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精油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鸡的防治效果
1
作者 林家杰 林子学 +6 位作者 王立佳 王国威 黄燕萍 张愉 张桃妮 晋英浩 磨美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05-4619,共15页
旨在探讨植物精油(商品名:舒柠500)对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人工感染雏鸡的防治效果。将260羽1日龄健康非免疫雏鸡分成空白组、模型对照组(A、B、C)、预防组(A、B、C)、治疗组(A、B、C)和阳性药物组(A、B、C)共13组,每组20只。除空... 旨在探讨植物精油(商品名:舒柠500)对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人工感染雏鸡的防治效果。将260羽1日龄健康非免疫雏鸡分成空白组、模型对照组(A、B、C)、预防组(A、B、C)、治疗组(A、B、C)和阳性药物组(A、B、C)共13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A组雏鸡均在8日龄单感染IBV毒株GX-QZ20181028(LX4型),各B组雏鸡均在8日龄单感染IBV毒株GX-NN20200723(Taiwan型),各C组雏鸡均在8日龄共感染IBV毒株GX-QZ20181028(LX4型)和GX-NN20200723(Taiwan型)。预防组在3日龄(感染前5 d)饮水给药(植物精油,1 mL·L^(-1)水);治疗组(植物精油1 mL·L^(-1)水)和阳性药物组(双黄连口服液,0.7 mL·L^(-1)水)均在感染后半数以上的雏鸡表现临床症状时给药治疗,连续给药5 d。在雏鸡8、9、13、14、15、16、17、18、19、20日龄时,评定临床症状计分与疗效;在雏鸡19、22日龄时,观察病理组织学病变、测定免疫器官指数并检测气管和肾脏病毒载量;在雏鸡8、9、15、17、19、22日龄时,对IBV特异性抗体和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和IL-6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预防组A、B和C的保护率分别为75.00%、85.00%和70.00%;治疗组A、B、C的有效率分别为92.31%、78.57%、77.78%。模型对照组雏鸡可见大量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纤毛减少或消失,并发生变性坏死,肾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其余组均无明显病变。预防组、治疗组和阳性药物组气管和肾组织病毒载量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模型对照组胸腺与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17日龄(给药后第5天),预防组、治疗组、阳性药物组抗体水平上升,至22日龄(停药后第5天),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13至22日龄(给药前至停药后第5天),模型对照组的IL-4、IFN-γ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但IL-6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植物精油对IBV单感染和共感染雏鸡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防治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病毒复制、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和抗体生成、调节细胞因子来实现。本研究为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B)防治提供新思路,也为其它动物冠状病毒病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精油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广西流行株3种主要结构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磨美兰 李孟 +6 位作者 韦平 范文胜 黄柏成 郎亚辉 陈秋英 侯金莲 韦天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38-1146,共9页
为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西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应用RT-PCR方法对2004-2007年的7株广西IBV分离株的纤突蛋白S1基因、核(N)蛋白和膜(M)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广西IBV分离株S1基... 为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西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应用RT-PCR方法对2004-2007年的7株广西IBV分离株的纤突蛋白S1基因、核(N)蛋白和膜(M)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广西IBV分离株S1基因存在广泛的基因点突变,部分毒株出现基因插入和缺失,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74.2%~98.7%;N基因无插入和缺失,但存在基因点突变,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1.7%~99.3%;M基因存在点突变和插入现象,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0.7%~98.2%。以疫苗株H120为参照,广西IBV分离株的S1、N和M基因都出现了变异,其中S1基因变异程度最大。7株广西IBV在S1、N和M基因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中分别集中在2、3和3个基因群中,其中4株的S1、N和M基因分型结果不一致。结果表明广西IBV分离株的S1、N和M基因已发生变异,广西IBV存在广泛的基因突变、缺失或插入现象。研究的结果提示流行株的遗传变异可能是目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基因 N基因 M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对猪肺泡巨噬细胞外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磨美兰 杨汉春 +4 位作者 郭鑫 吕艳丽 周双海 陈艳红 查振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8-573,共6页
采用定量竞争PCR技术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后不同时相猪肺泡巨噬细胞(PAM)中外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分子SLA-DRI、i链和SLA-DM分子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的mRNA转录动态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PRRSV感染后PAM... 采用定量竞争PCR技术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后不同时相猪肺泡巨噬细胞(PAM)中外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分子SLA-DRI、i链和SLA-DM分子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的mRNA转录动态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PRRSV感染后PAM的SLA-DR mRNA转录水平在3、7和14 d下调,低于对照组;感染后3 d,Ii链、SLA-DM和CD40的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CD80和CD86mRNA转录水平也在感染后3 d明显下调(P<0.05)。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AM表面的SLA-DR抗原的结果表明,在感染后3 d短暂上升,7 d之后一直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PRRSV感染早期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的外源性抗原加工和递呈功能产生显著影响,导致其外源性抗原递呈功能下降,进而影响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肺泡巨噬细胞 抗原加工和递呈相关分子 共刺激分子 定量竞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广西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概况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10
4
作者 磨美兰 李孟 +4 位作者 何坤 莫秀娟 韦天超 梁远东 韦平 《广西畜牧兽医》 2013年第2期67-70,共4页
1前言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冠状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日龄、性别的鸡均易感。除了破坏呼吸道粘膜的完整性,导致其... 1前言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冠状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品种、日龄、性别的鸡均易感。除了破坏呼吸道粘膜的完整性,导致其它条件性致病菌如支原体、大肠杆菌等继发性感染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防控措施 流行概况 传染性支气管病毒 广西 接触性传染病 VIRUS 继发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磨美兰 左天荣 +4 位作者 赵子轶 韦平 李娅 韦信贤 李康然 《广西畜牧兽医》 2006年第3期137-140,共4页
本文就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基因结构和功能;鸡MHC的遗传;鸡MHC编码的抗原;鸡MHC与疾病抗性、生产性能关系;鸡MHC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省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阳秀英 韦平 +6 位作者 黄志永 磨美兰 韦天超 李康然 韦住奉 赖家宏 朱学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1-588,共8页
应用RT-PCR技术,对2000-2006年间收集于广西、江苏、浙江、安徽、海南的临床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的法氏囊、脾脏和骨髓样品进行检测,对检测呈阳性的病料采用9~11日龄的鸡胚通过绒毛尿囊膜或鸡胚成纤维细胞接种的方法进行鸡传染性法... 应用RT-PCR技术,对2000-2006年间收集于广西、江苏、浙江、安徽、海南的临床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鸡的法氏囊、脾脏和骨髓样品进行检测,对检测呈阳性的病料采用9~11日龄的鸡胚通过绒毛尿囊膜或鸡胚成纤维细胞接种的方法进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分离和传代,结果成功分离到23株IBDV;设计针对IB-DVVP2基因高变区(用vVP2表示)的引物对这些分离株及5株常用的中等毒力商品疫苗株进行RT-PCR扩增并对其进行酶切分析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比较23个分离株与参考毒株的vVP2的序列并绘制遗传系谱树。结果表明BH09、BH11、JS1、JS7、YY1、YY6、YL051、050222、TSC-2(9)、TZ(3)、HN0602共11个分离株属于超强毒株,与已发表的vvIBDV其它中国分离株、日本分离株OKYM、欧洲分离株DV86和UK661的亲源关系均较近;040124、YL052、020180、YLZF2、040131、BH15、YY2、050045、050057、050258、TSC-1(3)、A038共12株属于经典毒株,其中040124、YL052 2株属于中等偏强毒力疫苗株,其余10株则属于弱毒疫苗株。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近6年来在我国5个省区养鸡业中流行的IBDV主要为vvIBDV毒株,而且所有分离株VP2基因高变区均缺乏明显的时间和地域的遗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技术 超强毒株 经典毒株 变异株 VP2基因高变区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肿头综合征
7
作者 磨美兰 李康然 《广西畜牧兽医》 1998年第1期52-54,共3页
关键词 鸡病 肿头综合征 病因 症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重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及结构蛋白基因变异和血清型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翠 何怡宁 +5 位作者 李和鸣 孙新宽 谭渝才 韦天超 磨美兰 韦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5-823,共9页
为进一步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对2013年从免疫失败的广西某鸡场中分离到的一株IBV(GX-NN130048)进行S1、E、M和N基因的扩增、测序、相似性比较、系统进化树绘制和重组分析以及血清型鉴定。基因序列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对2013年从免疫失败的广西某鸡场中分离到的一株IBV(GX-NN130048)进行S1、E、M和N基因的扩增、测序、相似性比较、系统进化树绘制和重组分析以及血清型鉴定。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GX-NN130048的S蛋白裂解位点序列为RRSRR,S1、E、M和N基因与参考株核苷酸相似性分别在60.8%~90.1%、81.0%~94.2%、86.1%~93.8%和86.0%~93.3%;进化树分析显示,分离株GX-NN130048的S1基因与疫苗毒株4/91同属一群,而E、M和N基因则与毒株LX4属于同一群;重组分析显示,分离株GX-NN130048的S1基因来源于疫苗毒株4/91和GX-HC1006野毒株(LX4型)的重组;血清型分析表明,该分离株的血清型不同于疫苗株H120和4/91。研究表明分离株GX-NN130048是一株重组毒株,其结构基因和血清型均发生变异。本研究再次提供证据说明,疫苗株4/91越来越多参与到IBV流行株通过基因重组导致的遗传变异事件当中,并可能由此导致新血清型的出现。这可能是现场免疫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有必要继续加强对IBV的监测和新疫苗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重组 基因 血清型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株与广西流行野毒株鉴别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9
作者 范文胜 王海勇 +4 位作者 唐宁 董志华 韦天超 磨美兰 韦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30,共5页
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3′端非编码区和S1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对H120、Ma5和4/91、M41等常用疫苗株以及26株广西田间分离株进行二重RT-PCR扩增,并进行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同时进行了初步应用。结果表明,经R... 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3′端非编码区和S1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对H120、Ma5和4/91、M41等常用疫苗株以及26株广西田间分离株进行二重RT-PCR扩增,并进行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同时进行了初步应用。结果表明,经RT-PCR扩增后,M41毒株得到约160bp的目的片段,Mass型毒株得到约370bp的目的片段,4/91型IBV毒株得到约480bp和345bp 2条目的片段,其他24株广西分离株得到1条大小在260bp^345bp的目的片段。特异性试验表明此二重RT-PCR方法不能扩增NDV、AIV、MDV、IBDV、ALV等,敏感性试验表明最低检测量达到100pg。该方法的临床应用表明,攻毒鸡病料阳性率达90%。研究结果表明了所建立的二重RT-PCR方法可以鉴别IBV疫苗株与广西流行野毒株,且特异性强,敏感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疫苗株 野毒株 敏感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禽与禽病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庆祝李康然教授从教47周年座谈会在玉林市召开
10
作者 磨美兰 《广西畜牧兽医》 2008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李康然 禽病学 马立克氏病 兽医工作者 流行动态 鸡病 家禽业 防制对策 动物科学技术 孟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病毒颗粒样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宋丽丽 毕玉彧 +2 位作者 甘书钻 孙新宽 磨美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冠状病毒主要包括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鼠肝炎病毒等,给人类健康和养殖业带来巨大风险,避免风险的有效手段是研制出高效安全的疫苗。病毒样颗粒是由病毒的一个或多个结构蛋白自动组装... 冠状病毒主要包括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鼠肝炎病毒等,给人类健康和养殖业带来巨大风险,避免风险的有效手段是研制出高效安全的疫苗。病毒样颗粒是由病毒的一个或多个结构蛋白自动组装而成,但不含病毒核酸的空壳结构,具有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好的优点,可作为冠状病毒病的候选疫苗。论文就病毒颗粒样疫苗的免疫机制、冠状病毒的结构蛋白在病毒组装和成熟中的作用、应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病毒样颗粒疫苗的优点、常见冠状病毒的颗粒样疫苗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相关病毒颗粒样疫苗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病毒样颗粒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养禽与禽病学分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12
作者 磨美兰 《广西畜牧兽医》 2011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畜牧兽医学会 学术研讨会 禽病 学分 养禽 广西 北京市兽医生物药品厂 动物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禽与禽病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在南宁市召开
13
作者 磨美兰 《广西畜牧兽医》 2009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学术年会 南宁市 学分 禽病 养禽 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卫生监督 大中专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4次广西优质鸡选育与生产研讨会
14
作者 磨美兰 《广西畜牧兽医》 2007年第1期46-46,共1页
2006年9月20日至22日,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养禽与禽病学分会在北海召开了第4次广西优质鸡选育与生产研讨会。研讨会由分会理事长李康然教授、秘书长书平教授等主持,来自区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养禽相关企业的老总、代表共119人参加了会议。
关键词 优质鸡 广西 生产 选育 畜牧兽医学会 理事长 秘书长 养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抗原表位多肽的预测、鉴定及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范文胜 朱丹 +5 位作者 张愉 廖健淇 王露 雍璐 韦平 磨美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57-2264,共8页
旨在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120株S1蛋白的B细胞及T细胞可能的表位进行预测并合成相应的多肽,然后免疫小鼠,并分析其免疫效果,以验证候选表位多肽的免疫原性。利用表位预测软件筛选并化学合成针对IBV H120株S1蛋白的5条表位多肽,... 旨在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120株S1蛋白的B细胞及T细胞可能的表位进行预测并合成相应的多肽,然后免疫小鼠,并分析其免疫效果,以验证候选表位多肽的免疫原性。利用表位预测软件筛选并化学合成针对IBV H120株S1蛋白的5条表位多肽,然后免疫小鼠,通过间接ELISA、中和试验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表位多肽诱导的特异性抗体、中和抗体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ELISA检测结果显示,5条表位多肽均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免疫小鼠的血清效价高低顺序依次为Pep76-106>Pep240-257>Pep511-537>Pep403-421>Pep135-172;中和试验结果表明,5条多肽免疫小鼠的血清中和滴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其高低顺序依次为Pep240-257=Pep403-421=Pep511-537>Pep76-106=Pep135-172;流式检测结果表明,5条多肽免疫小鼠在CD3^+、CD4^+CD8-、CD8^+CD4-T淋巴细胞水平上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CD3^+T及CD4^+CD8-T淋巴细胞数大小顺序依次为Pep403-421>Pep240-257>Pep76-106>Pep511-537>Pep135-172,CD8^+CD4-T淋巴细胞数大小顺序依次为Pep403-421>Pep76-106>Pep511-537>Pep240-257>Pep135-172。合成的5条表位多肽中,Pep240-257、Pep76-106和Pep403-421可以诱导体液免疫,Pep403-421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其中,Pep403-421可以同时诱导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S1蛋白的免疫学特性以及研发诊断试剂和有效表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H120株 S1蛋白 表位多肽 特异性抗体 中和抗体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刺激基因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雏鸡气管黏膜中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智文 曹艳杰 +6 位作者 何怡宁 李和鸣 戴锦龙 张志鹏 韦平 韦天超 磨美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4,共6页
为了解鸡干扰素刺激基因(ISG)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雏鸡气管黏膜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BV M41株感染SPF鸡后不同时相气管黏膜中β干扰素(IFN-β)和干扰素刺激基因mRNA转录水平和IBV病毒载量变化。结... 为了解鸡干扰素刺激基因(ISG)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感染雏鸡气管黏膜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BV M41株感染SPF鸡后不同时相气管黏膜中β干扰素(IFN-β)和干扰素刺激基因mRNA转录水平和IBV病毒载量变化。结果显示,鸡气管黏膜中IFN-β和干扰素刺激基因Mx、PKR、OAS、Viperin、IFITM3和IFIT5mRNA转录水平在感染后(DPI)第1~14天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上调,且均在5DPI达到峰值;鸡气管黏膜中IBV病毒载量在1DPI急剧升高,在5DPI达到峰值,14DPI病毒载量急剧下降。结果表明,IFN-β、干扰素刺激基因Mx、PKR、OAS、Viperin、IFITM3和IFIT5mRNA转录水平与IBV病毒载量变化趋势一致,提示IFN-β、干扰素刺激基因Mx、PKR、OAS、Viperin、IFITM3和IFIT5在抵御IBV入侵、抑制IBV复制、增殖以及病毒清除中发挥重要作用。试验结果丰富了宿主抗IBV感染的固有免疫应答机制,为IBV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气管黏膜 干扰素刺激基因 Β干扰素 病毒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5届世界禽病学会大会简介
17
作者 磨美兰 《广西畜牧兽医》 2007年第6期289-289,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世界 禽病 中国科协 农业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鸽Ⅰ型副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韦天超 翟国胜 +5 位作者 李海琼 潘超 农海连 黄文飞 磨美兰 韦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56-1861,共6页
本试验采集病死鸽临床样品,用SPF鸡胚接种传代分离病毒后,通过血凝(HA)与血凝抑制(HI)试验、RT-PCR及F基因部分片段测序与分析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通过测定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动物回归试验评估... 本试验采集病死鸽临床样品,用SPF鸡胚接种传代分离病毒后,通过血凝(HA)与血凝抑制(HI)试验、RT-PCR及F基因部分片段测序与分析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并通过测定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动物回归试验评估分离株的毒力和致病性。结果表明,从病鸽组织病料中分离获得1株鸽Ⅰ型副黏病毒(PPMV-1),命名为GXP120012。分离株GXP120012的F基因裂解位点112-117位的氨基酸组成为R-R-Q-K-R-F,符合强毒株特征;GXP120012与PPMV-1参考毒株pi/CH/LLN/110713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8.9%,并处于同一遗传分支,基因型为Ⅵ型。该分离株的MDT为102h,ICPI为0。动物回归试验发现,分离株GXP120012对鸽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而对鸡没有致病力。本试验结果为今后鸽新城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疾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Ⅰ型副黏病毒 分离鉴定 致病性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诱导的天然免疫应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衍生 何怡宁 +3 位作者 谢智文 韦平 韦天超 磨美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其病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基因组高度变异,血清型众多且交叉保护性差,常导致免疫失败,因此深入研究其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是研究IB...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其病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基因组高度变异,血清型众多且交叉保护性差,常导致免疫失败,因此深入研究其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是研究IBV致病机制的热点,其中作为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第一道防线的天然免疫是决定疾病发生与否的关键因素。论文从模式识别受体、Ⅰ型干扰素、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天然免疫细胞和补体系统五个方面对IBV感染诱导宿主的天然免疫应答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IBV的致病机制研究和IB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致病机制 天然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竹鼠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5
20
作者 甘书钻 磨美兰 陆维和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1期113-115,共3页
对广西某竹鼠养殖场的一起竹鼠死亡进行了病理学和病原学诊断,并进行了治疗。病理学观察可见竹鼠心脏、肝脏、脾脏、肾脏、淋巴结等充血,实质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肺脏严重水肿、充血,肺泡壁细胞变性、坏死,肺泡内有出血性和纤维素性渗出... 对广西某竹鼠养殖场的一起竹鼠死亡进行了病理学和病原学诊断,并进行了治疗。病理学观察可见竹鼠心脏、肝脏、脾脏、肾脏、淋巴结等充血,实质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肺脏严重水肿、充血,肺泡壁细胞变性、坏死,肺泡内有出血性和纤维素性渗出物,呈大叶性肺炎的充血期和红色肝变期。经病原分离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通过药敏试验,用青链霉素混合肌注,收到了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病理学 分离鉴定 竹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