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运期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变形监测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宗全 刘斌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2-237,250,共7页
依托某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对营运期间桥梁的线形、主墩的竖向位移、主墩的偏位、伸缩缝的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明确了特大跨连续刚构桥监测的内容和方法,进而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2012对桥梁变形相关理论值进行了计算。随后,... 依托某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对营运期间桥梁的线形、主墩的竖向位移、主墩的偏位、伸缩缝的变形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明确了特大跨连续刚构桥监测的内容和方法,进而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2012对桥梁变形相关理论值进行了计算。随后,现场实测了桥梁变形相关的数据。最后,将现场桥梁线形、主墩的竖向位移、主墩的偏位、伸缩缝变形的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本桥基本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这一结论。通过对特大跨径桥梁的分析,可为同类桥梁提供依据,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线形 主墩竖向位移 主墩偏位 伸缩缝变形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清水混凝土耐腐蚀性能及水化微观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宗全 刘斌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9-313,共5页
高性能清水混凝土通过使用一些掺合料和外加剂来增强其抗物理侵蚀和耐化学腐蚀性能。通过分析高性能混凝土抗渗透、抗污染、抗干湿交替破坏、耐碳化、耐风化及耐氯离子和硫酸盐侵蚀性能,评价了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然后采用微观SEM试验... 高性能清水混凝土通过使用一些掺合料和外加剂来增强其抗物理侵蚀和耐化学腐蚀性能。通过分析高性能混凝土抗渗透、抗污染、抗干湿交替破坏、耐碳化、耐风化及耐氯离子和硫酸盐侵蚀性能,评价了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然后采用微观SEM试验对掺合料与外加剂对水化性能的影响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将粉煤灰或者矿渣粉取代水泥可以提高水化程度,增大C—S—H凝胶含量,起到微孔隙填充和"微纤维配筋"效果,从而增大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混凝土 耐腐蚀 水化程度 微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移动测量系统精度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宗全 罗秀兰 龚绪才 《公路交通技术》 2014年第3期41-45,共5页
道路移动测量系统可以快速高效地采集道路信息,提供丰富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为公路养护和信息化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简要介绍道路移动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其精度进行评估和验证,结果表明,道路移动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与传统方... 道路移动测量系统可以快速高效地采集道路信息,提供丰富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为公路养护和信息化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简要介绍道路移动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其精度进行评估和验证,结果表明,道路移动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与传统方法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测量系统 精度评估 公路养护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丽 刘苏健 +2 位作者 邓勇志 孙宗全 栗一帆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5期363-365,共3页
目的探讨以简便、高效的方法获取血管平滑肌细胞,为相关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进行原代培养,胰酶消化法传代,并应用相差显微镜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90%的组织块接种存活,培养5代的平滑... 目的探讨以简便、高效的方法获取血管平滑肌细胞,为相关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进行原代培养,胰酶消化法传代,并应用相差显微镜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90%的组织块接种存活,培养5代的平滑肌细胞纯度达98%以上。镜下可见培养细胞呈典型的“峰-谷状”样生长,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胞浆内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结论本法简便、可靠,短期内可获大量高纯度、功能良好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可作为研究心血管疾病良好的体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 血管 细胞 培养的 大鼠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岁以上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吴龙 孙宗全 +4 位作者 董念国 杜心灵 苏伟 叶芬 王国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19-721,共3页
目的总结70岁以上患者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心脏瓣膜手术的经验。方法选择70岁以上患者同期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22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置换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2例,二尖瓣成形5例,二尖... 目的总结70岁以上患者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心脏瓣膜手术的经验。方法选择70岁以上患者同期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心脏瓣膜手术患者22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置换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2例,二尖瓣成形5例,二尖瓣加三尖瓣成形2例,主动脉瓣置换加二尖瓣成形1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整形1例。共旁路移植67支,平均1~5(3.1±1.7)支。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无死亡。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59~163(91.6±35.9)h,机械通气时间12~96(43.8±26.1)h,术后住院时间15~44(21.3±9.2)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术前明显降低[(50.5±7.7)mmvs(56.5±10.2)mm,P<0.01)],LVEF较术前明显升高[(52.6±10.6)%vs(47.9±10.2)%,P<0.05]。术后随访6个月~1年,死亡2例。结论老年患者同期施行CABG与心脏瓣膜手术效果满意。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恰当处理瓣膜病变、心肌充分再血管化、良好心肌保护和缩短心肌缺血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 心脏外科手术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手术后医护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4
6
作者 苏刚 孙宗全 +4 位作者 董念国 陈家军 刘超 刘金平 邓勇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9-10,共2页
目的改进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模型。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套管法将大鼠自体颈外静脉移植入同侧颈动脉系统。对照组采用吻合法行自体颈外静脉移植,术后均皮下注射肝素800 U/kg,2次/d,共5 d。观察术... 目的改进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模型。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套管法将大鼠自体颈外静脉移植入同侧颈动脉系统。对照组采用吻合法行自体颈外静脉移植,术后均皮下注射肝素800 U/kg,2次/d,共5 d。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大鼠移植静脉通畅性、吻合口狭窄及内膜增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移植静脉自体移植静通畅性优于对照组,吻合口狭窄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模型设计科学,操作简便,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自体移植静脉 内膜增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KAch通道Kir3.4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及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戴芝银 刘金平 +4 位作者 王玉 曾秋棠 刘坤 孙宗全 董念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房颤(AF)患者心房肌细胞乙酰胆碱敏感钾通道(KAch)Kir3.4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探讨其在AF离子通道重构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2例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根据基础心律分为AF组9例和窦性心律(SR)组13例。术中AF组取左、右心房标... 目的研究慢性房颤(AF)患者心房肌细胞乙酰胆碱敏感钾通道(KAch)Kir3.4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探讨其在AF离子通道重构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2例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根据基础心律分为AF组9例和窦性心律(SR)组13例。术中AF组取左、右心房标本,SR组取右心房标本,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心房肌细胞KAch基因Kir3.4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Kir3.4表达的KAch蛋白亚基GIRK4表达。结果与SR组比较,AF组心房肌细胞Kir3.4 mRNA表达明显减少,GIRK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均<0.05)。AF组左、右心房肌细胞Kir3.4 mRNA表达及GIRK4蛋白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AF患者心房肌细胞KAch通道的Kir3.4基因及蛋白表达均下调,此变化可能是KAch通道电流密度减小的分子基础,是机体代偿保护机制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钾通道 乙酰胆碱 基因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髓源性半成熟树突状细胞致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超 孙宗全 +3 位作者 陈家军 苏刚 刘金平 邓勇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26,共2页
三组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细胞,分别采用低剂量粒细胞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高剂量GM-CSF诱导及脂多糖(LPS)刺激、低剂量GM-CSF诱导及LPS刺激,使其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11c、CD25、CD40、CD80和CD86、... 三组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细胞,分别采用低剂量粒细胞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高剂量GM-CSF诱导及脂多糖(LPS)刺激、低剂量GM-CSF诱导及LPS刺激,使其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11c、CD25、CD40、CD80和CD86、MHC-,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IL-12,初次和再次混合淋巴细胞实验检测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术前回输DC行同种异位心脏移植并观察术后移植心存活时间。结果显示,低剂量GM-CSF能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CD11c+、CD25-、CD40low、CD80low和CD86low、MHC-low未成熟表型DC,经LPS刺激后分化为CD11c+、CD25-、CD40mid、CD80low和CD86low、MHC-mid半成熟表型DC;半成熟表型DC培养上清液中IL-10/IL-12明显升高,该DC可明显抑制同种异型T细胞增殖反应,较未成熟DC更能延长移植心存活时间。认为小鼠骨髓细胞经低剂量GM-CSF体外诱导可分化为未成熟DC,经LPS刺激可转化为半成熟DC,拥有更强的致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免疫耐受 共刺激分子 TH1/TH2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PHA生物支架抑制移植静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家军 董念国 +3 位作者 孙宗全 苏刚 陈新忠 邓勇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外聚羟基烷酸酯(PHA)可降解生物支架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其应用价值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血管再狭窄提供新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袖套法将大鼠自体颈外静脉移植入同侧颈动脉,根据有无支架干预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血管外聚羟基烷酸酯(PHA)可降解生物支架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探讨其应用价值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血管再狭窄提供新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袖套法将大鼠自体颈外静脉移植入同侧颈动脉,根据有无支架干预分为对照组和支架组。术后1、2、4周分别切除移植静脉,应用病理形态学方法检测移植静脉外膜新生血管密度,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和计算内膜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指数、移植静脉局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1β(TGF-1β)的表达。结果支架组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程度、PCNA指数、NF-κB和TGF-1β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静脉外膜新生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外PHA可降解生物支架防治移植静脉狭窄有一定作用,其抑制移植静脉狭窄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NF-κB、TGF-1β的表达及促进移植静脉外膜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支架 移植物 静脉 血管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缺血预适应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勇志 孙宗全 +5 位作者 肖传实 马捷 张文凯 张红星 高清元 李家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6期415-419,共5页
目的 测定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时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变化,研究局部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局部缺血预适应组在首支冠状动脉(冠脉)吻合前采用二次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预适应:首次为2min缺血,3min再灌注;第二次... 目的 测定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时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变化,研究局部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局部缺血预适应组在首支冠状动脉(冠脉)吻合前采用二次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预适应:首次为2min缺血,3min再灌注;第二次为5min缺血,5min再灌注。观察二组手术前后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变化。结果 术后心肌酶CK-MB、肌钙蛋白cTn-I和cTn-T均升高。连续测定变量的方差分析显示CK-MB二组之间差别趋于显著(P=0.05);cTn-T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cTn-I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检验显示术后1,3,5d局部缺血预适应组cTn-I和cTn-T显著低于对照组;局部缺血预适应组cTn-I于血管吻合完成后6h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二次局部缺血预适应可以安全地用于OPCABG,保护心肌,避免心肌不可逆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缺血预适应 心肌酶 肌钙蛋白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缺血预处理在冠脉旁路移植术中对右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邓勇志 孙宗全 +5 位作者 马捷 肖传实 张文凯 张红星 高清元 李家成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局部缺血预处理 (rIP)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 (OPCAB)中对右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rIP组在首支冠脉吻合前采用 2轮LADrIP :首轮为 2min缺血 3min再灌注 ,第 2轮为 5min缺血 5min再灌注 ,比较... 目的 探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局部缺血预处理 (rIP)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 (OPCAB)中对右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rIP组在首支冠脉吻合前采用 2轮LADrIP :首轮为 2min缺血 3min再灌注 ,第 2轮为 5min缺血 5min再灌注 ,比较两组右心功能。结果 术后所有反映右心功能的各项指标 ,包括中心静脉压、平均肺动脉压、右室射血分数、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以及右室作功指数两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术后对照组肺循环阻力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rIP组仅术后 6h趋于增加 ;术后第 1天对照组肺循环阻力倾向高于rIP组 (P =0 .0 8)。结论 OPCAB时LAD 2轮rIP :首轮为 2min缺血 3min再灌注 ,第 2轮为 5min缺血 5min再灌注 ,对右心功能无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缺血预处理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SP70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国华 孙宗全 +2 位作者 钟爱梅 夏家红 邓勇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2,共2页
2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A(假手术)、B(缺血再灌注)两组,各10只,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1、3、5、12h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肌酸激酶(CK)活性和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cTnT)。结果显示,B组再灌注1、3、5、12h血清HSP70水平较A组显著升高... 2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A(假手术)、B(缺血再灌注)两组,各10只,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1、3、5、12h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肌酸激酶(CK)活性和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cTnT)。结果显示,B组再灌注1、3、5、12h血清HSP70水平较A组显著升高(P<0.05),并与CK及cTnT呈正相关(r分别为0.864、0.911,P均<0.01)。认为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大鼠血清HSP70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反映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心肌 热休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期应用环孢素A对大鼠心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勇 殷桂林 +2 位作者 朱水波 王荣平 孙宗全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3期15-18,共4页
目的:通过大鼠心肌缺血期应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抑制剂环孢素A(CsA),观察其心肌保护能力,探讨该方式诱导大鼠心肌保护的可行性。方法:4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经胸骨下段切口暴露心脏,打活结的方式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 目的:通过大鼠心肌缺血期应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抑制剂环孢素A(CsA),观察其心肌保护能力,探讨该方式诱导大鼠心肌保护的可行性。方法:4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经胸骨下段切口暴露心脏,打活结的方式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①Sham组(n=8):将缝线穿过LAD下方,但不结扎。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心脏LAD实施30 min缺血/180 min再灌注处理;③心肌缺血期短暂肢体缺血处理组(RP组,n=12):心脏LAD实施30 min缺血/180 min再灌注处理;在实施心肌缺血期间对双下肢实施3次5 min缺血/5 min再灌注;④环孢素A组(CS组,n=10):心脏LAD实施30 min缺血/180 min再灌注处理;心肌缺血期间经心脏测压管注射CsA 10 mg/kg。计算缺血期心律失常(ischemia arrhythmia,IA)及再灌注性心律失常(reperfusion ar-rhythmia,RA)评分;比较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CS组与RP组再灌注早期RA评分均低于IR组(P=0.045、0.023),但CS组与R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组再灌注30、60、120、180 min时,LVSPmax(P=0.033、0.001、0、0)和再灌注120、180 min时±dp/dtmax(P=0.046/0.020和P=0.015/0.025)显著低于IR组。CS组再灌注60、120、180 min时,LVSPmax(P=0.012、0、0)、再灌注60 min时-dp/dtmax(P=0.026)及再灌注180 min时±dp/dtmax显著低于RP组(P=0.014/0.012)。HE染色发现CS组存在严重心肌组织水肿。CS组心梗范围介于RP、IR组之间,RP组心梗范围显著小于IR组(P=0.001)、CS组(P=0.043),CS组显著小于IR组(P=0.026)。结论:心肌缺血期心腔注射CsA通过抑制mPTP的开放,减少RA,其效果与RP相当,但同时存在对心肌的严重副损伤。针对CsA和心肌mPTP的研究可能对心肌保护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环孢素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肌细胞凋亡及Fas/FasL系统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顺业 孙宗全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492-493,共2页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 (CHD)病人心肌细胞是否存在细胞凋亡以及Fas/FasL蛋白、caspase 3和心肌氧化性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 实验以进行常规CPB的无肺动脉高压的ASD病人为对照组 (n =5 ) ,以合并CHD的RHD病人为观察组(n =5 )。体外...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 (CHD)病人心肌细胞是否存在细胞凋亡以及Fas/FasL蛋白、caspase 3和心肌氧化性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 实验以进行常规CPB的无肺动脉高压的ASD病人为对照组 (n =5 ) ,以合并CHD的RHD病人为观察组(n =5 )。体外循环术前留取右心室标本。用原位TUNEL技术检测凋亡心肌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右心室Fas和FasL蛋白表达。用Z DEVD AMC底物降解法和TBARS方法分别测定右心室心肌caspase 3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MDA)。结果 RHD病人右心室心肌细胞凋亡数、caspase 3活性、MDA以及Fas、FasL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ASD病人 (P分别为 0 0 2 6 ,0 0 13,0 0 0 2 ,0 0 0 4和 0 0 33)。结论 心肌细胞凋亡参与CHD的病理生理过程。CHD病人的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肌细胞Fas、FasL蛋白表达上调、casp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肌 脱噬作用 Fas FASL 氧化性应激 充血性心力衰竭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自体原位肺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新忠 孙宗全 +3 位作者 柳祎 吴龙 刘超 李星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500-501,504,共3页
目的 :为深入研究供肺保护中缺血 再灌注的损伤机制 ,建立模拟的兔肺自体原位移植模型。 方法 :选用新西兰大白兔 35只 ,阻断左肺门 2h后 ,依次开放左肺静脉和动脉 ,阻断右侧肺门 ,监测实验过程中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动脉血二氧化... 目的 :为深入研究供肺保护中缺血 再灌注的损伤机制 ,建立模拟的兔肺自体原位移植模型。 方法 :选用新西兰大白兔 35只 ,阻断左肺门 2h后 ,依次开放左肺静脉和动脉 ,阻断右侧肺门 ,监测实验过程中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平均动脉压 (MAP)、中心静脉压 (CVP)的变化。 结果 :实验过程循环稳定 ,再灌注前、后的PaO2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该模型用于研究供肺的缺血 再灌注损伤简便易行、经济实用 ,是一种理想的小动物肺移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输注负载供者抗原的受者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延长移植心存活时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剑锷 孙宗全 +1 位作者 高开柱 史嘉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0期886-888,892,共4页
目的:利用负载供者抗原的受者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干扰T细胞抗原间接识别途径,观察对同种异体移植心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用低剂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培养受者小鼠骨髓源性imDC,并在培养过程中加入供者可溶性抗原... 目的:利用负载供者抗原的受者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干扰T细胞抗原间接识别途径,观察对同种异体移植心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用低剂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培养受者小鼠骨髓源性imDC,并在培养过程中加入供者可溶性抗原共同孵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观察其在体外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并于术前1周将约2.0×106个树突状细胞(DC)输入受者体内,观察其对同种异体移植心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受者DC可通过共同孵育的方式有效负载供者抗原,负载供者抗原的受者imDC在体外不能有效刺激自体T细胞活化增殖,将其于术前输入受者体内,移植心的存活时间由(7.2±1.7)天延长至(17.7±3.3)天。结论:术前输注负载供者抗原的受者imDC,可明显延长移植心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间接识别途径 心脏移植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D多肽对小鼠移植心存活时间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刚 徐敬 +4 位作者 陈家军 赵文增 乔晨晖 刘超 孙宗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NBD多肽对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BALB/c小鼠为供体、C57BL/6小鼠为受体,采用Cuff技术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NBD多肽组,各9只。NBD多肽组于心脏移植术中和术后第2、3天全身给予NBD... 目的探讨NBD多肽对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BALB/c小鼠为供体、C57BL/6小鼠为受体,采用Cuff技术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NBD多肽组,各9只。NBD多肽组于心脏移植术中和术后第2、3天全身给予NBD多肽600μg/d,而对照组仅给予等体积PBS0.2ml。记录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排斥反应程度,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受者脾脏T细胞对供者同种抗原的反应性。ELISA法测定受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NF)-γ和白细胞介素(IL)-12。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心脏NF-κB。结果NBD多肽组移植心脏存活(14.17±2.93)d,与PBS对照组的(7.00±1.41)d相比,P<0.01。NBD多肽组排斥反应分级降低,诱导受者脾脏T细胞的抗原特异性低反应性,受者小鼠血清Th1型细胞因子(TNF-α、INF-γ和IL-12)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移植心脏NF-κB的表达下调。结论NBD多肽能有效抑制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使同种异体的心脏移植存活时间延长。其机制可能与诱导受者T细胞的抗原特异性低反应性及抑制Th1型细胞因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D多肽 核转录因子-ΚB 细胞因子 器官移植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人心房肌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金平 孙宗全 +3 位作者 张昌伟 刘坤 高翔 水志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分离、鉴定单个人心房肌细胞的最佳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人心房肌组织取自5例先天性心脏病(PCHD)、8例冠心病(CHD)、15例瓣膜性心脏病(VHD)手术患者,采用两步酶解法分离制备心房肌细胞,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全... 目的探讨分离、鉴定单个人心房肌细胞的最佳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人心房肌组织取自5例先天性心脏病(PCHD)、8例冠心病(CHD)、15例瓣膜性心脏病(VHD)手术患者,采用两步酶解法分离制备心房肌细胞,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乙酰胆碱敏感钾电流(Ik,Ach)情况。结果两步酶解法分离所得杆状、横纹清楚、折光性好、静止、贴壁良好的心肌细胞产率为30%~50%。PCHD记录Ik,Ach成功率最高(9/10个细胞),其次为CHD(6/10个细胞),VHD最低(3/10个细胞)。结论两步酶解法可用于人心房肌细胞的分离,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有助于细胞活性的鉴定,其分离数量和活性受酶解情况、年龄、病种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肌细胞 膜片钳 两步酶解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Cuff”技术联合缝合法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刚 孙宗全 +4 位作者 陈家军 董念国 刘超 邓勇志 王国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Cuff”技术联合缝合法用于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供心头臂干与受体颈总脉采用端—端吻合法吻合,供心肺动脉与受体颈外静脉采用改良“Cuff”技术(“袖套法”血管吻合术)吻合,进行小鼠颈部异位心脏... 目的探讨改良“Cuff”技术联合缝合法用于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供心头臂干与受体颈总脉采用端—端吻合法吻合,供心肺动脉与受体颈外静脉采用改良“Cuff”技术(“袖套法”血管吻合术)吻合,进行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40次。结果供心术中缺血时间30-35 min,复跳率100%,小鼠7 d存活率97.50%。结论改良“Cuff”技术联合缝合法用于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简单实用,便于单人操作,小鼠存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术 血管吻合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高钾温血停搏液对犬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伦明 孙宗全 +3 位作者 向道康 奚吉成 董念国 吴曼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8期628-630,共3页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高钾温血心停搏液(LHKWBCP)对犬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多卡因组(n=6)。常规建立体外循环(CPB),对照组用ST-ThomasⅡ冷晶体心停搏液常规灌注,首次剂量20ml/kg,每隔30min复灌一次,量为10ml/kg...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高钾温血心停搏液(LHKWBCP)对犬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多卡因组(n=6)。常规建立体外循环(CPB),对照组用ST-ThomasⅡ冷晶体心停搏液常规灌注,首次剂量20ml/kg,每隔30min复灌一次,量为10ml/kg,共4次。利多卡因组用LHKWBCP,仅灌注一次(5ml/kg)。心脏停搏120min,辅助30min,停机后30min结束实验。监测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中肌酸激酶(CPK)、心肌钙蛋白T(cTnT)及心肌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并取左心尖心肌组织作电镜检查,称量心室肌干湿比。结果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血清CPK、cTnT含量、心肌ATP含量、心肌干湿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检查两组心肌细胞结构无差异,肌纤维无水肿,线粒体、细胞核完整。结论LHKWBCP对犬心肌结构和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LHKWBCP具有配制简单,使用方便,所需量少,维持心脏电机械活动静止时间长的特点,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心麻痹液 心肌再灌注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