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及其光催化性能探究
1
作者 江梓键 刘雨昂 +3 位作者 宗毅健 范勇 朱万春 郭玉鹏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266-273,共8页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是一项特色鲜明的经典无机化学实验,制备途径多样。本文针对综合化学实验“纳米氧化锌粉的制备”的现有实验流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的改进。设计了基于微乳液法的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制备实验、微乳液形成影响因素...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是一项特色鲜明的经典无机化学实验,制备途径多样。本文针对综合化学实验“纳米氧化锌粉的制备”的现有实验流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的改进。设计了基于微乳液法的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制备实验、微乳液形成影响因素的探究性实验与光催化性能的动力学实验。本实验方案反应温和易控,操作安全,现象明显,绿色环保。相对于传统的纳米氧化锌制备实验,本方案内容充实,时间利用率更高,实验内容安排更科学合理;现象明显,趣味性更强;综合性、探究性更强,在巩固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提升科研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氧化锌 纳米粒子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径可控纳米CeO2的微乳液法合成 被引量:28
2
作者 朱文庆 许磊 +2 位作者 马瑾 任建梅 陈亚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84-1290,共7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辛烷/硝酸铈(Ce(NO3)3)水溶液(氨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合成CeO2前驱体,利用热重(TG)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方法确定了得到纳米CeO2的适宜焙烧温度为550℃,CeO2前驱体经550℃焙烧后得到纳米Ce...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辛烷/硝酸铈(Ce(NO3)3)水溶液(氨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合成CeO2前驱体,利用热重(TG)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方法确定了得到纳米CeO2的适宜焙烧温度为550℃,CeO2前驱体经550℃焙烧后得到纳米CeO2.采用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手段分别对纳米CeO2的晶形、形貌、粒径及紫外吸收性质进行了表征,该纳米CeO2粒子具有立方晶型结构,分散性较好、粒径范围为5-18nm.考察了微乳液中正辛烷与正丁醇质量比、Ce(NO3)3浓度对纳米CeO2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乳液法,通过改变微乳液中正辛烷与正丁醇质量比、Ce(NO3)3浓度能够对纳米CeO2粒径进行有效控制;纳米CeO2的粒径均随着正辛烷与正丁醇质量比和Ce(NO3)3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同时,对不同条件下制得的纳米CeO2的紫外吸收性质进行了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纳米CEO2 粒径可控 合成 紫外吸收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CaF_2纳米颗粒 被引量:16
3
作者 华瑞年 雷炳富 +1 位作者 谢德民 石春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756-1757,共2页
Calcium fluoride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water/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TAB)/2-octanol microemulsion systems.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oducts were a single phase. The resul... Calcium fluoride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water/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TAB)/2-octanol microemulsion systems.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roducts were a single phase. The result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onfirmed that the average sizes of the calcium fluoride particles were below 100 nm in diameter. With decreasing water content and reaction time, the particle sizes de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制备 CAF2 纳米颗粒 纳米材料 氟化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合成纳米材料的进展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万忠 乔学亮 陈建国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88,共5页
微乳液法是制备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阐述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对微乳液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该法易于制备先进的纳米材料且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微乳液法 纳米材料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连续反相微乳液法原位合成铁钴镍/聚苯胺核-壳型纳米复合微粒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其晔 方鲲 +3 位作者 崔陇兰 李守平 杨静漪 毛为民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37-41,共5页
设计并采用了两步连续反相微乳液法原位合成铁钴镍 /聚苯胺核 -壳型纳米复合微粒。第一步 :用反相微乳液法还原氯化亚铁、氯化镍、氯化钴等电解质 ,制备铁钴镍纳米微粒 ;第二步 :利用苯胺盐酸盐的水溶性 ,引发苯胺在水核内发生自由基氧... 设计并采用了两步连续反相微乳液法原位合成铁钴镍 /聚苯胺核 -壳型纳米复合微粒。第一步 :用反相微乳液法还原氯化亚铁、氯化镍、氯化钴等电解质 ,制备铁钴镍纳米微粒 ;第二步 :利用苯胺盐酸盐的水溶性 ,引发苯胺在水核内发生自由基氧化沉淀聚合 ,原位生成以金属微粒为核 ,聚苯胺为壳的核 -壳型纳米复合微粒。采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复合微粒进行了表征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连续反相微乳液法 原位合成 铁钴镍/聚苯胺 核-壳型 纳米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Ni-Cu/Al_2O_3碳二选择加氢催化剂及其性能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朝晖 戴伟 +2 位作者 傅吉全 刘海江 卫国宾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3-727,共5页
采用微乳液法和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纳米非贵金属选择加氢催化剂Ni-Cu/Al2O3,对Ni-Cu/Al2O3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Ni-Cu/Al2O3催化剂在碳二馏分选择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表征结果显示,微乳液法制备的Ni-Cu/Al2O3催化剂... 采用微乳液法和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纳米非贵金属选择加氢催化剂Ni-Cu/Al2O3,对Ni-Cu/Al2O3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Ni-Cu/Al2O3催化剂在碳二馏分选择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表征结果显示,微乳液法制备的Ni-Cu/Al2O3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颗粒粒径约为8nm,分散性好,表面效应显著,活性组分主要负载在载体的表面。实验结果表明,微乳液法制备的Ni-Cu/Al2O3催化剂在碳二选择加氢反应中具有很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在反应温度为71℃时,乙炔转化率为99.88%,乙烯选择性为72.50%,丙二烯和丙炔的转化率为92.85%,丙烯选择性为97.38%;微乳液法制备的Ni-Cu/Al2O3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优于浸渍法制备的Ni-Cu/Al2O3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纳米镍系催化剂 选择加氢 乙烯 乙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CoFe_2O_4 被引量:16
7
作者 肖旭贤 黄可龙 +1 位作者 卢凌彬 商菊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8,共4页
以TX-10+AEO9/正戊醇/环己烷/水为微乳体系,制备了CoFe2O4纳米颗粒.用X射线、扫描电镜对纳米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配比、盐浓度对微乳区域的影响.所制得的CoFe2O4纳米颗粒均匀,粒径为20~50 nm;最佳工艺... 以TX-10+AEO9/正戊醇/环己烷/水为微乳体系,制备了CoFe2O4纳米颗粒.用X射线、扫描电镜对纳米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配比、盐浓度对微乳区域的影响.所制得的CoFe2O4纳米颗粒均匀,粒径为20~50 nm;最佳工艺条件为:表面活性剂TX-10+AEO9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2:1,盐溶液为 0.6 mol/L Fe3+和 0.3 mol/L Co2+ 的混合溶液及0.6 mol/L的NaOH溶液,回流温度为100 ℃,回流时间为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FE2O4 纳米材料 微乳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表面活性剂比对微乳液法制备磁性Ni-Fe复合纳米微粒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华刚 张朝平 +2 位作者 罗玉萍 高翔 申德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用XRD和TEM等技术研究了水 (W )与表面活性剂 (S)比R(n(W ) /n(S) )对微乳液制备Ni Fe纳米复合物微粒的影响。结果表明 ,R值不同 ,得到的Ni Fe复合物微粒不但粒径不同 ,产物的组成也有差异。当R <18时 ,可得到Ni Fe合金相。所得复合... 用XRD和TEM等技术研究了水 (W )与表面活性剂 (S)比R(n(W ) /n(S) )对微乳液制备Ni Fe纳米复合物微粒的影响。结果表明 ,R值不同 ,得到的Ni Fe复合物微粒不但粒径不同 ,产物的组成也有差异。当R <18时 ,可得到Ni Fe合金相。所得复合物微粒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为 5 0 0 2× 10 - 3~ 2 17 68× 10 - 3A/(m·g) ,而矫顽力可达 2 3 88~ 10 0 3 0kA/m ,剩余磁感应强度 2 8 2 8× 10 - 3~ 3 7 7× 10 - 3A/(m·g)。矫顽力随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法 制备 磁性Ni-Fe复合纳米 镍铁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超细金属银粉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谭松庭 周建萍 +1 位作者 姜忠民 杨军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0-62,共3页
研究了在微乳液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制备超细银粉的方法 .用H2 O2 作还原剂 ,在碱性条件下采用不同乳化剂 ,可得到不同粒径的超细银粉 .经透射电镜、X -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 ,在聚乙烯醇 (PVA)作乳化剂的乳液体系 ,得到银粉粒径... 研究了在微乳液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制备超细银粉的方法 .用H2 O2 作还原剂 ,在碱性条件下采用不同乳化剂 ,可得到不同粒径的超细银粉 .经透射电镜、X -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 ,在聚乙烯醇 (PVA)作乳化剂的乳液体系 ,得到银粉粒径为 6~ 15 μm ;而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OP)作乳化剂的微乳液中 ,可得到 1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氧化还原反应 超细银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胶束微乳液法制备氧化钇纳米微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吴宗斌 王丽萍 洪广言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12,共4页
利用反相胶束微乳液形成的“微反应器”制备出单分散性好,粒度小于30um的氧化钇纳米微晶.探讨了正丁醇的加入量对微囊膜稳定性的影响,寻找到最佳的正丁醇加入量.利用TEM和XRD研究了煅烧温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发现随着温度升高,粒度变大.
关键词 氧化钇 纳米 制备 反相胶束 微乳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及微乳体系相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晓丽 王瑶 +1 位作者 赵璐 李翔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微乳体系的相行为,考察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油相种类、锌离子浓度对微乳液拟三元相区大小的影响,以确定适宜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微乳体系.研究表明,当m(C...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助表面活性剂正丁醇微乳体系的相行为,考察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油相种类、锌离子浓度对微乳液拟三元相区大小的影响,以确定适宜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微乳体系.研究表明,当m(CTAB)∶m(正丁醇)∶m(正辛烷)=1.2∶1∶4.4时,微乳体系具有较高的增溶水量.采用该配比,在微乳体系中制备出粒径小、尺寸分布窄的纳米氧化锌,并用扫描电镜(SEM)、粉末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对纳米氧化锌的形态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氧化锌 纳米颗粒 相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宋杰 陈晓明 闫玉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36-38,共3页
描述了微乳液的微观结构以及微轧液的形成。综述了微轧液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机理及应用进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 微乳液法 纳米粒子 制备工艺 表面活性剂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合成Fe-Co-Ni合金纳米微粒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德璧 屠赛琦 +1 位作者 任志伟 陈云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6-710,共5页
采用油包水(W/O)微乳液法,以KBH4为还原剂,在水相-Triton X 100-异丙醇-环己烷组成的W/O微乳液中还原二价铁、钴、镍盐,合成Fe-Co-Ni合金纳米微粒。考察反应气氛、温度、时间和洗涤溶液对反应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 采用油包水(W/O)微乳液法,以KBH4为还原剂,在水相-Triton X 100-异丙醇-环己烷组成的W/O微乳液中还原二价铁、钴、镍盐,合成Fe-Co-Ni合金纳米微粒。考察反应气氛、温度、时间和洗涤溶液对反应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合成的纳米微粒的形貌、结构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在25-30℃的N2中反应1 h,得到的产物待丙酮破乳后用无水乙醇洗涤结果最佳。合成的Fe-Co-Ni合金是粒径为1-3 nm的球状微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Fe-Co-Ni合金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壳聚糖季铵盐/四氧化三铁复合磁性纳米粒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初立秋 陈煜 +2 位作者 苏温娟 谭惠民 赵信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以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为季铵化试剂,制备了壳聚糖季铵盐(QC)———N-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采用AgNO3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季铵化度。以柠檬酸钠为改性剂,一步法制备了水基Fe3O4磁性纳米粒子。基于静电自组装作用,采用反相微... 以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为季铵化试剂,制备了壳聚糖季铵盐(QC)———N-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采用AgNO3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季铵化度。以柠檬酸钠为改性剂,一步法制备了水基Fe3O4磁性纳米粒子。基于静电自组装作用,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了QC/Fe3O4复合磁性纳米粒子。通过多种手段对所制备的复合磁性纳米粒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结果表明,QC主要包覆于Fe3O4的表面。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复合磁性纳米粒子磁核为Fe3O4晶体结构,平均粒径大约为50 nm^60 nm。VSM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磁性纳米粒子仍具有超顺磁性,比饱和磁化强度为19.4em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季铵盐 四氧化三铁 反相微乳液法 静电自组装 复合磁性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六边形薄片状γ-CuI晶体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飞 祝博 +1 位作者 王晓丹 曹建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7,15,共4页
以粗碘和硫酸铜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利用微乳液法合成了六边形薄片状γ-CuI晶体。采用XRD和SEM手段研究了微乳液工艺技术条件对合成γ-CuI晶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CTAB用量、水含量和反应物浓度对微乳液法制... 以粗碘和硫酸铜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利用微乳液法合成了六边形薄片状γ-CuI晶体。采用XRD和SEM手段研究了微乳液工艺技术条件对合成γ-CuI晶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CTAB用量、水含量和反应物浓度对微乳液法制备的γ-CuI晶相组成和晶体形状没有太大影响,但对晶体尺寸具有较大影响。适宜的微乳液制备工艺条件能产生适当的界面膜强度,有效控制碘化压铜晶体尺寸。CTAB-正戊醇-环己烷-水体积比为3∶3∶7∶10,硫酸铜溶液0.1mol/L和碘化铵溶液0.2mol/L,常温下500r/min搅拌2h合成产物为六边形薄片状γ-Cu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CuI 微乳液法 六边形薄片状 晶体尺寸 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合成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被引量:28
16
作者 王玉琨 钟浩波 吴金桥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1-64,68,共5页
制备 Triton X- 1 0 0 /正辛醇 /环己烷 /水 (或氨水 )微乳液 ,研究了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相行为与制备条件的关系 .在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的条件下 ,由正硅酸乙酯受控水解反应制备 Si O2 纳米粒子 ,反应后处理简便 ,制得粒子尺度较均一的球... 制备 Triton X- 1 0 0 /正辛醇 /环己烷 /水 (或氨水 )微乳液 ,研究了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相行为与制备条件的关系 .在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的条件下 ,由正硅酸乙酯受控水解反应制备 Si O2 纳米粒子 ,反应后处理简便 ,制得粒子尺度较均一的球形疏松无定型纳米 Si O2 粒子 .Si O2 粒子粒径尺寸可通过调节水与表面活度剂分子数之比 m、水与正硅酸乙酯分子数之比 n控制 .探讨了影响 Si O2 纳米粒子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合成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受控水解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Pt-S_2O_8^(2-)/ZrO_2-Al_2O_3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及其异构化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华 石洋 宋华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61-2066,共6页
采用微乳液法负载Pt制备了Pt-S2O28-/ZrO2-Al2O3(Pt-SZA-M)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以正戊烷异构化反应为探针,对比了微乳液法和浸渍法负载Pt制备的催化剂(Pt-SZA)的异构化性能,并采用XRD,FTIR,BET,TG-DTA,TPR和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 采用微乳液法负载Pt制备了Pt-S2O28-/ZrO2-Al2O3(Pt-SZA-M)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以正戊烷异构化反应为探针,对比了微乳液法和浸渍法负载Pt制备的催化剂(Pt-SZA)的异构化性能,并采用XRD,FTIR,BET,TG-DTA,TPR和T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Pt-SZA催化剂相比,Pt-SZA-M催化剂中Pt粒子的粒径更小(4.5 nm)且尺寸更均一;Pt-SZA-M催化剂的比表面积(109.6 m2/g)比Pt-SZA催化剂(95.0m2/g)增加了15.4%.Pt-SZA-M催化剂的初始还原温度比Pt-SZA催化剂降低了10~20℃,表明微乳液法负载Pt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氧化活性,提高氢分子在催化剂上的吸附解离能力.异构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与Pt-SZA催化剂相比,Pt-SZA-M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得到明显改善,在反应压力为2.0 MPa、氢烃摩尔比为4∶1、质量空速为1.0 h-1的条件下,Pt-SZA-M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230℃时活性达到60.8%,在100 h内异戊烷的收率可稳定在58.0%左右,选择性在9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微乳液法 异构化 PT S2O28- ZRO2-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彩 王少洪 +5 位作者 侯朝霞 陆浩然 王浩 胡小丹 薛召露 牛厂磊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02-106,共5页
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HA)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医学、环境功能材料等领域。反相微乳液法(W/O)制备纳米HA为实现高活性、低团聚、均一颗粒形貌及尺寸控制提供一种重要途径。综述目前国内外反相微... 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HA)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医学、环境功能材料等领域。反相微乳液法(W/O)制备纳米HA为实现高活性、低团聚、均一颗粒形貌及尺寸控制提供一种重要途径。综述目前国内外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HA的研究进展及其机理;总结水油比、表面活性剂种类、助表面活性剂类型、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对制备纳米HA的影响;对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HA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反相微乳液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气敏材料的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长军 刁显珍 +1 位作者 唐一科 韦立凡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62,66,共4页
基于微乳液纳米反应器制备气敏材料是制备纳米材料的新方法。介绍了微乳液作为纳米反应器制备气敏材料的方法及原理,重点综述了微乳液法在制备纳米气敏材料方面的研究状况,总结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微乳... 基于微乳液纳米反应器制备气敏材料是制备纳米材料的新方法。介绍了微乳液作为纳米反应器制备气敏材料的方法及原理,重点综述了微乳液法在制备纳米气敏材料方面的研究状况,总结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气敏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气敏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α-MnO_2的微乳液法制备及其在锌离子电池中的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敬东 张振忠 +2 位作者 吴昊天 赵芳霞 裴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80,共3页
针对高性能锌离子电池的制备,在AOT/异辛烷反相微乳液体系中,以KMnO4为氧化剂,琥珀酸二(2-乙基己酯)磺酸钠(AOT)同时作为表面活性剂和还原剂制备了纳米α-MnO2。借助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手段研究了... 针对高性能锌离子电池的制备,在AOT/异辛烷反相微乳液体系中,以KMnO4为氧化剂,琥珀酸二(2-乙基己酯)磺酸钠(AOT)同时作为表面活性剂和还原剂制备了纳米α-MnO2。借助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反应温度对粉体晶型和结构形貌及其在模拟锌离子电池中的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粉体为高纯度弱结晶性纳米α-MnO2,且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粉体由无定形态逐渐向三维刺球状颗粒转变,但粉体团聚加重。反应温度为40℃时制备的样品在30mg/cm2高活性物质载量、100mA/g和1000mA/g放电速率下电极比容量分别为212.6mAh/g和98mAh/g,相对于普通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备的MnO2,放电比容量、高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反应微乳液法 纳米α-MnO2 二次锌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