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
1
作者 王韩英 吴鹏 +3 位作者 邢俊娥 袁行勇 沈永富 劳燕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97-101,共5页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及老年前期最常见疾病谱,呈退行性进展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与AD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发病机制,整理分析了AD的一般危险因素,...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及老年前期最常见疾病谱,呈退行性进展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与AD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发病机制,整理分析了AD的一般危险因素,诸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可控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饮食、睡眠,以及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在AD发生发展的作用。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提供相关防治策略,阻止AD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危险因素 防治策略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邢俊娥 吴鹏 +1 位作者 李海沅 张兴博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随机将120只雄性SD大鼠分为造模组100只与假手术组20只,造模组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在左冠状动脉下...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随机将120只雄性SD大鼠分为造模组100只与假手术组20只,造模组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在左冠状动脉下穿线但不结扎。造模4周后选择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心衰造模成功者并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益气活血方低剂量组、益气活血方高剂量组、氯沙坦阳性对照组,另选假手术组大鼠10只。益气活血方低、高剂量组及氯沙坦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3.04、6.08 g/(kg·d)益气活血方及10 g/(kg·d)氯沙坦,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在相同时间点予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4周后采用超声检测各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Dvl1、磷酸化GSK-3β(p-GSK-3β)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VEDD和LVESD增加,LVEF、LVFS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高剂量组与氯沙坦阳性对照组LVESD缩小(P均<0.01),益气活血方高剂量组LVEDD缩小(P<0.05),益气活血方低、高剂量组和氯沙坦阳性对照组LVEF和LVFS均升高(P<0.05或<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Dvl1、p-GSK-3β和β-catenin的表达升高(P均<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低、高剂量组和氯沙坦阳性对照组大鼠心肌Dvl1、p-GSK-3β表达下降(P<0.05或<0.01),益气活血方高剂量组和氯沙坦阳性对照组心肌β-catenin表达均下降(P均<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能够改善心衰大鼠心功能,该作用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方 心力衰竭 心功能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对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邢俊娥 吴鹏 李海沅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7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对心衰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90只随机抽取15只为正常组,余75只注射阿霉素4周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依那普利组及益气活血方低...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对心衰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90只随机抽取15只为正常组,余75只注射阿霉素4周进行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依那普利组及益气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采用心动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采用酶标仪检测心肌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及心肌细胞线粒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JC-1方法分析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依那普利组及益气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缩短(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 shortening,LVFS)均升高(P<0.05),高剂量组和依那普利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均缩短(P<0.05)。依那普利组及益气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ROS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5),其中益气活血方中剂量组心肌ROS水平降低最明显(P<0.05),而ATP水平和MMP升高(P<0.05),益气活血方高剂量组与依那普利组ATP和MM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能改善心衰大鼠细胞线粒体功能,从而对心肌起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其调控心室重构和心肌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肌细胞 线粒体 益气活血方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治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邢俊娥 杨清华 +1 位作者 吴鹏 牟艳杰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治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通脉方促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生成作用及对VEGF、bFGF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清华 王庆高 +4 位作者 潘朝锌 张振千 张以昆 邢俊娥 李瑜欣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1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促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生成作用及对VEGF、bF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20只大鼠制成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随机分为A、B、C、D、E、F 6组,每组20只;治疗6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促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生成作用及对VEGF、bF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20只大鼠制成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随机分为A、B、C、D、E、F 6组,每组20只;治疗6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组织切片测定大鼠边缘区心肌微血管数(MVC)、微血管密度(MVD)。用RTPCR法检测心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的mRNA表达。[结果]养心通脉方各剂量组梗死边缘区MVC、MVD、VEGF、bFGF的mRNA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高、中剂量组与麝香保心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麝香保心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养心通脉方能促进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局部血管新生,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而上调心肌梗死边缘区VEGF、bFGF的mRNA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通脉方 心肌梗死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被引量:3
6
作者 吴鹏 唐农 +2 位作者 邢俊娥 林琳 牟艳杰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中医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脾肾论治老年痴呆的临床概况 被引量:7
7
作者 吴鹏 曹凌群 +2 位作者 李少琳 熊赟 邢俊娥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55-58,共4页
老年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及混合性痴呆等[1],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发病机制以β-淀粉样蛋白瀑布学说及tau蛋白学说为主流观点[2]。本病在中医学中属“痴呆”范畴,与“善忘”“郁证... 老年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及混合性痴呆等[1],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发病机制以β-淀粉样蛋白瀑布学说及tau蛋白学说为主流观点[2]。本病在中医学中属“痴呆”范畴,与“善忘”“郁证”等相关,中医认为,本病因各种因素导致髓海不足,神机失用而成痴呆,主要病位在脑,并涉及心、肝、脾、肾。病机以脾肾亏虚为主,痰瘀火毒为标,虚实常相互转化[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 肾脾相关 治疗应用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