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主要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1
作者 赵婉玥 徐肖文 +6 位作者 常舒舒 项志杰 郭爱珍 陈颖钰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武汉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4-1335,共12页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是危害全球养牛业健康发展的疫病之一。引起该病的病毒主要包括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BRDC)是危害全球养牛业健康发展的疫病之一。引起该病的病毒主要包括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牛副流感病毒3型(bovine parainfluenza virus 3,BPIV3)和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BRSV)等。掌握引发BRDC的主要病毒的分布情况是对该病进行精准防控、疫苗研发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我国不同地区肉牛、奶牛、牦牛及屠宰场牛为研究对象,利用PCR和RT-PCR技术对来自全国30个牧场的750份临床样品进行了BRDC主要病毒的检测。结果表明,我国牛群中BRDC主要病毒的个体检出率为9.47%(95%CI:7.5,11.8),群体检出率为33.33%(95%CI:17.9,54.3);优势病毒为BVDV,阳性检出率为5.07%(95%CI:3.6,6.9);IBRV的群阳性检出率最高,达到20.00%(95%CI:7.7,38.6),其余三种病毒的群阳性率也都大于10%。肉牛中主要病毒为BVDV,阳性检出率为5.62%(95%CI:3.9,7.8);奶牛中仅检出BVDV,阳性检出率为13.33%(95%CI:3.8,30.7);牦牛仅检出IBRV,阳性检出率为6.09%(95%CI:2.5,12.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区域间,患有BRDC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夏季和秋季相较春季更为易感。>14周龄牛相较≤14周龄牛感染的风险显著高,尤其是感染BVDV的风险。在有呼吸道症状牛中,BRDC主要病毒为BVDV,且有BVDV分别与BPIV3、BRSV混合感染的情况。在无呼吸道症状牛群中,IBRV的阳性检出率最高。综上,本研究确定了我国牛群中BRDC主要病毒的携带分布情况,确定了不同地区、季节、品种感染BRDC病毒的风险,为BRDC的精准防控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副流感病毒3型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时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牛冠状病毒的分离鉴定
2
作者 李晴晴 苏亚权 +8 位作者 李常挺 马春霞 白慧丽 李军 吴翠兰 尹杨燕 滕翎 韦天超 彭昊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23-26,共4页
本研究通过RT-PCR检测到牛冠状病毒BCoV阳性病料,使用HRT-18细胞成功分离1株牛BCoV,并对N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最终确定分离株为该病毒,命名为NN221214株。根据对N基因序列分析发现NN221214与中国江苏牛冠状病毒株HBSJZ211... 本研究通过RT-PCR检测到牛冠状病毒BCoV阳性病料,使用HRT-18细胞成功分离1株牛BCoV,并对N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最终确定分离株为该病毒,命名为NN221214株。根据对N基因序列分析发现NN221214与中国江苏牛冠状病毒株HBSJZ2112同源性最高99.6%。该毒株与中国江苏省牛冠状病毒HBSJZ2112和中国四川株SWUN-A10聚集在一个大分支,遗传距离近,但与疫苗株处于不同的分支,遗传距离较远,该毒株在广西的传播可能与牛的引种、运输、交易等因素相关。本研究为广西地区牛冠状病毒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牛冠状病毒的防控奠定基础,同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和安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病毒分离 N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安格斯犊牛与IBRV感染犊牛鼻腔菌群变化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易鹏飞 孙磊 +5 位作者 马亚楠 马雪连 李娜 孙亚伟 钟旗 姚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7-1158,共12页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是一种对全球养牛业造成严重影响的牛呼吸系统病毒。对新疆南疆地区4个规模化安格斯肉牛繁育场1月龄安格斯犊牛进行IBR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探讨IBRV感染犊牛的鼻腔菌群变化。临床调查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主要...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是一种对全球养牛业造成严重影响的牛呼吸系统病毒。对新疆南疆地区4个规模化安格斯肉牛繁育场1月龄安格斯犊牛进行IBR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探讨IBRV感染犊牛的鼻腔菌群变化。临床调查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的1月龄安格斯犊牛,采集犊牛鼻拭子,进行IBRV PCR检测,依据PCR检测结果,随机选取单纯IBRV阳性犊牛(P组)和IBRV阴性且无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健康犊牛(N组)各10头,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选择V3和V4可变区使用Illumina平台对鼻腔菌群DNA片段进行双端(Paired-end)测序,分析两组犊牛鼻腔菌群组成结构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该牛场犊牛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共计922头,犊牛呼吸道疾病临床症状发生率为8.2%(922/11 215);其中死亡98头,病死率为10.6%(98/922)。样品IBRV检出率为22.0%(50/227)。与N组犊牛鼻腔菌群分类单元数相比,P组犊牛在门、纲、目、科水平上呈极显著增加(P<0.01),且属水平也呈增加趋势(P=0.056)。Alpha多样性显示,P组犊牛鼻腔菌群均匀度(Pielou_e)和覆盖度(Goods_coverage)指数显著高于N组犊牛(P<0.05),Beta多样性中P组犊牛鼻腔菌群结构与N组犊牛有显著差异(P<0.05)。菌门和菌属差异性显示,P组犊牛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极显著低于N组犊牛(P<0.01),绿弯菌门、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蓝菌门(Cya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丰度极显著高于N组犊牛(P<0.01);P组犊牛的动性球菌属(Planococcus)、盐水球菌属(Salinicoccus)丰度显著低于N组犊牛(P<0.05),嗜盐单胞菌属(Halomona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丰度显著高于N组犊牛(P<0.05)。P组犊牛在MetaCyc代谢通路中存在9条代谢通路变化,在KEGG代谢通路丰度预测中存在7条代谢通路变化,主要和参与合成,炎性反应标志物和影响机体生长发育相关。此外,两组间鼻腔菌群在细胞功能、物质运输、分解和合成代谢以及疾病发生等预测功能方面也存在差异。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呼吸道症状病牛群中IBRV感染和鼻腔菌群组成结构及功能变化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探明犊牛感染IBRV后的发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安格斯肉牛 犊牛 鼻腔菌群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流行初探 被引量:41
4
作者 宋永峰 张志 +2 位作者 张燕霞 吴发兴 李晓成(指导)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5-27,共3页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代表株NADL的NS5B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进行套式PCR,检测从浙江、安徽、湖南、江西、广西、辽宁等地采集的43份猪病料中BVDV的流行情况,结果有7份病料可以扩增出360bp的特异性条带,阳性率为16.3%。为追踪...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代表株NADL的NS5B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进行套式PCR,检测从浙江、安徽、湖南、江西、广西、辽宁等地采集的43份猪病料中BVDV的流行情况,结果有7份病料可以扩增出360bp的特异性条带,阳性率为16.3%。为追踪BVDV在猪体中的流行来源,我们又对细胞培养用国产及进口犊牛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也能扩增到目的条带。对这些病料和血清中扩增出的目的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并用DNASTAR软件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目的片段均为BVDV序列,这些不同BVDV序列可以分为两个亚群,ZJ133、HN386、LN247、NCS-J属于BVDV-Ⅰa亚型,ZJ114、AH138、JX60、GX96、NCS-G、DZ属于BVDV-Ⅰb亚型。这些毒株与BVDVI型间的同源性为80.3%-98.6%,与BVDV-Ⅱ型的同源性为72.2%-74.4%。本文研究结果说明我国猪群中BVDV感染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应该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疯牛病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史喜菊 马贵平 +2 位作者 李冰玲 刘旭辉 李炎鑫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食品安全问题 疯牛病 食品安全事件 管理机构 卫生问题 食品卫生 口蹄疫 禽流感 二恶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主要国家疯牛病防疫策略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炎鑫 马贵平 +5 位作者 游忠明 魏荣 史喜菊 刘全国 刘旭辉 李冰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46,共3页
疯牛病的发生给许多国家在贸易上带来了的摩擦,许多疯牛病发生国家从本国的利益出发,要求其他国家进口他们的活牛和牛产品或含有牛羊源性物质的产品。同时,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陆生动物法典疯牛病章节也在不断被修改,风险评估... 疯牛病的发生给许多国家在贸易上带来了的摩擦,许多疯牛病发生国家从本国的利益出发,要求其他国家进口他们的活牛和牛产品或含有牛羊源性物质的产品。同时,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陆生动物法典疯牛病章节也在不断被修改,风险评估方面由过去的以疯牛病发病率为主改变为以疯牛病控制措施为主,牛和牛产品贸易方面的许多条款规定比以前有所放松。为了预防和控制疯牛病,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并非全部采取相同的预防措施,因此,很有必要对国内外疯牛病防疫策略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和差异点,加强和完善我国目前的疯牛病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牛病 国内外 防疫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产品贸易 陆生动物 风险评估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厂家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监测 被引量:5
7
作者 何长生 王军 +7 位作者 王非 刘华 周迎春 沈艳 占松鹤 陈静 朱良强 曹晋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4-136,共3页
为准确掌握投放安徽省的A、B、C、D 4个厂家的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在实际生产中的免疫效果,2008年秋季至2011年春季,共采集了844个猪场10 439份免疫接种后1个月左右血清样,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了O型口蹄疫抗体滴度。结果显示,4个厂家... 为准确掌握投放安徽省的A、B、C、D 4个厂家的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在实际生产中的免疫效果,2008年秋季至2011年春季,共采集了844个猪场10 439份免疫接种后1个月左右血清样,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了O型口蹄疫抗体滴度。结果显示,4个厂家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差异明显,B厂疫苗免疫效果最好,D厂疫苗次之;不同年份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差异显著,2010年的疫苗免疫接种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免疫效果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牛结节病的病因及防治
8
作者 危伟民 曾德乾 黄炳 《广西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113-115,共3页
牛结节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易在夏季暴发的病毒性流行病,牛养殖业的发展受到其严重影响。为了降低这种影响,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需要通过观察研究牛结节病的临床表现,了解其发生过程,准确、及时地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撑。... 牛结节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易在夏季暴发的病毒性流行病,牛养殖业的发展受到其严重影响。为了降低这种影响,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需要通过观察研究牛结节病的临床表现,了解其发生过程,准确、及时地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撑。在牛养殖期间,如果感染牛结节病,牛的产奶量以及产肉量极易受到影响。所以要重视此类疾病,提前预防,不管是消灭源头还是加强养殖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和饲养管理,要尽可能降低甚至隔断病毒的发生和传播,不仅如此,还需要积极宣传防控,并通过接种相关疫苗的方式来减少牛结节病的发病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肉量 结节病 流行病 牛养殖 产奶量 养殖过程 饲养管理 病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疑似牛副流感的诊治
9
作者 黄海流 覃艳华 《广西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264-265,共2页
我县大厂镇某农户从异地引进了一批肉牛,由于缺乏技术、饲养管理不到位,发生了牛副流感。发病初期没有引起重视,耽误了治疗,前后有13头牛发病,死亡6头,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诊治经过总结如下。1发病经过。2023年10月2日上午7时许,... 我县大厂镇某农户从异地引进了一批肉牛,由于缺乏技术、饲养管理不到位,发生了牛副流感。发病初期没有引起重视,耽误了治疗,前后有13头牛发病,死亡6头,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诊治经过总结如下。1发病经过。2023年10月2日上午7时许,笔者接到大厂镇一农户来电称:其2023年9月25日从异地引进了一批约4月龄的肉牛32头(出具有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布病检测报告),28日发现有2头牛咳嗽,但未采取措施,29日又有3头咳嗽、呼吸困难、食欲减少,户主就到附近兽药店购买氟苯尼考粉、阿莫西林粉、麻杏石甘散、青霉素和黄芪多糖注射液等药物投喂和注射,连续投喂3天,也注射了两针,但效果不佳;之后陆续有多头牛出现咳嗽,现在有2头已倒地不起。笔者经一番准备后出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注射液 动物产地检疫 呼吸困难 副流感 合格证明 大厂镇 布病 麻杏石甘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抗梅花鹿源BVDV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玉赜 张连学 +2 位作者 姚允怡 齐宪辉 郜玉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036-14036,14044,共2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抗BVDV作用,为人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性红染料法,研究了人参皂苷的抗BVDV作用。[结果]人参皂苷对MDBK细胞无损伤的最大安全浓度是12.80μg/m l,在1.60~12.80μg/m l范围内人参皂苷抗BVDV效果显著。...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抗BVDV作用,为人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性红染料法,研究了人参皂苷的抗BVDV作用。[结果]人参皂苷对MDBK细胞无损伤的最大安全浓度是12.80μg/m l,在1.60~12.80μg/m l范围内人参皂苷抗BVDV效果显著。[结论]人参皂苷具有显著的抗BVDV病毒作用,在安全浓度范围内,人参皂苷抗病毒的作用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梅花鹿 抗病毒 BV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牛流行热的诊治
11
作者 温新瑞 孙晓琳 +3 位作者 黄张玲 韦成威 马琳 苏文广 《广西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265-266,共2页
牛流行热又名牛暂时热,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由牛流行热病毒(Bovine Ephemeral Fever Virus,BEFV)引起[1]。该病主要侵害3~5岁的牛,犊牛和老年牛的发病率较低,高产奶牛、怀孕母牛的发病率高于公牛,且产奶量越高发病越严... 牛流行热又名牛暂时热,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由牛流行热病毒(Bovine Ephemeral Fever Virus,BEFV)引起[1]。该病主要侵害3~5岁的牛,犊牛和老年牛的发病率较低,高产奶牛、怀孕母牛的发病率高于公牛,且产奶量越高发病越严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流行热 怀孕母牛 牛暂时热 高产奶牛 产奶量 犊牛 高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犊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与轮状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少华 刘文浩 +4 位作者 曹竹婷 王长法 杨宏军 高运东 仲跻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5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混合感染 轮状病毒 诊治 犊牛腹泻 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验 急性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部分种猪场O型口蹄疫免疫效果监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正军 程雷 +1 位作者 徐小艳 陈昌海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0-40,共1页
1材料与方法 1.1血清样品2002-2007年共采集血清样品4052份.来自江苏省内21家种猪场.为4-5月龄的后备母猪血清.都已实施了O型FMD疫苗免疫。样品的猪场和年度及分布情况见表1。
关键词 O型口蹄疫 免疫效果监测 种猪场 江苏省 血清样品 疫苗免疫 FMD 猪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疯牛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景志忠 李克斌 瞿惠玲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3期11-16,共6页
疯牛病 (牛海绵状脑病 )是由朊病毒即传染性蛋白颗粒 ( Prion)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致死性的传染病。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学和防制学等方面 ,较为详细地综述该病在欧洲特别是英国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控... 疯牛病 (牛海绵状脑病 )是由朊病毒即传染性蛋白颗粒 ( Prion)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致死性的传染病。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学和防制学等方面 ,较为详细地综述该病在欧洲特别是英国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控制流行所采取的措施。同时本文重点从病原学入手 ,阐述疯牛病病原的结构、组成成分、复制机理、生化特性、致病特性以及与其它寻常病毒和微生物的本质区别。该文进一步提醒我国政府及专业预防机构 ,虽然我国尚未发现疯牛病病例 ,但潜在发生的危险性依然存在 ,应引起我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牛病 朊病毒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结构特征 症状 病理学 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生物学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继昌 童光志 +1 位作者 张秀英 刘忠贵 《中国兽药杂志》 2001年第6期45-48,共4页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 I型牛疱疹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简要介绍此病的免疫生物学诊断方法和疫苗接种防治措施。
关键词 传染性鼻气管炎 免疫性生物学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检测BVD-MDV抗体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新华 刘守仁 张荣兴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4-45,共2页
ELISA检测BVD-MDV抗体王新华,刘守仁,张荣兴(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832000)(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所)自1980年国内首次报道牛病毒性腹泻验(ELISA)检测BVD-MDV抗体,以确定粘膜病(BVD-... ELISA检测BVD-MDV抗体王新华,刘守仁,张荣兴(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832000)(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所)自1980年国内首次报道牛病毒性腹泻验(ELISA)检测BVD-MDV抗体,以确定粘膜病(BVD-MD)以来,已有许多地区在小鼠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 病毒性腹泻 粘膜病 抗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近来国际疯牛病状况的分析与评论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雨田 邹艳丽 洪伟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疯牛病 国际 评论 病状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技术壁垒 肉骨粉 病国 稳定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首例奶牛伪狂犬病的诊断和防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武成 包树 +2 位作者 向秀成 黎满香 王吉祥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89-191,共3页
报告了湖南省首例奶牛伪狂犬病.动物感染试验、兔体免疫保护试验、免疫琼扩试验以及病毒分离与鉴定证实了临床诊断.兔体免疫保护试验还表明,闽A株病毒疫苗对湖南分离株伪狂犬病毒有交叉保护作用.
关键词 乳牛 牛病 诊断 湖南 伪狂犬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血清中和抗体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14
19
作者 郑志刚 刘佩兰 +2 位作者 郑增忍 王永玲 杜元钊 《动物检疫》 1991年第5期40-42,共3页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是由病毒引起的,广为传播的牛羊的一种传染病,猪可自然感染并产生抗体,但不表现临床症状,除此之外,本病毒还可以感染麋和鹿。急性感染的牛可引起严重的消化道病变,并发生死亡。慢性感染者生长缓慢,影响增重...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是由病毒引起的,广为传播的牛羊的一种传染病,猪可自然感染并产生抗体,但不表现临床症状,除此之外,本病毒还可以感染麋和鹿。急性感染的牛可引起严重的消化道病变,并发生死亡。慢性感染者生长缓慢,影响增重和产奶。公牛可通过精液感染母牛;怀孕母牛被感染后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 腹泻 粘膜病 血清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诊断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越 刘立元 +2 位作者 刘腾 赵月兰 秦建华 《北方牧业》 2016年第11期27-28,共2页
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牛传染病,其特征是消化道黏膜糜烂、坏死、胃肠炎和腹泻。此病呈世界性分布,在许多养牛发达国... 牛病毒性腹泻病-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牛传染病,其特征是消化道黏膜糜烂、坏死、胃肠炎和腹泻。此病呈世界性分布,在许多养牛发达国家,如美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尤其严重,给畜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自80年代首次报道该病以来,许多地区先后报道有本病的发生。内蒙、吉林、宁夏、山东、河南和西藏、新疆、南京、北京、安徽、江苏、广西等均有本病的报道,表明我国也存在着严重的污染,应引起足够的重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 黏膜病 DIARRHEA 畜牧养殖业 消化道黏膜 BVDV 双抗体夹心 中和试验 血样检测 细胞培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