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性γ/X射线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杜长斌 杨明明 +7 位作者 韩毅 刘宇辰 李国栋 沈华亚 池晓淼 孙岩松 陈志伟 姬俊杰 《新材料·新装饰》 2025年第2期22-25,共4页
柔性酌/X射线屏蔽材料是一种由具有屏蔽酌/X射线的功能性填料和具有弹性的聚合物混合加工而成的复合材料,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放射性屏蔽。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柔性酌/X射线屏蔽材料的制备要求及新型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基于填... 柔性酌/X射线屏蔽材料是一种由具有屏蔽酌/X射线的功能性填料和具有弹性的聚合物混合加工而成的复合材料,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放射性屏蔽。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柔性酌/X射线屏蔽材料的制备要求及新型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基于填料多组分设计和微纳米结构研究思想,利用不同的填料加工工艺,选用不同的高分子基体,搭配不同的改性微粒,制备综合性能良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是当今柔性酌/X屏蔽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X射线屏蔽材料 复合材料 屏蔽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棒对核动力航天器辐射屏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宇豪 赵富龙 +3 位作者 谢林 马嘉 孟涛 谭思超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0-397,共8页
针对控制棒及其导向管贯穿阴影式屏蔽体的情况,本文进行了核动力航天器全场辐射屏蔽特性的分析,并提出局部屏蔽的优化方案。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在核动力航天器全场范围内对中子与光子进行输运计算,求解得到控制棒吸收体处于不同位置时的... 针对控制棒及其导向管贯穿阴影式屏蔽体的情况,本文进行了核动力航天器全场辐射屏蔽特性的分析,并提出局部屏蔽的优化方案。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在核动力航天器全场范围内对中子与光子进行输运计算,求解得到控制棒吸收体处于不同位置时的中子注量率与光子剂量分布情况,分析了控制棒及其导向管对阴影屏蔽体的屏蔽特性及航天器全场辐射特性的影响,并针对辐射薄弱点提出了局部屏蔽优化方案,对优化后的方案进行了计算验证。结果表明:控制棒导向管垂直贯穿屏蔽体会导致仪器平台辐射剂量超限值,极端工况下光子剂量达到限值的10倍,中子注量达到了限值的1.8倍。利用局部屏蔽体可以有效消除控制棒导向管带来的辐射剂量超限问题,能在控制质量增幅的情况下保证仪器平台所处区域的辐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动力航天器 辐射防护 辐射特性 光子屏蔽 中子屏蔽 控制棒 阴影屏蔽 局部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纤维素基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的电磁屏蔽性能
3
作者 张婷 吴翠玲 +2 位作者 籍冰晗 韩梦瑶 杜雪岩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9-244,共6页
电磁辐射污染在工业、民用及军事等领域日趋严重,高性能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屏蔽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以再生纤维素(Regenerated cellulose,RC)为基体,石墨烯(Graphene,GE)为导电填料,纳米Fe_(3)O_(4)为磁... 电磁辐射污染在工业、民用及军事等领域日趋严重,高性能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屏蔽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以再生纤维素(Regenerated cellulose,RC)为基体,石墨烯(Graphene,GE)为导电填料,纳米Fe_(3)O_(4)为磁性填料,采用沉浸相转化法和压制成型法制备了三明治结构GE/RC-Fe_(3)O_(4)/RC-GE/RC复合薄膜。研究了GE含量和薄膜厚度对复合薄膜EMI屏蔽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其屏蔽机制。结果表明,随着GE含量和薄膜厚度的增大,复合薄膜的电导率和EMI屏蔽性能逐渐提高。当GE含量为20%(质量分数,如无特殊说明,下同)、薄膜厚度为0.84 mm时,复合薄膜的EMI屏蔽效能(Shielding effectiveness,SE)达到24.7 dB。同时,GE的添加增强了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其最大值为12.2 MPa。本研究为绿色纤维素基电磁屏蔽复合薄膜的构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纤维素 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 电磁屏蔽 石墨烯 纳米Fe_(3)O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蔽层对双差模线缆回路电磁串扰的影响
4
作者 彭宁 杨勇 +2 位作者 张明 饶波 张正卿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屏蔽层在抑制电磁干扰应用中被广泛使用,但目前少有研究聚焦于屏蔽层对独立的功率回路与信号回路构成的双差模回路间电磁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理论的双差模带屏蔽线缆回路间的串扰分析模型。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多导体... 屏蔽层在抑制电磁干扰应用中被广泛使用,但目前少有研究聚焦于屏蔽层对独立的功率回路与信号回路构成的双差模回路间电磁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理论的双差模带屏蔽线缆回路间的串扰分析模型。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多导体系统单位长度等效电路模型,然后利用有限差分的思想并依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列写出系统的传输线方程组,最后求解得到串扰结果。将计算结果与CST软件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对感性耦合和容性耦合进行单独计算,研究了屏蔽层对线缆间串扰的影响,得到了抑制串扰的方法,可为实际应用中电缆选型以及屏蔽层接地方式的选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体系统 传输线理论 双差模回路 屏蔽 电磁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碳纳米纤维膜的静电纺丝-电泳沉积复合工艺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性能
5
作者 朱雪 钱鑫 +1 位作者 郝梦圆 张永刚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制备高效电磁屏蔽织物,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基纳米纤维膜,经预氧化和炭化处理得到导电性优异的聚丙烯腈基碳纳米纤维(PAN-CNF),并采用电泳沉积方法将其与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结合,制备了具有电磁屏蔽效能的功能性导... 为制备高效电磁屏蔽织物,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基纳米纤维膜,经预氧化和炭化处理得到导电性优异的聚丙烯腈基碳纳米纤维(PAN-CNF),并采用电泳沉积方法将其与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结合,制备了具有电磁屏蔽效能的功能性导电复合膜(PAN-CNF-M)。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等对复合膜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四探针电阻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表征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结果表明: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经预氧化和炭化处理后具有高度取向的特征,纤维直径分布均匀,具备一定的导电性(2406 S/m);适当的电沉积处理(5 V、10 min)可有效提高薄膜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效能,相比于碳纳米纤维膜,PAN-CNF-M复合膜的电导率提升了83%,电磁屏蔽效能提高了112%,屏蔽效率高达9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碳/氮化物 碳纳米纤维膜 静电纺丝 电泳沉积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基黏胶复合织物的导电性及屏蔽效能分析
6
作者 李雅婷 关福旺 +2 位作者 张来 陈力群 林乃波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5,共8页
为开发高性能电磁屏蔽织物,用小样织机制备一系列不同密度、织物组织、层数的黏胶织物,通过重复浸渍干燥的方式将其与MXene结合制备了MXene基黏胶复合织物,采用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其导电性以及电磁屏蔽效能,研究了... 为开发高性能电磁屏蔽织物,用小样织机制备一系列不同密度、织物组织、层数的黏胶织物,通过重复浸渍干燥的方式将其与MXene结合制备了MXene基黏胶复合织物,采用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其导电性以及电磁屏蔽效能,研究了织物密度、织物组织和织物层数对其导电性以及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织物孔隙尺寸有助于电磁波的损耗。当纬密为120根/(10 cm)时,经密为480根/(10 cm)的复合织物的屏蔽效能高于经密640根/(10 cm)和320根/(10 cm)的复合织物;松散的结构和高孔隙率使得织物浸渍更加均匀,增加了电磁波的多次反射损耗和吸收损耗,有助于提升电磁屏蔽效能;平纹、斜纹、缎纹复合织物中,缎纹复合织物的屏蔽效能最佳,在18 GHz时,其屏蔽效能高达70 dB;随着厚度的增加,吸收损耗增加,屏蔽效能增加,三层复合织物的屏蔽效能优于单层复合织物和双层复合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黏胶织物 织物密度 织物层数 屏蔽效能 织物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纤维增强含钐环氧树脂中子屏蔽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7
作者 翟玉涛 王洪庆 黄群英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4-744,共11页
为满足微小型先进核能系统对屏蔽材料提出的轻量化、耐高温并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需求,本文以稀土氧化钐(Sm_(2)O_(3))作为中子吸收剂,以耐高温环氧树脂N,N-二缩水甘油基-4-缩水甘油氧基苯胺(AFG-90H)为基体材料,通过添加碳纳米纤维(CNF... 为满足微小型先进核能系统对屏蔽材料提出的轻量化、耐高温并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需求,本文以稀土氧化钐(Sm_(2)O_(3))作为中子吸收剂,以耐高温环氧树脂N,N-二缩水甘油基-4-缩水甘油氧基苯胺(AFG-90H)为基体材料,通过添加碳纳米纤维(CNFs),制备了一种CNFs增强的耐高温含钐高分子基CNFs/Sm_(2)O_(3)/AFG-90H复合中子屏蔽材料,并研究了不同CNFs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高温热性能及中子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CNFs添加对基体分子链的缠结作用以及Sm_(2)O_(3)颗粒的尺寸和界面效应可阻碍高分子链在拉伸过程中的滑移运动,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与力学性能,且当Sm_(2)O_(3)添加量为15%(质量分数)、CNFs添加量为0.1%时,复合材料热失重5%的温度为320.7℃,抗拉强度与断裂伸长率较未添加CNFs时分别提升82.3%和63.0%;CNFs/Sm_(2)O_(3)/AFG-90H复合材料的中子屏蔽性能主要来自于Sm_(2)O_(3)的贡献,未添加CNFs时,Sm_(2)O_(3)/AFG-90H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线性衰减系数为5.610 cm^(-1),较AFG-90H基体的线性衰减系数提高了3.15倍;CNFs添加量不同时,复合材料的线性衰减系数均远高于未添加任何填料的AFG-90H基体性能,且当CNFs添加量低于0.3%时,复合材料的线性衰减系数较Sm_(2)O_(3)/AFG-90H的性能略有降低且相差不大。本文结果可为核辐射防护领域中子屏蔽材料的设计研发与力学性能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钐 环氧树脂 碳纳米纤维 力学性能 热学性能 中子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主导型Ni/Ni@Ag/EP电磁屏蔽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8
作者 汤云 习敏娟 +2 位作者 王许辉 邓乐淳 陈强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43,共7页
为缓解海洋环境中电磁辐射困境,同时减少二次电磁波污染,开发耐腐蚀的吸收主导型电磁屏蔽涂层十分必要。本工作采用化学镀和冷喷涂法成功制备出具有高吸收、高电磁屏蔽效能和耐盐雾腐蚀的Ni/Ni@Ag/环氧树脂(EP)双层涂层。该涂层以高磁性... 为缓解海洋环境中电磁辐射困境,同时减少二次电磁波污染,开发耐腐蚀的吸收主导型电磁屏蔽涂层十分必要。本工作采用化学镀和冷喷涂法成功制备出具有高吸收、高电磁屏蔽效能和耐盐雾腐蚀的Ni/Ni@Ag/环氧树脂(EP)双层涂层。该涂层以高磁性Ni/EP层作为阻抗匹配吸收层,高导电性Ni@Ag/EP层作为反射层。因此,电磁波易于进入涂层内部,并通过吸收层中磁介电损耗的协同作用、反射层的反射,以及上下层界面的干涉效应等共同作用使电磁波衰减,最终所制备的Ni/Ni@Ag/EP涂层在X波段表现出高电磁屏蔽效能(均值为64.3 dB)和高吸收功率系数(0.74)。此外,盐雾试验和电化学阻抗谱结果证明了Ni/Ni@Ag/EP涂层良好的耐盐雾腐蚀性能。本工作的成果为设计适用于海洋环境、具有吸收主导特性的高效电磁屏蔽涂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 吸收主导型 双层结构 耐盐雾腐蚀 Ni@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装置上新型离子回旋天线法拉第屏蔽的设计及应用
9
作者 梁启超 张伟 +3 位作者 刘鲁南 秦成明 毛玉周 杨桦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为达到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长脉冲高功率目标,提高离子回旋波与等离子体的耦合效率,并降低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天线法拉第屏蔽的热负载,需对ICRH天线中的法拉第屏蔽进行优化设计。通过RAPLICASOL ICRH天线计算模型对... 为达到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长脉冲高功率目标,提高离子回旋波与等离子体的耦合效率,并降低离子回旋共振加热(ICRH)天线法拉第屏蔽的热负载,需对ICRH天线中的法拉第屏蔽进行优化设计。通过RAPLICASOL ICRH天线计算模型对法拉第屏蔽结构进行计算分析,综合考虑最大电场强度、耦合阻抗以及离子回旋天线有限的内部空间,最终确定了法拉第屏蔽的结构尺寸。然后对法拉第屏蔽的流热分布进行了优化和分析。经过仿真优化设计,在300s运行条件下,法拉第屏蔽最高温度为300℃,满足法拉第屏蔽热设计要求。该天线于2021年成功应用于EAST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ICRH天线的耦合及加热效率明显提高,已完成1.5MW/30s和0.5MW/300s的长脉冲实验,并且法拉第屏蔽最高温度为330℃,满足ICRH天线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离子回旋共振加热天线 耦合效率 法拉第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MWCNT复合上浆剂改善CF/PEEK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电磁屏蔽性能
10
作者 何艺 杨雪勤 +7 位作者 任宏亮 阳泽濠 袁婷 范翊 蒋民强 刘勇 张辉 俞建勇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正由单一力学结构材料向兼具电磁屏蔽性能的功能一体化材料发展。然而,碳纤维(CF)和聚醚醚酮(PEEK)界面结合差、电磁屏蔽填料在树脂基体中易团聚的问题限制了CF/PEEK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正由单一力学结构材料向兼具电磁屏蔽性能的功能一体化材料发展。然而,碳纤维(CF)和聚醚醚酮(PEEK)界面结合差、电磁屏蔽填料在树脂基体中易团聚的问题限制了CF/PEEK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通过制备含醚酮结构的聚酰亚胺(PI)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复合上浆剂,对CF表面改性,成功获得了力学与电磁屏蔽性能并优的CF/PEEK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当复合上浆剂中MWCNT的质量分数为0.075%时,CF/PEEK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79 MPa、994 MPa和62 GPa,较未改性前分别提高38.6%、33.6%和17.0%。这得益于PI与PEEK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以及引入MWCNT提升CF表面粗糙度所带来的界面铆接效应。此外,改性后CF的电导率为180 S/cm,CF/PEEK复合材料在X波段的平均电磁屏蔽效能(EMI)达到42.6 dB,较未改性前分别提升59.3%和65.8%。这主要归因于CF和MWCNT构建的导电网络能够强反射电磁波并实现欧姆损耗。采用PI/MWCNT上浆剂处理CF表面,为开发高性能的CF/PEEK复合材料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聚醚醚酮 界面改性 电磁屏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Ti_(3)C_(2)T_(x)气凝胶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和吸波性能
11
作者 李一 张恒宇 +1 位作者 王妮 肖红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0,共7页
为了减少电磁污染对环境和人体产生的危害,以纤维素纳米纤维(CNF)为骨架、Ti_(3)C_(2)T_(x)-MXene为导电填料,制备了兼具电磁屏蔽和吸波性能的三维多孔气凝胶复合材料,对其形貌结构、电磁屏蔽效能和吸波效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厚度... 为了减少电磁污染对环境和人体产生的危害,以纤维素纳米纤维(CNF)为骨架、Ti_(3)C_(2)T_(x)-MXene为导电填料,制备了兼具电磁屏蔽和吸波性能的三维多孔气凝胶复合材料,对其形貌结构、电磁屏蔽效能和吸波效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厚度2 mm、Ti_(3)C_(2)T_(x)质量分数为66.7%的CNF/Ti_(3)C_(2)T_(x)气凝胶材料,在X波段的平均电磁屏蔽效能(EMI SE)为44 dB;厚度2 mm、Ti_(3)C_(2)T_(x)质量分数为14.3%的气凝胶材料的反射损耗(RL)最低可达-21 dB,RL小于-10 dB的有效吸收带宽(EAB)能覆盖64%的X波段;通过简单调控导电填料含量,便可实现在不同场景下的电磁屏蔽或吸波应用,且该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满足商业标准要求的20 dB。为设计具有无污染、质量轻、屏蔽效能高的电磁功能材料提供了一种有效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C_(2)T_(x)-MXene 纤维素气凝胶 电磁屏蔽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空调负荷特征研究——以成都市某屏蔽门地铁车站为例
12
作者 张享慧 朱晓玥 +2 位作者 刘希臣 李玥 陶毅 《绿色建筑》 2025年第1期40-46,78,共8页
以成都市某屏蔽门地铁车站为例,结合客流量及地铁车站用电量等实测调研数据,建立车站能耗模型,分项分析了该地铁车站的空调负荷特征,提出相应的节能策略。结果表明,人员和机械新风是地铁车站空调负荷最主要的来源,2项负荷占总负荷的比... 以成都市某屏蔽门地铁车站为例,结合客流量及地铁车站用电量等实测调研数据,建立车站能耗模型,分项分析了该地铁车站的空调负荷特征,提出相应的节能策略。结果表明,人员和机械新风是地铁车站空调负荷最主要的来源,2项负荷占总负荷的比例可达55%;出入口渗风负荷占比也高达18%,与机械新风相近。通过预测客流量变化,实现前馈与反馈相结合的机械新风调控策略和渗风利用策略是减少地铁车站通风空调能耗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地铁车站 屏蔽 空调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屏蔽门漏风对站台公共区顶棚弥散送风效果的影响
13
作者 陈俞婷 余涛 《绿色建筑》 2025年第1期14-19,26,共7页
在地铁车站屏蔽门开启过程中,隧道与站台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气流和热量交换,影响站台热环境。使用FLUENT软件建立地铁车站公共区顶棚弥散送风的仿真模型,模拟分析了屏蔽门开启时产生的漏风对站台公共区弥散送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屏蔽... 在地铁车站屏蔽门开启过程中,隧道与站台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气流和热量交换,影响站台热环境。使用FLUENT软件建立地铁车站公共区顶棚弥散送风的仿真模型,模拟分析了屏蔽门开启时产生的漏风对站台公共区弥散送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屏蔽门关闭时,站台空间温度分布均匀,不同平面高度温度低于设计温度,可以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当地铁列车停站仅送风侧和仅回风侧屏蔽门开启时,站台温度分布均呈现靠近进站端温度较高,靠近出站端温度较低;随着屏蔽门开启时间的增加,站台在高度方向上的温度均有所升高;仅送风侧屏蔽门开启和仅回风侧屏蔽门开启时,站台平均温度恢复到屏蔽门未打开时的稳定状态所需时长分别为373 s和305 s。探究了顶棚弥散通风方式下,屏蔽门开启状态下产生的渗漏风对地铁站台热环境的影响以及显著程度,为地铁站台环控系统设计及热环境营造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门漏风 顶棚弥散送风 数值模拟 站台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电磁干扰屏蔽材料:SiC@碳纳米线气凝胶
14
作者 燕春晖(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3,共1页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材料的轻量化、高强度以及电磁干扰(EMI)屏蔽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传统材料往往难以同时满足这些苛刻的要求。近期,西安交通大学王红洁教授的研究团队在《Carbon》杂志上介绍了一种新型的SiC@碳纳米线...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材料的轻量化、高强度以及电磁干扰(EMI)屏蔽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传统材料往往难以同时满足这些苛刻的要求。近期,西安交通大学王红洁教授的研究团队在《Carbon》杂志上介绍了一种新型的SiC@碳纳米线气凝胶超材料,该材料在机械强度和EMI屏蔽性能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技术 碳纳米线 气凝胶 超材料 屏蔽性能 机械强度 研究团队 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木质素基聚氨酯泡沫用于柔性可穿戴压力传感器和电磁屏蔽的研究
15
作者 李景瑞 赵洪龙 +3 位作者 王凡 那海宁 朱锦 陈景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5-252,共8页
柔性传感器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项研究通过制备一种兼具传感和电磁波吸收能力的聚氨酯泡沫,解决了材料不友好、制备工艺复杂和成本高等问题。采用一步发泡法制备了一种含有氧化还原石墨烯(rGO)的多功能木质素基聚氨酯... 柔性传感器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项研究通过制备一种兼具传感和电磁波吸收能力的聚氨酯泡沫,解决了材料不友好、制备工艺复杂和成本高等问题。采用一步发泡法制备了一种含有氧化还原石墨烯(rGO)的多功能木质素基聚氨酯泡沫(LPUF)。这种木质素基聚氨酯泡沫压阻传感器具有优异的性能,包括在0~90%的宽压缩范围内具有出色的电阻变化性能,以及在循环600s内具有稳定的电阻变化。该传感器能够监测不同尺寸的变形,对不同频率(0.5Hz、0.2Hz、1Hz、2Hz)的外部刺激具有良好的响应性能,当前响应时间为0.19s。在0~90%压缩变形的应变范围内,测量因子(GF)值分别为1.51、6.96和65.30。该传感器不仅能检测到人体肢体和关节的粗大运动,还能长时间检测到张口、吞咽、呼吸(呼吸频率为18次/min)和脉搏(脉搏频率为68次/min)等细微的生理活动,并且对所有活动大小都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可重复性。此外,这种泡沫还具有电磁辐射吸收特性,含石墨烯的木质素基聚氨酯泡沫(rGO@LPUF)在X波段的平均电磁干扰值为21dB。这种多功能泡沫的制备工艺简单、材料来源广泛、响应性能优异,并具有传感和电磁辐射吸收功能,因此在未来的柔性可穿戴电子设备和医疗保健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聚氨酯 氧化还原石墨烯 压力传感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类玻璃高分子的合成及其紫外屏蔽性能
16
作者 张译心 余雅科 +1 位作者 靳刘萍 赵伟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5,36,共9页
类玻璃高分子(vitrimer)是一类具有动态共价键交联网络的高分子,由于其兼具传统热塑性高分子和热固性高分子的性质,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关于vitrime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力学性能和再加工性上,忽略了其特殊分子结构赋予的功能特性... 类玻璃高分子(vitrimer)是一类具有动态共价键交联网络的高分子,由于其兼具传统热塑性高分子和热固性高分子的性质,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关于vitrime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力学性能和再加工性上,忽略了其特殊分子结构赋予的功能特性.基于此,本文在室温、无催化剂条件下,通过双(六元环)碳酸酯和多元胺的高效加成聚合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类新型聚氨酯vitrimer,并系统研究了其紫外线屏蔽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得vitrimer材料不仅在紫外区域表现出卓越的屏蔽效果,而且在可见光区域保持高透过性.此外,研究发现所得vitrimer紫外线屏蔽性能可借助丝网辅助紫外光辐照技术进行按需调节,以适应不同环境下对紫外屏蔽效果的需求.本研究不仅拓展了vitrimer材料在光学材料领域的应用潜力,而且为新型高可见光透过紫外屏蔽材料的开发提供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类玻璃高分子 紫外屏蔽性能 透明性 光控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草酸热还原制备CsxWO_(3)用于高效近红外屏蔽薄膜研究
17
作者 李艺 刘敬肖 +6 位作者 史非 杨大毅 田紫薇 王美玉 万佳翔 陈超凡 吕振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3,共8页
为推动铯钨青铜(Cs_(x)WO_(3))的工业化生产和广泛应用,以碳酸铯、三氧化钨为原料,采用固体草酸热解产生的CO作为还原气体,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具有高效近红外屏蔽性能的Cs_(x)WO_(3)粉体,探究了还原反应温度对Cs_(x)WO_(3)粒子结构与性... 为推动铯钨青铜(Cs_(x)WO_(3))的工业化生产和广泛应用,以碳酸铯、三氧化钨为原料,采用固体草酸热解产生的CO作为还原气体,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具有高效近红外屏蔽性能的Cs_(x)WO_(3)粉体,探究了还原反应温度对Cs_(x)WO_(3)粒子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从Lambert-Beer定律出发,提出了新的且更合理的透明隔热指数,以表征评价Cs_(x)WO_(3)薄膜的近红外屏蔽性能。结果表明,在710℃所合成的Cs_(x)WO_(3)-710粒子结晶度最好,制备的Cs_(x)WO_(3)-PVA复合薄膜具有最佳的近红外屏蔽性能,且具有低雾度和高透明特点。而且,在690℃及CO还原下,以CsCl为铯源能够获得Cl掺杂的Cs_(x)WO_(3-y)Cly粒子,Cl掺杂能够进一步提高W5+/W6+比例和近红外屏蔽性能。当可见光最高透过率为70%时,Cs_(x)WO_(3)-710和Cs_(x)WO_(3-y)Cly薄膜样品在1500 nm的近红外屏蔽率分别达到96.59%和98.35%,透明隔热指数K分别为4.35和5.20。模拟隔热测试结果表明,红外灯辐照下,与空白玻璃相比,安装Cs_(x)WO_(3)-710薄膜和Cs_(x)WO_(3-y)Cly薄膜玻璃的隔热箱内部空气温度分别有效降低15.5℃和17.8℃;自然阳光辐照下,连续9 d的测试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s_(x)WO_(3-y)Cly薄膜玻璃的隔热箱内部温度降低5.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铯钨青铜 固相合成 近红外屏蔽 节能窗 CO还原 透明隔热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建筑中洁净手术室装修的绝缘与屏蔽技术
18
作者 梁腾 夏一鸣 +2 位作者 魏占新 胡佳楠 孟旭东 《建筑技术》 202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以哈尔滨二四二医院新建儿产、外科综合楼项目为例,深入探讨了洁净手术室装修中的绝缘与屏蔽技术。通过应用高压静电粉末烤漆、等电位接地系统和高效屏蔽材料,确保了手术室内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手术过程的安全。研究结果表明,完善的绝缘... 以哈尔滨二四二医院新建儿产、外科综合楼项目为例,深入探讨了洁净手术室装修中的绝缘与屏蔽技术。通过应用高压静电粉末烤漆、等电位接地系统和高效屏蔽材料,确保了手术室内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手术过程的安全。研究结果表明,完善的绝缘与屏蔽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手术室的洁净度和设备稳定性,而且有效防止了电磁干扰,提供了可靠的手术环境。本研究可为未来医疗建筑的净化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建筑 洁净手术室 装饰工程 绝缘 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屏蔽织物的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进展
19
作者 孙菲菲 《纺织导报》 2025年第2期72-78,共7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智能设备的普及,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作为电磁防护领域的重要功能材料,电磁屏蔽织物凭借其优异的屏蔽效能、轻量化特性及良好的适用性,逐渐成为现代电磁污染防护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智能设备的普及,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作为电磁防护领域的重要功能材料,电磁屏蔽织物凭借其优异的屏蔽效能、轻量化特性及良好的适用性,逐渐成为现代电磁污染防护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章通过阐述电磁屏蔽织物的作用机理、材料分类、效能测试方法及评价标准,并结合其在个体防护装备、室内环境电磁屏蔽、智能网联设备电磁兼容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分析其当前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进展,以期为电磁屏蔽织物的创新开发和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织物 作用机理 材料分类 标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地铁屏蔽门制式通风空调系统优化——以南京市地铁10号线为例
20
作者 李思思 《绿色建筑》 2025年第1期47-51,56,共6页
为响应“双碳”目标,助力地铁实现减碳目标,通过对南京市地铁10号线采用屏蔽门系统的6个车站的运行能耗数据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通风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和垂直交通系统能耗,估算各车站的能耗指标限制值和目标值,与各车站各系统当前能耗... 为响应“双碳”目标,助力地铁实现减碳目标,通过对南京市地铁10号线采用屏蔽门系统的6个车站的运行能耗数据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通风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和垂直交通系统能耗,估算各车站的能耗指标限制值和目标值,与各车站各系统当前能耗进行比较,发现节能潜力部分,针对用能监测部分提出建议,同时给出了夏热冬冷地区屏蔽门制式地铁车站环控系统(包含大系统、小系统和冷源系统)运行优化的建议和措施,包含对风系统运行模式,水系统加减机判定条件、出水温度关联控制以及车站除湿问题等,以减少能源浪费,确保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运行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冷地区 屏蔽门系统 通风空调系统 节能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