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8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伏电站建设对半干旱风沙区影响及防治技术
1
作者 闫斌周 张振师 李玉进 《云南水力发电》 2025年第1期197-199,共3页
根据光伏电站显著影响区域风沙活动特征,以及光伏电站存在雨水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闲置率偏高、水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如草方格治沙技术、HDPE防沙网治沙技术等以人工干预措施以及光伏电站工程组合... 根据光伏电站显著影响区域风沙活动特征,以及光伏电站存在雨水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闲置率偏高、水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如草方格治沙技术、HDPE防沙网治沙技术等以人工干预措施以及光伏电站工程组合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空间配置技术、微生物结皮措施人工培育技术的技术路线,并以单一工程措施草方格治沙技术为例,提出工程措施最优参数、适用性以及防风固沙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风沙区 光伏电站 风沙灾害 技术路线 单一工程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以色列144番茄”设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
作者 李杨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2期36-37,共2页
本文针对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点,对“以色列144番茄”设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为该地区的设施番茄栽培提供借鉴。
关键词 辽西北 半干旱地区 以色列144番茄 设施温室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干旱半干旱煤矿区生态环境损伤特征及修复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彭苏萍 毕银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我国煤炭开发重点已战略西移,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与生态协调发展,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西部煤层大多数埋藏浅、上覆基岩薄、煤层厚,有利于一次采全高大规模井工开采或露天开采。但该地区气候干旱少雨、生态条件脆弱,... 我国煤炭开发重点已战略西移,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与生态协调发展,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西部煤层大多数埋藏浅、上覆基岩薄、煤层厚,有利于一次采全高大规模井工开采或露天开采。但该地区气候干旱少雨、生态条件脆弱,大规模高强度对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伤大。由于对开采过程中生态损伤演变机制及采后修复机理尚不清楚,没有成熟的修复理论和方法作指导,成为制约该地区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难题。针对上述难题开展系统研究,认为精准勘测煤炭开采全周期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矿区生态演化特征,有助于阐明开采诱致上覆土岩破损机理、水资源散失富集与循环调运规律、生态损伤演变机理和承载力,并揭示采后矿区土岩层、水资源循环、生态自适应机理。采用植物-微生物组合修复方法,初步构建井工和露天矿山人工与自然协同的水-土-生立体耦合修复理论,提出了生态修复机制的新思考,在浅埋深矿区开采形成的裂缝发育犹如农田松土一般,成为生态修复新的契机,促进水-土-生再分配,并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可促进矿区生态环境的正向协同发展,实现西部煤矿脆弱生态区开发“金山银山”,再造“绿水青山”的思维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 煤矿区 精准勘探 生态自修复 涵水-提质-增容协同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高盼 王宇先 +3 位作者 徐莹莹 杨慧莹 王晨 张巩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49-151,共3页
为了探索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秸秆长期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对CK(常规种植)、FM(秸秆翻埋还田)和FG(秸秆覆盖还田)3种处理下土壤颗粒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玉米... 为了探索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秸秆长期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对CK(常规种植)、FM(秸秆翻埋还田)和FG(秸秆覆盖还田)3种处理下土壤颗粒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玉米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各土层均是黏粒(<0.053μm)有机碳含量最高。FM处理4个土层砂粒(>0.250μm)和黏粒(<0.053μm)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分别提高了21.78%和20.51%,FG处理分别提高了25.87%和13.52%。FM处理在各土层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在0~10和>10~20 cm土层中顺序为FM>FG>CK,其中FM处理分别较CK增加22.73%和38.25%,FG处理分别较CK提高2.48%和26.32%。在>20~30和>30~40 cm土层中,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依次为FM>CK>FG,其中FG降低幅度分别为14.55%和9.41%,而FM处理增加幅度分别为10.68%和17.85%。不同处理之间穗长、穗粗和穗行数差异不明显。穗粒数顺序为FM>FG>CK,籽粒含水量顺序为FG>CK>FM;产量顺序为FM>FG>CK,FM和FG处理分别较CK增产5.20%和3.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秸秆还田 颗粒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覆膜和施磷对紫花苜蓿草地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5
作者 孔猛 黄明镜 +3 位作者 张冬梅 贺亭峰 李洁 李凤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77-1388,共12页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较低的土壤磷(P)有效性限制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生长。阐明连续覆膜和施磷对紫花苜蓿草地土壤磷组分的影响对合理施磷和提高紫花苜蓿草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设置2个覆膜处理(不覆膜和覆膜)和4个...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较低的土壤磷(P)有效性限制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生长。阐明连续覆膜和施磷对紫花苜蓿草地土壤磷组分的影响对合理施磷和提高紫花苜蓿草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设置2个覆膜处理(不覆膜和覆膜)和4个磷肥梯度[0 kg(P)·hm^(−2)、9.7 kg(P)·hm^(−2)、19.2 kg(P)·hm^(−2)和28.8 kg(P)·hm^(−2)],研究了覆膜和施磷在不同处理年限(3年和9年)对紫花苜蓿草地不同活性土壤磷组分及其影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覆膜相比,覆膜处理第3年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磷吸收量显著增加52.4%,土壤Olsen-P、活性较高的NaHCO_(3)-Po和NaHCO_(3)-Pi以及中等活性的NaOH-Pi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5.5%、20.2%、10.2%和27.9%;覆膜处理第9年土壤NaHCO_(3)-Po和NaHCO_(3)-Pi含量显著增加37.3%和24.3%,而地上部分磷吸收量、土壤Olsen-P和NaOH-Pi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与不覆膜相比,无论处理年限长短,覆膜均显著降低了活性较低的稀HCl-Pi含量,显著提高了土壤Na-OH-Po、浓HCl-Po和残留态磷(Residual-P)含量,而对浓HCl-Pi和全磷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与不施磷相比,除施磷处理第3年土壤残留态磷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外,施磷处理第3年和第9年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磷吸收量、土壤全磷、Olsen-P以及所有磷组分含量均显著增加。冗余分析显示,地上部分磷吸收量、土壤pH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是影响土壤磷组分变化的主要因素。与不覆膜相比,覆膜处理在第3年和第9年显著增加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在第9年显著降低土壤pH。与不施磷相比,施磷处理在第3年和第9年显著降低了土壤pH,在第9年显著降低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综上,覆膜可通过降低土壤pH和提高磷酸酶活性促进低活性磷组分向中、高活性磷组分转化,所以将覆膜和施磷结合可有效提高紫花苜蓿草地土壤磷有效性和供磷潜力,且随着处理年限的延长,效果愈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磷组分 紫花苜蓿 土壤PH 土壤磷酸酶 半干旱黄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干旱半干旱农田应用0.2%莪术醇饵剂防治害鼠的效果
6
作者 戴爱梅 马婷 +3 位作者 丁志梅 赵日良 赵方婷 张美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340,共8页
为了解0.2%莪术醇饵剂在新疆干旱半干旱农田应用的可行性,2022年4月至7月,在新疆博州温泉县进行了该药防治害鼠试验。施药在3个试验点(即3个重复)进行,在害鼠繁殖高峰期前施药,投放药饵后30、60 d和90 d调查防控效果。结果显示:3个试验... 为了解0.2%莪术醇饵剂在新疆干旱半干旱农田应用的可行性,2022年4月至7月,在新疆博州温泉县进行了该药防治害鼠试验。施药在3个试验点(即3个重复)进行,在害鼠繁殖高峰期前施药,投放药饵后30、60 d和90 d调查防控效果。结果显示:3个试验区域的结果趋势相似,校正灭效基本维持在50%以上。与空白对照区相比,优势鼠种灰仓鼠与根田鼠试验投饵区的雌鼠怀孕率明显下降,小家鼠、灰仓鼠平均胎仔数明显降低,小家鼠、灰仓鼠和根田鼠施药区域的鼠类个体的亚成体比例与对照区域明显下降,说明该药剂对当地害鼠的繁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可达到控制害鼠数量的目的,适口性也较好,可以在当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鼠害防制 干旱半干旱农田 小家鼠 灰仓鼠 根田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生态累积效应:评估模型与应用
7
作者 梁佳欣 李晶 +2 位作者 殷守强 任河 蒋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99-3215,共17页
为揭示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离矿区人类活动生态累积效应并识别其演变态势,在厘清矿区生态累积效应概念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半干旱草原的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数(Surface Mining Areas Eco-environmental Evalua... 为揭示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离矿区人类活动生态累积效应并识别其演变态势,在厘清矿区生态累积效应概念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半干旱草原的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数(Surface Mining Areas Eco-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Index,SMAEEI)以及矿区生态累积效应定量评估模型。选取内蒙古胜利矿区为研究区,量化分析1986—2020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累积效应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主要人类活动的生态累积效应差异。结果表明:①SMAEEI适用于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能客观呈现各地类生态环境质量高低顺序。35 a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呈极显著下降趋势,且其空间差异显著减弱。露天矿场、城镇扩张区、锡林河湿地及北侧草地生态环境质量出现极显著、显著的退化趋势。②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生态累积效应定量评估模型能剔除气候因素对生态系统的耦合影响,分离并量化人类活动对矿区生态系统的累积效应,揭示累积的方向、程度和空间范围。35 a间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累积量(Change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Cumulant,COESVC)共减少1186157.03万元,出现负向生态累积效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高度、中度负向累积区集中在湿地和草地退化区、城镇区、露天矿场。③露天开采、城镇建设造成的单位面积负向生态累积效应最明显,前者在单位时间内带来的负向累积变化最剧烈,后者负向累积效应的局部影响程度和偏离度最大;放牧活动引起的负向生态累积效应影响范围最广、总量最大,但局部影响程度最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其余人类活动更稳定。研究成果可将矿区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实物量变动转化为价值量描述,为采用货币形式测算矿区生产生活行为的环境损害成本提供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累积效应 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数 生态服务价值 内蒙古胜利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树种选择及种植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雷龙强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7期31-33,共3页
我国地广物博,不同地区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特征,采取不同的植树造林技术。甘肃省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造林工作中需要从这一地质条件出发,探讨造林工作中面对的难题,选择合适的树种,并应用科学的抗旱造林技术,提升造林效果,... 我国地广物博,不同地区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特征,采取不同的植树造林技术。甘肃省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造林工作中需要从这一地质条件出发,探讨造林工作中面对的难题,选择合适的树种,并应用科学的抗旱造林技术,提升造林效果,以便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该文简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树种选择的方法、种植技术,以期为该类型地区造林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 抗旱造林 树种选择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半干旱地区矿山植被生态修复绿化树种选择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翠华 李娜 +1 位作者 起跃昌 杨宁柯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矿产开采造成的土地破坏、植被减少问题日益严重。云南地区存在大量的矿产资源,而因为云南地区处于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不足,加之开采作业,导致矿区植被恢复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综合云南地区的实际状况以及植被生存状态,探究半干旱地... 矿产开采造成的土地破坏、植被减少问题日益严重。云南地区存在大量的矿产资源,而因为云南地区处于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不足,加之开采作业,导致矿区植被恢复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综合云南地区的实际状况以及植被生存状态,探究半干旱地区矿山植被生态修复绿化树种的选择以及应用,统计了云南地区矿山以及周边矿业废弃地区的现有绿化树种,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处理,分析生长指标,综合生长率等多种因素,评价生态适应性,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地区 半干旱地区 矿山植被生态修复 绿化树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果用型红松优良无性系选择
10
作者 顾美影 马盈慧 +1 位作者 陈亚平 李振洲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268-270,共3页
为筛选出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优良红松(Pinus koraiensis)无性系种质资源,以30个嫁接红松无性系为材料,利用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holica Litv.)幼树高枝嫁接红松,营建红松无性系对比试验林,对其进行多年观测。以单株产种... 为筛选出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优良红松(Pinus koraiensis)无性系种质资源,以30个嫁接红松无性系为材料,利用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holica Litv.)幼树高枝嫁接红松,营建红松无性系对比试验林,对其进行多年观测。以单株产种量、千粒重、出仁率为综合评价指标,从中筛选出10个种子产量高、质量好的果用型优良红松无性系,其平均单株产种量为666.32 g、平均千粒重为532.35 g、平均出仁率为29.33%。选出的无性系可作为引种材料,进一步开展引种扩繁,为半干旱地区培育红松果林提供良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Pinus koraiensis)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holica Litv.) 果用型 无性系 选择 半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慧颖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5期30-31,共2页
结合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实际,对该类型区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选地整地、选种及处理、播种育苗、播种后管理、适时收获等,以期为当地玉米的丰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玉米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安江模型的半干旱地区土壤墒情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席琦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28-131,共4页
土壤墒情预测对水旱灾害防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某流域2005—2007年根区土壤水分(0~30 cm、>30~60 cm和>60~90 cm共3层)及气象逐日数据资料,采用改进的新安江模型(基于Penman-Monte... 土壤墒情预测对水旱灾害防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某流域2005—2007年根区土壤水分(0~30 cm、>30~60 cm和>60~90 cm共3层)及气象逐日数据资料,采用改进的新安江模型(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的3种蒸发模式),预测不同干湿年份的土壤墒情。结果表明:单层蒸发模式对于湿润年份的模拟精度较高,但对于干旱年份模拟效果仍不理想;双层蒸发模式的模拟精度最高,适用于半干旱地区湿润年份和部分偏干旱年份的土壤墒情模拟,但对于无雨期较长的干旱年份,模拟的蒸发量偏高,导致土壤墒情预测值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半干旱地区 新安江模型 PM模型 湿润年份 干旱年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研究
13
作者 牛艳丽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5期73-74,90,共3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作为农业新技术,逐渐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种植方式。该文以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为研究对象,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意义与优势、技术操作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保护环境和增产增收...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作为农业新技术,逐渐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种植方式。该文以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为研究对象,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意义与优势、技术操作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保护环境和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复合种植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半干旱退化山区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源润 蔡进军 许畴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9-131,137,共4页
通过在年降水量仅为300~500 地区的抗旱造林中,集成现有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为半干旱退化山区人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炭林、饲料林、用材林、水源涵养林等的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发挥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 通过在年降水量仅为300~500 地区的抗旱造林中,集成现有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为半干旱退化山区人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炭林、饲料林、用材林、水源涵养林等的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发挥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山区 抗旱 造林技术 抗旱造林技术 半干旱 山区 退化 林业可持续发展 宁南 造林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俊 徐进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07-209,共3页
从经济学和生态学角度探析了我国半干旱地区发展以集水技术为基础的农牧混合型生态农业的限制因素、潜在优势及其前景,并提出将集水人工草地种植和草田轮作作为其两个重要的技术支撑,发展农牧混合型生态农业的对策。
关键词 集水技术 农牧混合型 生态农业模式 半干旱 地区发展 半干旱 水型 技术支撑 草田轮作 人工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大豆套作丰产技术
16
作者 徐连营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期17-18,共2页
在我国北方地区,玉米和大豆是主要粮食栽培作物,维持其产量的稳定和产业发展是保证国家粮食战略安全的重要举措。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作物套作技术逐渐成熟。本文以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域的朝阳地区玉米、大豆套作技术为研究对象,通... 在我国北方地区,玉米和大豆是主要粮食栽培作物,维持其产量的稳定和产业发展是保证国家粮食战略安全的重要举措。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作物套作技术逐渐成熟。本文以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域的朝阳地区玉米、大豆套作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套作优势,总结套作关键技术措施,为提高当地粮油产量、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玉米 大豆 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规模化猪场猪气喘病综合防治技术
17
作者 杨淑梅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2期79-80,共2页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是养猪的重点区域,以规模化养猪为重点的养猪业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在发展规模化养猪的过程中,猪的气喘病也时有发生,给养猪场带来了较大的干扰和阻碍,为此,我们进行了专病专治的技术研究与总结,供各地在同类生...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是养猪的重点区域,以规模化养猪为重点的养猪业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在发展规模化养猪的过程中,猪的气喘病也时有发生,给养猪场带来了较大的干扰和阻碍,为此,我们进行了专病专治的技术研究与总结,供各地在同类生产中予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 半干旱地区 规模化 猪气喘病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饲用青贮玉米栽培技术
18
作者 杨淑梅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4期28-29,共2页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冬季漫长且十分寒冷,鲜食饲料无法满足家畜的饲料需求。目前,已经广泛栽培的饲用青贮玉米栽培范围逐渐扩大,其单位面积产量高,并且鲜储时间长,可满足家畜冬春季节饲料供给。本文根据辽西北半干旱地区饲用青贮玉米饲料...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冬季漫长且十分寒冷,鲜食饲料无法满足家畜的饲料需求。目前,已经广泛栽培的饲用青贮玉米栽培范围逐渐扩大,其单位面积产量高,并且鲜储时间长,可满足家畜冬春季节饲料供给。本文根据辽西北半干旱地区饲用青贮玉米饲料栽培技术推广的现状,提出了饲用青贮玉米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 半干旱地区 青贮玉米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典型植被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19
作者 王铜林 柴春山 +3 位作者 莫保儒 林琳 李德丽 薛睿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67-72,78,共7页
以甘肃定西龙滩流域8种典型植被为研究对象,对其3个土层深度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值进行测定,探讨植被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被类型主要影响土壤全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及分布,且不同... 以甘肃定西龙滩流域8种典型植被为研究对象,对其3个土层深度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值进行测定,探讨植被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被类型主要影响土壤全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及分布,且不同植被间差异显著(p<0.05);土层深度主要影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及分布,而且在不同土层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植被间土壤养分分布规律不明显,但不同土层间土壤养分表层聚集效应明显,总体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在不同植被和不同土层下土壤养分变异性差异很大,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速效磷(>45%)>有机质、全氮、碱解氮(>30%)>速效钾(>15%)>全磷、全钾(<4%)>pH值(<2%)。相关分析表明,pH值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而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相互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和土层深度对土壤pH值和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均有影响,但不同植被对各养分的影响效果并不一样;在今后植被恢复中,应多采用草灌林结合来建人工植被,以使黄土丘陵区复杂多样的土壤生态系统得到健康、持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植被类型 土壤养分 土层深度 养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半干旱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研究
20
作者 李春玲 杨彩霞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河流径流的时空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为了找出河流径流变化规律,以乌兰木伦河和牛河为例,对半干旱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70-2022年间,乌兰木伦河和牛河在3、4月份的径流量变化较小,在7、8月份的径流量变化较明显;... 河流径流的时空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为了找出河流径流变化规律,以乌兰木伦河和牛河为例,对半干旱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70-2022年间,乌兰木伦河和牛河在3、4月份的径流量变化较小,在7、8月份的径流量变化较明显;自然降水量对乌兰木伦河和牛河的径流量有较大影响;在人类活动较强条件下,乌兰木伦河和牛河的径流量逐渐下降。研究成果可为河流径流变化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河流径流 降水量 径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