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析溯源体系的建立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67
Establishment and study of the traceable system for blood cell analysis
出处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2-133,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参考文献4
1 ICSHCytometryPanel:PlateletcountingbyRBC/Plateletratiomethod.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 2001
2 ICSH Cytometry Panel.Recommendation for reference method for packed cell volume[].Laboratory Hematology.2001
3 ICSH.Reference method for the enumeration of erythrocytes andleukocytes[].Clinical and Laboratory Haematology.1994
4 ICSH HGB Expert Panel.Recommendations for reference method for haemoglobinometry in human blood and specif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haemiglobincyanide standard[].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1996
同被引文献272
1 熊异平.不同采血方法血常规检验结果的比较[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3(2):77-78. 被引量:34
2 姜穗.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其近期发展[J] .医疗设备信息,2004,19(4):36-39. 被引量:31
3 彭黎明,王鸿利.我国血液病实验室诊断的若干问题[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7):401-402. 被引量:14
4 普程伟,朱鹰,尚柯,王建中.比对试验在血细胞分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4,8(5):548-551. 被引量:7
5 彭明婷,谷小林,陆红,申子瑜.红细胞与白细胞计数参考方法的结果比对[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9):567-569. 被引量:11
6 彭明婷.何为二级标准检测系统?[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126-126. 被引量:1
7 血液分析仪校准规范化的建议(讨论稿)[J] .中国临床实验室,2002,1(1):10-11. 被引量:9
8 本刊编辑部.加强形态学临床检验专家座谈会纪要[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2):147-148. 被引量:63
9 彭黎明 ,王鸿利 .我国临床血液学检验亟待解决的问题[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3):235-236. 被引量:40
10 王文娟,王佩佩,陈保德,王磊,钟步云.LH750血液分析仪临床应用评价[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3):319-321.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67
1 赵群.临床检验结果量值溯源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9):375-375. 被引量:1
2 余玲玲,郑学云,陈小剑,黄跃华,陈新宇,邵美娟,李宝青.不同检测系统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偏倚评估与可比性研究[J]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4):310-313. 被引量:1
3 彭明婷,谷小林,陆红,申子瑜.红细胞与白细胞计数参考方法的结果比对[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9):567-569. 被引量:11
4 彭黎明 ,王鸿利 .我国临床血液学检验亟待解决的问题[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3):235-236. 被引量:40
5 朱晓燕,刘中路,孙秀英.抗凝新鲜血在不同血细胞分析仪室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17(1):48-49.
6 郭健.关于建立“血细胞分析溯源体系”的思考[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4):357-358. 被引量:11
7 彭黎明,邓瑞雪.血细胞自动分析校准的溯源[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5):475-477. 被引量:19
8 彭黎明,蒋能刚,府伟灵.多台血细胞分析仪校准方法的建立[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5):539-542. 被引量:38
9 彭黎明,丛玉隆.我国血细胞自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9):885-887. 被引量:43
10 苏建荣,姚虹,黄辉明.临床生化检验量值溯源性探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5,4(4):208-20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40
1 林英辉,黄小琪,潘爱萍,李明芬.不同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J] .广西医学院学报,2008,18(2):227-229. 被引量:2
2 潘建玲,付桂华,刘方鹤.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中镜检标本的漏诊分析[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18(2):270-271. 被引量:2
3 吕小林,万腊根,张世锟.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之间偏差的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7,25(6):613-614. 被引量:2
4 林英辉,林发全,黄小琪,潘爱萍,李明芬.不同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08,20(4):11-13. 被引量:2
5 孙红,熊文翠,刘士君.2种检测系统测定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偏倚评估[J] .浙江医学教育,2011,10(4):60-62.
6 李云霞.浅谈血细胞分析的全面质量控制[J]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1A):3099-3100.
7 彭明婷,谷小林,陆红,陈文祥,申子瑜.我国血细胞分析参考系统的建立[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3):196-198. 被引量:33
8 陈保德,王文娟,王佩佩,钟步云.血细胞分析二级标准检测系统的比对[J] .检验医学,2006,21(2):166-168. 被引量:1
9 吴鹏,聂正英.用新鲜全血样本进行多台血液分析仪简易校准方法的探讨[J] .四川医学,2006,27(5):473-474. 被引量:2
10 王希平,李鄂,叶丽燕,黎卓华.新鲜全血在不同系列血液分析仪校准中的应用[J] .热带医学杂志,2006,6(4):461-462. 被引量:3
1 彭明婷,申子瑜.建立血细胞分析溯源体系的进展[J] .中国医药导刊,2003,5(6):451-452. 被引量:2
2 陈玲,牛华,苏敏,董云华,曹研,唐敏,陈影倩,平竹仙.云南省血细胞分析二级标准检测系统的结果比对[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97-98. 被引量:4
3 彭明婷.建立卫生部血细胞分析溯源体系新进展[J] .浙江检验医学,2005,0(4):32-32.
4 彭明婷.建立血细胞分析溯源体系的初步计划?[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107-107.
5 胡晓波,宋颖,王青,金大鸣,熊立凡.2014版ICSH血液分析仪评价指南介绍(上)[J] .检验医学,2014,29(12):1201-1206. 被引量:5
6 彭明婷.建立血细胞分析溯源体系的作用什么?[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107-107.
7 陈玲,牛华,马顺高,李从凤,孙武,董云华,平竹仙,侯香萍,马玉林.应用二级标准检测系统建立云南省血细胞分析溯源体系[J] .重庆医学,2014,43(16):2041-2043.
8 朱新建,范菲楠,杨来智,黄晓丽.迈瑞系列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指标可靠性评价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0):1187-1189. 被引量:6
9 黄妍,简娟,康佳妮,崔丽文,王甜甜,杜小霞,孟田.应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参考方法实现开放检测系统的溯源性[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11):2636-2638. 被引量:4
10 彭明婷.何为规范操作的检测系统?[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126-126.
;