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吻合隐神经的内踝上皮瓣带蒂移植修复对侧足跖内侧软组织缺损1例
1
作者 周健华 张功林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731-733,共3页
患者,女,9岁。因重物砸伤致左足底内侧软组织缺损,在外院行常规游离植皮失败3周后,于2019年3月13日入院。检查:左足底内侧软组织缺损4 cm×5 cm,伴第1跖趾关节部分关节囊和肌腱外露。创面内侧至足内侧缘,外侧至第3趾外侧纵轴线,远... 患者,女,9岁。因重物砸伤致左足底内侧软组织缺损,在外院行常规游离植皮失败3周后,于2019年3月13日入院。检查:左足底内侧软组织缺损4 cm×5 cm,伴第1跖趾关节部分关节囊和肌腱外露。创面内侧至足内侧缘,外侧至第3趾外侧纵轴线,远端至趾间关节近侧,近侧至跖内侧中远交界处(图1a)。足背动脉搏动和趾端循环与足趾活动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神经吻合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被引量:17
2
作者 雷林革 何如祥 +2 位作者 程鹏 张建磊 祁多宝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8期634-63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动脉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11例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男10例,女1例;年龄23~46岁,平均28.6岁;车祸伤4例,压砸伤3例,机器绞伤4例。缺损面积为2.0cm×4....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动脉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11例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男10例,女1例;年龄23~46岁,平均28.6岁;车祸伤4例,压砸伤3例,机器绞伤4例。缺损面积为2.0cm×4.0cm~4.0cm×8.5cm。11例均为前足复合组织缺损。采取急症或亚急诊游离腓动脉肌皮穿支动脉皮瓣移植修复。受伤至手术时间6~96h,平均31.8h。切取面积2.5cm×4.5cm~4.0cm×9.0cm。动脉血管蒂与受区采用端端吻合。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9例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皮瓣略臃肿,外观及弹性良好,功能较好,皮瓣供区组织损伤轻,较小的缺损,供区可直接缝合,即便植皮,瘢痕较小且隐蔽。结论:腓动脉穿支动脉动脉皮瓣的血管解剖恒定、皮瓣厚薄适中,操作简单,是修复前足软组织中小面积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足前段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跟腱断裂的微创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永贵 刘江涛 +2 位作者 徐俊昌 王一仲 庄正陵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1期1068-1070,共3页
急性跟腱断裂是常见的运动损伤,目前针对急性跟腱断裂最佳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存在较多争议,其治疗方式主要分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时间长,跟腱再断裂率较高,术后功能恢复慢。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存在一系列并发症,而微创手术是... 急性跟腱断裂是常见的运动损伤,目前针对急性跟腱断裂最佳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存在较多争议,其治疗方式主要分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时间长,跟腱再断裂率较高,术后功能恢复慢。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存在一系列并发症,而微创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口的暴露,降低手术损伤范围,缩短手术时间并且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在临床上日益得到重视,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缝合技术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感觉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足皮肤缺损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新红 吴水培 +3 位作者 俞立新 于凤宾 朱亚中 周嵘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753-755,共3页
关键词 皮瓣修复 股前外侧 带感觉神经 足皮肤缺损 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足部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技术 股外侧皮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 被引量:27
5
作者 崔志鹏 马爱红 +4 位作者 李天文 惠萍 孙红 陈波 郭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静脉造影(CTV)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下肢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MSCTV)检查12例,同期均做下肢静脉Dopp ler超声(US)检查;其中1例同时进行了肺动脉CT血管造影,并于延迟2m in时行间接法下肢静...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静脉造影(CTV)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下肢多层螺旋CT静脉造影(MSCTV)检查12例,同期均做下肢静脉Dopp ler超声(US)检查;其中1例同时进行了肺动脉CT血管造影,并于延迟2m in时行间接法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病例均采用5mm层厚和层间距行踝关节至髂骨上缘水平的增强CT扫描,并获得原始图像,图像经1.25mm层厚和50%的重叠处理后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64排螺旋CT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1例,诊断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1例,同时合并肺栓塞1例。以US作对照,64排螺旋CTV显示股静脉和腘静脉血栓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98.6%。MSCTV上DVT表现为静脉腔内不规则低密度充盈缺损,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表现为深静脉边缘不规则且于延迟2m in扫描见其远端引流静脉区造影剂点状残留。结论:64排螺旋CTV在显示股腘静脉血栓与US具有同等价值,MSCTV可作为下肢静脉血栓性病变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静脉造影 血栓 下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皮下血管网层反取皮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在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郭宗慧 余霄 +2 位作者 唐寅 付有伟 庞清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6期569-573,共5页
目的:总结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后急诊给予真皮下血管网层反取皮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0例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10例;年龄16~67(48±13)岁。车祸伤19例... 目的:总结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后急诊给予真皮下血管网层反取皮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0例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10例;年龄16~67(48±13)岁。车祸伤19例,碾轧伤1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0(5±1) h。所有病例给予I期彻底清创,真皮下血管网层反取皮植皮后多切口引流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覆盖7~10 d。拆除VSD观察创面成活情况:如果坏死面积大,需清创切痂待创面肉芽生长满意后择期再次取皮植皮术;小面积坏死皮肤加强换药直至愈合。结果:30例均获随访,时间7~48(20±11)个月。无一例出现感染,30例经Ⅰ期成活面积均达到85%以上;5例皮肤坏死范围在12%左右,Ⅱ期经再次清创游离植皮后愈合,其余患者经过加强换药后均获愈合。真皮下血管网层回植的皮肤颜色、弹性、感觉、耐磨耐压性良好,各关节活动良好,未见明显皮肤粘连引起肢体活动受限。结论:真皮下血管网层回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可大大降低了创面感染率,促进了皮片与创面的贴敷,利于引流,提高了反取皮的成活率,改善了下肢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离组织瓣 引流术 下肢 创伤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1
7
作者 郑继会 马杰 +2 位作者 苑娜 胡思斌 赵均福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10期757-75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3月至2004年11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9例,男17例,女2例;年龄17~49岁,平均31.4岁;左足11例...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3月至2004年11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9例,男17例,女2例;年龄17~49岁,平均31.4岁;左足11例,右足8例。切取皮瓣面积最大30cm×18cm,最小18cm×9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缘坏死,换药愈合。随访6个月~2年,平均18个月,皮瓣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单,成活率高,是修复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 被引量:20
8
作者 吕涛 周潘宇 +3 位作者 许硕贵 杨党鹏 王国勇 贲道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期150-151,154,共3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处理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86例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均采用急诊清创、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若合并大面积皮肤...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处理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86例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均采用急诊清创、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若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撕脱,则取撕脱皮肤并打薄回植,以VSD覆盖;若合并软组织缺损,则清创后以VSD覆盖;若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则在切开减张后同期VSD覆盖。结果 86例患者中,除3例因个人因素中途出院外,其余83例均完成了既定治疗方案,转移皮瓣和植皮均成活,创面愈合良好,无一例截肢。结论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患者,早期简单清创后采取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方法,在迅速稳定骨折的同时,能有效封闭创面,改善二期创面修复环境,有利于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外固定 骨折 开放性 粉碎性 下肢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跖底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趾皮肤缺损 被引量:10
9
作者 胡勇 王增涛 +3 位作者 李淑媛 许庆家 魏宝富 孙文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9期805-806,808,共3页
目的探讨趾外伤或再造后皮肤缺损使用带蒂皮瓣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9月~2009年9月用跖底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趾皮肤缺损21例。在足底设计以跖底动脉为蒂的跖底动脉皮支穿出点为中心的逆行皮瓣修复趾皮肤缺损,设计的... 目的探讨趾外伤或再造后皮肤缺损使用带蒂皮瓣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9月~2009年9月用跖底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趾皮肤缺损21例。在足底设计以跖底动脉为蒂的跖底动脉皮支穿出点为中心的逆行皮瓣修复趾皮肤缺损,设计的跖底皮瓣宽度均小于3cm,供区可以直接缝合。再造时足部供区切取的面积较大,用跖底皮瓣修复趾骨外露创面,其余部分配合植皮。结果 21例跖底动脉皮瓣全部成活,8例外伤和4例Ⅰ度指尖缺损再造的趾供区直接用跖底皮瓣修复,9例拇甲瓣供区配合植皮。供区修复后外形良好,不需要二期整形。结论跖底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趾皮肤缺损,皮瓣薄、有神经支配、解剖位置恒定,是修复趾端小面积皮肤缺损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底动脉 皮瓣 移植 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前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勇 王增涛 +4 位作者 朱小雷 孙文海 刘志波 朱磊 许庆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636-637,共2页
目的 探讨胫前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以胫前动脉皮支穿出点为中心的逆行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胫前供区直接缝合或用腹股沟全厚皮打包植皮。结果 7例胫前动脉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6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6个... 目的 探讨胫前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以胫前动脉皮支穿出点为中心的逆行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胫前供区直接缝合或用腹股沟全厚皮打包植皮。结果 7例胫前动脉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6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6个月,皮瓣无明显臃肿,色泽良好,外形满意。结论 胫前动脉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前足缺损可行,取材方便、操作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前动脉 皮瓣 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25例体会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旭 刘亚平 +3 位作者 刘桂芳 张云飞 屈志刚 侯书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皮瓣 修复 足部软组织缺损 带隐神经营养血管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宏生 李宇 +3 位作者 纪影畅 蔡湘娜 林常敏 李国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497-498,共2页
目的探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转移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7例下肢软组织缺损,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远1/3胫前、足背、足跟、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面积8 cm×6 cm... 目的探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转移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7例下肢软组织缺损,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远1/3胫前、足背、足跟、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面积8 cm×6 cm^18 cm×10 cm。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40个月,平均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切取方便,血供丰富且不牺牲主要动脉,静脉血回流通畅,适合修复小腿远1/3胫前、足背、足跟、踝部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皮瓣 组织缺损 小隐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下肢负重立位DR成像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传东 成成 +1 位作者 马青 王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3期506-508,共3页
近年来,直接数字化成像设备(direct radiography,DR)以其较大的曝光宽容度,能进行多种后处理、而且无须胶片,存储、传输方便,并大大减少技术人员的工作量等优点迅速成为了各家大医院放射科主要的影像设备。
关键词 全下肢 负重立位 数字化成像 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DVT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岩 张十一 +2 位作者 刘洋 金星 袁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8期51-52,共2页
目的观察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41例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行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22例行髂静... 目的观察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41例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行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22例行髂静脉支架植入术。结果本组均无手术后死亡者,无肺动脉栓塞发生。术后3~5 d患者肢体肿胀开始消退,术后5~10 d肿胀明显消退。静脉造影示下肢静脉血栓溶解,少数残存短段血管壁毛糙。38例获随访23例下肢深静脉主干通畅、瓣膜形态良好;11例深静脉不完全通畅、瓣膜形态模糊,未发现支架移位和变形;4例髂静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腘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KETT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疗法 腘静脉置溶栓 骼静脉球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lect滤器置入时间对滤器穿透下腔静脉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鹏 程志远 +4 位作者 李金勇 张蕴鑫 贾伟 田轩 刘建龙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0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Celect滤器置入时间对滤器穿透下腔静脉的影响。方法选择骨折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置入Celect滤器患者160例,滤器取出前行增强CT检查,于CT重建图像上测量滤器置入<30天者和≥30天者滤器穿透下腔静脉情况,计算滤器穿透率、穿透最... 目的探讨Celect滤器置入时间对滤器穿透下腔静脉的影响。方法选择骨折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置入Celect滤器患者160例,滤器取出前行增强CT检查,于CT重建图像上测量滤器置入<30天者和≥30天者滤器穿透下腔静脉情况,计算滤器穿透率、穿透最大长度和穿透的主/副腿数量;分析最大穿透长度和穿透的主/副腿数量的相关性及其与滤器置入时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无肺栓塞表现,7例患者出现间断腹痛或腰痛。本研究滤器穿透率为79%(84/106),穿透时间(23.0±2.6)d。滤器置入<30天者(75例)及≥30天者(31例)穿透率分别为72.00%、96.77%,穿透最大长度分别为(5.447±3.174)、(9.968±8.549)mm,穿透的主/副腿数量分别为(3.09±1.70)、(4.13±1.89)支,两者比较P均<0.01。滤器置入时间与最大穿透长度、穿透的主/副腿数量的相关度分别为0.359、0.410,滤器置入≥30天与穿透的主/副腿数量呈正相关关系(r=0.615,P<0.01)。结论 Celect滤器植入30天后穿透下腔静脉的比例和程度会明显增加;植入30天以上穿透的主/副腿数量与置入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下腔静脉造影 CT 滤器穿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火腿加工过程中的理化特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江玉霞 李兴民 +1 位作者 李海芹 闫文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3-145,共3页
以传统金华火腿为原料 ,跟踪测定了火腿加工全过程中半膜肌和股二头肌的水分、NaCl、非蛋白态氮 ,水溶性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半膜肌和股二头肌的水分含量逐渐降低 ;NaCl含量逐步上升 ,水溶性氮的含量在加工过程中... 以传统金华火腿为原料 ,跟踪测定了火腿加工全过程中半膜肌和股二头肌的水分、NaCl、非蛋白态氮 ,水溶性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半膜肌和股二头肌的水分含量逐渐降低 ;NaCl含量逐步上升 ,水溶性氮的含量在加工过程中先降低后升高 ,非蛋白态氮的含量也逐步上升。各种游离氨基酸随着加工的进行 ,含量逐渐增加 ,尤其是谷氨酸 ,金华火腿主要的鲜味物质 ,在加工过程中含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基酸含量 半膜肌 股二头肌 蛋白 升高 谷氨酸 增加 金华火腿 加工过程 鲜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关节囊外骨钻孔治疗膝骨关节炎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贵清 徐立录 +2 位作者 曹卫权 蔡显义 朱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结合关节囊外骨钻孔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 1 996年 2月~ 2 0 0 0年 8月对 74例 (82膝 )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进行膝关节镜下清理术 (A组 )和膝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关节囊外骨钻孔 (B组 )两种方法治...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结合关节囊外骨钻孔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 1 996年 2月~ 2 0 0 0年 8月对 74例 (82膝 )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进行膝关节镜下清理术 (A组 )和膝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关节囊外骨钻孔 (B组 )两种方法治疗 ,术后随访 1~ 3年 ,采用相关标准记分以确定两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别 (α<0 .0 5) ,B组疗效优于A组。结论 :膝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关节囊外骨钻孔术是治疗膝骨关节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关节镜 关节囊外骨钻孔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京升 汪玉良 +5 位作者 夏亚一 郝俊龙 周海宇 赵琳 吴萌 王旭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0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42例足跟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8~65岁,平均37岁。皮肤缺损范围3 cm×2 cm^18 cm×16 cm。伤后至手术时间8 h... 目的:探讨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42例足跟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8~65岁,平均37岁。皮肤缺损范围3 cm×2 cm^18 cm×16 cm。伤后至手术时间8 h^10年。足底内侧皮瓣13例,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蒂皮瓣18例,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蒂皮瓣11例。观察术后皮瓣外观、血运、质地、弹性及皮肤两点辨别觉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切痂后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3例术前有严重深部感染术后残留窦道,经5~12个月换药后窦道痊愈。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个月~6年。术后皮瓣外形满意,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无溃疡发生,有痛觉,两点辨别觉为4~12 mm。结论: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小于8 cm×6 cm选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术简单,疗效显著。足跟部缺损面积大于8 cm×6 cm选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该类皮瓣具有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存活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节段的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缺损 被引量:6
19
作者 孟朝晖 梁钢 孙建平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8期631-63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的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缺损的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至2012年治疗13例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15~76岁,平均38.6岁。采用3种不同节段的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包括...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的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缺损的适应证和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至2012年治疗13例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15~76岁,平均38.6岁。采用3种不同节段的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包括外踝尖后上4~7cm处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8例;外踝尖后上9~11cm处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缺损3例;外踝尖后上1~2cm处外踝后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缺损2例。皮瓣切取面积为4.5cm×2.5cm~16cm×10cm。供瓣区创面移植皮片修复。结果:13例皮瓣术后均未发生血管危象及切口感染,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厚薄适中,无烫伤及溃疡发生;供、受区外形及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灵活选用不同节段的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缺损,可获得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腓肠神经 下肢 修复重建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股外侧皮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小雷 胡勇 +3 位作者 王增涛 孙文海 刘志波 朱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0期783-784,共2页
目的探讨用带股外侧皮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同时用股外侧皮神经与腓浅神经吻合修复足背皮肤缺损38例。结果皮瓣全部存活。术后足背感觉2~4个月完全恢复,供区3~6个月逐渐恢复... 目的探讨用带股外侧皮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同时用股外侧皮神经与腓浅神经吻合修复足背皮肤缺损38例。结果皮瓣全部存活。术后足背感觉2~4个月完全恢复,供区3~6个月逐渐恢复触、痛、温觉。38例随访4~18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功能均正常。结论带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神经位置恒定,切取方便,术后皮瓣有感觉,耐磨,是修复足背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足背 皮肤缺损 股外侧皮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