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森林土壤pH和养分空间分布——以乐昌市为例 |
叶洋
李莹莹
张亮彪
赵志明
齐也
丁晓纲
|
《林业与环境科学》
|
2025 |
0 |
|
2
|
中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土壤水分时空异质性 |
涂晓云
赵洋毅
王克勤
欧阳田甜
李志成
和娴越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林层划分新方法-最大受光面法 |
庄崇洋
黄清麟
马志波
郑群瑞
王宏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5
|
|
4
|
我国中亚热带缓丘区红粘土红壤肥力的演化 Ⅱ.化学和生物学肥力的演化 |
孙波
张桃林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93
|
|
5
|
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各林层直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
庄崇洋
黄清麟
马志波
郑群瑞
王宏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6
|
中亚热带两种水稻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对比研究 |
陈防
刘冬碧
熊桂云
姜丽娜
郭晓敏
郭熙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7
|
中国中亚热带网纹红土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 |
叶玮
朱丽东
李凤全
杨立辉
Shinji Kanayama
Sadayo Yabuki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9
|
|
8
|
福建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更新研究 |
闫淑君
洪伟
吴承祯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9
|
|
9
|
我国中亚热带缓丘区红粘土红壤肥力的演化 Ⅰ.物理学肥力的演化 |
孙波
张桃林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42
|
|
10
|
中亚热带几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储存功能研究 |
王华
黄宇
汪思龙
邹冬生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4
|
|
11
|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研究 |
闫淑君
洪伟
吴承祯
毕晓丽
范海兰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
2005 |
16
|
|
12
|
中亚热带2种原始兰科植物对变化光环境的响应与适应 |
郭志华
臧润国
奇文清
余让才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13
|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边缘木高径分布特征 |
闫淑君
洪伟
吴承祯
|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2
|
|
14
|
中亚热带单优群落的林层划分--以格氏栲群落为例 |
马志波
黄清麟
庄崇洋
郑群瑞
王宏
陈铮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5
|
中亚热带东部茶树(Camellia sinensis)叶片光合及呼吸的研究 |
黄承才
常杰
葛滢
刘柯
徐青山
|
《科技通报》
|
1999 |
8
|
|
16
|
中亚热带4种森林类型土壤碳密度和碳贮量研究 |
李强
马明东
陈暮初
|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7
|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动态与森林景观格局研究——以福建省万木林自然保护区为例 |
闫淑君
洪伟
吴承祯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
2007 |
5
|
|
18
|
中亚热带丝栗栲群落物种-个体关系的研究 |
钱莲文
吴承祯
洪伟
宋萍
范海兰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
2004 |
2
|
|
19
|
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群落各乔木亚层的空间格局与关联性 |
马志波
黄清麟
庄崇洋
郑群瑞
王宏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20
|
基于分层的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的种间关联性 |
马志波
黄清麟
庄崇洋
郑群瑞
王宏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