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韦宇欣、谢文作品
1
作者 韦宇欣 谢文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7期144-14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豇豆蓟马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控措施 被引量:9
2
作者 吴圣勇 谢文 +7 位作者 刘万才 雷仲仁 王登杰 任小云 张起恺 吕宝乾 贺振 唐良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8,共9页
豇豆Vigna unguiculata喜温喜光,是一种适合在我国南方种植的豆科蔬菜。长期以来,豇豆病虫害多发重发,其中,蓟马是豇豆上最主要和最顽固的害虫之一。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对蓟马的防治效果常常不理想,并易造成农药残留问题。本文概述了我... 豇豆Vigna unguiculata喜温喜光,是一种适合在我国南方种植的豆科蔬菜。长期以来,豇豆病虫害多发重发,其中,蓟马是豇豆上最主要和最顽固的害虫之一。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对蓟马的防治效果常常不理想,并易造成农药残留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豇豆产业的种植情况和以蓟马为主的病虫害问题及豇豆蓟马研究现状,并从农艺措施、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抗性治理角度总结了豇豆蓟马的综合防治技术。最后,从构建豇豆蓟马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技术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防控技术产品开发、建立科学用药和农药监管制度3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豇豆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蓟马 防控技术 I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防虫网+的热区豇豆病虫害生态调控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硕 吕宝乾 +3 位作者 王树昌 吴圣勇 谢文 张起恺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27-35,共9页
豇豆是海南重要冬季瓜菜之一,生产受蓟马、斑潜蝇和枯萎病危害严重。目前海南豇豆病虫害防控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使得蓟马等抗性增强、农药残留超标,当地环境生物多样性受影响。对海南豇豆病虫害的现状及其防控中技术单一、滥用农药等... 豇豆是海南重要冬季瓜菜之一,生产受蓟马、斑潜蝇和枯萎病危害严重。目前海南豇豆病虫害防控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使得蓟马等抗性增强、农药残留超标,当地环境生物多样性受影响。对海南豇豆病虫害的现状及其防控中技术单一、滥用农药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功能植物的引入、景观设计优化、农业管理的改进以及生物防治与科学用药4项主要生态调控技术,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海南豇豆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防控 生态调控 防虫网+ 功能植物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变”与“不变”中深入推动湖南省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
4
作者 谢文 《中国土地》 2025年第3期38-42,共5页
本文结合湖南省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的实践经验,以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为切入点,从完善用益物权体系、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方法、创造高效便捷的市场环境、构建统一行使所有者职责的制度框架、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 本文结合湖南省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的实践经验,以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为切入点,从完善用益物权体系、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方法、创造高效便捷的市场环境、构建统一行使所有者职责的制度框架、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其方向和路径,并提出了深入推动湖南省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 对策建议 制度框架 创新管理理念 路径和方法 五个方面 内涵和意义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高温对普通大蓟马存活的影响及豇豆田防效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余怀亮 吴明月 +9 位作者 刘铮 李瑾 林俊旭 甫秋梅 麦贤俊 刘勇 史彩华 张友军 谢文 孔祥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4,共8页
目前普通大蓟马的最主要防治措施仍然是化学防治,亟需开发绿色防控技术。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不同温度及暴露时间处理)和田间试验(豇豆苗期和抽蔓期不同揭膜时间)初步探索短时高温对普通大蓟马存活率的影响及田间防治效果。室内试验结... 目前普通大蓟马的最主要防治措施仍然是化学防治,亟需开发绿色防控技术。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不同温度及暴露时间处理)和田间试验(豇豆苗期和抽蔓期不同揭膜时间)初步探索短时高温对普通大蓟马存活率的影响及田间防治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短时高温对普通大蓟马的存活率具有显著影响,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延长,影响愈发明显;42℃高温处理3 h,普通大蓟马成虫和若虫均全部死亡,而44℃处理1 h可使若虫全部死亡、处理0.5 h使成虫全部死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豇豆苗期和抽蔓期在11:00—12:00揭膜,对普通大蓟马成虫的防效均可达到99%以上,处理后2 d内的防治效果仍能保持在70%及以上,但12:00以后揭膜偶发烧苗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大蓟马 豇豆 高温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豇豆花期豆大蓟马种群动态监测及生物药剂田间防效评价
6
作者 刘墨涛 陈琪 +5 位作者 肖正坤 吴明月 王星 孔祥义 谢文 黄国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91,共8页
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是海南豇豆(Vigna unguiculata)的主要害虫,其体型微小、隐蔽性强,是当地豇豆种植户过量使用化学农药的最主要防治靶标。为准确筛选安全有效且具有应用前景的生物防治药剂,调查三亚市崖州区豇豆田间... 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是海南豇豆(Vigna unguiculata)的主要害虫,其体型微小、隐蔽性强,是当地豇豆种植户过量使用化学农药的最主要防治靶标。为准确筛选安全有效且具有应用前景的生物防治药剂,调查三亚市崖州区豇豆田间豆大蓟马成虫种群发生动态,分别采用含孢子150亿个 · g^(-1)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WP)、32 000 IU · mg^(-1)苏云金杆菌WP、8 000 IU · μL^(-1)苏云金杆菌悬浮剂(SC)、含孢子150亿个 · mL^(-1)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OD)、含孢子50亿个 · mL^(-1)爪哇虫草菌JS001 OD和0.3%苦参碱水剂(AS)6种生物药剂进行豇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豇豆花期豆大蓟马成虫种群密度与调查时间相关,18:00时蓟马数最高,为22.40头 · 朵^(-1)。通过比较不同施药时间的防效发现,8:00时施药防效最好的为0.3%苦参碱AS,药后7 d校正防效达到最高,为59.63%;13:00施药时所有药剂都无明显防效;18:00时施药防效最好的为爪哇虫草菌JS001 OD,药后7 d校正防效为62.37%,而此时苦参碱AS仅在药后3 d校正防效达到最高,随后防效逐渐减弱。喷施上述生物药剂后,豇豆“黑头黑尾”率显著降低。综上,合理施用苦参碱AS、爪哇虫草菌JS001 OD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 OD能有效提高对豆大蓟马的防效,研究结果可为减少豇豆农药施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大蓟马 发生动态 田间防效 生物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组合模型的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光谱估测 被引量:14
7
作者 谢文 赵小敏 +3 位作者 郭熙 叶英聪 孙小香 匡丽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23,共8页
【目的】探讨组合模型在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算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期为土壤有机质含量估测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山地红壤光谱的全波段(400~2 450 nm)研究范围,选择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BP神经网络(BP)和支持向... 【目的】探讨组合模型在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算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期为土壤有机质含量估测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山地红壤光谱的全波段(400~2 450 nm)研究范围,选择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BP神经网络(BP)和支持向量机回归分析(SVMR)3种单一高光谱估测模型,分别获得预测结果,并重构预测结果数据,以绝对误差和最小为目标,计算固定权重与不固定权重两种组合模型的权重值,并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法建立组合模型,探讨不同赋权方法与是否重构数据条件下的最优组合模型。通过均方根误差(RMSE)、预测偏差比(RPD)和决定系数(R2)评价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精度。【结果】单一预测模型中的SVMR估测精度最高,验证决定系数(R2)为0.64,均方根误差为9.76 g·kg-1,测定值标准差与标准预测误差的比值为1.67;在组合模型数据不重构的条件下,不定权组合模型要优于定权组合模型;在组合模型数据重构的条件下,定权组合模型要略优于不定权组合模型,估测精度相差不大;最优模型是数据重构定权组合模型,模型验证决定系数(R2)为0.87,均方根误差为7.91 g·kg-1,测定值标准差与标准预测误差的比值为2.06;组合模型验证精度优于单一模型,说明利用RBF组合模型估算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是可行的。【结论】对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的快速估测而言,单一模型具有操作简单、运算速度快等特点,因而具有较大应用价值,但组合模型能较大限度地利用各种预测样本信息,从而能有效减少应用单一模型时所受随机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山地红壤有机质含量的估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组合模型 山地红壤 有机质 土壤光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 BP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虫乙酯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21
8
作者 谢文 吴青君 +2 位作者 徐宝云 王少丽 张友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69-73,共5页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螺虫乙酯(Movento)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96%螺虫乙酯原药对烟粉虱卵和若虫都具有非常高的杀虫活性,LC50分别为18.91mg.L-1和14.97mg.L-1,与对照95%吡虫啉没有显著差...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螺虫乙酯(Movento)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96%螺虫乙酯原药对烟粉虱卵和若虫都具有非常高的杀虫活性,LC50分别为18.91mg.L-1和14.97mg.L-1,与对照95%吡虫啉没有显著差异;但对烟粉虱成虫的杀虫效果并不十分理想,LC50达到了453.34mg.L-1,且显著高于对照95%吡虫啉。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螺虫乙酯悬浮剂(SC)对烟粉虱有良好的防效和持效性,且螺虫乙酯与Biopower(助剂)混用的防效明显优于螺虫乙酯单独使用的效果;螺虫乙酯与0.2%〔0.24g.(667m2)-1〕Biopower混用,药后1~28d对烟粉虱的防效分别为64.91%~66.92%、82.00%~82.59%、88.11%~89.97%、89.99%~93.94%和91.10%~93.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虫乙酯 烟粉虱 室内生物测定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模型的庐山森林土壤有效铁光谱间接反演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谢文 赵小敏 +4 位作者 郭熙 叶英聪 李伟峰 汪晓燕 张佳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1-612,共12页
铁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土壤有效铁含量对林地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利用土壤光谱预测技术获取土壤有效铁含量信息具有重要意义。而要通过土壤光谱直接预测土壤有效铁含量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提出利用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效铁... 铁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土壤有效铁含量对林地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利用土壤光谱预测技术获取土壤有效铁含量信息具有重要意义。而要通过土壤光谱直接预测土壤有效铁含量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提出利用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效铁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探讨间接估算土壤有效铁含量的可行性。以庐山森林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适用性,并且通过构建有机质含量与有效铁含量的二项式线性模型,对土壤有效铁含量进行间接反演,探讨不同权重下的最优组合模型。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和RBF神经网络单个模型,并且熵值组合为最优组合模型,其中,土壤有机质的反演模型验证的决定系数(R^2)为0.81,均方根误差(RMSE_p)为11.54 g kg^(-1),测定值标准差与标准预测误差的比值(RPD)为2.18;有效铁的间接反演模型R^2为0.70,RMSE_p为21.60 mg kg^(-1),RPD为1.77。通过土壤有机质构建土壤有效铁含量的光谱反演间接模型,在光谱反演模型中,组合模型能较大限度地利用各种预测样本信息,能有效减少单个预测模型中随机因素的影响,增强预测稳定性,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因此,组合模型可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光谱预测及土壤有效铁的间接预测发挥更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光谱 有效铁预测 RBF神经网络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模拟爆炸成形弹丸(EFP)飞行特性及对大间隔靶的侵彻实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谢文 龙源 +2 位作者 岳小兵 方向 贺早亮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2年第1期66-70,共5页
为考察现有设计水平下 ,爆炸成形弹丸 EFP(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s)的飞行特性及侵彻威力 ,用 3 7火炮发射长径比为 1 .5的钢 EFP的模拟弹丸 ,其着靶速度在 1 .3 km左右 ,对大间隔的多层 A3薄钢靶板进行侵彻 ,弹丸贯穿了 5层靶 ... 为考察现有设计水平下 ,爆炸成形弹丸 EFP(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s)的飞行特性及侵彻威力 ,用 3 7火炮发射长径比为 1 .5的钢 EFP的模拟弹丸 ,其着靶速度在 1 .3 km左右 ,对大间隔的多层 A3薄钢靶板进行侵彻 ,弹丸贯穿了 5层靶 ,质量损失较小。利用高速摄影考察了 EFP在靶间的飞行姿态变化 ,分析了 EFP对多层大间隔靶侵彻的作用过程及其机理。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 ,所设计的 EFP具有较为理想的飞行稳定性 ,对多层间隔靶的侵彻能力强 ,为设计攻击舰艇等装甲目标的战斗部装药结构提供了较重要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爆炸成形弹丸 EFP 飞行特性 间隔靶 侵彻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爆炸成形弹丸对大间隔靶的侵彻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谢文 龙源 +1 位作者 岳小兵 方向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2-395,共4页
为考察爆炸成形弹丸 (EFP)的飞行特性及侵彻威力 ,用火炮发射长径比为 1 5的钢EFP模拟弹丸 ,其着靶速度在 130 0m/s左右。对大间隔的多层A3薄钢靶板进行侵彻 ,利用高速摄影了EFP在靶间飞行姿态变化 ,对其侵彻过程及机理进行了分析 ,实... 为考察爆炸成形弹丸 (EFP)的飞行特性及侵彻威力 ,用火炮发射长径比为 1 5的钢EFP模拟弹丸 ,其着靶速度在 130 0m/s左右。对大间隔的多层A3薄钢靶板进行侵彻 ,利用高速摄影了EFP在靶间飞行姿态变化 ,对其侵彻过程及机理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和分析表明 ,所设计的EFP具有较为理想的飞行稳定性 ,对多层间隔靶的侵彻能力强 ,为设计攻击舰艇等装甲目标的战斗部提供了较重要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成形弹丸 间隔靶 反装甲末敏弹 侵彻性能 飞行稳定性 侵彻机理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质圈活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28
12
作者 谢文 周凤婵 +1 位作者 郑志惠 张振路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5-16,共2页
品质圈活动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在国内尚属萌芽阶段,文中介绍了在进行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试行让基层护士参与管理的品质圈活动的主要步骤及取得的临床效应,说明了品质圈活动是值得推广的护理管理方法之一。
关键词 品质圈 护理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热化学和热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文 周莲娇 +3 位作者 徐娟 郭清莲 蒋风雷 刘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22,共10页
生命相关过程伴随着极其复杂的化学和物理过程,包含着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其中部分能量不可避免地会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用微量热技术和热动力学方法,研究复杂生命体系和相关反应的热动力学过程,可宏观地、本质地反映生命相关过程的内... 生命相关过程伴随着极其复杂的化学和物理过程,包含着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其中部分能量不可避免地会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用微量热技术和热动力学方法,研究复杂生命体系和相关反应的热动力学过程,可宏观地、本质地反映生命相关过程的内在规律。本文综述了生物量热学方法和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介绍了生物量热技术在生态系统、生物组织和器官、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层面等不同生物层次和结构水平上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热化学 热动力学 微量热 新陈代谢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工作疲溃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29
14
作者 谢文 徐朝艳 刘晓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07B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疲溃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广州市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35名护士的工作疲溃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护士的情绪疲溃感及工作无成就感均为高度,工作冷漠感为中度;影响护士工作疲溃感的因素包括:...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疲溃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广州市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35名护士的工作疲溃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护士的情绪疲溃感及工作无成就感均为高度,工作冷漠感为中度;影响护士工作疲溃感的因素包括:个人对工作的喜欢程度、工作意愿、人员性质、因工作对家庭的影响、家庭成员的态度、自我健康感受、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等。结论护士的工作疲溃感较为严重,并受多因素影响。建议加强护士对专业的正确认知,培养护士的积极应对及人际沟通技巧,帮助护士协调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争取家庭成员的支持,对身体条件不良、工作意愿不强的护士多加关注,避免因工作疲溃感过重产生离职意愿或影响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疲溃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激励下桩-土-斜拉桥全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文 孙利民 楼梦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9-89,共11页
大跨斜拉桥的自振频率和阻尼低以及空间尺度大,其地震响应受桩基础、场地土特性和地震动空间效应的影响较大。然而,由于试验条件和技术所限,目前尚缺乏相关的全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以一座试设计主跨1400m超大跨斜拉桥为原型,设计和制... 大跨斜拉桥的自振频率和阻尼低以及空间尺度大,其地震响应受桩基础、场地土特性和地震动空间效应的影响较大。然而,由于试验条件和技术所限,目前尚缺乏相关的全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以一座试设计主跨1400m超大跨斜拉桥为原型,设计和制作了一座几何相似比为1/70且包括上部结构、桩基础和场地土等在内的试验模型,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多点激励对桩-土-斜拉桥全模型地震响应的影响及其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纵向多点激励使一侧主塔的纵向位移、一侧主塔和桥墩的纵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效果以及主跨一侧竖向位移增大,而另一侧减小;横向多点激励使一侧主塔的横向位移和一侧桥墩的横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效果增大,另一侧减小,但使两侧主塔的横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效果和主跨两侧横向位移响应均增大;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斜拉桥的加速度响应产生不利影响。基于上述结果,大跨斜拉桥的抗震设计或性能评估应考虑多点激励和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斜拉桥 振动台试验 多点激励 全模型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色素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热力学行为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文 何欢 +2 位作者 董家新 郭清莲 刘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5-733,共9页
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分子模拟等方法,在近似生理条件下,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式蛋白质,研究了桑色素(Morin)和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热力学行为及其特征。荧光光谱结果表明:Morin能有效猝灭BSA的内源荧光,猝... 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分子模拟等方法,在近似生理条件下,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式蛋白质,研究了桑色素(Morin)和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热力学行为及其特征。荧光光谱结果表明:Morin能有效猝灭BSA的内源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通过van’t Hoff方程,获取了BSA与Morin结合的热力学参数(ΔH^θ、ΔS^θ、ΔG^θ等),发现Morin与BSA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且氢键和范德华力是二者结合的驱动力。通过分子模拟方法,发现Morin结合在BSA分子亚结构域ⅢA的疏水腔内位点Ⅱ,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结果表明Morin和与BSA的两个色氨酸残基的平均距离为3.09nm。圆二色谱结果表明Morin分子的结合会引起BSA分子α-螺旋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色素 牛血清白蛋白 相互作用 热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耗能辅助墩的超大跨斜拉桥顺桥向地震损伤控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谢文 孙利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672-4681,共10页
采用Park损伤指数、曲率延性系数和应力需求能力比等指标作为结构的地震破坏判别准则;提出以辅助墩作为牺牲耗能构件的损伤控制新策略,其核心思想为通过辅助墩传递更多主梁惯性力和消耗更多地震输入能,以减小斜拉桥主塔的地震损伤,防止... 采用Park损伤指数、曲率延性系数和应力需求能力比等指标作为结构的地震破坏判别准则;提出以辅助墩作为牺牲耗能构件的损伤控制新策略,其核心思想为通过辅助墩传递更多主梁惯性力和消耗更多地震输入能,以减小斜拉桥主塔的地震损伤,防止桥梁倒塌;以一座试设计的主跨1 400 m斜拉桥为例,在极端地震(峰值地面加速度为1.0g)作用下,对原辅助墩的替代等效弹簧的参数及重新设计辅助墩的损伤控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损伤控制策略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可满足试设计斜拉桥的整体损伤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跨斜拉桥 地震损伤 损伤控制 辅助墩耗能 地震破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振动台阵的超大跨斜拉桥大比例全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文 孙利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7-59,80,共14页
强震作用下超大跨斜拉桥的结构响应与其结构体系密切相关,且受基础和场地土特性影响较大,然而目前为止,因试验条件和技术所限,尚缺乏相关的全桥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以一座试设计的主跨1400m超大跨斜拉桥为原型,设计一座几何相似比为1/7... 强震作用下超大跨斜拉桥的结构响应与其结构体系密切相关,且受基础和场地土特性影响较大,然而目前为止,因试验条件和技术所限,尚缺乏相关的全桥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以一座试设计的主跨1400m超大跨斜拉桥为原型,设计一座几何相似比为1/70、包括桩基础和场地土的全桥模型;采用振动台阵试验技术,研究El Centro波、人工波、Mexico City波等三种典型地震一致激励下不同结构体系的地震响应特性及影响机理,所研究的结构体系包括:纵向半漂浮体系、纵向弹性约束体系、以及本文作者提出的纵向辅助墩耗能体系和横向耗能体系;探讨不同纵向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以及附加在上塔柱间的耗能构件对斜拉桥横向地震响应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土-结构相互作用对上部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不可忽视;主塔地震响应受高阶振型的影响明显;在PGA为0.4g以下的El Centro波和人工波、以及PGA为0.2g的Mexico City波作用下,结构响应仍处于弹性状态;纵向弹性约束体系和纵向辅助墩体耗能系可有效减小主塔位移和塔-梁间纵向相对位移响应,其中作者提出的纵向辅助墩耗能体系的抗震性能更好;附加耗能构件可有效降低主塔的弯矩应变响应,实现分散主塔受力和附加耗能作用,但对主塔加速度和位移响应的控制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跨斜拉桥 振动台试验 辅助墩耗能体系 耗能构件 土-结构相互作用 高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斜拉桥动力相互作用体系振动反应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谢文 孙利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19-1328,共10页
大跨斜拉桥结构自振频率和阻尼较低,其地震响应可能受桩基础和场地土特性的影响较大,然而目前为止,由于试验条件和技术所限,尚缺乏相关的包括桩基础、场地土和上部结构在内的全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以一座试设计的主跨1400 m超大跨斜拉... 大跨斜拉桥结构自振频率和阻尼较低,其地震响应可能受桩基础和场地土特性的影响较大,然而目前为止,由于试验条件和技术所限,尚缺乏相关的包括桩基础、场地土和上部结构在内的全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以一座试设计的主跨1400 m超大跨斜拉桥为原型,设计并完成了一座几何相似比为1/70,且包括群桩、人工土和上部结构在内的试验模型,采用多点振动台试验技术,研究了不同加速度峰值和不同频率成分地震作用下桩-土-斜拉桥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反应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斜拉桥地震响应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与地震输入频谱特性密切相关;在纵向一致激励下,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受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影响不明显,在横向一致激励下,桩-土-结构相互作用随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增大而减小;主塔高阶振型对其地震响应的贡献明显;地震输入频谱特性影响桩-土-斜拉桥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响应,特别是在具有丰富长周期成分的Mexico City波作用下主梁竖向地震响应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斜拉桥 振动台试验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 高阶振型 频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附加耗能构件的双柱式高墩地震损伤控制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文 孙利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98-103,114,共7页
提出在墩柱间附加耗能构件的地震损伤控制策略,耗散地震输入确保墩柱处于弹性或只发生轻微损伤,且震后易于修复或更换。利用弹塑性动力方法并引入位移、Park损伤指数及曲率延性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研究附加耗能构件对极端地震(PGA=1.0 g)... 提出在墩柱间附加耗能构件的地震损伤控制策略,耗散地震输入确保墩柱处于弹性或只发生轻微损伤,且震后易于修复或更换。利用弹塑性动力方法并引入位移、Park损伤指数及曲率延性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研究附加耗能构件对极端地震(PGA=1.0 g)作用下双柱式高墩的地震损伤控制效果,探讨、验证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结果表明,损伤控制(附加耗能构件)的双柱式高墩墩顶位移及墩底曲率、Park损伤指数及曲率延性系数明显低于控制前,且墩底截面弯矩变化较小;附加耗能构件对双柱式高墩的损伤控制效果明显,满足损伤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柱式高墩 剪切连梁 约束屈曲支撑 损伤控制策略 地震损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