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9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癌的癌基因治疗
1
作者 吴泰璜 靖昌庆 张启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4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胰腺癌 基因治疗 自杀基因治疗 免疫基因治疗 抑癌基因替代治疗 反义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友病基因治疗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稳 胡群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血友病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是由编码凝血因子Ⅷ/Ⅸ(FⅧ/Ⅸ)的基因突变导致FⅧ/FⅨ产生障碍所致。血友病A(Hemophilia A,HA)是由于FⅧ缺乏引起,血友病B(Hemophilia B,HB)是FⅨ缺乏所致。血友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是通过终身注... 血友病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是由编码凝血因子Ⅷ/Ⅸ(FⅧ/Ⅸ)的基因突变导致FⅧ/FⅨ产生障碍所致。血友病A(Hemophilia A,HA)是由于FⅧ缺乏引起,血友病B(Hemophilia B,HB)是FⅨ缺乏所致。血友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是通过终身注射外源性凝血因子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但由于凝血因子半衰期短、需要频繁静脉给药,极大地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血友病B 静脉给药 凝血因子Ⅷ 基因突变 基因治疗 FⅧ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治疗用于肾脏病
3
作者 于小勇 徐新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494-494,共1页
基因治疗是指传递基因(DNA、RNA、mRNA、siRNA、抗衰老寡核苷酸等)修复致病受损基因。根据欧洲药品管理局分类,基因治疗药物为先进治疗药物。基因治疗药物是一种有治疗、预防或诊断效果的基因,用于修复组织损伤,补充缺陷以维持身体功能... 基因治疗是指传递基因(DNA、RNA、mRNA、siRNA、抗衰老寡核苷酸等)修复致病受损基因。根据欧洲药品管理局分类,基因治疗药物为先进治疗药物。基因治疗药物是一种有治疗、预防或诊断效果的基因,用于修复组织损伤,补充缺陷以维持身体功能,防止非必要基因表达。近年来,基因治疗为肿瘤、罕见病及其他难治性疾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纪元。由于相当比例的肾脏病与基因遗传有关,因此基因治疗在肾脏领域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功能 罕见病 基因治疗 基因遗传 肾脏病 诊断效果 抗衰老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白血病的分子诊断与基因治疗
4
作者 赛丽麦·穆门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第4期15-16,共2页
牛白血病是由C型、致瘤病毒群、反转录病毒科、丁型反转录病毒属的牛白血病病毒导致的一种可发生于瘤牛、水牛、普通牛中的疾病,全世界范围内均可发生此病。患病后牛只的生产性能下降,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准确掌握其诊... 牛白血病是由C型、致瘤病毒群、反转录病毒科、丁型反转录病毒属的牛白血病病毒导致的一种可发生于瘤牛、水牛、普通牛中的疾病,全世界范围内均可发生此病。患病后牛只的生产性能下降,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准确掌握其诊断技术及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在分子层面诊断牛白血病的方法以及在基因层面进行治疗的方案,以期广大养殖户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减少此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分子诊断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汪光蓉 朱道银 唐恩洁审校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由双链RNA(double2strand RNA,dsRNA)引发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具有序列特异性和高效性,RNAi作为一门新的基因阻断技术,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抗肿瘤基...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由双链RNA(double2strand RNA,dsRNA)引发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具有序列特异性和高效性,RNAi作为一门新的基因阻断技术,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抗肿瘤基因治疗方法,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RNAi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技术 肿瘤基因治疗 基因沉默机制 基因治疗方法 RNAI 序列特异性 gene 阻断技术 肿瘤治疗 作用机制 高效性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罗丹云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9年第4期176-178,共3页
基因治疗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治疗遗传病、肿瘤、心血管病、病毒感染及其它难治性疾病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从基因治疗(基因治疗的现状、肿瘤的基因治疗)、基因预防、基因治疗技术、基因... 基因治疗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治疗遗传病、肿瘤、心血管病、病毒感染及其它难治性疾病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从基因治疗(基因治疗的现状、肿瘤的基因治疗)、基因预防、基因治疗技术、基因治疗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基因预防 基因治疗技术 现状 问题和未来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溶菌酶基因治疗奶牛乳腺炎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1
7
作者 孙怀昌 于锋 +3 位作者 苏建华 吴春华 张泉 李国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7-232,共6页
将两种自行构建的表达人溶菌酶基因的重组质粒注射到患病奶牛的乳腺,经CMT试验证明对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具有治疗作用。将其中的p205C3LYZ注射入奶牛乳腺,经微球菌溶解试验证明溶菌酶的表达量达到1 18μg/ml以上,表达至少维持8d。不同... 将两种自行构建的表达人溶菌酶基因的重组质粒注射到患病奶牛的乳腺,经CMT试验证明对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具有治疗作用。将其中的p205C3LYZ注射入奶牛乳腺,经微球菌溶解试验证明溶菌酶的表达量达到1 18μg/ml以上,表达至少维持8d。不同注射次数、剂量和途径的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的治疗作用具有剂量和次数依赖性,3次注射450μg或2次注射400μg的治疗效果相当,乳房基部注射的治疗效果优于乳池注射。以CMT结果为主要指标的对比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对隐性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与青链霉素合剂接近,有效率分别为19/22(86 4%)和8/9(88 9%),优于中药乳炎消的治疗效果(9/13,69 2%)。3种药物治疗后,奶样中的细菌总数及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代表性致病菌的数量有明显下降,重组质粒和抗菌素治疗组的奶产量上升幅度高于中药治疗组。结果表明,表达人溶菌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对奶牛乳房炎具有可靠、持久的治疗效果,可以代替抗菌素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溶菌酶 基因治疗 奶牛 乳腺炎 临床型 隐性乳房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腺伴随病毒基因治疗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3
8
作者 杜绪仓 任惠民 +3 位作者 胡海涛 刘勇 杨广笑 王全颖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构建一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载体。方法 以野生型 2型腺伴随病毒 (AAV 2 )质粒pssv9int 及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lxsn为基本元件 ,利用重组DNA技术 ,构建了一种通用型AAV载体质粒pssHG Neo。结果 该质粒除含有必备... 目的 构建一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载体。方法 以野生型 2型腺伴随病毒 (AAV 2 )质粒pssv9int 及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lxsn为基本元件 ,利用重组DNA技术 ,构建了一种通用型AAV载体质粒pssHG Neo。结果 该质粒除含有必备的原核细胞复制子及Ampr 筛选基因外 ,还含有真核细胞筛选基因———Neor 及供插入目的基因的多克隆位点 (MCS) ,在MCS的上游为逆转录病毒的长末端重复序列 (5’LTR) ,具有启动子的功能 ,启动定向插入到MCS的外源目的基因。质粒中的AAV反向末端重复序列 (ITR)具有定点整合于人基因组 1 9号染色体S1位点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载体 Ⅱ型腺伴随病毒 重组DNA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基因治疗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建勇 王彬尧 +3 位作者 王长谦 厉锦华 李慧丽 胡大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9期709-711,共3页
目的探讨诱导因子1(HIF-1)在活体心肌内表达后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方法建立兔缺血心肌的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8只,基因注射组8只。采用免疫组化,毛细血管染色、密度分析检测基因表达及疗效。结果实验组动物局部能够表达外源基因... 目的探讨诱导因子1(HIF-1)在活体心肌内表达后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方法建立兔缺血心肌的动物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8只,基因注射组8只。采用免疫组化,毛细血管染色、密度分析检测基因表达及疗效。结果实验组动物局部能够表达外源基因产物,心肌血管新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IF-1基因治疗,能够促进缺血心肌组织的血管新生,从而为冠心病的治疗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 真核表达质粒 基因治疗 血管生成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治疗:10年回顾与中国之发展浅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陆华中 卢大儒 薛京伦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已走过了整整10年。10年来,尽管它曾经历了盲目的狂热,然而终究走上了理性的发展轨道。目前,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正日趋成熟,并开始显示其独特的魅力。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基因治疗研究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的发展却十... 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已走过了整整10年。10年来,尽管它曾经历了盲目的狂热,然而终究走上了理性的发展轨道。目前,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正日趋成熟,并开始显示其独特的魅力。我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基因治疗研究的国家之一,然而近年来的发展却十分缓慢。因此,了解和剖析国内外基因治疗研究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制定下一步规划和策略将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临床试验 中国 发展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载体纯化及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庞小娟 李晓军 秦浚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324-1327,1332,共5页
腺病毒是一种线性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用于载体构建的主要是人类2型和5型腺病毒。现在通过对腺病毒的改造,已经成功构建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随着腺病毒载体在蛋白质表达中的广泛使用,对高产量、高纯度腺... 腺病毒是一种线性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用于载体构建的主要是人类2型和5型腺病毒。现在通过对腺病毒的改造,已经成功构建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条件复制型腺病毒载体。随着腺病毒载体在蛋白质表达中的广泛使用,对高产量、高纯度腺病毒载体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因此近年来在传统纯化腺病毒载体的基础上发展出各种纯化新方法。同时,由于腺病毒载体自身的一些优点,使其在疫苗和肿瘤基因治疗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 纯化 基因治疗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治疗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郑小红 何小平 朱人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86-89,共4页
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基因突变有密切关系。抑癌基因p53编码转录因子P53蛋白在调控癌基因表达、DNA合成和损伤修复以及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已证实50%以上肿瘤细胞存在p53基因突变,p53被认为在肿瘤形成中起非常重要作用。p53基因治疗的目... 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基因突变有密切关系。抑癌基因p53编码转录因子P53蛋白在调控癌基因表达、DNA合成和损伤修复以及细胞凋亡中起关键作用。已证实50%以上肿瘤细胞存在p53基因突变,p53被认为在肿瘤形成中起非常重要作用。p53基因治疗的目的是纠正恶性细胞中突变的p53基因功能,在多种肿瘤的体内外试验中显示出明显疗效。作者就这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重点讨论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基因治疗 腺病毒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的肿瘤特异性基因治疗载体的靶向性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贺赛 郑见宝 +7 位作者 孙学军 陈南征 周培华 贾蓬勃 魏光兵 王晖 姚建锋 禄韶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5-469,共5页
目的检测本课题组已构建的缺氧诱导的hTERT基因启动子(5HRE-hTERTp)调控的基因表达载体调控元件的肿瘤特异性和对缺氧诱导的反应性。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00、200、300、400、500μmol/L)CoCl2对LoVo细胞活力以及增殖的影响。收集... 目的检测本课题组已构建的缺氧诱导的hTERT基因启动子(5HRE-hTERTp)调控的基因表达载体调控元件的肿瘤特异性和对缺氧诱导的反应性。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00、200、300、400、500μmol/L)CoCl2对LoVo细胞活力以及增殖的影响。收集前期已包装成功的缺氧反应元件(hypoxia-response elements,HRE)和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启动子hTERTp联合调控CDX2表达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LVX-5HRE-hTERTp-CDX2-3FLAG(5HhC)病毒液,感染hTERT+LoVo细胞及hTERT-HK-2细胞,细胞免疫组化法验证该治疗载体的靶向性;复苏前期筛选的稳定表达5HhC的LoVo细胞(5HhC/LoVo),用缺氧模拟剂CoCl2模拟缺氧微环境,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缺氧调控下CDX2的表达水平。结果结肠癌细胞株LoVo在不同浓度CoCl2环境下随缺氧时间的延长,细胞活力及增殖均受到抑制,在高浓度(300、400、500μmol/L)作用下抑制效果更加明显;5HhC病毒成功感染hTERT+LoVo细胞,而在hTERT-HK-2细胞中不表达;Western blot和RT-PCR证实缺氧可上调5HhC/LoVo细胞中CDX2蛋白和mRNA的表达,且在300μmol/L CoCl2作用24h其蛋白表达量最高。结论缺氧微环境可明显上调hTERTp靶向性的治疗载体5HhC中抑癌基因CDX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hTERT靶向性 抑癌基因CDX2 基因治疗载体 缺氧反应元件(H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in vivo基因治疗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汶洋 蒋校文 +3 位作者 祝颂松 宋冬惠 王雪梅 胡静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52-554,共3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可行性。方法:选用16只新西兰白兔,建立下颌牵张模型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牵张结束的最后1d,对实验组的牵张间隙内注入转染重组腺病毒(Ad5-bFGF),而对照组的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可行性。方法:选用16只新西兰白兔,建立下颌牵张模型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牵张结束的最后1d,对实验组的牵张间隙内注入转染重组腺病毒(Ad5-bFGF),而对照组的牵张间隙内则注入生理盐水。并于牵张结束后4周处死所有实验动物,将取下的下颌骨标本分别进行影像学和组织学分析。结果:影像学、组织学以及三维CT重建结果证实: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双能X线(DXA)分析也显示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新骨的骨密度(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M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bFGF-in vivo基因治疗可有效地促进DO过程中的新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治疗 下颌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血管生成与抗肿瘤血管生成基因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何小平 朱人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59-563,共5页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转移的关键步骤,是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作用失衡的结果。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作为肿瘤治疗新视野,已发展为重要的抗癌策略。基因治疗则使抗血管生成治疗更具有靶向性,使这一治疗策略产生...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转移的关键步骤,是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作用失衡的结果。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作为肿瘤治疗新视野,已发展为重要的抗癌策略。基因治疗则使抗血管生成治疗更具有靶向性,使这一治疗策略产生新的飞跃。作者就该领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基因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基因治疗的回顾及展望 被引量:5
16
作者 景抗震 高建平 程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861-864,868,共5页
多发、难治和术后复发率高是膀胱癌的特点。目前癌症的治疗以手术切除和放、化疗为主,但均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近年来新兴的基因治疗被寄予了厚望。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已成为当前临床肿瘤研究的热点,作者就膀胱癌的基因治疗情况作一回... 多发、难治和术后复发率高是膀胱癌的特点。目前癌症的治疗以手术切除和放、化疗为主,但均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近年来新兴的基因治疗被寄予了厚望。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已成为当前临床肿瘤研究的热点,作者就膀胱癌的基因治疗情况作一回顾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基因治疗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细胞途径血友病B基因治疗高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施前 卢大儒 +3 位作者 包云 陈煜华 邱信芳 薛京伦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8-41,共4页
构建了以MCK(肌肉肌酸激酶)增强子增强、β-actin启动子启动的、反向插入载体G1Na的G1NaPAIXi′BAM。在与同一系列的、仅内含子元件有差异的载体G1NaMBAIX和G1NaMBAiIX的体外体内表达比... 构建了以MCK(肌肉肌酸激酶)增强子增强、β-actin启动子启动的、反向插入载体G1Na的G1NaPAIXi′BAM。在与同一系列的、仅内含子元件有差异的载体G1NaMBAIX和G1NaMBAiIX的体外体内表达比较证明,反向载体是表达最高最稳定的。进一步的二次体内注射研究表明,此载体是国内已报道的最适于肌细胞途径血友病B基因治疗的反转录病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血友病B 成肌细胞 内含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介入基因治疗的现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怡婷 曹建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6期691-693,共3页
肺癌是当今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总体治疗效果差,5年生存率不足15%。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但是不少患者一经诊断多属中晚期,已不能手术,而经静脉化疗的效果也不理想,介入治疗以其特有的优越性在临床上日... 肺癌是当今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总体治疗效果差,5年生存率不足15%。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但是不少患者一经诊断多属中晚期,已不能手术,而经静脉化疗的效果也不理想,介入治疗以其特有的优越性在临床上日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肿瘤的基因治疗被认为是根治肿瘤的希望,但其始终存在治疗基因的可控性表达及基因的靶向性导入这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为介入放射学和基因治疗找到了结合的契机。本文即对肺癌介入基因治疗的方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介入治疗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载体用于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国玖 查旭 +2 位作者 张远平 曹霞 马林昆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6-288,293,共4页
视神经损伤后微环境紊乱使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逐渐死亡。视神经修复与微环境中多种因素息息相关,如caspase-6、硫苷脂等上调抑制视神经修复;自我吞噬功能、晶状体蛋白β2、胸腺素-β4等上调促进视神经修复。腺相关病毒载体是目前最常用的... 视神经损伤后微环境紊乱使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逐渐死亡。视神经修复与微环境中多种因素息息相关,如caspase-6、硫苷脂等上调抑制视神经修复;自我吞噬功能、晶状体蛋白β2、胸腺素-β4等上调促进视神经修复。腺相关病毒载体是目前最常用的转基因治疗载体,腺相关病毒转基因表达外源性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神经营养因子可增强神经节细胞存活。本研究就近年来腺相关病毒载体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载体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基因治疗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轴突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VEGF和Ang-1基因治疗促进移植皮瓣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柳晖 陈武鹏 +3 位作者 徐华 李新强 文杏珠 胡检 《现代医院》 2009年第5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VEGF和Ang-1基因治疗促进移植皮瓣血管化的可行性,提高皮瓣存活率。方法自行构建pcDNA3/VEGF165质粒和pcDNA3-hAng-1质粒,并移植于大鼠缺血皮瓣,皮瓣早期断蒂,观察皮瓣的存活率、VEGF及Ang-1蛋白表达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 目的探讨联合VEGF和Ang-1基因治疗促进移植皮瓣血管化的可行性,提高皮瓣存活率。方法自行构建pcDNA3/VEGF165质粒和pcDNA3-hAng-1质粒,并移植于大鼠缺血皮瓣,皮瓣早期断蒂,观察皮瓣的存活率、VEGF及Ang-1蛋白表达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生成情况,计算微血管密度。结果VEGF165、Ang-1双基因联合移植、VEGF165单基因移植、Ang-1单基因移植大鼠缺血皮瓣后,与空白质粒移植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的皮瓣存活率分别为(95.6±3.9)%、(83.2±3.5)%、(80.2±3.7)%、(41.5±2.9)%、(42.2±2.5)%。基因治疗组体内检测均有VEGF、Ang-1蛋白的表达上升。术后第7d时五组皮瓣中点处的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17.8±1.7)个/mm2、(19.1±1.6)个/mm2、(50.1±5.7)个/mm2、(53.2±6.3)个/mm2、(69.4±7.5)个/mm2;第14d时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28.6±3.7)个/mm2、(30.5±2.9)个/mm2、(65.2±5.8)个/mm2、(75.4±6.8)个/mm2、(88.9±7.1)个/mm2。结论联合VEGF和Ang-1基因治疗可以可促进缺血皮瓣的血管新生,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促血管生成素-1 基因治疗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