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树地下滴灌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裴胜钊 吕福泉 +5 位作者 邓新炜 白振涛 廖振棋 李云霞 范军亮 尹飞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2-310,共9页
梳理了地下滴灌技术的应用进展以及地下滴灌系统的技术参数,阐明了地下滴灌条件下果园土壤水分、养分及盐分的运移特征,总结了地下滴灌对果树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毛管埋深、埋设间距和灌水均匀度等技术参数能够显著... 梳理了地下滴灌技术的应用进展以及地下滴灌系统的技术参数,阐明了地下滴灌条件下果园土壤水分、养分及盐分的运移特征,总结了地下滴灌对果树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毛管埋深、埋设间距和灌水均匀度等技术参数能够显著提升果树经济效益;地下滴灌对果树根区土壤水分和溶质的分布及运移规律产生显著影响,湿润锋向下运移距离大于向上运移距离,养分及盐分的时空分布主要受土壤水分分布影响;地下滴灌通过提供精量的水分和养分供应,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促进果树健康生长和果实优质发展,增强果树抗逆性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未来应继续加强地下滴灌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利用经验模型、作物模型或遥感技术等方法探求其节水增产机理,探索适合不同树种、气候、土壤条件的灌溉策略,以提高其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树 地下滴灌 技术参数 根区土壤水分溶质运移 水肥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度与滴头间距对砂壤土地下滴灌水分运移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亚林 唐晨晰 +3 位作者 刘新健 杨忠勇 夏栋 燕乔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6-256,共11页
为探究坡度与滴头间距对砂壤土地下滴灌水分运移特性的影响,构建土壤水分二维运动模型,借助HYDRUS—2D软件求解,并利用土箱试验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在15°、30°、45°三种坡度,0.2 m、0.25 m、0.3 m三种滴头间距和0.183 cm^... 为探究坡度与滴头间距对砂壤土地下滴灌水分运移特性的影响,构建土壤水分二维运动模型,借助HYDRUS—2D软件求解,并利用土箱试验进行验证。分析研究在15°、30°、45°三种坡度,0.2 m、0.25 m、0.3 m三种滴头间距和0.183 cm^(3)/cm^(3)、0.218 cm^(3)/cm^(3)、0.363 cm^(3)/cm^(3)三种初始含水率条件下多点入渗湿润锋动态变化、湿润体含水率分布及灌溉均匀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坡度影响下,湿润锋更倾向于向坡下运移;布置间距的增加会降低湿润锋的运移速率,推荐的布置间距为0.25 m,初始含水率的增加使湿润锋形态更不规则;在沿坡面方向上土壤含水率略有减小,垂直方向上土壤含水率变化不大,压力补偿灌水器适用于坡地地下滴灌系统;灌溉均匀度在0.9以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对土壤含水率影响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生态修复 地下滴灌 坡度 滴头间距 水分运移特性 砂壤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定额地下滴灌处理核桃生长状况随有效积温的变化
3
作者 徐静波 邢丰才 +2 位作者 赵经华 何思成 付秋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24,共14页
【目的】探究不同灌水定额处理下地下滴灌核桃生长状况随有效积温的动态变化及其模型特征参数,阐明核桃各生长指标在其发育关键期最为合适的灌水定额。【方法】于2023年3-9月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对树龄15年的“温185”核桃进行灌水定额大... 【目的】探究不同灌水定额处理下地下滴灌核桃生长状况随有效积温的动态变化及其模型特征参数,阐明核桃各生长指标在其发育关键期最为合适的灌水定额。【方法】于2023年3-9月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对树龄15年的“温185”核桃进行灌水定额大田试验,设置75%ETc(ETc为作物蒸发蒸腾量,W1)、100%ETc(W2)、125%ETc(W3)和150%ETc(W4)4种灌水定额处理,测定不同灌水定额下核桃的新梢生长量、叶面积指数(LAI)、果实体积和叶绿素含量(SPAD)等生长指标,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对核桃各生长指标随有效积温的动态变化进行模拟,并进一步利用模型特征参数定量分析地下滴灌核桃生长状况随有效积温的变化。【结果】各灌水定额下核桃新梢、LAI、果实体积、SPAD随有效积温的变化均呈“S”型增长趋势,可用以有效积温为自变量建立的Logistic模型进行拟合,并有良好的拟合效果,拟合指数R^(2)>0.94,标准化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10%;核桃新梢、SPAD增长分别集中在开花坐果期(有效积温304.11~666.82℃·d)、萌芽期至开花坐果期(有效积温11.29~666.82℃·d),LAI、果实体积增大主要集中在果实膨大期(有效积温666.82~1 278.72℃·d);与W1、W2、W4处理相比,W3处理能够增加核桃新梢、LAI的最大值,其中灌水量对LAI的增长有显著影响,核桃新梢、LAI的最大增长速率与快增期平均增长速率在W3灌水处理下均达到最大值,但W3处理新梢、LAI的快增周期较短;果实体积在W2灌水处理下达到最大,但灌水量对其无显著影响,果实体积的最大增长速率与快增期平均增长速率在W2灌水处理下均达到最大值;W2处理较W1、W3处理能显著增加叶片SPAD的最大值,核桃SPAD的最大增长速率在W2处理下大于其他灌水处理,快增期平均增长速率则表现为W3>W1>W2>W4。【结论】Logistic模型对不同灌水定额下地下滴灌核桃的新梢、LAI、果实体积、SPAD随有效积温的动态变化有良好的拟合精度,并且能够通过模型特征参数定量分析出核桃各生长指标在不同生育期随灌水定额的变化,表明100%ETc(W2)灌溉处理可以使核桃综合长势和产量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灌水定额 生长模型 有效积温 地下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滴灌水氮管理对库尔勒香梨园土壤盐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刘德召 王军 +2 位作者 胡海珠 陆琪 李久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1,88,共8页
针对南疆库尔勒香梨水肥管理不当造成土壤盐分累积,进而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问题,以省力密植栽培香梨为对象,设置3个灌溉水平[375 mm(W1)、525 mm(W2)、675 mm(W3)]和3个施氮水平[100 kg/hm^(2)(N1)、200 kg/hm^(2)(N2)、300 kg/hm^(2)... 针对南疆库尔勒香梨水肥管理不当造成土壤盐分累积,进而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问题,以省力密植栽培香梨为对象,设置3个灌溉水平[375 mm(W1)、525 mm(W2)、675 mm(W3)]和3个施氮水平[100 kg/hm^(2)(N1)、200 kg/hm^(2)(N2)、300 kg/hm^(2)(N3)],开展田间试验探究地下滴灌不同灌水施氮量对香梨园土壤盐分、氮素动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和施氮量显著影响土壤盐分累积量(P<0.05)。适宜的灌水施肥量能够有效降低主根区(20~80 cm)土壤盐分,生育期末W2处理比W1和W3处理盐分累积量分别降低3.3 g/kg和1.0g/kg,N2和N3处理分别比N1处理盐分累积量降低0.6 g/kg和1.2 g/kg。较高的灌水施氮量组合可提高果实单果重、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达20.0%、19.6%和1.6%。综合考虑土壤环境、产量及品质,推荐省力密植香梨园生育期灌水量和施氮量为525 mm和2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力化栽培 地下滴灌 水肥管理 土壤盐分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质地和滴头流量对地下滴灌土壤水分运移特征的影响
5
作者 贾明磊 魏飒 +2 位作者 刘帆 张玉翠 沈彦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9-758,共10页
地下滴灌是一种局部灌溉方式,灌溉水经由滴头在土壤中形成湿润体的过程对作物生长用水至关重要。根据土壤质地、滴头流量和土壤含水率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灌溉参数,能够避免灌溉过量或不足。本研究以壤土、砂土和黏土3种质地土壤为研究对象... 地下滴灌是一种局部灌溉方式,灌溉水经由滴头在土壤中形成湿润体的过程对作物生长用水至关重要。根据土壤质地、滴头流量和土壤含水率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灌溉参数,能够避免灌溉过量或不足。本研究以壤土、砂土和黏土3种质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地下滴灌滴头埋深为30 cm,对0.39 L·h^(−1)、0.90 L·h^(−1)和1.38 L·h^(−1)流量下土壤湿润锋的变化规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含水量变化对不同滴头流量的响应存在差异,壤土和砂土在高流量下更易形成规律的湿润体,而黏土则受到滞水效应的影响,在低流量时表现出明显的滞水特性。不同土壤质地对水分运移的影响也有所不同,砂土中湿润锋垂直向下运移距离最大,但垂直向上运移距离为15~20 cm,比壤土小,运移能力较低;黏土中水分运移所受阻力最大,因此在各方向运移距离最短,但变化持续时间最长;壤土中水分运移距离在水平和垂直向下方向上均处于居中水平,垂直向上运移距离最大,说明壤土中水分向上的传输能力最强,该土壤类型相对砂土和黏土更适合30 cm左右埋深的地下滴灌。对于同一质地而言,砂土和壤土中湿润锋在3个方向的运移速率均随滴头流量的增加而增大;黏土水分湿润锋在水平和垂直向下方向运移速率随滴头流量在6%~10%之间变化,相对其他土壤质地变化程度较小,说明黏土水分湿润锋运移在这两个方向上受流量影响较小,但其垂直向上方向运移速率随滴头流量增加先降低再增加,且降低幅度远高于增加幅度,说明较低流量更有利于黏土水分向上运移。在3种土壤质地和3种滴头流量下,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湿润锋的运移速率总体呈逐渐减缓的趋势;随滴灌流量的增加,湿润锋在水平方向与垂直向上方向的运移距离之比相应增大,说明流量增加相对于土壤水分向上运移来说更有利于促进其水平运移能力。此外,湿润锋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运移速率与入渗时间遵循幂函数的规律。砂土垂直向上只运移到距地表10 cm左右处,壤土在3种流量条件下垂直向上运移均达到地表,黏土垂直向上只运移到距地表10.3 cm处。综上所述,不同质地土壤进行地下滴灌时,砂土的滴头埋深须在15 cm以内,流量在0.39 L·h^(−1)左右可以保证作物苗期用水的同时减少渗漏;对于壤土而言,滴头埋深可增至30 cm,流量需依据种植作物出苗时间、灌溉时间以及节水目标决定;黏土滴灌不适合深埋和深根系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土壤质地 滴头流量 湿润锋 土壤水分运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调控地下滴灌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姚亚丽 绳莉丽 邵薇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3-382,共10页
农业灌溉耗水量巨大,在农田建设中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关键。本研究以华北地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地下滴灌技术+膜调控技术,研究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膜调控地下滴... 农业灌溉耗水量巨大,在农田建设中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关键。本研究以华北地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地下滴灌技术+膜调控技术,研究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对冬小麦耗水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下,冬小麦棵间蒸发强度在整个生育期内一直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日平均棵间蒸发强度比传统畦灌减少了32.73%~40.00%;与传统畦灌相比,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冬小麦的耗水量同比减少了15.00%~19.14%,产量同比最大可提高19.46%,水分利用效率同比提高了22.72%~40.40%;此外,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下,冬小麦基础作物系数Kcb随着生育阶段的推进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FAO-56推荐值的变化趋势基本相符。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具有显著节水和增产效应,符合国家节水行动的要求,为雄安新区及河北平原区的农业水资源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调控地下滴灌技术 冬小麦 耗水规律 作物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滴灌在节水农业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丽 黄修梅 +3 位作者 齐贝 尹春 杨忠仁 张凤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09-113,共5页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全球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干旱地区,随着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不断推广,农田的供水稳定性和水肥精准施用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水肥利用效率也得到提升,但在实际应用中,地下滴灌技术仍面临如灌溉系统堵...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全球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干旱地区,随着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不断推广,农田的供水稳定性和水肥精准施用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水肥利用效率也得到提升,但在实际应用中,地下滴灌技术仍面临如灌溉系统堵塞、输水系统不均匀等问题。通过综述地下滴灌技术发展模式的研究进展,及其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土壤中水分运移、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作物水肥利用效率及关键技术参数的影响,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对地下滴灌技术应用于节水农业生产上需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促进地下滴灌的进一步发展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节水农业 水肥利用效率 水分运移 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quaCrop和NSGA-II的南疆核桃地下滴灌灌溉制度优化
8
作者 徐静波 赵经华 +2 位作者 杨荣 阎洁 张在男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2-112,共11页
为探究南疆核桃适宜的地下滴灌灌溉制度,该研究于2023年和2024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对树龄16 a的“温185”核桃进行试验,设置75%ET_(c)(ET_(c)为作物蒸发蒸腾量,W1)、100%ET_(c)(W2)、125%ET_(c)(W3)和150%ET_(c)(W4)4种灌水定额处理,构... 为探究南疆核桃适宜的地下滴灌灌溉制度,该研究于2023年和2024年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对树龄16 a的“温185”核桃进行试验,设置75%ET_(c)(ET_(c)为作物蒸发蒸腾量,W1)、100%ET_(c)(W2)、125%ET_(c)(W3)和150%ET_(c)(W4)4种灌水定额处理,构建了基于AquaCrop模型和NSGA-II算法的核桃灌溉制度优化模型,以产量最大化,灌水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对模型求解,通过利用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对最优解集进行评价,得到南疆地下滴灌核桃的最优灌溉制度。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灌水定额可以提高核桃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灌水定额的增加而减少;AquaCrop模型模拟2 a冠层覆盖度的决定系数R2≥0.94,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ormal1z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NRMSE)分别为3.01%~8.52%和5.02%~17.71%,Nash效率系数(Nash-Sutcliffe model effciency coefficient,EF)和拟合度指数(d)分别为0.57~0.89和0.90~0.99;模拟值与实测土壤含水率R2≥0.82,RMSE和NRMSE分别为9.02%~21.51%和4.31%~9.81%,EF和d分别为0.41~0.79和0.89~0.95;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R2、RMSE、NRMSE、EF和d变化范围分别为0.89~0.95、114.57~178.73 kg/hm^(2)、0.04%~0.05%、0.14~0.48和0.86~0.88;AquaCrop模拟不同灌水场景模拟结果表明,方案T9灌溉定额为6500 m^(3)/hm^(2),灌水周期为7 d时产量最高达4080.34 kg/hm^(2);基于AquaCrop-NSGA-II算法的双目标优化模型优化结果显示,最佳灌水方案S7灌水周期为11 d,总灌溉量为3520.22 m^(3)/hm^(2),产量为4021.75 kg/hm^(2),与AquaCrop模型模拟得到的最大产量对应的灌水方案T9相比,产量仅下降了1.44%,但灌溉用水量减少了2979.78 m^(3)/hm^(2)。推荐南疆核桃地下滴灌灌溉周期为11 d,灌水次数为10次,灌溉定额为3520.22 m^(3)/hm^(2)。该研究构建的基于AquaCrop模型模拟及多目标优化算法可以用于优化南疆核桃地下滴灌灌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AquaCrop模型 优化 地下滴灌 核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对作物根系构型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钱智勇 王东博 +3 位作者 王东 黄国亮 杨振杰 张毅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7-235,共9页
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对作物根系生长与构型的影响,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依次从地下滴灌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类型,影响地下滴灌性能的主要因素,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对不同作物根系构型的影响与重塑等方面进行系统文献研究。... 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对作物根系生长与构型的影响,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依次从地下滴灌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类型,影响地下滴灌性能的主要因素,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对不同作物根系构型的影响与重塑等方面进行系统文献研究。随着新型地下滴灌技术的不断涌现,节水潜力的挖掘不断提升。因此,地下滴灌技术创新以及探究环境、作业、材质等多因素耦合影响机制,是提升地下滴灌技术应用与推广程度的重要课题。地下滴灌的灌水器可通过灵活布设,使得土壤水分更精准分布在作物根区周围。因此,以地下滴灌土壤水分为关键因子,开展作物根系构型的重塑研究是国内外学者应进一步关注的方向。提出以作物根系构型为出发点,探究新型空间多点源地下滴灌技术重塑根系构型的研究思路;并针对云南土壤与气候特点,提出新型根区微灌技术——空间多点源地下滴灌,利用根区不同方位滴头靶点重塑根系构型提升作物环境抗性,为解决云南高原山地季节性干旱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技术 土壤水分分布 根系构型 根系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下地下滴灌管埋深与耕作方式适配性研究
10
作者 张俊 慕飞 张琳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1,共9页
为确定适宜的地下滴灌毛管埋深与配套耕作方式,以关中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不同毛管埋深(0、10、20、30、40 cm)和2种耕作方式(旋耕和免耕),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地表滴灌... 为确定适宜的地下滴灌毛管埋深与配套耕作方式,以关中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不同毛管埋深(0、10、20、30、40 cm)和2种耕作方式(旋耕和免耕),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地表滴灌相比,地下滴灌促进了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形成。毛管埋深40 cm处理减缓了冬小麦-夏玉米前期株高和叶面积生长(2.42%~21.03%),显著降低了夏玉米干物质积累(8.47%)。与地表滴灌相比,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增幅分别为3.55%~7.68%和2.53%~5.16%。毛管埋深为30 cm和40 cm时,不同耕作方式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考虑田间生产实践,免耕与毛管埋深30 cm地下滴灌组合可作为关中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较为适宜的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地下滴灌 毛管埋深 旋耕 免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滴灌埋深对棉田根系分布与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11
作者 赵豫浙 张耀珑 +2 位作者 盛统民 任卫东 陈文岭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32,共12页
地下滴灌是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之一,具有节水抑盐、增产稳产的优点。探究地下滴灌不同埋深根区土壤水盐及根系的空间分布规律,对于确定干旱区棉田最适宜的地下滴灌埋管深度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野外微区试验,设置T1(0 cm)... 地下滴灌是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之一,具有节水抑盐、增产稳产的优点。探究地下滴灌不同埋深根区土壤水盐及根系的空间分布规律,对于确定干旱区棉田最适宜的地下滴灌埋管深度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野外微区试验,设置T1(0 cm)、T2(5 cm)、T3(15 cm)和T4(30 cm)4个滴灌带埋深处理组,对比分析棉花各生育期内不同滴灌带埋深下的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棉花根系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棉花根系较集中分布于土壤0~30 cm浅层区域,且由于根系的向水性和向重性,其有向滴头生长的趋势,从铃期到吐絮期,T3处理组棉花根系生长最快;T2处理组和T3处理组由于滴灌带距离根系发育位置较近,可直接将水分输入根系附近,利于根系吸水发育;由于灌溉水下渗和棉花根系吸水作用,生育期内T3处理组剖面平均电导率最低。因此,综合分析棉花根系发育和根区土壤水盐及最终产量,建议采用地下滴灌埋深15 cm的模式,使得灌溉水更多地向根系发育密集处聚集且促进盐分淋洗排出,达到节水控盐效果,促进根系生长和棉花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滴管埋深 根系分布 土壤水盐运移 生育期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地下滴灌灌水均匀性与适宜灌溉定额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和祥 曹雪松 +1 位作者 畅利毛 曾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5,102,共6页
研究主要探究不同灌溉方式紫花苜蓿地下滴灌灌水均匀性差距,并提出适宜的灌水定额。采用田间试验,设3个地下滴灌灌水定额(20、25、30 mm),2个埋设深度(10、20 cm)和2个滴头流量(1.38、2.0 L/h),研究了滴灌带流量、埋深在不同紫花苜蓿生... 研究主要探究不同灌溉方式紫花苜蓿地下滴灌灌水均匀性差距,并提出适宜的灌水定额。采用田间试验,设3个地下滴灌灌水定额(20、25、30 mm),2个埋设深度(10、20 cm)和2个滴头流量(1.38、2.0 L/h),研究了滴灌带流量、埋深在不同紫花苜蓿生育期内的灌水均匀度差异,同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紫花苜蓿株高、产量等参数的影响。滴灌带滴头流量对滴灌灌水均匀性的影响相对较大。在相同的滴灌带滴头流量下,滴灌带埋设深度10 cm与20 cm对滴灌灌水均匀系数影响不显著。当耗水量为456.69 mm时,紫花苜蓿干草产量最大,为12847.78 kg/hm-2。基于节水效果、产量和高效等多生产因素的综合考虑,建议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地区紫花苜蓿地下滴灌灌水定额为25 mm,灌水12~1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灌水均匀性 紫花苜蓿 耗水量 灌溉定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土壤地下滴灌滴头流量变化规律及对入渗空腔的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作坤 杨婷 +3 位作者 陈瑞 何秋 王夺 王剑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8-735,共8页
为研究入渗空腔对地下滴灌滴头流量和土水势的影响规律,通过土箱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黏土和壤质砂土2种土壤灌水过程中土壤正压及滴头流量的变化规律,反演了滴头出口处空腔半径,并建立了黏土中空腔半径的计算模型.研... 为研究入渗空腔对地下滴灌滴头流量和土水势的影响规律,通过土箱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了黏土和壤质砂土2种土壤灌水过程中土壤正压及滴头流量的变化规律,反演了滴头出口处空腔半径,并建立了黏土中空腔半径的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壤质砂土中的滴头流量大于黏土中的,但变化幅度小于黏土中的;壤质砂土中土壤正压随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黏土中土壤正压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受空腔影响,滴头流量与土壤正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存在必然关系.模拟中,壤质砂土入渗空腔半径可选择较小值或认为与滴头出口半径相同.黏土中空腔半径随滴头额定流量和容重增大而增大.相对于选用固定值,研究得到的空腔半径可以提高现有计算公式在求解滴头流量和土壤正压的精度,拟合的空腔半径经验模型可以应用于地下滴灌水力设计,同时为土壤水分入渗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设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滴头流量 土壤正压 空腔 黏土 壤质砂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滴灌关键技术参数对砂土地区苜蓿根系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畅利毛 郑和祥 +3 位作者 王万宁 张松 刘晋 石海治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7-132,153,共7页
为研究地下滴灌条件下,适宜于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和高产的滴头流量、滴灌带埋深以及灌水定额,采用田间试验,设3个滴灌带滴头流量(1.38、2.00、3.00 L/h),3个滴灌带埋深(10、20、30 cm)和3个地下滴灌灌水定额(15.0、22.5、30.0 mm),研究了... 为研究地下滴灌条件下,适宜于紫花苜蓿根系生长和高产的滴头流量、滴灌带埋深以及灌水定额,采用田间试验,设3个滴灌带滴头流量(1.38、2.00、3.00 L/h),3个滴灌带埋深(10、20、30 cm)和3个地下滴灌灌水定额(15.0、22.5、30.0 mm),研究了不同地下滴灌关键技术参数对苜蓿根系与产量的单因素影响。结果表明:滴头流量为2.00 L/h时更有利于苜蓿根系的生长,滴灌带埋深对苜蓿侧根的影响显著;灌水定额对苜蓿的根系比表面积、根尖数、侧根发生数、侧根位置影响显著;小滴头流量处理的苜蓿产量总体上高于大滴头流量处理;滴灌带埋深对苜蓿产量的影响不显著;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苜蓿产量增加。综合节水与产量因素,建议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地区紫花苜蓿地下滴灌关键技术参数:滴头流量为2.00 L/h、滴灌带埋深为20 cm、灌水定额为22.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苜蓿 滴头流量 滴灌带埋深 作物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滴灌灌水器堵塞研究 被引量:66
15
作者 仵峰 范永申 +3 位作者 李辉 郭志新 李金山 李王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0-83,共4页
地下滴灌(SDI)是一种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但系统易于堵塞,堵塞问题成为影响地下滴灌成败的关键。通过对运行8年的地下滴灌系统堵塞的实地调查,迷宫式、微管式和孔口式等3类型的灌水器均有不同程度的堵塞,堵塞率分别达到16.67%、25%和63.... 地下滴灌(SDI)是一种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但系统易于堵塞,堵塞问题成为影响地下滴灌成败的关键。通过对运行8年的地下滴灌系统堵塞的实地调查,迷宫式、微管式和孔口式等3类型的灌水器均有不同程度的堵塞,堵塞率分别达到16.67%、25%和63.89%。分析3类型灌水器的堵塞状况,引起地下滴灌堵塞的主要原因是进入系统的微粒在流道壁的附着和发育。为此,提出加强过滤、定时冲洗和改变滴头流道设计等解决地下滴灌堵塞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堵塞 抗堵塞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地下滴灌灌溉深度对枣树根系和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39
16
作者 孙三民 安巧霞 +2 位作者 杨培岭 陆小波 顾凯凯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90,共10页
为探讨间接地下滴灌及导水装置埋深(灌溉深度)对南疆极端干旱区矮化密植红枣根系生长分布特征及产量、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间接地下滴灌(ISDI)3个导水装置埋深水平,分别为20、27、35 cm,以地表滴灌(DI)为对照,共4个处理,经过2... 为探讨间接地下滴灌及导水装置埋深(灌溉深度)对南疆极端干旱区矮化密植红枣根系生长分布特征及产量、水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间接地下滴灌(ISDI)3个导水装置埋深水平,分别为20、27、35 cm,以地表滴灌(DI)为对照,共4个处理,经过2~4 a的田间试验后,采用环状壕沟分层挖掘法对以枣树树干为中心,半径为1 m的90°扇形区域内0~100 cm土层进行根系取样。结果表明,相对于DI,ISDI下各根系分布较均匀,生长方向基本向下延伸;ISDI显著增加了根径小于5 mm根系根长密度,细根(根径小于2 mm)是DI的3倍,但减少了根径大于5 mm根系根长密度,相对增加了20~40 cm土层根系根长占总根长的比率;垂直方向上随着灌溉深度的增加表层根系根长密度相对减少,深层相对增加;水平方向上各处理根系根长密度基本呈现随着与树干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但在0~20 cm土层减小的幅度较大,在20~40 cm土层其减小的幅度较小;随着灌溉技术由DI到ISDI及灌溉深度的增加,细根分布基本呈现出由"宽浅型"向"深根型"发展的趋势。相对DI,ISDI具有较好的节水增产效果,提高产量及灌溉水生产率最大达20%。建议幼龄期南疆密植枣树的导水装置埋深为27~35 cm。研究为极端干旱区枣树适宜灌溉技术的选择及其技术要素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间接地下滴灌 灌溉深度 根系 水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地下滴灌灌水控制下限对番茄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17
作者 田义 张玉龙 +2 位作者 虞娜 张辉 邹洪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92,共5页
用温室小区试验的方法,通过对番茄株高和茎粗、果实品质和产量以及水分生产效率进行比较,探讨了温室栽培茄果类地下滴灌灌水控制下限的适宜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在壤质土壤的试验地上,当地下滴灌管埋深为30 cm、计划湿润层深为15 cm^45 ... 用温室小区试验的方法,通过对番茄株高和茎粗、果实品质和产量以及水分生产效率进行比较,探讨了温室栽培茄果类地下滴灌灌水控制下限的适宜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在壤质土壤的试验地上,当地下滴灌管埋深为30 cm、计划湿润层深为15 cm^45 cm(厚度30 cm)、湿润比取0.7、灌水控制上限取田间持水量时,将土壤水吸力30 kPa作为控制灌水的下限,有利于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可以达到高产、优质、节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地下滴灌 果实品质 产量 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间接地下滴灌根区土壤盐分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孙三民 安巧霞 +2 位作者 蔡焕杰 姚宝林 乔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0-169,共10页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间接地下滴灌条件下密植枣树根区不同方向(水平及垂直方向)、不同土层盐分质量比的变化特征,及导水装置直径(50、75、90 mm)和灌水量(9、13、17 L/(棵·次))对枣树根区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经...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间接地下滴灌条件下密植枣树根区不同方向(水平及垂直方向)、不同土层盐分质量比的变化特征,及导水装置直径(50、75、90 mm)和灌水量(9、13、17 L/(棵·次))对枣树根区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后,垂直方向10-40 cm土层盐分质量比较低,0-10 cm土层盐分质量比最高;水平方向10-50 cm各土层盐分质量比随与出水口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在单次灌水后导水装置直径一定时各土层脱盐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灌水量一定时,10-40 cm土层脱盐率随导水装置直径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0-10 cm、40-50 cm脱盐率随导水装置直径增大呈低-高-低的趋势。在7—9月份,当导水装置直径为75 mm,灌水量为13、17 L/(棵·次)时,0-50 cm土层土壤平均盐分质量比均较低而且变化幅度较小。综合考虑节水、抑盐效果,确定导水装置直径为75 mm,灌水量为13 L/(棵·次)为适宜的间接地下滴灌灌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树 土壤 间接地下滴灌 盐分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滴灌下土壤水势对毛白杨纸浆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19
作者 席本野 王烨 +4 位作者 邸楠 贾黎明 李广德 黄祥丰 高园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5318-5329,共12页
在6、7年生三倍体毛白杨(triploid Populus tomentosa)纸浆林中研究了地下滴灌(SDI)下不同土壤水势(-25、-50、-75kPa,即灌溉起始阈值)对林木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灌溉(CK)相比,SDI使6、7年生林分的生产力分别平均提高24... 在6、7年生三倍体毛白杨(triploid Populus tomentosa)纸浆林中研究了地下滴灌(SDI)下不同土壤水势(-25、-50、-75kPa,即灌溉起始阈值)对林木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灌溉(CK)相比,SDI使6、7年生林分的生产力分别平均提高24%和28%;其中,-25 kPa使6年生林分的生产力达到39.90 m3hm-2a-1,较CK极显著提高43.5%(P<0.01)。各水势处理间,-25 kPa的生产力在林分6年生时分别较-50和-75 kPa极显著提高20%和31%(P<0.01),在7年生时分别提高13%和14%(P>0.05)。能在毛白杨速生期内(4—7月)大幅提高土壤含水率(20和50 cm处分别平均提高35%和27%)、树干日平均液流速率(46%,SFmean)、黎明前叶水势(41%,ψpd)是SDI促进林木生长的重要机制。灌溉起始水势阈值的差异对毛白杨SFmean和ψpd无显著影响(P>0.05)。3个水势处理中,-25 kPa的平均SFmean和ψpd均最高,且其能使根系活动剧烈的表土层(0—20cm)的水分有效性有最大幅的提高,这可能是其对林木生长有最大促进作用的主要原因。综上,应在毛白杨纸浆林培育中大力推广SDI,并在应用时可将距滴头10cm、地下20 cm处的土壤水势达到-25 kPa作为灌溉起始阈值。另外,在与试验地环境相似地区栽植毛白杨时,应于4—7月灌溉,8—10月一般可不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水分管理 液流 土壤水势 三倍体毛白杨 纸浆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曝气地下滴灌的温室番茄生长与品质 被引量:29
20
作者 雷宏军 臧明 +3 位作者 张振华 刘鑫 徐建新 潘红卫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259,共7页
循环曝气滴灌可以大幅度提高灌溉水掺气比例,有效改善普通地下滴灌引起的黏质型土壤根区间歇性缺氧环境,提高作物生产力.以河南省中牟县黄河淤积黄黏土为供试土壤,以温室番茄为供试对象,研究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对番茄生理及品质的影响.结... 循环曝气滴灌可以大幅度提高灌溉水掺气比例,有效改善普通地下滴灌引起的黏质型土壤根区间歇性缺氧环境,提高作物生产力.以河南省中牟县黄河淤积黄黏土为供试土壤,以温室番茄为供试对象,研究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对番茄生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地下滴灌(对照处理)相比,相同灌溉定额条件下曝气处理番茄果实前5次产量提高了29.15%;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0.72%.曝气处理气孔导度提高了30.51%,植物的生长活力得到增强.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13.2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8.62%,糖酸比提高了22.05%,而总酸含量和硬度分别下降了15.50%和11.19%.曝气处理最大根长增加了16.75%,根冠质量之比提高了25.81%.综合分析表明,曝气滴灌可显著促进黄黏土中番茄的生长,促进番茄果实成熟,有效提高作物产量,改善番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番茄 曝气地下滴灌 生理指标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