助手术治疗股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1例
15
作者 龚皇博 胡亚立 卢辉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59,共3页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分为彩超引导下压迫动脉穿刺点、开放手术治疗、彩超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瘤体及载瘤动脉栓塞术,各种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1,2]。2024年4月我科对1例股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采用覆膜支架...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分为彩超引导下压迫动脉穿刺点、开放手术治疗、彩超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瘤体及载瘤动脉栓塞术,各种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1,2]。2024年4月我科对1例股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采用覆膜支架辅助手术治疗,治疗效果确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支架 股动脉 巨大假性动脉瘤 辅助手术 开放手术治疗 动脉穿刺点 彩超引导下 载瘤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路径化护理联合多模式疼痛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16
作者 尚小巧 张玲玲 陈晶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79-181,共3页
目的 探究手术室路径化护理联合多模式疼痛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按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n=60)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50)患者接... 目的 探究手术室路径化护理联合多模式疼痛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效果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按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n=60)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50)患者接受手术室路径化护理联合多模式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手术指标、疼痛程度、负性情绪、舒适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及GCQ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C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实施手术室路径化护理联合多模式疼痛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负性情绪,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路.径化护理 多模式疼痛护理 子宫肌瘤 手术效果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视力下降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7
作者 张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2期93-98,共6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视力下降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术后视力下降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完成验证。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浙江省某三甲医院收治的600例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分析发生术后...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视力下降的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术后视力下降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完成验证。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浙江省某三甲医院收治的600例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分析发生术后视力下降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术后视力下降的风险预测模型,使用列线图展示模型并完成验证。结果建模组共纳入42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有62例患者发生术后视力下降,其发生率为14.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屈光不正、后发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位置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丝状角膜炎成为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视力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交叉分析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糖尿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5%的水平上存在显著(P<0.05),其余各影响因素间无交叉关系,相对彼此独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糖尿病、屈光不正、后发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位置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丝状角膜炎的白内障手术患者更易发生术后视力下降(P<0.05)。验证组预测术后视力下降发生的C-index为0.866,95%CI(0.583,0.915),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616,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71.3%。结论本研究构建了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视力下降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高龄、糖尿病、屈光不正、后发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位置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丝状角膜炎成为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视力下降的危险因素。未来应开展轨迹研究,对风险预测模型进行优化,建立动态列线图模型,为临床护士动态预测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术后视力下降发生提供可靠工具,以期减少术后视力下降的发生率和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视力下降 列线图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后认知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王伟 石军 +1 位作者 王影 范光洁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的探讨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后认知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3年12月该院行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50,行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舒芬... 目的探讨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后认知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3年12月该院行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50,行苯磺酸瑞马唑仑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和对照组(n=50,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清应激指标[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MAP和HR水平有时间、组间和交互效应差异(P<0.05)。术后24h,研究组AD、NE、Cor、IL-6和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IL-10水平、MoCA评分和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和24 h,研究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Ramsay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舒芬太尼追加量为(7.44±1.35)μg,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25±1.43)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P=0.00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瑞马唑仑+舒芬太尼用于行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的老年患者,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瑞马唑仑 丙泊酚 舒芬太尼 老年患者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 炎症因子 术后认知功能 应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炎症反应指标对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梁维 卓瑞立 孙韶东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白蛋白(albumin,ALB)...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2020年6月至2023年5月行脊柱手术的373例患者,根据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分为两组,切口感染组65例,男34例,女31例,年龄(56.01±9.78)岁;无切口感染组308例,男157例,女151例,年龄(55.54±10.19)岁。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算NLR、PLR;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ALB水平,计算CRP/ALB比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术前NLR、PLR及CRP/ALB比值对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切口感染组术前NLR为4.92±1.13、PLR为119.32±22.74、CRP/ALB比值10.19±2.51、手术时间(3.02±0.64)h、糖尿病史(25/65,38.46%)、固定物置入患者比例(21/65,32.31%)均高于无切口感染组的3.72±0.81、90.58±20.16、7.23±2.21、(2.26±0.51)h、(53/308,16.88%)、(36/308,1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NLR、PLR及CRP/ALB比值单独及联合预测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AUC分别为0.786、0.806、0.839、0.926。术前NLR、PLR及CRP/ALB比值是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NLR、PLR及CRP/ALB比值测定有利于脊柱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早期预测,三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切口感染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624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荣寅 王屯 +1 位作者 李海峰 李际辉 《安徽医学》 2005年第6期523-524,共2页
目的探讨如何避免腹腔镜(LC)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624例LC手术方法及出现的并发症和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本组胆总管损伤1例,无术后出现胆总管结石。结论术前准确估计LC手术难度,术中严格手术操作原则,LC手术并发症可以降到最低。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手术 并发症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手术并发症 手术期处理 胆总管损伤 胆总管结石 手术方法 回顾分析 手术难度 手术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