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科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患者院内感染流行病学特征的meta分析
1
作者 王英 钟博华 +5 位作者 王丽芳 朗秋燕 罗海彬 王书林 李春朋 廖敏 《临床荟萃》 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儿科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患者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集关于... 目的系统评价儿科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患者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集关于儿科ECMO支持患者院内感染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到2023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使用Stata 18.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3353例儿科ECMO支持患者,其中发生院内感染患者712例。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8.55%[95%CI(22.26%,35.28%)]。病原学分布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约占68.68%),其中前3位为:鲍曼不动杆菌(26.93%)、肺炎克雷伯菌(11.90%)、铜绿假单胞菌(9.39%)。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儿科ECMO支持患者院内感染率较高,且可能受地域影响。受研究质量影响,上述结论尚待更高质量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作用 院内感染 发生率 流行病学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技术在A型主动脉夹层产妇救治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彩霞 汪玲 +1 位作者 易杰 覃方芳 《巴楚医学》 2024年第3期30-33,共4页
产妇并发A型主动脉夹层(TAAD)是一种罕见且极度危重的临床紧急情况,亟需紧急手术治疗。由于产后特殊的生理状态、夹层对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的显著消耗,以及体外循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凝血因子大量破坏,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子宫内大出血的高... 产妇并发A型主动脉夹层(TAAD)是一种罕见且极度危重的临床紧急情况,亟需紧急手术治疗。由于产后特殊的生理状态、夹层对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的显著消耗,以及体外循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凝血因子大量破坏,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子宫内大出血的高危风险。因此,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实施夹层手术,无疑是一项技术性与挑战性并存的医学任务。体外循环灌注师不仅需要精准掌控体外循环系统的运行,更要对手术过程中的出血与止血情况保持高度警觉。本文深入探讨了TAAD产妇行体外循环技术的操作要点,旨在为临床实践中体外循环技术的应用提供宝贵的参考,以期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A型主动脉夹层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防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朕瑜 彭民金 +4 位作者 董晨 李丽 唐以军 孙敏 谢多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45-49,共5页
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人群。本文综述了ECMO支持治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控措施,并从患者相关因素、治疗相关因素及环境与设备因素阐明该人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防控措施涵盖合理置管、拔管操作,... 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风险人群。本文综述了ECMO支持治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防控措施,并从患者相关因素、治疗相关因素及环境与设备因素阐明该人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防控措施涵盖合理置管、拔管操作,清洁消毒,建立专业团队,加强感染监测,监测药物浓度,导管材料的选择。本文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前沿指导,加强对该领域的专业认知,以实现在ECMO支持治疗中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应用于心肺复苏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4
作者 李冠珠 杨亚婷 +2 位作者 邓金和 邵兰 曾朝坤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3期208-215,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应用于心肺复苏治疗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VIP、CNKI、WanFang Date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3... 目的系统评价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应用于心肺复苏治疗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VIP、CNKI、WanFang Date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17篇文献,共计105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增加自主循环恢复率[RR=2.02,95%CI(1.74,2.34),P<0.01],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MD=-8.91,95%CI(-11.13,-6.69),P<0.01],增加了24 h存活率[RR=2.43,95%CI(1.86,3.18),P<0.01]及出院存活率[RR=2.41,95%CI(1.83,3.18),P<0.01],降低了终止复苏率[RR=0.39,95%CI(0.22,0.68),P=0.001],增加了复苏后6 h尿量[MD=130,95%CI(113.68,146.32),P<0.01];但复苏后平均动脉压及心电图ST-T下移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肾上腺素应用于心肺复苏治疗时,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缩短复苏时间,提高患者24 h及出院存活率,增加复苏后6 h尿量,改善器官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垂体后叶素 肾上腺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并发血栓发生率的meta分析
5
作者 彭伊梦 姚杨 +3 位作者 李思雨 丁格 孙亚楠 王胜昱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1期5-11,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治疗患者血栓发生率。方法 通过“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或ECMO”、“thrombus或complication”等关键词检索文献,检索PubMed、EMBASE、万方... 目的 系统评价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治疗患者血栓发生率。方法 通过“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或ECMO”、“thrombus或complication”等关键词检索文献,检索PubMed、EMBASE、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2月有关ECMO及血栓并发症的相关研究,指定2人按照纳排标准对检索的文章进行筛选,应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及亚组分析,依据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评价文章质量。结果 经筛选共纳入16篇文献和1 1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ECMO治疗患者血栓的发生率为52.0%(95%CI:0.30~0.88),I2=91%(P<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45岁、45~59岁ECMO治疗患者并发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27.0%(95%CI:0.14~0.50)、53.0%(95%CI:0.29~0.97),ECMO平均持续时间≤10 d、>10 d血栓发生率分别为50.0%(95%CI:0.34~0.74)、39.0%(95%CI:0.11~1.38),体质量指数为24~27.9 kg/m^(2)、≥28 kg/m^(2)的血栓发生率分别为27.0%(95%CI:0.07~1.07)、66.0%(95%CI:0.36~1.2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抗fxa 3种不同的抗凝监测方式血栓发生率分别为57.0%(95%CI:0.47~0.69)、13.0%(95%CI:0.08~0.20)、45.0%(95%CI:0.36~0.57)。结论 ECMO治疗患者血栓发生率为52.0%,年龄大、ECMO持续时间短、高体质量指数、采用APTT监测抗凝者血栓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作用 血栓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段大为 刘维永 +4 位作者 朱海龙 王晓武 程云阁 俞世强 邵继凤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8期7-8,11,共3页
目的 :探讨胸壁打孔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方法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房间隔缺损 1 6例 ,室间隔缺损 46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 ,采用胸壁打孔经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后股动脉 ,股静... 目的 :探讨胸壁打孔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方法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房间隔缺损 1 6例 ,室间隔缺损 46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 ,采用胸壁打孔经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后股动脉 ,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完全在胸腔镜下行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修补。结果 :62例患儿体外循环时间 (78.5± 2 3)min ,主动脉阻闭时间 (2 8.5± 1 2 .7)min ,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均自动复跳。除 1例患者因术后残余漏而再次体外循环外手术外 ,其他患者手术顺利 ,术后无并发症并痊愈出院。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路径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张伟英 叶文琴 +2 位作者 赵继军 沈秀群 顾晖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4期28-30,共3页
目的为提高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ff 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OPCAB)患者术后早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应用临床路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并研究其实施效果。方法将35例OPCAB术患者分成2组,试验组在术后进入临床路径,监护期间... 目的为提高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ff 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OPCAB)患者术后早期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应用临床路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并研究其实施效果。方法将35例OPCAB术患者分成2组,试验组在术后进入临床路径,监护期间施行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方法,共20例;对照组按以往的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共15例。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术后活动”、“疼痛管理”、“防止便秘”、“排便护理”和“病房康复”这5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对护士的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试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对OPCAB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增进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术后康复进程,使用临床路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 OPCAB 术后 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K液与含血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范全心 李德才 +4 位作者 王安彪 杜亮 訾捷 张文龙 邹承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比较HTK液和含血停搏液在复杂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40例重症复杂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HTK液组(16例)手术中采用HTK液保护心肌;对照组(24例)术中采用常规1:4含血停搏液保护心肌。测定术前、主动脉开放后8h、24h、48h血... 目的比较HTK液和含血停搏液在复杂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40例重症复杂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HTK液组(16例)手术中采用HTK液保护心肌;对照组(24例)术中采用常规1:4含血停搏液保护心肌。测定术前、主动脉开放后8h、24h、48h血中肌钙蛋白I(cTn I)和磷酸激酶同工酶(CK-M B)浓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正性肌力药物使用率、机械通气支持时间、ICU监护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HTK组和对照组平均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分别为87.5%、64.6%(P<0.05)。主动脉开放后8h、24h对照组cTn I和CK-M B均明显高于HTK组(P<0.05)。两组其余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HTK心脏停搏液对复杂重症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略优于1:4含血停搏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HTK心脏停搏液 含血心脏停搏液 心肌保护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在体外循环心肌保护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范阜东 陈成 +2 位作者 钱军岭 王强 王东进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在体外循环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将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生脉注射液处理,其余处理方法两组相同。两组均分别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的6个时间点抽取血液,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在体外循环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将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生脉注射液处理,其余处理方法两组相同。两组均分别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的6个时间点抽取血液,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手术前3 d两组患者血清SOD活力、MDA水平、cTnI和CK-MB均无明显差异,手术开始前实验组血清SOD活力高于对照组,而术后24 h时实验组血清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血清CK-MB水平在主动脉开放后、体外循环运转结束和手术结束时这3个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在手术结束时,实验组血清cTnI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生脉注射液可以增强血清中SOD活力及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体外循环过程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体外循环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体外循环肺损伤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常田 景华 +7 位作者 李忠东 胡小南 董国华 罗立国 顾卫东 申翼 许飚 钱建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在围体外循环术 (CPB)中的变化及其与肺损伤的相关性。 方法 :临床选择 2 0例接受CPB术的患者 ,分别测定CPB开始 (术中进行肝素化之前 )、开始后 5min、结束时 (鱼精蛋白中和之前 )、结束后 1h和 6h...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在围体外循环术 (CPB)中的变化及其与肺损伤的相关性。 方法 :临床选择 2 0例接受CPB术的患者 ,分别测定CPB开始 (术中进行肝素化之前 )、开始后 5min、结束时 (鱼精蛋白中和之前 )、结束后 1h和 6h血浆MMP 9浓度 ,同时测定CPB结束后各时间点的肺泡 动脉氧分压差 (A aDO2 )、呼吸指数 (RI) ,记录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流时间及拔管时间。 结果 :①在CPB结束时及结束后 1h血浆MMP 9的浓度与基础值及CPB开始后 5min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其中在CPB结束时血浆MMP 9的浓度达到最高峰值 ,之后呈下降趋势 ,6h后接近基础值 ;②血浆MMP 9浓度与主动脉阻断时间有较明显的相关性 ,与转流时间相关性不甚明显 ;③由于术后肺损伤实际发生率较低 ,尤其是早期肺损伤不易测定 ,因此在血浆MMP 9浓度的变化与术后肺功能损伤之间未见有明显相关性。 结论 :CPB可以引起血浆MMP 9浓度的明显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术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罗文琦 甄文俊 +3 位作者 欧阳小康 王怀斌 谭洁 马玉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9期653-656,共4页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分析114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基础Scr水平,采用AKI网络推荐标准(AKIN)分为A、B、c、D4个组...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分析114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基础Scr水平,采用AKI网络推荐标准(AKIN)分为A、B、c、D4个组,绘制四组Scr、Bun的变化趋势图,分析四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观察指标,探讨AK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心脏术后发生AKI患者的Scr、Bun水平经历了1-3d升高和扣3d的恢复过程。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Scr正常的患者,基础Scr值、体外循环(CPB)时间、阻断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输入红细胞量是心脏术后发生AKI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础Scr值和LVEF〈40%可能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肾功能不全者,术后总引流量是发生AK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心脏术后肾功能指标Scr和BUN的变化趋势有一定规律。AKI的发生与多种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基础Scr值与肾功能可能并不一致。对心脏手术患者应加强术前评估和术中、术后监测,预防和减少AK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直视手术 肾功能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例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春 谷天祥 +3 位作者 房勤 刘波 毛乃惠 李卓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42-43,共2页
目的总结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197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采用恰当的体外循环灌注方法;心肌保护采用4∶1冷含血停搏液,应用单... 目的总结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197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采用恰当的体外循环灌注方法;心肌保护采用4∶1冷含血停搏液,应用单纯顺灌、顺灌联合逆灌、顺灌联合桥灌、顺逆灌联合桥灌技术。结果术中转流平稳,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手术顺利。结论良好的心肌保护和合理的体外循环灌注是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环酸、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手术法洛四联症患儿凝血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延芹 包文娟 +3 位作者 蒋玉娜 赵砚丽 罗超 杨永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9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乌司他丁单药或联合用药对体外循环手术法洛四联症患儿凝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法洛四联症患儿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氨甲环酸组、乌司他丁组和联合组,每组25例。氨甲环酸组术中静注氨甲环酸20 mg/kg,乌司他丁组...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乌司他丁单药或联合用药对体外循环手术法洛四联症患儿凝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法洛四联症患儿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氨甲环酸组、乌司他丁组和联合组,每组25例。氨甲环酸组术中静注氨甲环酸20 mg/kg,乌司他丁组静注乌司他丁10 000 U/kg,联合组同时静注氨甲环酸20 mg/kg、乌司他丁10 000U/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患儿术中失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呼吸支持时间。检测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清纤维蛋白原(FIB)、血清D-二聚体(DD)。结果氨甲环酸组、乌司他丁组及联合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呼吸支持时间、PT、APTT、DD水平低于对照组,联合组低于氨甲环酸组、乌司他丁组(P均<0.05);联合组FIB水平高于其余三组(P均<0.05)。结论氨甲环酸和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手术法洛四联症患儿的凝血功能均有保护作用,且两药联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体外循环手术 氨甲环酸 乌司他丁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5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罗世官 黄克力 +2 位作者 陈宏明 唐习强 李日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51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行中、低温体外循环下阻断升主动脉手术,二尖瓣置换26例,主动脉瓣置换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16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51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行中、低温体外循环下阻断升主动脉手术,二尖瓣置换26例,主动脉瓣置换9例,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16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19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48例痊愈出院,随访心功能恢复到Ⅰ~Ⅱ级。结论加强围术期监测和管理可提高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围手术期 心脏瓣膜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体外循环大鼠血浆及海马ET-1、CGRP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毛琦 张炳东 +3 位作者 陈燕桦 涂杰 胡阳 黄凡珂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体外循环(CPB)大鼠血浆及海马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CPB组、SGB组,每组10只。CPB组和SGB组建立大鼠CPB模型。SGB组大鼠CPB前行SGB...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体外循环(CPB)大鼠血浆及海马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CPB组、SGB组,每组10只。CPB组和SGB组建立大鼠CPB模型。SGB组大鼠CPB前行SGB。于CPB开始时(T0)及开始后1 h(T1)、2 h(T2)取颈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ET-1、CGRP水平;然后断头取海马组织,用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ET-1、CGRP水平,并于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与S组比较,CPB组和SGB组T1、T2时点血浆ET-1及海马ET-1均明显升高(P均<0.05)、血浆CGRP均明显降低(P均<0.05),SGB组海马CGRP明显升高,HE染色示CPB组及SGB组均出现不同程度海马细胞损伤;与CPB组比较,SGB组血浆T1、T2时点ET-1及海马ET-1均明显降低(P均<0.05),CGRP均明显升高(P均<0.05),HE染色示SGB组海马细胞损伤较CPB组减轻。结论 SGB能通过调节CPB大鼠血浆及海马ET-1、CGRP水平,改善脑组织灌注,减少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体外循环 内皮素-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术对婴幼儿先心病术后肺的损伤及川芎嗪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刚 潘征夏 +4 位作者 吴春 李洪波 李勇刚 罗小辑 代江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术对婴幼儿先心病术后肺的损伤及川芎嗪的干预作用。方法40例经CPB术行先心病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1 h静脉给予川芎嗪预处理,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在T1、T2、T3、T4、T5时点,通过ELISA...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术对婴幼儿先心病术后肺的损伤及川芎嗪的干预作用。方法40例经CPB术行先心病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1 h静脉给予川芎嗪预处理,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在T1、T2、T3、T4、T5时点,通过ELISA法检测IL-6、IL-8血浆浓度及中性粒细胞(Ne)计数。在T1、T3、T4测定肺静态顺应性(Cstat)、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结果实验组IL-6、IL-8的表达较低,Ne计数两组均升高;对照组Cstat、OI较实验组降低明显,RI升高显著,实验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轻微。结论婴幼儿先心病CPB术后肺有损伤,术前应用川芎嗪预处理后对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川芎嗪 体外循环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肺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兰平 张亚军 +2 位作者 施东辉 顾明忠 吉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肺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0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15)于术前3d每日静滴盐酸氨溴索20mg/kg·d,术后5d每日静滴盐酸氨溴索20mg/kg·d。对照组(n...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肺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0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15)于术前3d每日静滴盐酸氨溴索20mg/kg·d,术后5d每日静滴盐酸氨溴索20mg/kg·d。对照组(n=15)于术前、CPB前、CPB2h、CPB4h四个时点分别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总磷脂(TPL)、饱和卵磷脂(SatPC)、总蛋白(TP)、肺氧合指数(OI)及血浆TNF-α。结果实验组体外循环术后BALF中的SatPC/TPL、SatPC/T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氧合指数(O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可能通过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合成和分泌,抑制细胞因子等,对体外循环所致急性肺损伤提供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体外循环 肺保护 肺表面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体外循环肾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凯 李宗杰 +3 位作者 吴海卫 王常田 许飚 李德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均对肾损伤炎症反应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但两者联合应用保护CPB所致肾炎症反应少见报道。文中观察重组人EPO联合BMSCs移植对体外循... 目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均对肾损伤炎症反应有保护和修复作用,但两者联合应用保护CPB所致肾炎症反应少见报道。文中观察重组人EPO联合BMSCs移植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大鼠肾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8):假手术组、CPB组、EPO组、BMSCs组、EPO+BMSCs组,假手术组只建立CPB模型,不行CPB,其余4组均行CPB,流量100 m L/(kg·min)转流并维持1 h,转流后BMSCs组经颈静脉输注BMSCs1.5×106;EPO组颈静脉注射EPO 3000IU/kg;EPO+BMSCs组EPO、BMSCs联合应用;CPB组和假手术组颈静脉输注相同容量的等渗盐水。转流结束后24 h麻醉处死实验动物,检测大鼠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0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TNF-α、IGF-1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CPB组大鼠血清Cr、BUN、IL-6、IL-10和肾组织中TNF-α表达量均升高,而IGF-1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PO、BMSCs和EPO+BMSCs组血清Cr、BUN水平、IL-6、肾组织中TNF-α均较CPB组下降,而IL-10、肾组织中IGF-1水平较CPB组升高(P<0.05),EPO+BMSCs组血清Cr[(30.26±0.11)μmol/L]、BUN[(6.69±0.20)mmol/L]、IL-6[(401.7±6.8)pg/m L]水平低于EPO组[(42.76±2.24)μmol/L、(9.47±0.50)mmol/L、(533.7±7.0)pg/m L]和BMSCs组[(43.84±3.03)μmol/L、(8.80±0.32)mmol/L、(609.4±6.1)pg/m L],而EPO+BMSCs组IL-10水平[(1055.2±2.8)pg/m L]高于EPO组[(535.1±3.0)pg/m L]和BMSCs组[(544.7±2.6)p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和BMSCs对大鼠CPB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效果好于单一使用EPO或BMSCs,减轻CPB对肾的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肾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意外的发生率及危害程度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段大为 陈德凤 +1 位作者 张铁柱 王晓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1年第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意外情况 患者 发生率 处理不当 人工心肺机 机体损害 过程 生命安全 危害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C评分预测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伟干 姜骏 +3 位作者 符岳 罗银秋 霍健杨 黄祖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25-27,113,共4页
目的探讨查尔森合并症指数(WIC)评分预测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实施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的成年心脏骤停患者182例,入院72 h死亡139例(死亡组)、存活43例(存活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 目的探讨查尔森合并症指数(WIC)评分预测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实施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的成年心脏骤停患者182例,入院72 h死亡139例(死亡组)、存活43例(存活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周围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痴呆、慢性肺部疾病、结缔组织病、溃疡病、轻度肝损害、糖尿病、偏瘫、中重度肾脏疾病、糖尿病伴器官损害、肿瘤、中重度肝脏疾病)、并发症[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以及WIC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WIC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并发症(脓毒症、MODS)、WIC评分、APACHEⅡ评分可能与患者预后有关(P均<0.05),性别、基础疾病与患者预后无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0,95%CI:1.008~1.094)、WIC评分(OR=1.544,95%CI:1.058~2.254)、APACHEⅡ评分(OR=1.471,95%CI:1.204~1.796)、合并MODS(OR=3.207,95%CI:1.321~7.789)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WIC评分、APACHEⅡ评分及二者联合对患者预后预测概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3(95%CI:0.648~0.817)、0.806(95%CI:0.727~0.885)、0.822(95%CI:0.749~0.895);二者联合和单独APACHEⅡ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单独WIC评分(Z分别为2.659、2.125,P均<0.05),但二者联合与单独APACHEⅡ评分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P>0.05。结论 WIC评分可用于预测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联合APACHEⅡ评分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自主循环恢复 查尔森合并症指数评分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