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当行的运行新特征及发展理念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戴志敏 陈德付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55,共2页
A我国典当业发展概述 典当,是历史上最为古老的非银行性质的金融行业,一般被认为是现代金融机构的鼻祖.典当业在中国有着1600多年的历史,其源起和流变的基本历史轨迹可表述为:初见萌芽于两汉,肇始于南朝寺库,入俗于唐五代市井,立行于南... A我国典当业发展概述 典当,是历史上最为古老的非银行性质的金融行业,一般被认为是现代金融机构的鼻祖.典当业在中国有着1600多年的历史,其源起和流变的基本历史轨迹可表述为:初见萌芽于两汉,肇始于南朝寺库,入俗于唐五代市井,立行于南北两宋,兴盛于明清两季,衰落于清末民初,复兴于当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理念 新特征 典当行 运行 现代金融机构 发展概述 金融行业 历史轨迹 清末民初 典当业 唐五代 银行 国有 源起 两宋 南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再工业化”战略进展及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启示 被引量:11
2
作者 郭晓蓓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9-97,共9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国家纷纷反思并纠正危机前的"去工业化"进程,为尽快走出危机,恢复经济增长,相继推行"再工业化"战略和制造业重振计划。此次欧美国家掀起的"再工业化"浪潮远非一般意义上的...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国家纷纷反思并纠正危机前的"去工业化"进程,为尽快走出危机,恢复经济增长,相继推行"再工业化"战略和制造业重振计划。此次欧美国家掀起的"再工业化"浪潮远非一般意义上的恢复和振兴传统制造业,而是通过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以及技术革新,使工业重新焕发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文章从"再工业化"的背景和动因出发,梳理了欧美主要发达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认为"再工业化"将成为欧美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不同国家间的战略实施效果将进一步分化。最后归纳欧美"再工业化"战略对我国的影响和启示,提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塑工业发展比较优势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工业化” 制造业 “再工业化” 经济增长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巴马救市政策的经济学解读 被引量:3
3
作者 雷达 包婷婷 《理论视野》 CSSCI 2009年第4期38-41,37,共5页
在这次由美国引发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面前,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临危受命,推出了旨在刺激美国经济的"奥巴马新政"。通过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新政的比较,我们发现尽管两者从形式到内容都有许多相... 在这次由美国引发的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面前,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临危受命,推出了旨在刺激美国经济的"奥巴马新政"。通过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新政的比较,我们发现尽管两者从形式到内容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与"大萧条"时期的经济条件相比,现时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有效的条件已经不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巴马新政 罗斯福新政 理性预期 储蓄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金融危机看全球垄断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被引量:9
4
作者 曹文振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全球垄断资本主义存在三个方面的内在矛盾: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剩余价值,由此造成了全球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全球垄断资本主义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全球垄断资本主义不仅造成了人的异化,而且造成了人与环境... 全球垄断资本主义存在三个方面的内在矛盾: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剩余价值,由此造成了全球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全球垄断资本主义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全球垄断资本主义不仅造成了人的异化,而且造成了人与环境的异化,造成了全球生态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矛盾。要解决全球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文化危机和生态危机,就必须根本改造资本主义制度而代之以新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全球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新型的更合理的高级社会形态取而代之创造了条件。2008年爆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为此作了很好的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全球垄断资本主义 内在矛盾 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危机下对公允价值的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敏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5-86,共2页
本次经济危机对全球各个国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会计准则之一的公允价值准则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从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同观点、有关国家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修改以及经济危机对公允价值的影响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 经济危机 公允价值 会计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经济波动影响中国经济的国际传导机制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冯永琦 《财贸研究》 CSSCI 2010年第6期53-61,共9页
作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其经济波动必然会对其它国家产生影响。利用1999—2009年的季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以及H—P滤波分析法,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对中美经济波动经过半年的传导时滞后,会有明显的传导作用,并... 作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其经济波动必然会对其它国家产生影响。利用1999—2009年的季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以及H—P滤波分析法,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对中美经济波动经过半年的传导时滞后,会有明显的传导作用,并且大约持续一年半左右,之后的传导作用并不明显;中国从美国进口贸易对中美经济波动的传导作用会有一年的传导时滞,之后会有为期半年的传导作用,但其传导作用明显低于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传导作用;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和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对中美经济波动的传导作用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都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经济波动 传导机制 国际贸易 国际直接投资 中国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郝洁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5,共2页
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下,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了深度衰退,由于对发达国家经济的信赖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较大困难。实体经济冲击严重,各国内部需求疲软,国际市场萎缩。许多国家因此出台了形形色色... 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下,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了深度衰退,由于对发达国家经济的信赖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较大困难。实体经济冲击严重,各国内部需求疲软,国际市场萎缩。许多国家因此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贸易保护主义情绪日渐高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保护主义 全球经济危机 发达国家经济 发展中国家经济 贸易保护措施 经济冲击 需求疲软 市场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失衡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纠偏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万东 《理论视野》 CSSCI 2009年第3期27-31,共5页
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一系列结构性失衡集中发生的结果。危机使得中美之间贸易的不公平性和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彻底暴露出来。中国面向外部需求的生产结构需要针对内部需求的要求而相应调整。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美贸易 结构性失衡 贸易保护 结构性纠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干预与新特征保护主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中美 《财贸研究》 CSSCI 2010年第6期70-75,共6页
此次金融危机中各国所采取的大量危机应对政策,都具有歧视性和保护主义的特征。有别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此次保护主义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更多的是一些"国境内的壁垒";情况非常复杂,施加国和受害国阵... 此次金融危机中各国所采取的大量危机应对政策,都具有歧视性和保护主义的特征。有别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此次保护主义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更多的是一些"国境内的壁垒";情况非常复杂,施加国和受害国阵营难分;多部门多产品受到影响;广泛运用非传统保护措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国家干预高潮,是促成此次保护主义盛行的直接原因之一。这样的趋势可能在此后数年仍然会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保护 危机 政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波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对我国的警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光耀 《理论视野》 CSSCI 2009年第4期34-37,共4页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采取积极措施救市。但危机仍在不断升级,东欧新兴经济国家的经济危机很可能引发第二波金融危机。第二波金融危机对欧盟一体化进程、欧元前景及经济全球化都将造成深刻影响;也启示我们要采取...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采取积极措施救市。但危机仍在不断升级,东欧新兴经济国家的经济危机很可能引发第二波金融危机。第二波金融危机对欧盟一体化进程、欧元前景及经济全球化都将造成深刻影响;也启示我们要采取强有力措施,促进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第二波 影响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跌反弹——后经济危机时代的民工荒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楠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26,共2页
订单减少,企业倒闭,员工流失……,这场席卷全球的风暴也把国内大量的制鞋企业推向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暴风眼”,所幸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变化,在2009年即将过去的时候,行业复苏的迹象也开始初露端倪。
关键词 经济危机 民工 制鞋企业 员工流失 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经济危机 精益研发助制造企业加速转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敏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2期5-7,共3页
关键词 产品研发 经济危机 制造企业 世界工厂 外向型经济 附加值产品 全球制造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后的韩国金融监管改革:成效与经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海秋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26-29,36,共5页
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随即大幅度地进行了金融监管体制调整和机构改革,形成了集中统一监管的新模式。韩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受到了广泛赞誉,为危机中的金融市场积累了不少改革和监管的经验。
关键词 韩国金融业 分业监管 统一监管 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提高报关员的职业素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翁启伟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16期73-73,281,共2页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淡化、中国对外贸易的逐渐回缓和不断发展,报关员的职业前景日益被看好,报关员应以此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简要介绍了当前我国报关员职业素质的现状及报关业务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提... 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淡化、中国对外贸易的逐渐回缓和不断发展,报关员的职业前景日益被看好,报关员应以此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简要介绍了当前我国报关员职业素质的现状及报关业务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提高报关员职业素质所应采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 报关员 职业素质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俊 《成才之路》 2009年第1期2-2,共1页
经济危机影响不再局限于高端的政治经济层面,而是延伸到末梢的个人生活和工作层面。它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尤其是对即将步出校门的毕业生,是首次的、真实的。
关键词 经济危机 大学生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危机对我国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兰晓婕 《交通世界》 2009年第16期35-37,共3页
前言2008年9月中旬,美国次贷危机骤然升级,并逐步演变成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冲击波,正不可避免地向实体经济漫延。汽车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领域,其受到冲击在所难免。
关键词 汽车业 经济危机 产业带 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 冲击波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裙子变长 奢华依旧--浅析经济危机下的时装流行走向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平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2009年第1期49-52,共4页
在全球性事件的大背景下,流行趋势研究更能显示出其价值,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危机下时装行业的最新动态,总结并预测时装流行及时装业发展的未来走向,可以提供给中国时装业一些思考。
关键词 经济危机 全球时尚业 流行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前金融危机的本质 被引量:2
18
作者 樊黎明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19-22,共4页
当前这场次债危机,只是对市场的本质及网络信息控制的国际化管理及新的价值观念的一种诉求。我国目前应采取的战略是:用更多的国家财政资金促进实现农业的科技化、社会服务化和信息现代化;加大科学技术、教育资金投入;实现现代信息通信... 当前这场次债危机,只是对市场的本质及网络信息控制的国际化管理及新的价值观念的一种诉求。我国目前应采取的战略是:用更多的国家财政资金促进实现农业的科技化、社会服务化和信息现代化;加大科学技术、教育资金投入;实现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全面更新;改善民生,使国人真正分享到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泡沫经济 技术革命 农业现代化 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经济危机与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1947-1970年)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河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5-59,共5页
本文从政治与经济结合的视角对1947—1970年间美国跨国公司发展的背景及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战后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实际上起了一种释放过剩产能、缓解资源需求的压力和增强国际分工地位的作用,即在一定程度上"烫平"了经... 本文从政治与经济结合的视角对1947—1970年间美国跨国公司发展的背景及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战后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实际上起了一种释放过剩产能、缓解资源需求的压力和增强国际分工地位的作用,即在一定程度上"烫平"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也通过增加其在国际投资领域的规则制定权的方式,对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行为进行了扶持,促进了战后这一时期美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 美国 跨国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中国大萧条”是可以避免的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东琪 《中国军转民》 2005年第3期13-17,共5页
2004年8月,佩佐夫在读完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America’sGreatDepression)一书,将美国20世纪20年代与今天的中国经济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一个崛起的经济巨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一次大萧条,如同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所经历... 2004年8月,佩佐夫在读完罗斯巴德的《美国大萧条》(America’sGreatDepression)一书,将美国20世纪20年代与今天的中国经济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一个崛起的经济巨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一次大萧条,如同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所经历的”。他预测:“将会在2008—2009年间某个时刻发生”,“基于我的奥运会时间点,我将崩溃定在2009年”,当然,“崩溃可能更早或更晚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萧条 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30年代 2004年8月 2009年 GREAT 中国经济 美国 时间点 奥运会 崩溃 罗斯 崛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