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安县林地质量评价与林地保护分区研究
1
作者 葛少聪 叶妍君 +2 位作者 陈世康 张红 李晨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林地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资源要素之一,做好林地保护利用工作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本研究以河北省成安县为例,构建林地质量评价模型,并运用GIS技术,评价了成安县的林地质量,划分了... 林地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资源要素之一,做好林地保护利用工作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本研究以河北省成安县为例,构建林地质量评价模型,并运用GIS技术,评价了成安县的林地质量,划分了林地保护区域,提出了保护建议措施。结果表明:成安县的林地综合质量系数在3.6~5.4之间,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全县林地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正相关分布,根据空间分布特性将林地按村庄尺度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和四级保护区;并针对不同等级保护区给予了不同的管理措施及建议。此研究有利于落实成安县的林地保护利用工作,同时对城市文明建设和城乡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质量评价 保护分区 GIS技术 河北成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耕地质量空间差异特征及耕地保护分区——以江西省上高县为例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晗 赵小敏 +3 位作者 欧阳真程 郭熙 匡丽花 李伟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4-312,共9页
为了掌握与分析耕地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水平与加强耕地保护建设,选取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试点县上高县为研究区,运用加权平均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以国家级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从县级、乡镇级和村级等尺度上探讨了耕... 为了掌握与分析耕地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水平与加强耕地保护建设,选取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试点县上高县为研究区,运用加权平均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以国家级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从县级、乡镇级和村级等尺度上探讨了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异规律,最终基于耕地质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提出了耕地保护分区方案。结果表明:(1)上高县耕地质量呈现出西南低东北高的空间分布规律,耕地质量等指数Moran′s I值表现为利用等指数>自然等指数>经济等指数,三者均呈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集聚态势。(2)随着空间尺度的不同,耕地质量指数具有不同的空间关联度,利用等指数受空间尺度影响较大,经济等指数其次,自然等指数最小。(3)正相关HH型和LL型耕地以组团形式聚集分布,负相关HL型和LH型耕地无明显的集中区域,多以零星状分布。(4)综合考虑上高县耕地质量3个层次的空间自相关类型及顺序组合,将耕地划分为6个耕地保护分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监测和耕地保护与管理分区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空间分布 空间自相关 耕地保护分区 上高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贵溪市耕地保护分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汪晓燕 赵小敏 +1 位作者 郭熙 匡丽花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9-497,共9页
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和空间自相关分析(LISA),对贵溪市耕地综合质量及保护分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溪市耕地综合质量分值在39.08~89.88之间,整体水平较高,高分值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河谷平原区。村级耕地综合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 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和空间自相关分析(LISA),对贵溪市耕地综合质量及保护分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溪市耕地综合质量分值在39.08~89.88之间,整体水平较高,高分值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河谷平原区。村级耕地综合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特征:正相关类型(HH型和LL型)区域集聚性较强,局部空间差异小,与高分值耕地区域空间分布一致;负相关类型(HL型和LH型)区域分布零散,无明显的相对集中区域。根据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将贵溪市耕地分为重点型、适宜型、调控型和后备型等4类,结合不同类型的特点,对不同保护区域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局部空间自相关 耕地保护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上游水资源保护分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玉邦 梁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4,共5页
长江上游是长江流域的水源涵养区,也是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因此,长江上游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应在遵循地带性规律的同时,与区域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依据流域特性、生态系统耦合性、水资源循环特点和长江上游水污染特点,遵循分异性、地... 长江上游是长江流域的水源涵养区,也是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因此,长江上游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应在遵循地带性规律的同时,与区域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依据流域特性、生态系统耦合性、水资源循环特点和长江上游水污染特点,遵循分异性、地带性、等级性、主导因子、空间连续性等分区原则,参考长江上游各类区划成果,建立基础图谱数据库;依据长江上游水资源二级分区结合县域行政边界,收集相关社会经济信息建立专题图谱数据库。采用GIS地理信息处理技术和Excel表格数据信息处理技术,选择水功能、水质、气候、植被、地形、地貌、水文、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类型、人口密度、水资源利用率等指标,通过因子叠加的分析方法和自上而下的分区方法,将长江上游分为四个水资源保护一级区和九个水资源保护二级区。这一分区方案,强化了水资源保护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提供了未来长江上游水资源保护规划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水资源保护分区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丘陵区村级尺度耕地质量评价及保护分区 被引量:13
5
作者 熊想想 杨朝现 +1 位作者 信桂新 魏朝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8-315,共8页
科学开展耕地质量评价,合理划定耕地保护分区,是实现耕地差异化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前提。研究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以重庆市荣昌区为例,以国家等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从村级尺度探讨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的空间关联性与集聚特征,并基于局... 科学开展耕地质量评价,合理划定耕地保护分区,是实现耕地差异化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前提。研究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以重庆市荣昌区为例,以国家等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从村级尺度探讨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的空间关联性与集聚特征,并基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提出了耕地保护分区方案。结果表明:(1)荣昌区耕地质量全局空间上呈现较弱正相关性,全局Moran′s I值表现为耕地等别指数>利用等指数>自然等指数;局部空间上呈现较强变异特征,70%以上空间类型表现为随机分布,正相关类型(HH型和LL型)多以"组团"形态存在,负相关类型(LH型)以"点状"形态存在;(2)基于局部空间自相关类型特征及顺序组合,将耕地保护划分为重点保护区、重点改良区、适度改良区和适度调整区4类,并针对性提出耕地保护措施及管控说明。因此,在自然地理条件欠佳的山地丘陵区,研究结果可为各级行政主体精准有效地实施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指数 村级尺度 空间自相关 耕地保护分区 荣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耕地质量指数和空间自相关的苏南地区耕地保护分区 被引量:32
6
作者 高建岗 黄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3-218,共6页
掌握耕地质量指数的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特征,对耕地质量利用分区管理与制定差异化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运用江苏省2016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数据库,以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采用面积加权平均法和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计算县区的耕... 掌握耕地质量指数的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特征,对耕地质量利用分区管理与制定差异化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运用江苏省2016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数据库,以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采用面积加权平均法和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计算县区的耕地质量等别指数,探究耕地质量等别指数的集聚性规律和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苏南地区耕地质量等别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较强的集聚性规律,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逐级递减的趋势;(2)苏南地区耕地质量整体上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征,从全局Moran′s I值分析,表现为国家利用等指数>自然等指数>经济等指数;(3)从县级耕地质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耕地质量HH型呈现组团集中分布特征,LH型和HL型则零星分散在个别县区,LL型按条带状集中分布。研究基于县区耕地利用特点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类型,将苏南地区划分为重点保护区、质量提升区、结构调整区和优先建设区4个耕地保护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指数 空间自相关 耕地保护分区 苏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的有限广域继电保护分区与跳闸策略
7
作者 赵博 王栋 《集成电路应用》 2021年第11期112-113,共2页
阐述分布域集中决策的保护系统特点,系统构建的核心,保护分区原则与对策,包括故障模式、系统运行流程,从而制定适应智能电网的有限广域继电保护分区与跳闸处理策略。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有限广域 继电保护分区 跳闸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青山保护分区区划方法的研究
8
作者 赵雪磊 《辽宁林业科技》 2017年第3期40-43,共4页
该文主要研究如何将辽宁省青山保护区科学合理地区划为重点青山保护分区及合理利用区的技术方法,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建立青山保护分区决策树模型,估算出重点青山保护分区面积;其次,以兼顾经济建设发展为原则,合理调整重点青山保护分区,最... 该文主要研究如何将辽宁省青山保护区科学合理地区划为重点青山保护分区及合理利用区的技术方法,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建立青山保护分区决策树模型,估算出重点青山保护分区面积;其次,以兼顾经济建设发展为原则,合理调整重点青山保护分区,最终确定辽宁省重点青山保护分区和合理利用区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重点青山保护分区 合理利用区 反规划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黄泛平原典型城市地下水综合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9
作者 李朗 叶露 +2 位作者 黄晓燕 李凯 王明明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73-75,共3页
苏北黄泛平原地势平坦,浅部地层结构松散,地下水特别是浅部地下水易受地表环境影响。为此,选择宿迁市区建立地下水综合保护评价两级指标体系,其中地下水污染危险性、污染影响作为第一级指标,分别对应第一级指标建立DRIAC、UL第二级指标... 苏北黄泛平原地势平坦,浅部地层结构松散,地下水特别是浅部地下水易受地表环境影响。为此,选择宿迁市区建立地下水综合保护评价两级指标体系,其中地下水污染危险性、污染影响作为第一级指标,分别对应第一级指标建立DRIAC、UL第二级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一、二级指标进行加权分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苏北黄泛平原表层土结构松散、地下水脆弱性较明显,重点、次重点防护区占总面积超80%,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同区域内城市及生态地质调查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含水层 保护分区 权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分区管控探讨——以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陈宇昕 颜剑英 钟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56-60,共5页
《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实行自然保护地差别化管控。根据各类自然保护地功能定位,既严格保护又便于基层操作,合理分区,实行差别化管控”。这是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建成中国特色的以国家... 《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实行自然保护地差别化管控。根据各类自然保护地功能定位,既严格保护又便于基层操作,合理分区,实行差别化管控”。这是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建成中国特色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一项具体要求。风景名胜区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独立类型,文章通过对风景名胜区的内涵、特点以及现行分区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风景名胜区从三级管控调整为二级管控、不同类型景区实行差异化的分区管控及增加景区外围管辖区等分区管控模式,以适应未来自然保护地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管控 风景名胜区 二级管控 保护分区 功能分区 外围管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区保护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赖亦康 周兴 渠霓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5期205-206,208,共3页
针对当前基本农田保护存在的问题,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探讨了分区的内涵、方法及保护对策,最后以全州县为例进行了实地分区。
关键词 基本农田保护分区 核心保护 一般保护 划分方法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钻孔水质保护——最小安全距离保护和分区保护
12
作者 Y.拉吉库马尔 李慧(编译)(编译)卓洲(编译) 钱卓洲(编译) 《水利水电快报》 2012年第10期5-9,共5页
在非洲,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来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护地下水资源,需要良好的规划以及从立法层面到执行层面的共同努力。这种共同努力在特定场域管理以及规避由饮用、接触受污染地下水而导致的潜在健康威胁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实... 在非洲,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来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护地下水资源,需要良好的规划以及从立法层面到执行层面的共同努力。这种共同努力在特定场域管理以及规避由饮用、接触受污染地下水而导致的潜在健康威胁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实际情况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并不存在这样的体制结构;即使是存在,执行起来也困难重重。地下水资源分区保护,在理论上讲是一种可行的保护地下水水质的管理方式,但实际中,只有当众多撒哈拉以南国家建立了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经济框架之后,它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在努力达成以上目标的过程中,即使是采取一些基础水平的保护,比如在地下水资源周围设立最小保护距离,密切关注钻孔发展标准等,也可以为这些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提供足够的基本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钻孔供水 污染 保护分区 撒哈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EPON的新型保护环和分区保护子环结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延红 何浩 胡卫生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7-49,共3页
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是下一代宽带接入网的一种可行方案,为了增强网络的生存性,ITU-TG.983.1定义了几种无源光网络(PON)保护结构。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应用于EPON的新型保护环结构和分区保护子环结构,研究了其保护机制,分析了倒... 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是下一代宽带接入网的一种可行方案,为了增强网络的生存性,ITU-TG.983.1定义了几种无源光网络(PON)保护结构。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应用于EPON的新型保护环结构和分区保护子环结构,研究了其保护机制,分析了倒换时间,估计保护时间小于14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ON 保护结构 保护 分区保护子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相供电系统的牵引供电分区保护方案
14
作者 赵云云 解绍锋 张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7-189,192,共4页
贯通式同相供电系统能够取消全线的电分相,在改善电能质量和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等方面具有优势。若依然采用传统的保护系统,那么全线贯通后的系统将会是脆弱的。此时牵引网上只要有1处发生故障,整条线路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使牵引网停止... 贯通式同相供电系统能够取消全线的电分相,在改善电能质量和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等方面具有优势。若依然采用传统的保护系统,那么全线贯通后的系统将会是脆弱的。此时牵引网上只要有1处发生故障,整条线路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使牵引网停止运行。为此,对牵引网分段供电测控技术进行研究,利用MATLAB和Simulink软件分别对测控系统各部分建模,并模拟了牵引网短路故障时保护动作的情况。以某市的地铁18号线和22号线为例,通过分析故障前后分段所处电压波形的变化情况,验证了该测控方案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相供电 牵引网分段 故障潮流符号 分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盘分区保护还原技术在船舶计算机维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山 《天津航海》 2015年第1期58-60,共3页
为解决对远在万里之外的船舶计算机进行维护的课题,文章通过研究磁盘分区保护还原技术在船舶计算机系统维护中的应用,为船舶计算机维护工作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 船舶计算机维护 磁盘分区保护还原技术 AOD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中压环网大分区供电保护方案比选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蛟 杨灵芝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97,共3页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中压环网供电保护的各种方案,包含过流时间级差方案、硬线闭锁方案、近区速动方案、动态加速方案、GOOSE(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网络方案、电流选跳方案及线路母线全差动方案等。对比分析了各方案的可靠性、选择...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中压环网供电保护的各种方案,包含过流时间级差方案、硬线闭锁方案、近区速动方案、动态加速方案、GOOSE(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网络方案、电流选跳方案及线路母线全差动方案等。对比分析了各方案的可靠性、选择性、经济性和复杂性等性能。其比较结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后续工程供电保护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系统 中压环网 分区供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阳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分区研究
17
作者 范余敏 《河南科技》 2020年第22期142-144,共3页
本文收集并分析了研究区生态环境条件,根据流域数据调查结果,分析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类型,综合考虑研究区生态功能地位,提出安阳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及工程部署方案。
关键词 安阳河流域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保护修复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种保护的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功能区划研究——以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燕 叶水清 +2 位作者 赵晓雪 孙瀛 罗巧灵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4期15-22,共8页
科学合理地划定保护分区是平衡当前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关键,也是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的重要环节。以安徽省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运用优化的Marxan模型、ArcGIS空间分析法与层次分析... 科学合理地划定保护分区是平衡当前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关键,也是我国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的重要环节。以安徽省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运用优化的Marxan模型、ArcGIS空间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识别保护价值高、保护成本低的规划单元,构建以低成本协调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矛盾的优先保护格局,并明确生态旅游适宜性分区方法与管理策略。结果表明: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的优先保护单元共403个,面积共100.75 km^(2)。区域内生态旅游适宜性Ⅱ、Ⅲ级所占区块面积较大,分别为47.11%、25.48%;Ⅰ级、Ⅳ级与Ⅴ级地区面积均较小。综合划定了以3大功能区和7类功能亚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功能分区。研究结果有助于服务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来生态旅游功能区划决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分区 生态旅游发展 物种保护 系统保护规划 升金湖自然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燃气管网追加强制电流阴极保护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岑康 王磊 +2 位作者 孙华锋 韩滔 王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122,共8页
在役燃气管网追加阴极保护过程中,存在着管网电连续性间断、防腐层质量参差不齐、管网末端绝缘改造工作量大等问题,给设计与调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通过开展馈电试验和深井阳极地床勘察,探讨了阴极保护对象选择、保护分区、保护电... 在役燃气管网追加阴极保护过程中,存在着管网电连续性间断、防腐层质量参差不齐、管网末端绝缘改造工作量大等问题,给设计与调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通过开展馈电试验和深井阳极地床勘察,探讨了阴极保护对象选择、保护分区、保护电流强度确定、深井阳极地床选址与深度优选方法,针对楼栋调压箱的绝缘改造,提出了3种改造方案,测试了相应的绝缘电阻,并进行了技术经济指标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应根据联合馈电试验获得的管网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状况,合理确定深井阳极地床的数量、位置及其保护边界;②应根据阳极井纵向土壤电阻率分布、地下水位等参数,合理确定阳极井深度,减小阳极地床接地电阻与电源输出功率;③楼栋调压箱宜采用绝缘紧固件来替换普通法兰螺栓,其绝缘电阻值可达0.4 MΩ,将极大地减少绝缘改造工作量;④应根据电连续性检测与阴极保护系统调试结果,制订阀门和防腐层破损点绝缘改造计划。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对在役燃气管网追加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设计与调试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役燃气管网 强制电流 追加阴极保护 深井阳极地床 电连续性 保护分区 馈电试验 绝缘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遗产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新思考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邓明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93-96,105,共5页
解决世界遗产旅游与保护矛盾的最佳途径 ,应是满足各方利益。本文提出了一个实现遗产景观保护、旅游企业经营、旅游者旅游和地方经济发展多赢的遗产旅游模式 ,即“景区旅游 ,社区休闲”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内容、特点及实现途经。
关键词 世界遗产资源 社区旅游 遗产旅游模式 保护性开发模式 景观保护 旅游企业 分区保护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