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学场域视阈下作家冯唐的文学地位考察 |
王铎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2
|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浅评冯唐《飞鸟集》的翻译 |
孙菁菁
|
《海外英语》
|
2018 |
1
|
|
3
|
双重基因的审美取向:“纯文学”写作背后的大众审美文化症候——以冯唐《北京三部曲》为例 |
包恩齐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4
|
文学翻译不可失“信”于人——对冯唐翻译风波的反思 |
牟莹莹
|
《海外英语》
|
2016 |
1
|
|
5
|
从关联理论看冯唐翻译《飞鸟集》的不足 |
朱文欣
|
《海外英语》
|
2019 |
2
|
|
6
|
论冯唐小说世界的“色”与“空” |
丛新强
赵海林
|
《百家评论》
|
2013 |
0 |
|
7
|
论冯唐“北京三部曲”中欲望的审美化书写 |
张镱严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6 |
0 |
|
8
|
“冯唐易老”,用人当时 |
陈振富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9
|
从翻译与再创作的角度评析冯唐译《飞鸟集》 |
唐菾
|
《四川教育》
|
2022 |
0 |
|
10
|
从司马谈与冯遂的关系推《史记》中《冯唐列传》和《赵世家》的作者 |
侯廷生
|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1
|
目的论视角下冯唐《飞鸟集》评析 |
靳熠炜
|
《海外英语》
|
2017 |
0 |
|
12
|
论冯唐译《飞鸟集》中的“雅” |
顾文佳
|
《海外英语》
|
2018 |
0 |
|
13
|
翻译对话理论视角下《飞鸟集》冯唐译本研究 |
陈思琦
蔡静怡
陈毅平
|
《海外英语》
|
2022 |
0 |
|
14
|
基于三美论的《飞鸟集》汉译比较分析——以郑振铎和冯唐译本为例 |
张馥薇
|
《今古文创》
|
2025 |
|
|
15
|
张释之三忤汉文帝及其启示 |
刘立祥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6
|
李广为何难封侯 |
武玉林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7
|
考释两则 |
龙晦
|
《郭沫若学刊》
|
1993 |
0 |
|
18
|
与乐园有关——敬泽丛谈五则 |
李敬泽
|
《百家评论》
|
2012 |
0 |
|
19
|
《万物生长》的双性视角解读 |
王茹茹
刘成新
|
《影视制作》
|
2015 |
0 |
|
20
|
杜甫《寄岑嘉州》诗读记 |
王大厚
|
《杜甫研究学刊》
|
198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